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支付应用诈骗防范预案TOC\o"1-2"\h\u12568第一章:移动支付应用诈骗概述 2166581.1诈骗类型及特点 223363第二章: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39856第三章:移动支付应用安全设置 420171第四章:交易风险防范 529075第五章:支付环境安全 6187381.1.1公共WiFi安全隐患 624631.1.2公共WiFi安全防范措施 774071.1.3移动设备安全隐患 797021.1.4移动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716443第六章:防范诈骗宣传教育 86073第七章:用户权益保障 92873第八章:法律法规及政策 10149701.1.5宪法 10267231.1.6法律 11247911.1.7行政法规 1144521.1.8地方性法规 1142771.1.9部门规章 119691.1.10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11111751.1.11科技创新政策 11297421.1.12环境保护政策 11204531.1.13脱贫攻坚政策 11316941.1.14对外开放政策 1224087第九章:技术手段防范诈骗 1223459第十章:协同防范机制 13129211.1.15部门协同的必要性 13188081.1.16部门协同的实践 13215381.1.17社会共治的重要性 1378371.1.18社会共治的实践 1313169第十一章:诈骗案例分析 14156411.1.19案例一:假冒银行客服诈骗 1463781.1.20案例二:网络购物诈骗 14265081.1.21提高防范意识 15123071.1.22核实信息 15269231.1.23保护个人信息 15138321.1.24及时报警 1557471.1.25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1520960第十二章:应急预案及处置 15134391.1.26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1533601.1.27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610751.1.28诈骗事件预警 16217021.1.29诈骗事件响应 16224231.1.30诈骗事件处置 16286001.1.31诈骗事件后续处理 16第一章:移动支付应用诈骗概述1.1诈骗类型及特点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依赖手机进行日常支付活动,这也使得移动支付应用诈骗逐渐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移动支付诈骗类型多样,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及其特点:(1)钓鱼网站诈骗:诈骗者通过伪造官方网站或应用程序,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从而窃取用户资金。这类诈骗的特点是模仿官方网站的界面和流程,具有较高的迷惑性。(2)二维码诈骗:诈骗者通过发送带有恶意的二维码,诱骗用户扫描,进而获取用户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和资金。这种诈骗方式的特点是便捷、隐蔽,且易于传播。(3)短信诈骗:诈骗者通过发送含有恶意的短信,诱骗用户,从而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这类诈骗的特点是利用短信的私密性,使诈骗行为不易被察觉。(4)电话诈骗:诈骗者通过电话联系用户,冒充银行、公安机关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诱骗用户透露个人信息或转账。这种诈骗的特点是直接与人沟通,具有较高的欺骗性。(5)收益回报类诈骗:诈骗者通过虚假的兼职、投资等广告,诱骗用户参与,承诺高额回报。这类诈骗的特点是利用用户对收益的渴望,以及对投资理财知识的缺乏。第二节诈骗发展趋势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诈骗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诈骗手段日益翻新:诈骗者不断更新诈骗手段,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利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诈骗,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精准诈骗。(2)诈骗对象扩大: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的增加,诈骗对象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而是覆盖各个年龄层和职业群体。(3)诈骗金额增大:移动支付金额的不断提高,诈骗金额也相应增大,给受害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4)诈骗地域国际化: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诈骗逐渐呈现出地域国际化的趋势,跨国诈骗案件日益增多。(5)防范意识提高:人们对移动支付诈骗的认识加深,防范意识逐渐提高,但诈骗者也在不断调整策略,使得防范工作更具挑战性。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支付诈骗仍将持续演变,因此,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将是预防和减少移动支付诈骗的关键。第二章: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第一节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数据资产。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个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对数据隐私的关注,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2)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养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普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使公众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法律义务。(2)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3)利用媒体传播: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知识和技巧。(4)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训。第二节个人信息泄露预防措施为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1)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个人信息操作。(2)定期更新密码:设置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3)安装防护软件: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防护工具,防止恶意软件攻击。(2)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1)谨慎分享个人信息: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避免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过多个人信息。(2)验证信息来源:在收到涉及个人信息的相关信息时,务必核实信息来源。(3)谨慎处理邮件和短信:不轻易不明,防止钓鱼或恶意软件攻击。(3)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1)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2)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员工的信息保护培训。(3)强化技术手段:采用加密、去标识化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同时还需持续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和调整预防措施。第三章:移动支付应用安全设置移动支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账户资金的安全,我们需要对移动支付应用进行一系列的安全设置。本章将详细介绍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设置,包括密码安全和二维码安全。第一节密码安全密码是保护移动支付账户的第一道防线,以下是关于密码安全的设置方法:(1)设置复杂密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如56、生日等容易被猜测的信息。建议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组合的复杂密码。(2)定期修改密码:为了提高账户安全性,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修改一次支付密码。(3)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现在很多手机支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可以开启这些功能,提高支付安全性。(4)设置密码找回与修改渠道:在设置密码时,保证手机号码、邮箱等个人信息准确无误,以便在忘记密码时能够快速找回或修改。第二节二维码安全二维码支付是移动支付的一种常见方式,以下是关于二维码安全的设置方法:(1)关闭免密支付:在等支付应用中,可以关闭免密支付功能,使得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需要输入密码进行确认。(2)设置支付限额:为了降低风险,可以设置支付限额,限制单次支付的最高金额。(3)验证商家身份:在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时,务必确认商家的真实身份,避免扫描到假冒二维码。(4)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5)安装安全软件:为了防止手机被恶意软件攻击,建议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定期进行手机安全检查。通过以上安全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第四章:交易风险防范第一节识别虚假交易虚假交易是交易风险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会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防范虚假交易,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1)审核交易合同及发票:企业应认真审核交易合同和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确认交易双方是否存在实际业务往来。(2)核实交易对方信息:企业应核实交易对方的身份、资质、信誉等,保证交易对方具备真实的业务需求和支付能力。(3)关注交易金额和频率:企业应关注交易金额和频率是否异常,如交易金额过大或过小,以及交易频率过于频繁或过于稀疏等。(4)检查交易背景和真实性:企业应检查交易背景,了解交易的真实性,如交易是否符合行业规律、交易双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5)分析交易资金流向:企业应关注交易资金的流向,分析是否存在异常,如资金流向与交易内容不符、资金在短期内回流等。