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_第1页
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_第2页
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_第3页
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_第4页
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STM的变种:GRU网络1深度学习简介1.1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模仿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通过构建多层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学习数据的复杂表示。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自动从原始数据中学习特征,而无需人工设计,这使得它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即网络层数的增加,这使得模型能够学习到数据的更高级抽象特征。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等,每种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问题设计。1.1.1示例:使用Keras构建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模型下面是一个使用Keras库构建的简单深度学习模型示例,该模型用于解决一个二分类问题。#导入所需库

importnumpyasnp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Dense

#生成随机数据

X=np.random.random((1000,20))

y=keras.utils.to_categorical(np.random.randint(2,size=(1000,1)),num_classes=2)

#构建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Dense(64,activation='relu',input_dim=20))

model.add(Dense(64,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2,activation='softmax'))

#编译模型

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sgd',

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y,epochs=5,batch_size=32)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生成了10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0个特征,目标变量是一个二分类标签。然后,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两层隐藏层的神经网络模型,每层有64个神经元,激活函数使用ReLU。最后一层是输出层,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进行分类。模型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和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编译,最后训练模型5个周期,每个批次包含32个样本。1.2深度学习在序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如时间序列预测、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深度学习模型,尤其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种,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能够捕捉数据中的时间依赖性,即序列中的前后元素之间的关系。1.2.1示例:使用Keras构建一个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下面是一个使用Keras库构建的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示例,该模型用于预测时间序列数据。#导入所需库

importnumpyasnp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SimpleRNN,Dense

#生成时间序列数据

timesteps=10

input_features=32

output_features=10

X=np.random.random((1000,timesteps,input_features))

y=np.random.random((1000,output_features))

#构建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SimpleRNN(32,return_sequences=True,input_shape=(timesteps,input_features)))

model.add(SimpleRNN(32,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SimpleRNN(32))

model.add(Dense(output_features,activation='softmax'))

#编译模型

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y,epochs=5,batch_size=32)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生成了1000个样本,每个样本是一个长度为10的时间序列,每个时间点有32个特征。目标变量是一个具有10个特征的向量。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三层SimpleRNN的模型,每层有32个神经元,最后一层是输出层,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进行分类。模型使用RMSprop优化器和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编译,最后训练模型5个周期,每个批次包含32个样本。深度学习在序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广泛,不仅限于时间序列预测,还包括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生成、情感分析,以及语音识别中的语音转文本等任务。通过使用RNN、LSTM或GRU等模型,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序列数据,捕捉其中的长期依赖关系,从而提高预测和分析的准确性。2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2.1LSTM的结构与原理LSTM,或长短期记忆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RNN)架构,设计用于解决传统RNN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LSTM通过引入“记忆单元”和三个门控机制(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来控制信息的流动,从而能够学习长期依赖关系。2.1.1记忆单元与门控机制记忆单元(CellState):记忆单元是LSTM的核心,它像一条信息的高速公路,允许信息在序列中无阻碍地流动。通过门控机制,LSTM可以决定哪些信息应该被添加到记忆单元中,哪些应该被丢弃,以及哪些应该被输出。输入门(InputGate):输入门决定哪些值将被写入到记忆单元中。它由一个sigmoid层和一个tanh层组成。sigmoid层输出一个0到1之间的值,表示每个组件被写入的多少;tanh层创建一个候选值向量,用于添加到记忆单元中。遗忘门(ForgetGate):遗忘门决定哪些信息将从记忆单元中被丢弃。它同样由一个sigmoid层组成,输出一个0到1之间的值,表示每个记忆单元组件被保留的多少。输出门(OutputGate):输出门决定哪些部分的记忆单元将被输出。它由一个sigmoid层和一个tanh层组成。sigmoid层决定哪些记忆单元的值将被输出,tanh层将记忆单元的值压缩到-1到1之间,然后两者相乘得到最终的输出。2.1.2LSTM单元的计算流程遗忘门:f输入门:i候选记忆单元:c记忆单元状态:c输出门:o隐藏状态:h其中,xt是当前时间步的输入,ht−1是前一时间步的隐藏状态,ct−12.2LSTM解决梯度消失问题的方法LSTM通过其独特的门控机制和记忆单元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在传统的RNN中,信息通过隐藏状态h在时间步之间传递,而LSTM则通过记忆单元c来传递信息,这使得LSTM能够避免梯度消失问题。2.2.1门控机制的作用遗忘门:通过sigmoid函数的输出,LSTM可以决定保留或丢弃前一时间步的记忆单元状态。当sigmoid函数的输出接近1时,意味着前一状态被完全保留,这有助于梯度的传递,避免了梯度消失。输入门:控制当前时间步的信息被写入到记忆单元中的程度。通过sigmoid函数和tanh函数的组合,LSTM可以决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并将其以适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单元中。输出门:控制记忆单元的状态被输出到当前时间步的隐藏状态中的程度。这使得LSTM能够选择性地输出信息,同时保持记忆单元中的长期信息。2.2.2训练过程中的梯度传递在LSTM的训练过程中,梯度通过记忆单元的直接连接进行传递,而不是通过隐藏状态。这意味着,即使在长序列中,梯度也可以相对容易地回传到网络的早期层,从而避免了梯度消失问题。此外,由于sigmoid函数的输出范围是0到1,LSTM的门控机制可以放大或抑制梯度,进一步帮助梯度的稳定传递。2.2.3示例代码:使用Keras构建LSTM模型#导入所需库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LSTM,Dense

