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5篇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篇1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1和第59、60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得,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本领。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日要复习总结乘法。老师出示复习题。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人?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老师提问:“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老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由于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的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教题确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老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2.教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1×3=3,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终老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1=3.“1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老师再说明:1个1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6×1=1×8=1×10=123×1=“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老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3×0=0×0=“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老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3.教学乘法交换律。让学生再看例2的插图,然后老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5=30(个)“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相互增补。老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瞧一瞧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老师板书算式。“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老师板书算式。“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老师板书算式。“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老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并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老师板书:a×b=b×a“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老师确定学生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三、巩固练习1.做第60页“做一做”中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老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5题。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更改.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更改的规律.3.培养学生察看、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本领.教学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更改规律.教学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足的问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回答:0.4米=()分米0.06米=()毫米4分米=()厘米=()毫米0.6米=()厘米=()毫米2.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0.84和0.8402.54和25.4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老师:小数点告知我们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更改,那么它们是怎样更改的呢?小数大小的更改有什么规律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更改)2.教学例1.出示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更改?(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板书:0.004米)老师提问: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多少米?(板书0.04米)同桌讨论:把0.004米的小数点转化为0.04米,小数点是如何更改的?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更改呢?老师让学生把0.004米和0.04米化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老师板书:0.004米=4毫米0.04米=40毫米)老师引导学生察看:从4毫米和到40毫米大小有什么更改?.使学生认得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老师提问: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得到什么样的小数?老师让学生把这两个小数转化成为毫米为单位的数.(板书0.4米=400毫米4米=4000毫米)小组讨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有什么更改规律?使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1000倍.(2)让学生从上往下察看这四个式子,并把二、三、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更改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3)完善结论.老师提问:在例题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老师总结概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4)练习.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3.7237237.23.引导学生察看、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更改规律.(l)老师提问:例1中的四个式子,假如从下往上看,4米更改为0.4米,0.04米,0.004米,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原来的数是怎样更改的?(2)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沟通.(3)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4)做一做.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5.060.50650.60.05064.教学例2.(1)出示例2.(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沟通,并填书.5.教学例3.(1)出示例3.(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沟通,并填书.三、巩固发展.1.下面的数,假如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更改?0.70.250.0060.5062.42.下面的数,假如小数点都有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更改?36.85.417.295128.63.填空题.(1)6.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是60.3,扩大()倍.(2)8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缩小()倍.(3)去掉1.04的小数点,原来的数就()()倍.(4)将128.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右下角,原来的数就()().四、全课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更改,它的更改规律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五、布置作业.把3.54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各有什么更改?0.35435.40.03543540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篇3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次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类比迁移本领和抽象概括本领,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次序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规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铺垫(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398—18809055542062034641036+601004214080—2830800(2)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163+2056042学生在作业纸上直接进行口算。集体核对。指名板演,其余做在随堂作业本上。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王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2、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3、问:你能帮王老师算一算: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吗?你会列分步算式计算吗?4、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5、提问:你能说出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吗?6、谈话:你能依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老师板书:123+154154+123比较:和复习(2)有什么不同?7、小结:像这样含有三步运算的综合运算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日一起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学生看图说一说:(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2)王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试验列式计算。指名说算式。学生回答,明确数量关系、运算次序学生试验列综合算式。指名板演算式。学生回答:复习(2)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现在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三、探究算法1、出示:123+154154+123(1)思考讨论:先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吗?(2)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次乘法还可以同时计算。2、出示试一试:150+12065(1)思考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校对答案。3、小结:今日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当按什么次序计算?(1)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3)独立计算。独立思考并沟通。独立计算。学生归纳并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四、巩固应用1、说一说、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每题的运算次序。集体订正。2、啄木鸟诊所。(做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错在哪里,应当怎么做?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比较每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4、对比练习(做想想做做第6题)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桌互说。独立做题。(1)独立察看、推断、改正。(2)汇报、沟通(1)独立计算(2)比较,沟通。(1)学生读题,列式计算(2)比较条件、问题和计算方法。五、总结评价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六、作业设计。1、用递等式计算。28070+15818+9425461283—73453—2542、一枝钢笔28元,一本练习本2元,小华带了100元,计划买2枝钢笔和9本练习本,钱够吗?3、一辆快客3小时行驶了315千米,一辆普通客车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快客每小时比普通客车多行驶了多少千米?教后反思:略。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篇4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确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勇往奋进地保持,并渐渐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本领应是本学期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二、教材情况本册教材内容包含:本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紧要特点:总体上看,本册试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应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得小数的教学布置,重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供应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重视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本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更改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本领。3、认得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更改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过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察看、分析及推理的本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乾净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3、多和学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忙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舞他们,多称赞和确定、批判、加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欢快。5、利用各种形式帮忙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五、教学进度略学校数学四班级教案篇5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得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一、呈现生活中的小数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足1米,用米做单位,不足1米那应当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些数都是什么数?生:小数。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三、探究新知: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11.反馈沟通。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身的想法。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0.3米是怎样得到的?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3份是0.3,用分数表: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