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的只数是的5倍。有(_____)只。2.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3.图中(________)是四边形,因为它们有(________)条边,(________)个角。4.今年是2018年,全年有(________)天,去年有(________)天。今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五,今年的7月10日是星期(________)。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张书桌高80(________)身份证厚度大约是1(________)一辆卡车载重量约2(________)高速公路限速每小时80(________)6.王叔叔进行体育锻炼,第一天跑步30分钟,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5分钟,王叔叔第三天跑了(______)分钟,第(______)天正好跑了1小时。7.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要使□48×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_____.8.妞妞16:00放学,也就是下午(________)时放学,她晚上9时睡觉,也就是(________)时睡觉。9.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刚好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厘米.10.要使352×□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11.有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______)13.小刚的体重是35吨.(______)14.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末尾对齐。(________)15.把一个圆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_________)16.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将相同数位对齐.(____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A. B. C.18.下列几个长度中,最长的是()。A.3000厘米 B.350分米 C.40米19.2和3是12的()A.因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质数20.教室的面积大约有50()。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21.估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A.大 B.小 C.可能大或可能小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直接写出得数。23.用脱式计算。4×(65+135)30-(5.92+8.08)48÷4÷3457-23×424.算一算。①42+7×5②8×(14-6)③54÷(43-37)④40-20÷5⑤(13+27)÷8⑥18÷2×3五、操作题25.下面的图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26.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六、解决问题27.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坛边等距离的栽上树.他们先沿着花坛的边每隔3米挖一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这样,他们还要挖多少个坑才能完成任务?28.一共多少本书?29.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1)先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2)再画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3)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0.王叔叔家在北京,他乘火车回青岛老家过春节,途经天津、济南,最后到达青岛。北京—天津122千米北京—济南426千米济南—青岛393千米(1)天津到济南有多远?(2)北京到青岛有多远?(3)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开往青岛,平均每小时行驶155千米,4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请在图上用△标出这列火车的大致位置。31.有一些甜瓜,每盒装6个,已经装了25盒,还剩180个没装,这些甜瓜一共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20【详解】略2、32【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纸的宽。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即可。【详解】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8×4=32(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3、①②③⑤44【分析】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的方法:(1)有4条直的边。(2)有4个角。(3)是封闭图形。【详解】图中①②③⑤是四边形,因为它们有4条边,4个角。【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四边形的方法,需熟练掌握。4、365365二【解析】略5、厘米毫米吨千米【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据大小灵活选择计量单位。【详解】张书桌高80厘米身份证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辆卡车载重量约2吨高速公路限速每小时80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注意要联系生活实际。6、40

7【分析】(1)第一天跑30分钟,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跑5分钟,第二天跑30+5;第三天跑30+5+5;(2)1小时等于60分钟,那么60-30就是增加的时间,而每天增加5分钟,(60-30)÷5就是增加的天数,再加上第一天,就是跑1个小时是第几天,由此可解。【详解】(1)第三天跑:30+5+5=40(分钟);(2)1小时=60分钟;(60-30)÷5=30÷5=6(天);6+1=7天,所以第7天跑了1个小时。【点睛】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11【详解】□×1<10所以内可以填1、2、1,最大填1,124×1=972;1000÷4=250填2是248小于250,所以□内最小填1,148×4=1192;故答案为:1,1.8、421【分析】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24时记时法转换为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要减去12时。【详解】妞妞16:00放学,也就是下午4时放学,她晚上9时睡觉,也就是21时睡觉。【点睛】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21【详解】3×4=12(厘米);(3×2+3)×2=9×2=1(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厘米.故答案为:12、1.10、3【分析】352×2=704,积是三位数;352×3=1056,积是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使352×□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相当于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此可以求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边长×4,那么边长=周长÷4,据此求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详解】32÷2÷4=16÷4=4(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相当于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详解】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即四位数表示几个千,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即三位数表示几个百,千>百;所以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13、×【详解】略14、×【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所以判断错误。【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16、√【解析】略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B【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正方形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以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了解,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8、C【分析】100厘米=1米,10分米=1米,换成统一单位再比大小。【详解】A.100厘米=1米,3000厘米里面有30个100厘米是30米。B.10分米=1米,350分米里面有35个10分米是35米。C.40米40>35>30故答案为:C【点睛】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A【详解】略20、A【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间会议室的面积用“平方米”做单位。21、C【详解】如果是过剩估计,则估计值比原值大;如果是不足估计,则估计值比原值小.依此即可作出选择。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39;44;68;0950;100;2400;1000;;;150;65;30;55【详解】略23、800;16;4;365【分析】(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详解】(1)4×(65+135)=4×200=800(2)30-(5.92+8.08)=30-14=16(3)48÷4÷3=12÷3=4(4)457-23×4=457-92=36524、①77

②64③9④36⑤5⑥27【分析】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括号优先级最高,其次是乘除,最后是加减。在括号里也是这样,乘除的优先级高于加减。【详解】①42+7×5=42+35=77②8×(14-6)=8×8=64③54÷(43-37)=54÷6=9④40-20÷5=40-4=36⑤(13+27)÷8=40÷8=5⑥18÷2×3=9×3=27【点睛】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五、操作题25、如图所示:【详解】略26、【详解】略六、解决问题27、54个【分析】先算出已经挖了多少米:(30﹣1)×3=87(米),那么这些挖好的坑中,有一部分坑可以不动,5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15,87÷15=5…12,即:有5+1=6个坑不用动(0、15、30、45、60、75),则还要挖:300÷5﹣6=60﹣6=54(个).【详解】(30﹣1)×3=87(米),5×3=15,87÷15=5…12,300÷5﹣6=60﹣6=54(个)答:他们还要挖54个坑才能完成任务.28、630本【分析】根据图片可知:故事书=科技书的2倍+70+140,科技书有140本,先计算出故事书的数量,再和科技书的数量相加,计算出两类书的总数。【详解】(140+140×2+70)+140=140+280+70+140=630(本)答:一共有630本书。【点睛】解答本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思路比较清晰,关键明确图示表达的意义。29、(1)(2)见详解。(3)28厘米【分析】(1)长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2)正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这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据此画出这个正方形。(3)将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在一起,拼成的长方形长为6+4厘米,宽为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详解】(1)(2)(3)(6+4+4)×2=14×2=28(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点睛】长方形和正方形均有4条边,4个角均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30、(1)304千米;(2)819千米;(3)620千米;画图见详解。【分析】(1)已知北京到济南426千米,北京到天津122千米,根据减法的意义,让426-122即可解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