#创建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input_shape=(10,64)))#添加LSTM层,32个记忆单元,输入形状为(时间步数,特征数)

model.add(Dense(1,activation='sigmoid'))#添加全连接层,输出层

#编译模型

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模型概览

model.summary()2.2.4数据样例假设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序列分类任务,数据集包含1000个样本,每个样本是一个长度为10的序列,每个时间步有64个特征。标签是一个二进制分类。#数据样例

importnumpyasnp

#生成随机数据

data=np.random.random((1000,10,64))

labels=np.random.randint(2,size=(1000,1))

#模型训练

model.fit(data,labels,epochs=10,batch_size=32)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创建了一个LSTM模型,并使用随机生成的数据进行了训练。LSTM模型能够处理这种类型的序列数据,通过调整其内部的门控机制,学习到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从而解决梯度消失问题。3LSTM的变种:GRU网络3.1GRU网络的提出背景在深度学习领域,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因其在处理序列数据时的卓越性能而广受关注。然而,LSTM的复杂结构和大量的参数在某些场景下可能带来计算效率和训练时间上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4年,KyungHyunCho等人提出了门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简称GRU),作为LSTM的一种简化变种。GRU旨在保持LSTM的记忆能力,同时减少其复杂性,提高训练速度。3.1.1问题与挑战LSTM虽然强大,但其复杂的门控机制(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较大的参数量使得模型训练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此外,LSTM的结构复杂性也增加了模型理解和实现的难度。3.1.2解决方案GRU通过合并LSTM的输入门和遗忘门为一个更新门(updategate),简化了门控机制,同时保留了记忆单元的核心功能。这种简化不仅减少了参数数量,还提高了模型的训练效率,使得GRU在网络训练和部署时更加高效和实用。3.2GRU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GRU网络的核心在于其门控机制,主要包括更新门和重置门。这两个门控机制共同决定了GRU单元如何更新其状态。3.2.1更新门(UpdateGate)更新门决定了多少旧状态信息应该被保留,多少新状态信息应该被加入。它通过一个sigmoid函数计算得到,其输出值范围在0到1之间,0表示完全忽略旧状态,1表示完全保留旧状态。3.2.2重置门(ResetGate)重置门控制了GRU单元如何忘记旧状态信息,以及如何基于当前输入计算新状态。通过sigmoid函数计算得到的重置门值,可以决定旧状态信息在计算新状态时的权重。3.2.3GRU单元的计算流程计算更新门和重置门的值:zr其中,zt是更新门的值,rt是重置门的值,Wz和Wr是权重矩阵,bz和br是偏置向量,计算候选隐藏状态:h其中,ht是候选隐藏状态,Wh是权重矩阵,bh是偏置向量,tanh更新隐藏状态:h这一步通过更新门的值zt来决定新旧状态的混合比例,从而得到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h3.2.4代码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和Keras库实现的GRU网络示例,用于文本生成任务。#导入所需库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Embedding,GRU,Dense

