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相应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MPV中的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药物A可显著提高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防御能力C.药物A可促进体液免疫直接清除细胞内病毒D.药物A可通过显著促进细胞免疫直接清除hMPV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转动目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物镜上C.从低倍镜换至高倍镜,视野变暗,视野范围变小D.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镜头组合,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植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B.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C.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会提高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稳定性会逐渐提高4.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B.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t4和t6D.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强→弱5.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分别属于()A.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B.免疫治疗、免疫治疗C.免疫治疗、免疫预防 D.免疫预防、免疫治疗6.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露斯塔野鲮鱼从罗氏沼虾获得的能量比从绿藻、蓝藻获得的能量少B.图甲内a~e五个点中,c、d点的种群密度几乎相同C.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据图乙分析最好选择蓝藻来治理D.d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b点7.科研小组对某地的两个种群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乙在t1前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种群乙在b点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种群乙在t2时数量最少D.种群甲在0-t2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8.(10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B.种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D.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种间关系都属于种群基本特征二、非选择题9.(10分)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这些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_多样性;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_的结果。(3)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____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确定”)。10.(14分)科研人员发现一矮化高产葡萄品种(甲),为揭示其矮化和高产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1)用赤霉素和多效唑(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常规葡萄品种(乙)幼苗,20天后节间长度如图1。用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乙品种的幼果穗,30天后果实大小如图2。图1、图2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够_________。(2)葡萄的卷须和果穗起源于同一原始分生组织。为探究赤霉素对原始分生组织分化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乙品种原始分生组织,清水处理作对照,结果如图3。(a为对照,b为赤霉素处理组。为便于观察去掉了a一部分叶片)图3结果表明_______。(3)用赤霉素处理甲品种植株,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茎长无明显差异。研究人员对赤霉素信号传递途径中的关键蛋白-DELLA蛋白(抑制葡萄植株生长)进行了检测。DELLA蛋白家族有3个成员(GAI1、RGA、SLR1),在葡萄组织中分布有所不同。赤霉素与受体、DELLA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促进DELLA蛋白降解。检测发现,甲与乙的GAI1有一个氨基酸存在差异。根据以上信息,请对甲品种矮化的原因提出合理解释。(4)用赤霉素处理甲品种果穗,可使葡萄果实体积明显增大。甲品种葡萄果穗能够响应赤霉素信号,可能原因是_______。(5)请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提高葡萄产量的方案。11.(14分)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变化的调节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l)若图中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引起该细胞分泌激素的信号变化有____,该细胞分泌的激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进而降低血糖浓度。(2)结构A为____,在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完成了____的转化;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3)图中X激素与胰岛素均可作用于同一细胞的原因是____;若X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乙细胞最可能是____。12.完成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概念图。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用相同量的人偏肺病毒(bMPV)感染两组小鼠,两组小鼠体内均发生免疫反应,以抵御该种病毒。甲组注射生理盐水,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乙组是实验组,通过实验组(乙组)和对照组(甲组)的比较,可以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详解】A、hMPV入侵机体后,hMPV中的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B、通过图中甲、乙两组吞噬细胞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但是吞噬细胞不属于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通过图中甲、乙两组抗体数据的比较,两组基本相同,说明药物A不能促进体液免疫直接清除细胞内病毒,C错误;D、通过图中甲、乙两组细胞毒性T细胞数据的比较,两组基本相同,说明药物A不能通过显著促进细胞免疫直接清除hMPV,D错误。故选A。2、C【解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物像更加清晰。【详解】A、观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A错误;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或装片上,B错误;C、从低倍镜换至高倍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视野范围变小,C正确;D、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则像的长度或宽度是实物的600倍,面积实物的360000倍,D错误。故选C。3、A【解析】题图分析,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①②③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则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详解】A、光照、水分是影响陆生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据此推测,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水分等条件的影响,A错误;B、图中b→c阶段,根据物种优势地位的次第更迭并结合种群密度的变化可推测,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B正确;C、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来讲其生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因而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会提高,C正确;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因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正确。故选A。4、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和t5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2值,t4和t6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详解】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为S型曲线,A正确;B、t3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B正确;C、t4和t6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t4和t6分别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C正确;D、据图分析,甲种群和乙种群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最终达到K值,故竞争强度为弱→强,D错误。故选D。5、D【解析】注射卡介苗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属于免疫预防,输入抗体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属于免疫治疗,D正确。6、D【解析】分析图甲: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大约5年开始下降,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b点。分析图乙: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详解】A、不知道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比例,因而能量大小无法比较,A错误;B、只要λ小于1,则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所以d点种群密度小于c点,B错误;C、绿藻和蓝藻吸收P相同,但绿藻藻毒素较少,最好选择绿藻来治理,C错误;D、d点λ小于1,所以种群密度下降,为衰退型,根据图中曲线,种群从大约5年开始下降,所以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b点,D正确。故选D。7、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则Nt+1/Nt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比值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详解】A、种群乙在t1前Nt+1/Nt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可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正确;B、种群乙在b点之前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b时数量达到最大值,B正确;C、种群乙在b~e段Nt+1/Nt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故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t2时数量最少,C错误;D、种群甲在0-t2段的Nt+1/Nt比值先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故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故选C。【点睛】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8、C【解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1∶1的性别比例未必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A错误;B、种群密度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C正确;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的特征,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及其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非选择题9、(1)①.地理隔离②.突变和基因重组③.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2)①.物种②.基因③.共同进化(3)①.Y1-Y3②.48%③.不确定【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小问1详解】溪流消失后,不同湖泊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小问2详解】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2个物种,因此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小问3详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据图2可知,Y1-Y3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6,故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6×0.4=48%。图示过程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新物种。10、(1)促进葡萄茎(节间)和果实的生长(2)赤霉素促进原始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卷须(3)甲品种GAI1结构改变,使其不能被降解,茎中GAI1含量高,抑制了甲品种葡萄茎的生长(4)果穗中不表达GAI1,但表达DELLA家族其他蛋白,能够传导赤霉素信号,所以仍然能够响应赤霉素(5)原始分生组织未分化时涂抹多效唑,形成果穗后涂抹赤霉素【解析】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小问1详解】图1、图2结果表明,赤霉素不仅能够促进葡萄茎的伸长,而且还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小问2详解】与对照组相比,图3结果说明赤霉素能促进原始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卷须,减少了果穗的产生。【小问3详解】题中显示,DELLA蛋白家族能抑制葡萄植株的生长,有3个成员(GAI1、RGA、SLR1),赤霉素与受体DELLA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促进DELLA蛋白降解,进而促进植株的生长,而甲与乙的GAI1有一个氨基酸存在差异,据此可推测,甲品种GAI1结构改变,使其与赤霉素结合后不能被降解,茎中GAI1含量高,抑制了甲品种葡萄茎的生长。【小问4详解】用赤霉素处理甲品种的果穗,可使葡萄果实体积明显增大。甲品种葡萄果穗能够响应赤霉素信号,可能是果穗中不表达GAI1,但表达DELLA家族其他蛋白,从而使赤霉素与其他蛋白质结合并导致这些蛋白质的讲解,进而促进了果实的膨大。【小问5详解】请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为了让葡萄增产需要首先用多效唑涂抹未分化原始分生组织,这样可以增加果穗的数量,待形成果穗后涂抹赤霉素,促进果实的生长,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点睛】l熟知制霉素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得出的结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11、(1).血糖浓度升高、神经递质的释放(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突触前膜(4).电信号到化学信号(5).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6).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