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2023.1)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16分)为了深入传承汉字文化,学校将筹建一面“汉字文化墙”,请完成1~5题。任务一:设计完善“回文图”1.下面汉字“回文图”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任务二:编写汉字介绍词汉字美轮美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guī)宝。汉字起(yuán)甚早,经过数千年(yǎn)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汉字有象形与会意的特点,朗读时一宇一音,抑扬顿挫。汉字,纵跨几千年岁月如流的时光,横越数万里广袤无垠的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作乡音(wù)谈的亲切问候。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2.文段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瑰源沿误 B.贵原沿晤C.瑰源演晤 D.贵原演误3.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轮美奂 B.叹为观止 C.抑扬顿挫 D.广袤无垠4.下列关于汉字介绍词的补充材料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000年左右,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B.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C.东汉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的著作《说文解字》,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字典。D.学习汉字不仅是为了理解欣赏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而且是为了日常沟通和交流。任务三:创作汉字小诗5.请从下面的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4分)备选汉字:旦天道示例一示例二小诗创作一站着是1倒下还是一雨夜里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二、(3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A.伛偻提携提携:牵扶,这里指老人 B.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C.树林阴翳翳:遮盖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快乐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行者休于树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泉香而酒洌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颓然乎其间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醒能述以文者 属于作文以记之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全文多用“也”字收束句尾,有的表判断,有的表陈述,洋溢着舒缓、愉悦的情调。B.选文从与滁州百姓同游,与百姓同宴、同乐中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C.选文第②段写景,动静相宜、以声衬静,并用太守之乐衬托禽鸟之乐,安恬闲适。D.全文结尾运用设问修辞,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作者为官一方的自豪、自得之情。(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子家城市,人事丛委①,应酬为劳。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日惟避喧南院内。因去城二余里,无杂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计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间,有一草庐,岁久敝漏,不避风雨,且卑隘②如坐井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以瓦,左右置牗③,前后为门,舒朗空洞,落日后犹能辨蝇头字。中设一匾,名以“后知轩”。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岁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为轩,孰谓斯名不情称哉?(节选自李开先《后知轩记》)【注释】①丛委:繁杂、堆积。②卑隘:矮小狭窄。③牗(yōu):窗户。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园去城二余里,无杂木,柏可三百株。11.欧阳修所写的“亭”用“醉翁”命名,本文所写的“轩”用“后知”命名,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3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共7分)望蓟门①唐·祖咏燕台一去②客心惊,茄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④。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⑤,论功还欲请长缨⑥。【注释】①蓟(jì)门:唐朝屯兵之地。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③三边:泛指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危旌:高扬的旗帜。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⑥请长缨: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用来泛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诗为七言律诗,从军事落笔,绘边地壮丽景色,全诗一气呵成,体现盛唐昂扬气象。B.首句一个“惊”字领起二三四句,先抛出结论再展开描述,视听结合、动静相衬。C.颈联有想象色彩,先写“守”的地理优势,再写“攻”的力量优势,威武之师跃然纸上。D.尾联化用“投笔从戎”“终军请缨”两个典故,含蓄蕴藉中豪情壮志倾泻而出。13.本诗紧扣诗题中“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请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分)1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略逊风骚”中“风骚”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B.《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C.清乾隆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编年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D.“三皇五帝”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15.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1)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2)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支配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3年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说,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三、(7分)16.(1)金圣叹评:“《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根据下列人物的“声口”进行判断,写出其姓名、绰号,并概括一个与其相关的情节。(任选其一作答即可)(3分)【一】“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二】“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我选①,姓名②,绰号③,相关情节④。(2)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史进等人物形象,归纳出中国早期长篇白话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4分)四、(31分)(一)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17~19题。(共10分)【材料一】①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②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燃,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进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③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总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人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④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了。⑤“立象”可以“尽意”。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海峡、坟墓等意象,把“乡愁”物化,既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⑥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材料二】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材料三】从诗歌创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表达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摘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有改动)17.对于上面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头举外国学生对中国诗歌“月”的疑问,引出对意象的介绍,吸引读者阅读。B.三则材料说明对象均为事物。