fromkeras.preprocessing.sequenceimportpad_sequences

fromkeras.preprocessing.textimportTokenizer

importnumpyasnp

#数据预处理

texts=["我喜欢吃苹果","他喜欢吃香蕉","她喜欢吃橙子"]

tokenizer=Tokenizer(num_words=1000)

tokenizer.fit_on_texts(texts)

sequences=tokenizer.texts_to_sequences(texts)

data=pad_sequences(sequences,maxlen=10)

#构建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1000,64,input_length=10))

model.add(GRU(128))

model.add(Dense(1,activation='sigmoid'))

#编译模型

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data,np.array([1,0,0]),epochs=10,batch_size=32)

#预测

prediction=model.predict(data)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Tokenizer进行词汇表构建和文本序列化,然后使用pad_sequences对序列进行填充,以确保所有序列具有相同的长度。接下来,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嵌入层(Embedding)、GRU层和全连接层(Dense)的序列模型。模型使用adam优化器和binary_crossentropy损失函数进行编译,然后对数据进行训练。最后,我们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3.2.5结论GRU网络通过简化LSTM的门控机制,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易于实现的循环神经网络变种。它在许多序列学习任务中表现出了与LSTM相当的性能,同时减少了计算资源的需求。对于需要处理序列数据但又受限于计算效率的应用场景,GRU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4GRU与LSTM的比较4.1GRU和LSTM的架构差异4.1.1LSTM架构LSTM(LongShort-TermMemory)网络是RNN(RecurrentNeuralNetwork)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解决长期依赖问题。LSTM通过引入三个门控机制:输入门、遗忘门和输出门,以及一个记忆单元(cellstate),来控制信息的流动。这种设计使得LSTM能够选择性地记住或遗忘信息,从而在序列数据中捕捉长期依赖关系。LSTM单元结构LSTM单元包含以下组件:输入门:决定哪些值将被写入到记忆单元中。遗忘门:决定哪些值将从记忆单元中被丢弃。记忆单元:存储单元状态,用于长期记忆。输出门:决定哪些值将被输出到下一个时间步。LSTM公式LSTM的更新规则如下:遗忘门:f输入门:i输出门:o候选记忆单元:c记忆单元更新:c隐藏状态更新:h4.1.2GRU架构GRU(GatedRecurrentUnit)网络是LSTM的一种简化版本,旨在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参数数量,同时保持LSTM的长期记忆能力。GRU通过合并遗忘门和输入门为一个更新门,以及引入一个重置门,来控制信息的流动。GRU单元结构GRU单元包含以下组件:更新门:决定更新程度,相当于LSTM中的输入门和遗忘门的组合。重置门:决定如何混合新输入和旧状态。候选隐藏状态:用于计算新的隐藏状态。GRU公式GRU的更新规则如下:更新门:z重置门:r候选隐藏状态:h隐藏状态更新:h4.2GRU和LSTM的性能对比GRU和LSTM在网络性能上各有优势,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数据集。GRU由于其简化的设计,通常在训练速度和计算资源上优于LSTM。然而,LSTM在处理非常长的序列数据时可能表现得更好,因为它有更明确的长期记忆机制。4.2.1实验对比为了直观地比较GRU和LSTM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序列预测任务来进行实验。这里,我们将使用Keras库来构建一个GRU模型和一个LSTM模型,然后在相同的序列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数据准备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序列数据集,其中包含一系列数字,我们需要预测下一个数字。importnumpyasnp

#生成序列数据

data=np.array([iforiinrange(1000)])

data=data.reshape(-1,1)

#准备输入和输出

X=[]

y=[]

foriinrange(len(data)-10):

X.append(data[i:i+10])

y.append(data[i+10])

