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_第1页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_第2页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_第3页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_第4页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课题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主要探讨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主体功能区,如何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探讨拓展蓝色经济空间。随着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如何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结构合理,循循渐进,点例结合到位,对于知识点的把控力度较好。能够很好的让同学们认识到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并能够运用具体的案例分析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战略,同时,通过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在对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好的操作性。同时,本节内容作为本册的收尾之作,也能够很好的统筹前期人口、城市、产业、交通、人地关系发展的知识点,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做出了示范。学情分析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共识。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中,既面临着国内经济转型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又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如何去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如何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国家统筹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虽然离学生的日常具体生活相对较远,学生对国家战略的把握能力有限,但每一项发展战略又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绵绵。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案例和前期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善于结合学情,利用生活当中的具体案例去验证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观分析,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材料,掌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怎样的地理背景;结合实例,分析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人地协调:结合图文材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地理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搜集资料,并进行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设计思路引入新课【课程导入】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通过课本上的案例,做为新科导入的内容,更好的使学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一、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基础预热】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最主要、

最核心⁠的功能。2.建设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

因地制宜⁠、有序开发。3.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4.主体功能区分类: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目的:逐步缩小我国区域

发展差距⁠。2.具体案例——长江经济带(1)区位优势①交通

便利⁠,区位优势明显。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③工业基础雄厚,

产业⁠优势明显。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2)空间格局:“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3)建设措施①建设沿江

绿色生态⁠廊道。②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③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

产业布局⁠本环节主要依靠学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能力(时长5分钟)一、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课堂探究】探究一:建设主体功能区: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的空间分布图:问题1:根据上图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学生答:土地资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少,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西北多,东南少,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适配。资源特点:我国自然资源在空间上普遍分布不均匀。影响: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错位分布,对我国资源开发,人口与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生态特点:我国生态环境整体表现较为脆弱,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再是西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不同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因此需要统筹发展。教师点评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分布图:问题2:根据上图的图文资料,找出主体功能区不同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答:优化开发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等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兰州—西宁地区,长江中下游沿线,成都重庆等。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生态保护区,例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禁止开发区: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教师点评问题3:根据上图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优化开发区为例,分析其开发条件及优化方向?学生答:发展条件: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教师点评探究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材料二:问题4: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学生答: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人力资源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点评材料三:下图为我国降水酸碱分布图材料四:目前,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产业链的部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例如,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都将电子信息相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在未来可能会带来无序竞争或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此,中央有关部门应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一盘棋”考虑,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使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在相同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着力,形成差异化的重点发展环节,从而使相同产业能够在不同地区间形成良好的产业合作与转移态势,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链发展合力和国际竞争优势。问题5:结合所学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答: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上、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教师点评问题6: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学生答: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教师点评本环节主要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将学生分成6各小组进行讨论性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谈论完成对应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前期基础预热知识的巩固,教师在此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设计时长20分钟)一、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课堂练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C.改革开放起步早 D.交通便捷2.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

)A.生态保护 B.经济建设 C.灾害防御 D.城市建设【答案】1.D2.A【解析】1.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航运的运量比铁路大,价格也比铁路低,长江不仅有赣江、汉江、湘江等支流,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因此交通便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D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地跨我国三大地区并不是优势条件,长江经济带改革开放起步不是最早的,因此排除ABC。故选D。2.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物基因宝库,长江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河湖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0%,一旦在发展过程中破坏当地生态,带来的危害巨大,影响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构建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所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生态保护,A符合题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只能在生态保护的基础进行,不是优先考虑的事项,排除BD;生态保护措施对灾害防御作用明显,与生态保护相比,防御灾害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最优先考虑事项,排除C。故选A。本环节主要设置较为经典的题型进行当堂考核,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设计时长5分钟)一、一、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课堂反思】将本班学生一共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总自己小组所存在的知识问题,并对学生反思的问题进行解答。问题1: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中,我国的具体发展战略是如何的呢?教师答疑:在农业的区位因素选择中,我们要综合进行因素的分析,一般可将因素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本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学生自身独立思考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缺陷性,主动暴露自己的缺陷,教师及时进行答疑。既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设计时长10分钟)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引入新课【课程导入】播放海洋强国纪录片片段。利用视频导入我国海洋强国的纪录片,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够更好的带入情感去学习知识,既能够提前预热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5分钟)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基础预热】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海洋的作用:“能量的源泉”“未来的

粮仓⁠”。2.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

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四、维护海洋权益1.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

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

海床⁠和底土等。2.南海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

历史性权利。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2)在地质上,地处我国东海

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4.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为

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能够

巩固海防⁠,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本环节主要依靠学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能力(时长5分钟)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课堂探究】探究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材料一: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明朝初期,郑和率领浩大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华文化和发明创造送给友邦。到了近代,封建王朝固步自封,实施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发展海洋事业,泱泱大国逐渐沦落为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奋发图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蓝色国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活动1: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学生答: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是因海而兴、依海而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维护和拓展,因此中国走向海洋是历史的必然教师点评材料二: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

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活动2: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我国海洋在资源、环境、生态、气候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学生答: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拥有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系;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污染势头得到一定缓解,但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教师点评材料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山东沿海六市两县,海域面积15.95万千米2,陆域面积6.4万千米2。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以海洋产业为支撑,开发海洋科技,抓紧培育国际竞争力,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近几年来,经济区有了长足发展,海洋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现已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活动3: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山东省如何去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学生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点评活动4: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你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答:作为学生,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素质,为以后建设海洋强国做准备;二要积极宣传海洋强国建设;三要为海洋强国建设出谋划策;四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承担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教师点评探究二:坚定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材料一:南海一点都不能少活动5: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学生答: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教师点评活动6: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学生答: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教师点评活动7: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学生答: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教师点评本环节主要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将学生分成6各小组进行讨论性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谈论完成对应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前期基础预热知识的巩固,教师在此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设计时长25分钟)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课堂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用武力解决海洋争端④我国必须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以下证据属于自然地理范畴的是(

)A.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B.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C.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明确规定“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属于中国领土【答案】1.A2.D3.C【解析】1.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其属于东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因此,在地质上属大陆架,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我国必须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而不是用武力解决海洋争端,①②④正确,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从自然地理范畴证明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