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四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1/2F/wKhkGWb_CgGAL4ZzAAIqg7t4R70617.jp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四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1/2F/wKhkGWb_CgGAL4ZzAAIqg7t4R706172.jp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四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1/2F/wKhkGWb_CgGAL4ZzAAIqg7t4R706173.jp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四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1/2F/wKhkGWb_CgGAL4ZzAAIqg7t4R706174.jp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四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1/2F/wKhkGWb_CgGAL4ZzAAIqg7t4R706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1.1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由于幼儿园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幼儿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例如,幼儿吃饭不讲话、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一日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1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虽是为满足幼儿自身需要进行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执行成人的要求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这样就能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主观能动性及外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怎样在集体中生活。(二)帮助学前儿童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1.1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自律是指控制自己并遵守一些共同规则的能力,幼儿通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这种自律能力。同时由于幼儿的这种自律能力,班级秩序得以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三)培养学前儿童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也是如此。合理的常规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地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使遵守规则成为幼儿的自主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四)增强学前儿童的安全感,有助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1.2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生活的基本知识、规则和技能,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一)总目标1.2学前儿童身体保护教育的目标(二)年龄阶段目标年龄段目
标3~4岁(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1.2学前儿童身体保护教育的目标4~5岁(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5~6岁(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1.入园教育学前儿童入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地接受晨检。教育学前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冬季要整理好帽子、围巾、手套等。教育学前儿童在晨间活动时保持良好的秩序,活动结束后自觉将玩具、图书等放回原处。(一)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2.如厕教育学前儿童集体如厕时有秩序,不拥挤。让学前儿童逐步做到大小便自理,能自己脱裤子,能自己擦屁股。教育学前儿童解便入池,解便时不弄湿自己或同伴的衣裤。教育学前儿童便后冲水,整理服装,用肥皂洗手。教育学前儿童有需要时主动如厕。教育学前儿童大小便有异常情况时主动告诉老师。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3.盥洗教育学前儿童饭前、饭后、便后或手脏时,能自觉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教育学前儿童有秩序地盥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保持衣服、地面干爽。教育学前儿童洗好后关紧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育学前儿童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将手擦干,挂好毛巾。教育学前儿童饭后、加餐后及时漱口。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4.喝水教育学前儿童喝水前自觉洗手。教育学前儿童按要求接适量的水,安静地把水喝完。教育学前儿童用个人专用水杯喝水,喝完水把水杯放到原来的位置。教育学前儿童能够定时喝水,有需要时能够主动喝水。教育学前儿童剧烈运动后稍休息一会儿再喝水,饭前半小时少喝水。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5.游戏或自由活动教育学前儿童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音,不影响同伴。教育学前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教育学前儿童与同伴友好合作,主动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教育学前儿童活动后将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齐。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6.进餐教育学前儿童协助老师分发餐具、点心。教育学前儿童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教育学前儿童细嚼慢咽,饭菜搭配,不吃汤泡饭。教育学前儿童用餐中将骨头、残渣放到盘子里。教育学前儿童用餐后将餐具放到指定地点,主动擦桌子,整理好自己的桌面。教育学前儿童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凉开水漱口。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7.睡眠教育学前儿童安静地进入寝室,有顺序地脱下鞋子、外衣,将衣服折叠整齐,摆放到指定地点。教育学前儿童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枕头,不影响同伴。教育学前儿童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再穿好鞋子,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教育学前儿童逐渐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8.教育活动教育学前儿童活动中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教育学前儿童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教育学前儿童写、画时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教育学前儿童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教育学前儿童拿椅子时,拿稳、放好,尽量保持安静。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9.户外活动教育学前儿童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有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推搡。教育学前儿童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有力、合拍。教育学前儿童器械活动时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教育学前儿童主动擦汗,休息后自觉喝水。教育学前儿童活动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感觉不适时能主动告诉老师。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10.离园教育学前儿童离园前整理好自己的仪表、物品,把椅子放在指定的地方。教育学前儿童按秩序排好队,有序下楼。教育学前儿童离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小朋友说再见,跟家长一起离开幼儿园。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1.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各幼儿园所处环境条件不同,幼儿在园中的生活也不尽相同,故应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正确、合理的生活常规。生活常规建立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合理的生活常规是幼儿可操作的,有助于幼儿顺利进行生活活动,应避免不合理的常规对幼儿的束缚。(二)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注意事项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2.在生活活动中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师应在每日重复进行的一日生活常规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自理能力。保教人员应将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长期坚持下去,对幼儿有一致性的要求,同时还应视环境及幼儿个体的状况灵活对待,不宜强求。1.3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注意事项3.日常生活活动是施教的机会每天的生活活动占据了幼儿在幼儿园中大部分的时间,幼儿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促进保教目标的实现。4.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保育与教育,需要保育员与教师的默契配合在各种生活活动中保教人员的分工责任要明确、具体,创造好条件,让幼儿去做他们能做的事。教师通过示范、帮助、要求与鼓励,让幼儿逐渐适应生活常规,逐渐自立,养成生活有序、生活自理的好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1.4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保教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要尽量避免单一、死板的说教式教育,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常规教育具有长效性,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需持之以恒。因此,保教人员要坚持有规律地、日复一日地进行生活常规教育,以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一)渗透到一日生活中1.4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幼儿园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方法有示范讲解法和亲手操作法。(二)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1.集中训练在集体生活中,生活常规是每个幼儿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生活常规知识和技能往往通过集中训练的方法进行传授。(三)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1.4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2.