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2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异,可能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能用光学显
微镜直接观察,B错误;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
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D错误。]
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是由其等位基因Bi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和B?编码的蛋白质能相同,也能不同
C.基因B和灰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i和B?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DB与B?为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故而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但是
二倍体生物的配子遗传物质减半,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不可能含有两个等位基因,故而不可以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3.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
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
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B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D[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理论上应该全部表
现为白色。若出现部分红色性状,可能是图示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但这种可
能性很小,故A项不是最合理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使姐妹染色单体3与4分离,由于
其缺失突变,产生的花粉也不育,因而B项不合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
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发生自由组合,因而C项也不合理。]
4.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普通棉花离体花药
导人抗1单倍
“虫基因1体育种
抗虫棉花纯合子植株
AB
R型活菌初级精母细胞
型
+S形成
“死菌
S型活菌次级精母细胞
CD
B[B项中单倍体育种是将离体的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然后再用秋水仙素
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5.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②一个染色体组应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③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⑥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A.三项B.四项
C.五项D.全部
C[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①正确;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父方
或母方,或部分来自父方或母方,②错误;配子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③错误;该植株可
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三倍体,④错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可能含有两个
染色体组,⑤错误;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属于配子,由其发育而成的个体是单倍体,⑥错误。]
6.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面的图中,甲、乙
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bIdIeIh)(albldIelhlelh)(a|b|d|E|H)(abdfK)
交换前某染色体丙丁戊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D[甲是交叉互换,乙是易位,丙是重复,丁是交叉互换,戊是易位。]
7.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
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
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B.①⑤
C.③④D.④⑤
C[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因为奇数的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联会时出现紊乱,
不能形成正常配子而造成高度不育;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造成的。①为染色体个别数目变异
造成的人类遗传病,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⑤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
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②是细胞质基因突变的结果。]
8.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如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意图(示部分
染色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②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
条③如果图2所示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应来自雄蜂④基因型为AD的雄蜂可能
是由图1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发育来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C[两图所示细胞中,每一形态的染色体各有2条,表明都有2个染色体组,①正确;
图1、2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0条,②错误;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中不含
同源染色体,而图2所示细胞也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如果图2所示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
则该细胞应来自雄蜂,③正确;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图1所示细胞呈现的特点
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该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d,因此基因型为AD的雄蜂不可能是由
图1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发育来的,④错误。综上所述,选C。]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
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不能通
过基因突变获得;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
D.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强调的是基
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有
性生殖中,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11.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这些遗传病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B[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只能判定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
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会患遗传病
C.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一般调查单基因遗传病
D.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以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
D[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通过家系调查的方式,绘制出遗传病的系谱图才能确定,
确定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采用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
13.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水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由高秆抗病玉米培育出矮秆抗病玉米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不能产生新基因。通过杂交技术
培育高产的超级水稻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多
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14.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
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II太空育种11处理11自交,||
B“B►b"b-lb(无基因突变)
白色棉深红棉S粉红棉M白色棉N
A.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
C.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
D.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4
C[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A正确;由图可知,粉红棉M
是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形成的,B正确;若用丁表示相应的缺失基因,则bbXUbfblT(全部
------tr、/btr、|bb,其
为粉红棉M),C错误;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
中丁丁为白色,概率为土,D正确。]
