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诗歌简介《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

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

格、艺术成就很高。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萧统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

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

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萧文

茂避

注集興米

柔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

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切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

也,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乎?”在这样

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

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

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

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

妇离别相思之情,从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

没落的时代面貌。诗中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什么?尽量用诗中的词语回答。采芙蓉是为了“遗”远方的“同心者”,“遗”“所思”。采芙蓉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莲,君子之花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郑愁予莲

,佳人花西洲曲南朝乐府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

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莲,爱情之花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

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诗歌赏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诗的意象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1.“芙蓉”

“兰泽”“芳草”等意象呈现出了一个优美、纯净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了清幽高洁的意境。2.与抒情主人公采芙蓉的人物意象叠加在一起,烘托出主人

公形象的雅洁,表

达了诗人对主人公所抒发情感的纯洁美

好的赞美和内心的舒畅、悠闲之情。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

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

对亲朋的美好祝愿。送别时总

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

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

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

。1.“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

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维《相思》)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设问。“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提供依据。把人物放在

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

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诗歌赏析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诗歌赏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1.“旧乡”指故乡,“长路”指距离故乡的路途太过于

遥远。2.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相爱却不得见,烘托出诗人浓浓的相思之情。这两句讲“远道”明白化。诗歌赏析这两句里“

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1.“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

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2.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3.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

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歌赏析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直抒胸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

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切,

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请思考:抒情主人公是谁?(1)闺妇思远:女子思夫。理由:芙蓉,谐音双关,暗

关“夫容”。所以,从这个角

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深

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2)游子乡思:旨

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

求出路,往往要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

苦的生活,那颗疲于奔波的心又怎

能不对那美好的故乡无限怀想?想

妻子,妻子想他,情之深,思之切。穹困潦倒的游

子在客愁中

,想

象家中“思妇”也

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

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

情景。“涉江”者为思妇,“还

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

揣彼意,想象游子

一定也

在望乡感叹。日电问电P表达效果:拓展了诗歌意境,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深化了主题,使双方彼此思

念(或惜别)的情感表达得

更加含蓄蕴藉,深远动人。对写,也叫“悬想”,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

特殊的表达思念(或离别)之情的手法。简单说,就是明明自己在思念对方,却说对方在思念自拓

究寸写法己

。典合作探究探究:这首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