第二节异常交易处理异常交易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交易金额、交易频率、交易对象等方面存在异常的交易行为。对于异常交易,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立即暂停交易:企业应在发觉异常交易时,立即暂停相关交易,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2)调查异常交易原因: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异常交易进行调查,了解交易背景、交易双方关系等信息,查找异常交易的原因。(3)审核交易合同和资金流向:企业应重新审核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检查资金流向,确认是否存在虚假交易、洗钱等违法行为。(4)加强风险控制:企业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调整交易策略、限制交易金额和频率等。(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交易情况进行监测,发觉异常交易及时处理。(6)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交易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健和安全。第五章:支付环境安全第一节公共WiFi安全互联网的普及,公共WiFi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公共WiFi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节将重点讨论公共WiFi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1.1公共WiFi安全隐患(1)窃取个人信息:黑客通过破解公共WiFi的密码,截取用户在连接过程中传输的数据,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等。(2)网络钓鱼:黑客通过搭建假冒的公共WiFi,诱骗用户连接,进而引导用户访问假冒网站,盗取用户信息。(3)网络监听:黑客通过监听公共WiFi内的数据传输,窃取用户隐私信息。(4)网络攻击:黑客利用公共WiFi的漏洞,对连接的设备发起攻击,导致设备瘫痪或数据丢失。1.1.2公共WiFi安全防范措施(1)选择可信的公共WiFi: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公共场所提供的WiFi,避免连接来源不明的WiFi。(2)检查WiFi名称:仔细核对WiFi名称,避免连接假冒的公共WiFi。(3)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安装专业安全防护软件,实时监测网络环境,防止恶意攻击。(4)设置复杂的密码:为避免黑客破解,设置复杂且不易猜测的WiFi密码。(5)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避免设备自动连接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WiFi。第二节移动设备安全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但是移动设备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节将探讨移动设备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1.3移动设备安全隐患(1)系统漏洞: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可能存在漏洞,黑客利用这些漏洞获取设备权限,从而盗取用户信息。(2)应用程序漏洞:部分应用程序存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3)恶意软件:恶意软件通过伪装成正常应用,诱导用户安装,进而盗取用户信息。(4)无线网络攻击:黑客通过搭建假冒的无线网络,诱骗用户连接,窃取用户信息。1.1.4移动设备安全防范措施(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及时更新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修补漏洞,提高安全性。(2)官方应用:尽量从官方应用商店应用程序,避免来源不明的应用。(3)识别恶意软件:关注移动设备的安全提示,谨慎授予应用权限,避免安装恶意软件。(4)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安装专业安全防护软件,实时监测设备安全状况,防止恶意攻击。(5)注意移动设备保管:避免移动设备丢失或被盗,导致信息泄露。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共WiFi和移动设备的安全性,为用户支付环境提供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不断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各类支付环境风险。第六章:防范诈骗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方式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诈骗行为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普及防范诈骗知识,我们需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诈骗手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传统媒体宣传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这些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较高的权威性。通过在这些媒体上发布防范诈骗的相关信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2)网络媒体宣传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防范诈骗的图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诈骗信息。(3)社区宣传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通过在社区举办防范诈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可以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4)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青少年防范诈骗意识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学校开展防范诈骗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诈骗手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5)企业宣传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参与到防范诈骗宣传教育中来。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员工防范诈骗的意识。第二节宣传教育内容(1)诈骗手段及特点宣传教育内容应详细介绍各类诈骗手段,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让受众了解诈骗的特点,提高识别能力。(2)防范诈骗技巧传授一些实用的防范诈骗技巧,如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避免泄露银行卡信息等,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受众了解诈骗行为的危害,提高警惕性。同时可以借鉴案例中的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4)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受众了解诈骗的法律责任,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诈骗行为。(5)防范诈骗宣传口号通过简洁明了的宣传口号,如“防范诈骗,从我做起”、“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诈骗陷阱”等,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惕,远离诈骗。第七章:用户权益保障第一节用户权益受损类型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权益受损的风险。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用户权益受损类型:(1)个人信息泄露:在注册、使用APP等过程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收集、使用或泄露,导致隐私权受到侵犯。(2)服务质量不达标: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忽视服务质量,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遭受损失,如网络延迟、服务中断等。(3)消费欺诈: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虚构交易等方式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受到经济损失。(4)侵权APP:部分APP存在恶意扣费、诱导消费、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5)网络诈骗: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活动,如虚假投资、网络购物诈骗等,使用户遭受财产损失。第二节权益保障措施为保护用户权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权益保障措施:(1)加强立法建设:制定和完善信息通信、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用户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2)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3)提升用户权益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用户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用户自我保护意识。(4)完善投诉举报渠道:设立投诉举报,方便用户在遭受侵权时及时投诉,相关部门迅速处理。(5)加强执法力度:对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鼓励和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挥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7)推广诚信经营: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行业典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用户权益。(8)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用户权益保障水平。第八章:法律法规及政策第一节法律法规概述法律法规是维护国家法制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次构成。本章主要对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概述。