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形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D.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价值
D[诱变育种不能缩短育种年限;由花粉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是单倍体;三倍体西瓜不
能形成正常配子,是由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导致的。]
16.下列实践活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R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C[A项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为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C项为
基因工程育种,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原理为基因重组;D项
为诱变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
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B.DNA连接酶对“缝合”序列不进行特异性识别,无专一性催化特点
C.受体细菌若能表达质粒载体上的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成功导入
D.培育转基因油菜,需用氯化钙处理受体细胞
A[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A正确;具有相
同黏性末端的DNA才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说明DNA连接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受体细菌若
能表达质粒载体上的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或普通质粒成功导入,C错误;将目的基因导
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不需要用氯化钙处理,D错误。]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同一物种不同生物间表现为共同进化
B.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不会变化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C[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A错误;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
利时,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显性基因频率升高,B错误;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D错误。]
19.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若此地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
关该病在此地发病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
B.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
C.男性携带者的概率比女性的高
D.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
C[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对男性(XY)而言,
每个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不含则为正常个体,无携带
者。若男性中色觉基因B、b的频率分别为0、q,则0+0=1。据题意可知:g=0.08,可求
得p=0.92。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和6的基因频率g
分别为0.92和0.08。故女性色盲强父)的基因型频率/=0.082=0.0064,即0.64%,女性携
带者镀中)的基因型频率2Pg=2;X0.92X008=01472,即14.72%。]
20.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
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件,则R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
型的频率分别为()
A.30%,21%B.30%,42%
C.70%,21%D.70%,42%
D[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占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时,产生A配子的频率=55%+
30%X1/2=70%,a配子的频率=15%+30%Xl/2=30%,自由交配得到R各基因型的频率比例
为AA:Aa:aa=49%:42%:9%,统计得到A基因的频率为49%+42%义1/2=70%,故D项正确。]
21.某一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场所被两条交叉的高速公路分割成4块,由此形成4个完
全独立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4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彼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
B.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C.高速公路的开通会诱导4个种群发生不同的变异及进化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不同的完全独立的种群所形成的基因库必然是互相不能沟通的,4个独立的、互不干
扰的种群各自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互不相关的,A错误。基因频率是种群
内某种基因占该基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如果某种群的个体数因各种原因而改变,则必然
影响种群基因库中某些基因的个数和其全部等位基因的个数,所以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
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B错误。4个种群发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且高速公路
的开通与否也不是诱导种群发生变异的因素,高速公路的开通只是引起种群环境的改变,改
变的环境对种群起到选择的作用,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
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22.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I、II、III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
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Inm时间(年)
A.在I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II段发生剧变
C.Aa个体在I、III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在H、III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D[I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60%,a的基因频率是40%,A错误;导致基因型频率在II段
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在I、III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错误;
在H、III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逐渐被淘
汰,D正确。]
23.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一些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
正确;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B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一些
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出现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正确。]
24.下列现象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一群长颈鹿相互争夺高处的树叶,最终脖子都变得发达
B.捕食活动导致野兔的保护色更逼真,同时鹰的目光更锐利
C.具有细长口器的蛾专门为有细长花矩的兰花传粉
D.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A[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
一群长颈鹿属于同一种生物,所以不属于共同进化,A错误;捕食活动导致野兔的保护色更逼
真,同时鹰的目光更锐利,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B正确;具有细长口器的蛾专门
为有细长花矩的兰花传粉,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C正确;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
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D正确。]
25.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1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2013年1
月,瑞典进化遗传学家ErikAxelsson和同事将狗的DNA与狼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
内消化淀粉的基因比狼体内的相同基因活跃28倍。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与人类以及人类的饮食协同进化
B.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的消化淀粉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C.在狗的驯化过程中,消化淀粉的基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该现象说明了狗与狼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B[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解题关键。狼为肉食性动物,经人类长期驯化得到的狗为
杂食性动物,由于人类食物以淀粉类为主,导致人喂给狗的食物也以淀粉类为主。经长期的
选择过程,不适应这种饮食结构的品种被淘汰,逐渐适应的品种被保留下来。可见,在驯化
过程中,发生的是定向的选择而不是定向的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12分)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理论核心
