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ZQ
伤寒论
一、太阳病
(-)提纲
、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伤寒.
、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本证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
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调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遍身萦紫微似有汗者益佳.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适应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病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煎服:先煮麻黄.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
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喟,此为逆也.()
病机:太阳伤寒兼里热证
治法:辛温解表,内清郁热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煎服:先煮麻黄.取微似汗.
、小青龙汤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
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病机: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表里双解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三)太阳病变证
、坏病地处理原则
1/6
个人收集整理-ZQ
太阳病三日,己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辨寒热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辨虚实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辨表里先后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
之,治不为逆.()
、辨标本缓急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裹;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
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裹,宜四逆汤.()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叶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治法:外散风寒,内化水饮
方药: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太阳蓄血证
O桃核承气汤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病机:太阳蓄血证热重瘀轻
治法:泻热化瘀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抵当汤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病机:太阳蓄血证瘀重热敛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抵当丸证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病机:太阳蓄血瘀缓热微
治法:化瘀缓消
方药:抵当丸
二、阳明病
(-)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脉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本证
、白虎汤证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6
个人收集整理-ZQ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澹语,遗尿.发汗则澹语,下之则额上生
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病机:阳明表里俱热
治法:辛寒折热
方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白虎加人参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
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病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组成:知母石膏甘草人参粳米
、三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病机:阳明燥热
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组成:炙甘草芒硝大黄
煎服:芒硝后下.温顿服之
()小承气汤证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憎语,小承气汤方之.若一服澹
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澹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病机:阳明燥结
治法:通便导滞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大承气汤证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恨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滴,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阳明病,询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
气下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
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
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
3/6
个人收集整理-ZQ
发热退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病机:燥热实邪内结
治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煎服:先煮厚朴、枳实,再下大黄,后下芒硝.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三、少阳病
(-)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治禁: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谑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
和,烦而悸.()
(~)本证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病机: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
治法:
组成: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胸中烦而不呕一一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
若渴一一去半夏,加人参量、括楼根
若腹中痛一一去黄苓,加芍药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一一去黄茶,加茯苓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一一去人参,加桂枝
若渴者一一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三)兼变证
大柴胡汤证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
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病机:小阳胆腑热实证
治法:和解少阳枢机,清泻胆腑实热
组成:柴胡黄苓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四、太阴病
(-)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二)本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太阴脾脏虚寒
治法:温中补虚止利
方剂:轻:理中汤、理中丸;重:理中汤加附子;极重:四逆汤
五、少阴病
(-)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本证
、四逆汤证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4/6
个人收集整理-ZQ
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主症:畏寒蜷卧,手足厥冷,冷汗自出,下利清谷,口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不利,或小
便清长,但欲寐,脉微或脉细或脉微欲绝.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散寒
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真武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滥
治法:温阳利水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黄连阿胶汤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病机: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治法: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组成:黄连黄苓芍药鸡子黄阿胶
煎法:先煮三物,内胶烂尽,内鸡子黄
(三)兼变证
、兼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病机:太少两感第一天
治法:温经发汗,表里双解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先煮麻黄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病机:太少两感第二三天
治法:温经微发汗
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附子)
、四逆散证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
散主之.()
病机:少阴阳郁
治法:疏畅气机,透达郁阳
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六、厥阴病
(-)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
止.()
(二)本证
、乌梅丸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
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
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病机:阴寒极盛,真阳极衰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当归四逆汤证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醋酸甲酯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螺丝刀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苯酚丙酮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罐装茶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尿裤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粽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财务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福建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石产业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贸易实务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 生物补片及相关应用进展课件
- T∕CAMDI 009.1-2020 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洁净度 第1部分:微粒污染试验方法 气体吹脱法
- 医院门诊挂号收费系统操作要点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单
- 聘书模板可编辑
- 离心式压缩机功率公式
-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doc
- 2019湘美版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教案
-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