个别指导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必须通过个别指导使每位幼儿都能掌握相应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在生活常规教育中,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不可分割,必须结合使用。1.4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3.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法就是利用偶发事件进行及时、灵活的教育。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生活经验少且个体差异显著,常会出现意外事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运用随机教育法进行教育。随机教育法的关键是“发现”,要求教师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善于捕捉和利用偶然的、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随机教育的契机很多,可涉及生活规则、生活常识、生活技能、个性表现等多方面。随机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事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1.4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途径对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应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合力。《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四)充分发挥教育合力02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2.1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意义自理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生活基本技能,有利于身体健康。举例来说,一个需要家长喂饭的孩子,注意力往往不在吃饭上,边吃边玩,胃肠的消化功能就会受影响,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必然失调。相反,一个自主吃饭的孩子,对进餐有兴趣,心情愉快,食物在胃肠里消化得好,身体自然健康。1.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2.1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意义培养学前儿童的自理能力,使他们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改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生活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习惯,这对于学前儿童独立自信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2.有利于养成学前儿童独立自信的性格学前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方面的教育多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前期是学前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也是他们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不懒惰、不依赖人的关键时期。3.有利于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劳动习惯(一)总目标培养学前儿童勤盥洗的习惯,如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并做到早晚自己刷牙,学会自理大小便等。培养学前儿童自我照顾的能力,如能自己用餐具进餐,能穿脱衣服和鞋袜,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等。培养学前儿童整理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的能力,如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能整理自己的物品等。2.2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二)年龄阶段目标2.2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年龄段目标3~4岁(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4~5岁(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5~6岁(1)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2)会自己系鞋带。(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一)自主盥洗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洗手教学前儿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例如,先卷起袖子,淋湿双手,再打肥皂搓洗。为了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儿歌,以游戏的形式边玩边做,带领小班、中班幼儿学习打肥皂洗手,洗手以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如果不洗手会有什么后果?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洗脸在寄宿制幼儿园,洗脸是幼儿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日托幼儿园,幼儿脸脏了或天气很热时洗脸也是必要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前儿童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前儿童了解按顺序洗脸的好处,前额、眼角、鼻孔、口周围、下巴、鼻子等处都是幼儿洗脸时经常遗忘的地方,教师应及时提醒幼儿。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3.刷牙刷牙是预防学前儿童龋齿的主要途径。在寄宿制幼儿园,每天早晚刷牙必不可少,教师有必要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练习刷牙时暂不使用牙膏,采用边说儿歌边做示范的方式,用牙齿模型带领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还可以用讲故事、观察漱口水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到刷牙的重要性,提高幼儿主动保护牙齿的意识。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漱口漱口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儿歌及直观形象的图片,教会学前儿童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帮助他们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二)独立进餐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用勺子学前儿童初学用勺子吃饭时,教师不要过分强调握勺姿势,也不要强迫学前儿童必须用右手拿勺,否则会影响他们的食欲。教会学前儿童正确使用小勺的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慢慢引导。等幼儿掌握用勺吃饭的方法后,教师再进一步规范拿勺的姿势。针对小班个别不能独立用餐的幼儿,教师可以准备两把小勺,边演示边讲解边用小勺喂幼儿,保证幼儿吃饱。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用筷子用筷子不仅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还有“健脑益智”的作用,学用筷子是中国儿童的必修课程,但是使用筷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指导学前儿童按需要学习,不可强迫,不可急于求成。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3.剥皮教会学前儿童剥一些带皮的食物,不但能培养学前儿童的用餐自理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就餐兴趣。例如,学前儿童自己剥橘子、香蕉的果皮,自己剥鸡蛋皮,撕去蛋糕的包装纸等都会让他们有成就感,吃起来倍感香甜。(三)如厕后的自理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师要教会学前儿童自己大便后擦屁股、提裤子、冲厕、洗手。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鼓励并引导他们自己擦屁股,但是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幼儿,教师要提供帮助。此外,教师要通过讲故事、说儿歌、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前儿童知道有规律大便、便后及时洗手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四)穿脱衣物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能独立穿脱衣服和鞋袜是学前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会逐渐增强,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手部精细动作的控制力仍未充分发育,还需要教师的协助;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应教他们用正确的方法穿脱衣服和鞋袜;大班幼儿还要学习自己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五)整理物品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整理餐桌餐具教师可以为学前儿童准备可以集中放置餐具的小桌子、餐车或盆子,指导他们用餐后将餐具轻轻放在指定位置,并能够倒掉食物残渣,将自己的桌子擦干净。这部分教育内容教师可结合其他领域的目标来进行。例如,餐具分类放置(数学领域),厨余垃圾的处理(社会领域)等都可以在锻炼学前儿童自理能力的同时,增长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等。2.3学前儿童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整理小床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午睡起床后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拉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环境及前景研究报告
- 2.3声音的利用(课件)-【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
- 年薪合同范本(2025年度):教育机构校长年薪及教学质量提升协议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数学
- 高考语言得体课件(公开课)
- 老舍《猫》课件(全课)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瀑布加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可焊接导电银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先织后镀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统计回归模型》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英语情景交际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浙江省湖州是吴兴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风电设备安装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 IQ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汇编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 (2024年)师德师风学习内容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内容通用多篇
-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5篇】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