现
代
生
物
进④
化
理|包含层次
论进化的结凰生物》样性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和,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
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隔离。
(3)④指o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
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AA基因型的个体占,aa基
因型的个体占,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
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
[解析](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是进化的内因。(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
50%,则基因型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则AA
的个体占40%,Aa的个体占60%。该种群自交,AA的个体自交后代仍为AA,占40%;Aa的个
体自交,后代中AA占15%,Aa占30%,aa占15%。因此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55%,
aa基因型的个体占15%o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30%X(1/2)=70%。生物进化的实
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1)突变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生殖
(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55%15%70%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27.(13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组B组C组
P高秆抗病x矮秆易感病P高秆抗病x矮秆易感病P高秆抗病
IIb射线
R高秆抗病高秆抗病矮秆抗病m
\I花药离体培养
F2矮秆抗病I矮秆抗病n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B获得出的方法是,F?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占。
(2)I、II、III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不存在等位基因的是类。
(3)A、B、C三组方法中,获得的矮秆抗病小麦占子代个体的比例最小的是组的
方法,原因是o
(4)矮秆抗病II植株还需要用的方法处理,以便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
种,该方法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x)。用x与纯合高秆植株杂交,
若子一代均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则说明矮秆性状是造成的结果,若
子一代和子二代均为高秆,没有矮秆植株出现,则说明矮秆性状是引起的,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1)A组为杂交育种,由R获得J的方法是自交。储高秆抗病为TtRr,其自交后
代J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ttRR占1/16。(2)I中矮秆抗病类型为ttRR、ttRr,存在
等位基因;B组为单倍体育种,II由花药离体培养而来,为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不含
等位基因;C组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III可能含有等位基因。(3)C组为诱变育种,
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故获得的矮秆抗病小麦占子代个体
的比例最小。(4)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单倍体植株,还需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
诱导染色体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该方法得到的均为纯合子,即矮秆抗
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00九⑸由题意,矮秆小麦可能是由基因突变或者环境因素造成的,
故可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
分离),则矮秆性状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1)自交1/16(2)II
(3)C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具有不定向性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100%
(5)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不可遗传
28.(12分)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
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
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
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o
(3)如图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
遗传家系图,其中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O正常男女
屈0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男女
晅⑨苯丙酮尿症男女
①由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染色体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
染色体性遗传病。
②IIL的基因型是;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o
③若IIL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填“男孩”或“女孩”);
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0
[解析](1)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
酸,进而导致苯丙酮尿症,可见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
引起的一种遗传病。(2)从题中材料分析可知,GTC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CAG,编码谷氨酰胺。
(3)①根据图谱可知,13和生出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
和1晨生出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的儿子,而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说明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H3表现型正常,则基因型为B_XDX,IL患苯丙酮尿
症,则基因型为bbX°Y,而他们的女儿患苯丙酮尿症,儿子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则
1%的基因型为的乂m,采用逐对分析法:BbXbb-Bb、bb,XDXdXXDY-*XDXD,XDXd、XDY、XdY,
IIL是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为或的*父;IL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B_X°X一,其女
儿一个患苯丙酮尿症,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故IL的基因型为BbXDx'和IL基因型相
同的概率为100%。③IIL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dXd:BbXdXd=l:2,其与一正常男人婚配,即
XdXdXXDY-XDX\XdY,则他们所生的男孩都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女孩都不患该病;在父亲
121
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则BbXBb-BB、Bb、bb,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彳
43b
[答案](1)替换⑵CAG(3)①常隐X隐②助片(或BbXN100%③女孩1
29.(13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
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
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示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
变体③的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o
抑制
B-------D
白色物直白色物_1£红色物质
质1质2突变体①突变体②突变体③
⑴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4)欲确定基因型为bbDdRrr的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与b、D与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
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个人建房工程变更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器械研发投资合同3篇
- 文化服务策划合同范本
- 汽车租用协议(北京二零二四年版)
- 煤炭销售合同协议完整版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的房屋买卖合同的付款方式及账户2篇
- 人工劳务清包合同范本
- 砂石厂生产承包协议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合同的大数据标的、分析内容与结果交付3篇
- 全新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防沙治沙施工组织设计说明
- 心肺复苏指南2023年
- 公差与配合基本知识课件
- 三阶魔方学习课件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解学设计课件
- 妇幼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 骨科患者的护理评估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百分数的认识 ︳青岛版 (共17张PPT)
- 云教版七年级上册劳技第一章第二节衣服的洗涤与熨烫课件
- 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共56张PPT)
- 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