1.1.5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1.1.6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法律体系包括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1.1.7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等方面。1.1.8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地方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等方面。1.1.9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主要涉及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具体行政管理、行业规范等方面。第二节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以下简要介绍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1.1.10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等。1.1.11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1.1.12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如严格环境法规标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1.1.13脱贫攻坚政策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如扶贫开发、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1.14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如扩大外资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第九章:技术手段防范诈骗第一节技术手段介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为了有效防范诈骗,技术手段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1)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觉诈骗行为的规律和特征,从而提前预警和防范。(2)人工智能: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对诈骗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拦截。(3)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用于验证用户身份,防止身份冒用。(4)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5)安全认证技术:如短信验证码、动态令牌等,用于保证用户操作的合法性。(6)实时监控技术:对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行为并及时处置。第二节技术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技术应用案例,展示了技术手段在防范诈骗方面的实际效果:(1)某银行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交易行为,成功识别并拦截了一笔可疑转账,避免了客户的财产损失。(2)某电商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并拦截了数千条虚假广告和诈骗信息,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3)某城市公交系统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有效防止了冒用他人公交卡行为,减少了票款损失。(4)某运营商利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通信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导致的诈骗风险。(5)某社交平台采用安全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诈骗分子冒用他人账号行骗。(6)某公安机关通过实时监控技术,发觉了一个诈骗团伙的通信窝点,成功捣毁了这个诈骗团伙,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第十章:协同防范机制第一节部门协同1.1.15部门协同的必要性社会的发展,各种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单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应对。部门协同作为一种有效的协同防范机制,成为了我国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部门协同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提高风险防控的实效性。1.1.16部门协同的实践(1)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各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协同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方面,国家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要共同参与,形成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2)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风险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共同参与,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3)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各部门要共同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例如,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方面,要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协同处置、科学考评等机制。第二节社会共治1.1.17社会共治的重要性社会共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在社会共治框架下,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防范风险,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1.1.18社会共治的实践(1)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要与社会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社会共治机制。例如,在数据联通、力量联合、风险联防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共同构建社会风险防控体系。(2)加强社会力量培育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同时要加强对公民的法治教育,提高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意识。(3)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社会共治过程中,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预警,提高风险防控的精准性。(4)强化法治保障社会共治需要法治保障,要加强对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保证各方在共治过程中依法行事,共同维护社会稳定。通过部门协同和社会共治,我国风险防控体系将不断完善,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第十一章:诈骗案例分析第一节典型案例解析1.1.19案例一:假冒银行客服诈骗(1)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居民张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张先生的信用卡存在异常,需要立即核实信息。张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验证码告诉了对方。(2)案例经过张先生在接到电话后,按照对方的指示,将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随后,张先生发觉银行卡内的资金被盗刷,损失惨重。(3)案例特点(1)诈骗分子利用了人们对银行客服的信任。(2)诈骗分子通过假冒银行客服电话,诱使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3)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提供的验证码,进行盗刷操作。1.1.20案例二:网络购物诈骗(1)案例背景2018年,某市居民李小姐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款手机。在收到货物后,李小姐发觉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于是联系卖家要求退款。(2)案例经过卖家要求李小姐提供账号和密码,以便进行退款操作。李小姐信以为真,将账号和密码告诉了卖家。随后,李小姐发觉内的资金被盗刷。(3)案例特点(1)诈骗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购物平台的信任。(2)诈骗分子通过诱使受害者泄露账号和密码,进行盗刷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通话声母》课件
- 药店员工工作计划
- 2024年青年文化工作计划
- 2024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报告
- 中学卫生工作总结计划
- 旅游协会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2024年销售工作计划范文参考
- 电话销售人员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幼儿园新学期工作计划例文
- 新闻编辑部工作计划报告
- 浙江省水运工程项目竣工编制办法
- 小区业主请愿书
- 渐变简约拉丁舞知识介绍宣传培训模板课件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二手车委托代理买卖协议书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美苏冷战》
-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合规管理》课件
-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工艺
- 河南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 有机植物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投入品
-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习题与思考解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