X=np.array(X)

y=np.array(y)构建GRU模型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GRU,Dense

#GRU模型

model_gru=Sequential()

model_gru.add(GRU(32,input_shape=(10,1)))

model_gru.add(Dense(1))

model_pile(loss='mean_squared_error',optimizer='adam')构建LSTM模型fromkeras.layersimportLSTM

#LSTM模型

model_lstm=Sequential()

model_lstm.add(LSTM(32,input_shape=(10,1)))

model_lstm.add(Dense(1))

model_pile(loss='mean_squared_error',optimizer='adam')训练和测试#训练模型

model_gru.fit(X,y,epochs=100,batch_size=1,verbose=2)

model_lstm.fit(X,y,epochs=100,batch_size=1,verbose=2)

#测试模型

test_input=np.array([iforiinrange(990,1000)])

test_input=test_input.reshape(1,10,1)

prediction_gru=model_gru.predict(test_input)

prediction_lstm=model_lstm.predict(test_input)4.2.2结果分析通过比较GRU和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它们在处理序列数据时的性能差异。通常,GRU模型的训练速度会更快,而LSTM模型可能在预测更长序列时表现得更准确。GRU预测结果print("GRU预测结果:",prediction_gru)LSTM预测结果print("LSTM预测结果:",prediction_lstm)在实际应用中,选择GRU还是LSTM取决于具体任务的需求和资源限制。如果任务对长期依赖性要求较高,LSTM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计算资源有限或需要更快的训练速度,GRU则可能更合适。5GRU网络的应用案例5.1GRU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5.1.1原理与内容门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GRU)是LSTM的一种简化变体,由KyungHyunCho等人在2014年提出。GRU通过合并LSTM中的输入门和遗忘门为一个更新门,简化了网络结构,同时保持了处理序列数据的能力。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GRU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和文本生成等场景。更新门(UpdateGate)更新门控制当前时刻的信息如何与前一时刻的信息混合。它由以下公式定义:z其中,zt是更新门的输出,Wz和bz是权重和偏置,σ是sigmoid函数,h重置门(ResetGate)重置门决定前一时刻的隐藏状态有多少信息需要被保留到当前时刻的候选状态中。其公式如下:r候选状态(CandidateState)候选状态由重置门控制的前一时刻隐藏状态和当前时刻的输入共同计算得出:h其中,∘表示元素乘法。隐藏状态(HiddenState)隐藏状态是通过更新门控制的前一时刻隐藏状态和当前时刻候选状态的加权平均:h5.1.2示例:情感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情感分析任务,需要判断一段文本是正面还是负面情感。我们将使用GRU网络来处理这个问题。数据样例我们的数据集包含文本和对应的情感标签,例如:TextLabel我喜欢这部电影1这个产品太差了0代码示例importtorch

fromtorchimportnn

fromtorch.nnimportfunctionalasF

#定义GRU模型

classGRUModel(nn.Module):

def__init__(self,vocab_size,embedding_dim,hidden_dim,output_dim):

super().__init__()

self.embedding=nn.Embedding(vocab_size,embedding_dim)

self.gru=nn.GRU(embedding_dim,hidden_dim,batch_first=True)

self.fc=nn.Linear(hidden_dim,output_dim)

defforward(self,text):

embedded=self.embedding(text)

output,hidden=self.gru(embedded)

asserttorch.equal(output[-1,:,:],hidden.squeeze(0))

returnself.fc(hidden.squeeze(0))

#参数设置

vocab_size=10000

embedding_dim=100

hidden_dim=256

output_dim=1

#实例化模型

model=GRUModel(vocab_size,embedding_dim,hidden_dim,output_dim)

#假设text是一个包含词汇索引的张量

text=torch.tensor([[1,2,3,4,5],[6,7,8,9,10]])