【材料一】用逻辑顺序,通过列举多个例子进行具体说明。C.【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D.【材料一】中说“诗歌离不开意象”,【材料三】说“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两个观点初中课本所学诗歌中均有例证。1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B.诗歌的意境都是由物象组合而成的。如李白《行路难》把“冰塞川”“雪满山”等物象组合,就构成了艰难孤寂的意境。C.由于个人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D.由于每首诗都由众多物象构成,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这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19.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本班同学解决疑惑。(4分)同学的疑惑:写诗该怎样创造意境呢?请你以《天净沙·秋思》为例,给我讲讲吧。我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21分)守望①他经常来这里,不论雨天,还是晴天。这里松柏苍翠,雨天苍翠,晴天也苍罩。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泪。②不下雨的时候,这个区域一半严肃、一半活泼。但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整体,记不清哪一天被一分为二了。外面沿马路的一半划出来,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们静坐,孩子们追逐打闹。另一半在里面,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静。当中隔着一道门,是那种透视的铁艺门。③他经常坐在那里,看着人聚人般。④起先没有划开的时候,他也时常过来,那时候有高墙和密不透风的大铁门。马路对面是一幢小楼,四层,显得破旧,像一个老人一样安静而慈祥地坐在那里。他就在那栋楼里住着,正好能看到对面。⑤现在,景色不一样了。对面已换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四个大字,烈士陵园。字是金色的,四周是一种浅浅的蓝,透着淡淡的忧伤。⑥有一年,他看到对面的高墙被人推倒。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地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负责人看到那些有岁月积淀、仿佛血染过的立功证书和奖章,一脸崇敬地接待了他。工作人员一直与他沟通,后来公园还是建成了,或者说,陵园地块被一分为二了。⑦他接受了现实,他感觉到,实际上这样也不错:战友们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宁,依然有苍松翠柏相拥。后来,孙子说了一句话,让他释然。孙子说,先烈打江山,不是为了后代幸福吗?他看着那些在公园里休闲的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这时候,他会想起孙子的那句话。⑧他比任何人在公园待的时间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挡的大门一边,左耳和右耳处在分裂的状态。左耳是欢闲,右耳是寂静。有时候反过来。他的情绪也分裂。右边是伤痛,左边是欢笑。有时候反过来。⑨孙子也来过,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墓碑。孙子回过头,看到爷爷,变成一脸的欢喜,跑开了。看到孙子,他的心里也涌动着一份幸福。⑩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时候隐隐发作。这个时候,公园里的欢笑被雨水冲散,剩下一片空旷和四处飘逸的寂寥。他打着雨伞蹲下来,挨个小心翼翼给墓碑擦洗。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个战友,他一个都不认识,却又都熟悉。无论是与日本鬼子搏斗牺牲的,在解放战争中倒下的,还是抗美援朝魂归故里的,他怎么会不熟悉呢?他们在战场上冲锋的姿态,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壮烈,他永不能忘。⑪每当擦到一个叫李云峰的烈士墓碑时,他会想到那时的通信员,一个叫李什么峰的年轻战士。原谅他记不住战士的名字。因为在这个李什么峰之前,已有两个通信员相继牺牲了。弹雨里,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新通讯员把手围成个喇叭大声说,他叫“李什么峰”。⑫枪炮声很重,他听不清楚。⑬后来,这个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也牺牲了。⑭他深深内疚。⑮他就把这个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对待,在碑身上多擦几下,在他身边多停片刻。⑯擦完墓碑,他已经很累了。坐在前面的大石碑台阶上,把雨伞扣在头顶。一下子,弹雨似乎就起来了,啪啪,啪啪。这种氛围,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枪林弹雨的故事。⑰四周的松柏都滴着雨水,像流下的泪。不知过了多久,云一片片散开,太阳光照在大地。公园的一侧开始了欢闹,一张张笑脸又荡漾起来。⑱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选自《羊城晚报》2022年8月3日,作者原上状,有删改)20.故事叙述还可以有不同视角。请从文中“老兵”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概述故事。(4分)我时常到烈士陵园,坐在那里看人聚人散→①→后来我释然了,坐在这里感受寂静与欢闹→②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7分)(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3分)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地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2)文章第①⑰两段画横线句都进行了景物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22.文中⑫~⑮段四个句子独立成段,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5分)2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⑱段画线句“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的理解。(5分)五、(60分)24.按要求作文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的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生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请以“绽放生命的精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2023.11)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16分)1.B【解析:B.pi】评分意见:本题3分。2.C【解析:C.瑰宝起源演变晤谈】评分意见:本题3分。3.A【解析:A.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评分意见:本题3分。4.B【解析:A.重复赘余B.正确C.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评分意见:本题3分。5.示例:评分意见:本题4分。字形分析合理或意象描述恰当2分,表达哲理或情思2分。二、(3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6.A【解析:A.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评分意见:本题3分。7.A【解析:A.在/在B.表并列/表承接C.介词,在/语气词D.用/来】评分意见:本题3分。8.C【解析:C.用禽鸟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评分意见:本题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9.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评分意见:本题2分。10.示例:南园距城内二里多,园中没有杂木,柏树大约三百棵。评分意见:本题3分。“去”“可”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11.示例:“醉翁”为亭命名,是因为欧阳修“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后知”为轩命名,是因为松柏都是后凋的树木,寒冷之后才知其品质,作者借此表明心志。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阐述“醉翁亭”命名1分,结合文章阐述“后知轩”命名2分。(三)诗歌阅读(共7分)12.C【解析:C.颈联先写“攻”的力量优势,再写“守”的地理优势。】评分意见:本题3分。13.示例:本诗写作者到边地所见壮丽景色:汉家军营茄鼓喧嚣,军容严整,边塞苦寒,将士戍边卫国意气昂扬。诗人由此感到,自己虽不能建立班超的功绩,但也要学习终军主动请缨,抒发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评分意见:本题4分。阐述望中所见2分,望中所感2分。14.C【解析:C.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评分意见:本题3分。15.(1)凫雁满回塘(2)沉舟侧畔千帆过(3)湘水无情吊岂知(4)溪云初起日沉阁(5)蜡炬成灰泪始干(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评分意见:本题9分。每空1分。三、(7分)16.(1)示例1:①【一】②宋江③及时雨④宋江私放晁天王、浔阳楼题反诗等示例2:①【二】②李逵③黑旋风④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李逵元夜闹东京等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每空1分。第一个空不得分但须与后面三个空相对应。(2)示例:《水浒传》中塑造的鲁智深、武松、史进都是粗豪侠义的,体现出小说塑造人物的类型化。但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他的粗中有细;从武松血溅鸳鸯楼中可见他的豪气不羁;从史进约集村民对抗义军,可见他的爽快憨直,这是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综上,中国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特点是:类型化,但刻画人物又各有特点。评分意见:本小题4分。《水浒》塑造人物形象特点1分,结合情节具体阐述3分。四、(31分)(一)(共10分)17.B【解析:B.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