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4/36/wKhkGWcEf1eAeyXNAAHCLDWsPsY614.jpg)
![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4/36/wKhkGWcEf1eAeyXNAAHCLDWsPsY6142.jpg)
![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4/36/wKhkGWcEf1eAeyXNAAHCLDWsPsY6143.jpg)
![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4/36/wKhkGWcEf1eAeyXNAAHCLDWsPsY614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题组一生物富集1.(2023·黑龙江大庆高二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富集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富集作用与人类的活动有关B.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被植物、动物直接吸收C.生物体内有害金属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D.生物富集现象是局部的,不具有全球性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明显高于环境含量的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人类活动将DDT带到了南极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觅食3.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某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A.aB.hC.gD.f4.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C.该生态系统一定没有分解者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题组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5.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对照组的土壤应()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做高温灭菌处理C.排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理化性质的改变6.为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7.(2023·河北承德高二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细菌对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表所示。下列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 B.方案二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8.下列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用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处理等量淀粉糊B.实验应分别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灭菌后再处理淀粉糊C.应在20℃左右下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D.用碘液检测淀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9.如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A.a、b、c B.c、b、aC.b、a、c D.a、c、b10.(2023·山西朔州高二月考)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量该湖泊内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1.1×108A.在这四个种群中,种群乙为生产者B.种群甲与种群丁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按照能量传递规律,丙最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D.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浓度可能最低11.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与绿色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如图表示甲、乙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弱,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高C.农药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发生聚集,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往往积累越多D.土壤缺水可导致植物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12.以下是某水域DDT的污染状况: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B.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营养级最高.C.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循环往复D.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13.(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中)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到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处于________营养级。(2)经测定,该生态系统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超过环境浓度,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且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相对值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重金属在其他生态系统的种群,如北极熊、企鹅等中是否能检测到,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种树种的叶片做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时所选蚯蚓生长状况应基本一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统称为______。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知识精研】 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 北师大版
- 皮肤科病症护理课件
- 行政公文写作培训机关文书写作讲座课件
-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财务报告赵》课件
- 《疫情下的美和丑》课件
- 《创意改善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 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金相分析试验培训》课件
- 商务法务考试复习试题附答案
- 食品技术检测复习题复习测试有答案
- 解析贝壳找房商业模式
- 金色大气教师节颁奖典礼颁奖盛典PPT模板
- 生化工程,第七章反应器放大与设计
- 1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 Q∕GDW 12118.1-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架构与技术要求
- 苹果树春季修剪要点_种植技巧
- 钻孔质量验收表
- PI-外贸PI-模板
- 四川电网水电厂一次调频试验的探讨
- 工装检具验收报告
-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