#前向传播

output=model(text)

print(output)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GRU模型,用于情感分析。模型首先将文本中的词汇转换为嵌入向量,然后通过GRU层处理这些向量,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情感分类结果。5.2GRU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5.2.1原理与内容在语音识别任务中,GRU网络可以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文本。由于语音信号是连续的时序数据,GRU能够捕捉到音频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这对于识别复杂的语音模式至关重要。特征提取在语音识别中,通常需要从音频信号中提取特征,如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GRU层GRU层用于处理提取的特征,捕捉时序信息。输出层输出层将GRU层的输出转换为文本序列的概率分布。5.2.2示例:基于GRU的语音识别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语音识别任务,需要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文本。数据样例我们的数据集包含音频文件和对应的文本转录,例如:AudioFileTranscriptionaudio1.wav你好audio2.wav世界代码示例importtorch

importtorchaudio

fromtorchimportnn

fromtorch.nnimportfunctionalasF

#定义GRU模型

classGRUASR(nn.Module):

def__init__(self,input_dim,hidden_dim,output_dim):

super().__init__()

self.gru=nn.GRU(input_dim,hidden_dim,batch_first=True)

self.fc=nn.Linear(hidden_dim,output_dim)

defforward(self,audio):

output,hidden=self.gru(audio)

returnself.fc(output)

#参数设置

input_dim=13#假设使用MFCC特征,每个时间步有13个特征

hidden_dim=256

output_dim=1000#假设词汇表大小为1000

#实例化模型

model=GRUASR(input_dim,hidden_dim,output_dim)

#加载音频文件并提取特征

audio,_=torchaudio.load("audio1.wav")

mfcc=torchaudio.transforms.MFCC()(audio)

#前向传播

output=model(mfcc)

print(output)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基于GRU的语音识别模型。模型接收音频信号的MFCC特征作为输入,通过GRU层处理这些特征,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文本序列的概率分布。注意,实际应用中,模型的输出需要通过解码器转换为文本序列。6GRU网络的实现与优化6.1使用Keras实现GRU网络在深度学习领域,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作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一种变种,因其在序列学习任务中的高效表现而受到广泛关注。GRU网络简化了LSTM的结构,通过合并遗忘门和输入门为一个更新门,减少了参数数量,同时保持了对长期依赖的有效捕捉能力。6.1.1示例代码:使用Keras构建GRU模型#导入所需库

importnumpyasnp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GRU,Dense

fromkeras.preprocessing.sequenceimportpad_sequences

#生成模拟数据

data_dim=16

timesteps=8

num_classes=10

batch_size=32

#随机生成训练数据

x_train=np.random.random((1000,timesteps,data_dim))

y_train=np.random.random((1000,num_classes))

#随机生成测试数据

x_test=np.random.random((100,timesteps,data_dim))

y_test=np.random.random((100,num_classes))

#构建GRU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GRU(32,input_shape=(timesteps,data_dim)))#GRU层,32个隐藏单元

model.add(Dense(num_classes,activation='softmax'))#输出层,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

#编译模型

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y_train,

batch_size=batch_size,epochs=5)

#评估模型

loss,accuracy=model.evaluate(x_test,y_test,batch_size=batch_size)

print('Testloss:',loss)

print('Testaccuracy:',accuracy)6.1.2代码解释数据准备:我们首先定义了数据的维度、时间步数和类别数。然后,生成了随机的训练和测试数据。模型构建:使用Sequential模型,添加了一个GRU层和一个全连接层。GRU层有32个隐藏单元,输入形状为(timesteps,data_dim)。模型编译:定义了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评估指标。模型训练:使用fit方法训练模型,设置了批次大小和训练轮数。模型评估:最后,我们评估了模型在测试数据上的性能,输出了测试损失和准确率。6.2GRU网络的调参与优化技巧6.2.1调整隐藏单元数量隐藏单元的数量直接影响模型的复杂度和学习能力。增加隐藏单元可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但也会增加计算成本和过拟合的风险。通常,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来选择最佳的隐藏单元数量。6.2.2使用Dropout和RecurrentDropoutDropout和RecurrentDropout是防止过拟合的有效技术。Dropout在训练过程中随机丢弃一部分输入单元,而RecurrentDropout则是在循环神经网络中随机丢弃隐藏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