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内环境的稳态【概念·诊断】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②稳态是机体通过神经调整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③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④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整的结果⑤人发高烧时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体内酶的活性会发生变更【解析】选③⑤。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①错误;稳态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②错误;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③正确;稳态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④错误;人发高烧时,内环境的温度高于正常值,导致稳态被打破,体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紊乱,⑤正确。2.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开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试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需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试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更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D.依据所得试验数据,画pH变更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本试验应当留意的问题。依据所测得的试验数据,画pH变更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更状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液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选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巴液的量较少;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是血浆化学成分的稳定,而是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4.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重感冒病人体温上升B.严峻腹泻病人脱水现象C.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糖尿病D.用眼过度引起近视眼【解析】选D。重感冒病人体温上升,导致内环境体温稳态失调;严峻腹泻病人脱水现象,导致内环境渗透压稳态失调;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进而引起糖尿病,导致内环境中血糖平衡失调;近视眼是由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变长导致的,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5.通过测定体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内环境的变更状况,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的调整也是人体稳态调整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C.体温过高时可采纳物理或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D.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调整上升体温【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作用下,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的调整属于稳态调整的一部分,A正确;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B正确;体温过高会对机体造成肯定的损害,必需采纳物理或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调整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而非上升体温,D错误。6.烧伤、过敏等状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异样增加,此时不行能发生()A.血浆蛋白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B.细胞间隙液体削减C.血浆渗透压下降D.淋巴液增多【解析】选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上升,水分更多地流向组织液,引起组织液即细胞间隙液体增多,形成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多也可导致淋巴液增多。【思维·跃迁】7.正常状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心脏和肝脏中含量最高,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缘由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使细胞裂开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更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解析】选B。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是存在的,A错误;正常状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心脏和肝脏中含量最高,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上升可推断机体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稳态的动态变更将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D错误。8.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干脆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状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干脆进行物质交换的详细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整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1)毛细血管壁细胞干脆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2)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整方式为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3)在构建模型时要留意,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可运输O2。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2)神经调整和体液(激素)调整(3)如图:【拓展·探究】9.在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地面指挥中心对宇航员的生理状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如图1、图2和下表是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 液体的pH液体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pH1.0~1.76.87.47.78.0(1)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宇航员的血糖是正常的B.该宇航员的体温是正常的C.该宇航员的胃液pH过低,应当是7.0左右D.稳态的维持须要神经-体液-免疫调整(2)某病人身体不好,医生常用氯化钠注射液对其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必需严格限制NaCl为__________(质量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缘由是什么?

【解析】(1)正常血糖的浓度为80~120mg/dL;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一般正常人的体温一天中最高和最低体温差值不超过1℃;液体的成分不同,其pH不同,胃液的pH为1.0~1.5,为强酸,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