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_第1页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_第2页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_第3页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_第4页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岩土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1岩溶与洞穴1.1.1线路经过岩溶、土洞、砂巷、古墓等天然与人工洞穴(砂井、砂巷、坎尔井、古墓、防空洞等)发育地段时,应采用搜资调查结合实地勘探的方法,必要时应进行专项勘测。1.1.2岩溶洞穴区的勘察应查明地层时代、岩土特性、岩溶洞穴的形态规模与发育特征,人工洞穴的形成年代和分布规律,洞穴的充填及密实程度,岩土层的富水性及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评价其对路径立塔的影响。1.1.3在岩溶洞穴发育地区或路段,可选择使用物探、钻探、井探等方法逐腿探查。1.1.4当塔位处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可判定为未经处理不宜立塔:岩溶洞穴埋藏浅、密度大;岩溶洞穴规模大,上覆顶板不稳定;土洞、人工洞穴或塌陷成群发育地段;洞穴围岩为易溶岩土且存在继续溶蚀条件;埋藏型岩溶土洞上部覆盖层有软弱土或易受地表水冲蚀的部位。1.1.5下列情况可不考虑洞穴对塔位稳定性的影响:洞穴顶板围岩坚硬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且厚度大于洞穴跨度;洞穴充填密实,充填物具较高强度并无流失条件;洞穴较小,基础底面尺寸大于洞体平面尺寸且有足够支撑长度;基础底面以下岩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8倍或整板基础边长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松动侧移条件。1.2斜坡1.2.1斜坡的勘测应重点了解与查明以下内容:地形地貌特征;岩土的类型、成因、形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临空面的关系;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和性质;地表水径流条件。1.2.2下列地段不宜立塔:斜坡已产生滑坡、崩塌、错落、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段;易受斜坡地表水流冲刷地段;松散堆积物较厚,由于外部条件改变可能沿下部基岩面产生滑动地段;斜面与斜坡岩土体结构面不利组合地段;黄土地区斜坡上落水洞发育,特别是落水洞间已连通地段;黄土层与下伏基岩(特别是泥岩、千枚岩等软弱岩石)之间有饱和黄土存在、地下水出露地段。1.2.3对需立塔的斜坡,除研究地基问题外,应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及工程治理等,必要时进行专项研究:勘察方法宜采用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配合井探、槽探、钻探、物探等方法,其测绘比例尺宜选择1:200~1:500;勘探线应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20~40m;勘探点深度应进入滑动面以下不小于3m;主要土层和软弱层应采集=1\*ROMANI级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的抗剪强度宜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uu)试验获得。1.2.4在斜坡地段对由于施工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构成的影响应进行预测,对可能危及塔位稳定的边坡应提出防护和整治措施,并综合勘测成果确定人工边坡的坡形和坡角。1.3崩塌与倒石堆1.3.1崩塌区勘测应调查其产生的条件、规模、类型、影响范围,评价线路通过的可能性,提出防护措施。1.3.2对崩塌规模大,破坏力强,难以处理或处理费用高的地段,不宜立塔。1.3.3对局部发生的小规模崩塌,应在查明崩塌岩体岩性、风化程度、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建议。可建议采用清除、锚固、拦截等方法进行处理。1.3.4倒石堆的勘测,主要进行地质调查,必要时辅以适量的勘探,查明堆积体的堆积方式、堆积物组成、堆积物的稳定性,区别新老倒石堆。1.3.4新倒石堆不宜设立塔位;老倒石碓可以作为杆塔地基,但应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由于施工影响倒石堆其稳定性的程度进行预测。1.4冲沟1.4.1在冲沟附近设立塔位,应调查冲沟的发育特征,预测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分析评价其可能对杆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1.4.2勘测工作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辅以坑探和槽探等勘探手段。简单地段在塔位中心布置1个勘探点,复杂地段时应逐腿勘测。1.4.3冲沟勘测应重点查明下列问题:冲沟的深度、宽度、沟壁坡度、横断面形态及发育阶段;沟壁地层岩性、基岩风化程度、各种结构面的产状、充填物性质、组合情况及与沟坡的相互关系;冲沟内堆积物特征及地表植被发育情况;沟壁的水土流失与坍塌滑落情况;必要时应会同水文气象专业查明当地的降雨情况、冲沟的汇水面积、水量大小、最高洪水位、水流对沟底的下切侵蚀作用和对沟壁的冲刷程度。1.4.4当冲沟发育可能危及塔基的稳定时,应采取修砌保坎、挡墙、护坡或改道等防止冲沟发育、保护塔基的措施。当塔基附近有地表水流时,应引流或设置排水沟,阻止冲沟向塔基附近延伸。1.4.5发育阶段冲沟的边缘、向源侵蚀冲沟的可能延伸部位、有发生泥石流可能的冲沟沟口部位不宜立塔,如需立塔时,应进行塔位稳定性分析评价,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1.4.6塔位与沟坡间的距离,应视组成沟坡的岩性、坡度、植被发育情况及冲沟发育阶段而定。对于处于平稳和衰老阶段的冲沟,塔位与沟边间的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可按表1.4.6考虑。表1.4.6塔位与沟边间的安全距离冲沟边坡岩土类别、坡度、植被岩体较完整、坡度较缓、植被发育岩体较破碎、坡度较陡、植被不发育第四系松散土层黄土塔位与沟边距离m不宜小于20不宜小于30不宜小于50不宜小于401.5泥石流1.5.1当送电线路遇有上游汇水面积较大,坡度较陡,植被稀少,并存在大量松散堆积物的沟谷时,会同水文气象专业展开调查,分析产生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线路应避开或跨越泥石流发育地段。1.5.2下列地段不宜立塔:不稳定的泥石流河谷岸坡;泥石流河谷中松散堆积物分布地段;泥石流经过地段。1.6地震次生灾害1.6.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大于7度地区的重要跨越塔、可能采用桩基的各种塔型,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地区的耐张型转角塔,当塔基下分布有饱和砂土和粉土时(不含黄土)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1.6.2地震液化判别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地面下15m的深度范围,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础时,尚应判别15~20m范围内饱和砂土或粉土的液化。1.6.3地震液化判别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1.6.4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厚层软土分布区,宜判别软土震陷的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1.6.5在高地震烈度区,斜坡上的塔位应分析由于地震引起滑坡、崩塌及滚石的可能性。在水库下游应会同水文专业人员分析地震引起水库溃坝对塔位稳定性影响。1.7采空区1.7.1线路经过大范围矿产分布区时,应尽可能避让,采取不压矿或少压矿的原则。当条件复杂且线路必须压矿时,应进行专项研究。线路经过矿区时,宜选择在下列地段:选择在可开采或计划近期开采矿区的边缘地段;选择在两个或几个矿区的交界地带;远景规划(一般宜大于30年)不开采的矿藏;地质构造简单,覆盖层岩体厚度较大且岩体完整,岩性坚硬;有矿柱的地段。1.7.2采空区勘测应以收资和现场调查为主,应查明以下内容:矿层的分布、埋深、高程、厚度、层数等埋藏特征,矿层顶板厚度、岩性、产状及构造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既有采空区、规划采空区范围、矿层的开采方式及顶板管理方法等;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当地建筑经验。1.7.3采空区勘测应查明沿线采空区的分布范围、上覆岩层的稳定性,以及由于矿层开采在未来形成的采空区对线路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专项研究,评价采空区设立塔位的适宜性。1.7.4采空区塔位宜选择在下列地段:已充分采动且无重复开采可能的地表移动盆地中心区;地质构造简单,采空区顶板岩体厚度较大,且完整坚硬,地表无变形地段;矿区无矿带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