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违章处理程序指南TOC\o"1-2"\h\u22888第一章总则 22739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概述 215681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目的与意义 328731第二章交通违章行为的界定 323953第一节交通违章行为的分类 34145第二节交通违章行为的认定标准 48218第三章违章处理程序启动 529170第一节违章行为的发觉与报告 5196811.1交通管理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发觉违章行为: 528521.1.1违章行为的报告 6250501.2交通警察和电子监控设备发觉的违章行为,应当及时报告给交通管理部门。 6279441.3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 643831.4交通管理部门对群众举报的违章行为,应进行核实,确属违章行为的,予以受理。 614084第二节违章处理程序的启动条件 696391.4.1违章处理程序启动的一般条件 6142632.1违章行为被交通管理部门确认,且具备以下条件: 6109602.1.1违章处理程序启动的特殊条件 6194772.2在以下情况下,违章处理程序可启动: 6218312.3交通管理部门在启动违章处理程序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保证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 67326第四章违章处理流程 724584第一节违章证据收集与核实 7171302.3.1证据收集 7262582.3.2证据核实 723459第二节违章行为处理的决定 7198412.3.3处理依据 7289672.3.4处理程序 754152.3.5处理决定的执行 7195172.3.6处理决定的监督 83562第五章罚款与扣分制度 8254832.3.7罚款标准 8256952.3.8缴纳方式 8101602.3.9扣分制度 9275212.3.10相关规定 96445第六章处理决定的复议与诉讼 9321272.3.11复议程序 9159942.3.12复议时效 10204522.3.13诉讼程序 1010292.3.14诉讼时效 1015922第七章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公开与查询 117406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公开范围 11261482.3.15基本信息公开 11293592.3.16处理流程公开 1128702.3.17处罚依据公开 11253752.3.18其他信息公开 118988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查询方式 11182842.3.19线上查询 11151892.3.20线下查询 12215032.3.21自助查询 12102412.3.22手机APP查询 128298第八章交通违章处理的监督与责任 1211927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的监督机制 12245202.3.23监督体系的构建 12131142.3.24监督内容 1221829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责任追究 13260382.3.25责任追究的主体 13116752.3.26责任追究的种类 1349772.3.27责任追究的程序 1328109第九章交通违章处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3117302.3.28合作范围 13267272.3.29合作内容 14207142.3.30途径 14302182.3.31方式 1413414第十章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改革与创新 1421261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程序改革的必要性 152752.3.32提高交通违章处理效率 15213732.3.33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560112.3.34推动交通管理现代化 1526562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程序创新的方向与措施 15308132.3.35创新方向 15326812.3.36具体措施 15第一章总则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概述交通违章处理,是指依法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纠正和处罚的活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交通违章处理主要包括对违章行为的认定、证据采集、处罚决定、执行和申诉等环节。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目的与意义一、目的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目的在于:(1)规范交通违章处理行为,保证执法公正、公平、公开;(2)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3)教育和警示交通参与者,提高交通安全意识;(4)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意义(1)促进法律实施: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规范实施,有助于法律法规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实际运用,提高法律效力;(2)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对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规范,有助于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执法不公现象;(3)提升管理水平: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完善,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4)增强法治意识:通过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宣传和实施,有助于培养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使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第二章交通违章行为的界定第一节交通违章行为的分类一、概述交通违章行为是指驾驶人员、行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影响交通安全、畅通和秩序的行为。根据交通违章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表现形式,交通违章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违法行为(2)违规行为(3)不文明行为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危害交通安全、畅通和秩序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酒后驾驶、醉酒驾驶(2)超速行驶、超载行驶(3)闯红灯、逆行(4)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5)无牌无证驾驶、套牌驾驶(6)交通肇事逃逸三、违规行为违规行为是指违反交通管理规定,尚未构成违法行为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乱停乱放(2)非法营运(3)非法改装车辆(4)违法变更车道(5)违法鸣喇叭(6)违法使用灯光四、不文明行为不文明行为是指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不遵守交通礼仪,影响交通秩序和他人权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争道抢行(2)随意掉头、逆行(3)乱扔垃圾、车窗抛物(4)骑行在人行道、斑马线上(5)滥用远光灯(6)不礼让斑马线第二节交通违章行为的认定标准一、违法行为认定标准(1)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2)醉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3)超速行驶:超过规定速度限制10%以上;(4)超载行驶:超过核载质量10%以上;(5)闯红灯:在信号灯变为红灯时,仍强行通过路口;(6)逆行:在道路上行驶时,逆向行驶;(7)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非紧急情况下占用应急车道行驶;(8)违法占用公交车道:在规定时间内,非公交车占用公交车道行驶;(9)无牌无证驾驶:未悬挂车辆号牌或驾驶证无效;(10)套牌驾驶:使用伪造、变造的车辆号牌或驾驶证。二、违规行为认定标准(1)乱停乱放:在禁止停车的区域停放车辆;(2)非法营运:未经许可从事客运、货运等经营活动;(3)非法改装车辆:擅自改变车辆的结构、参数、外观等;(4)违法变更车道:在变更车道时,未按照规定顺序行驶;(5)违法鸣喇叭: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时段鸣喇叭;(6)违法使用灯光:在规定时段以外使用远光灯、雾灯等。三、不文明行为认定标准(1)争道抢行:在道路上行驶时,不顾他人权益,强行插入其他车辆行驶路线;(2)随意掉头、逆行:在禁止掉头、逆行的区域或时段进行掉头、逆行;(3)乱扔垃圾、车窗抛物:在行驶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或抛出车窗;(4)骑行在人行道、斑马线上:在人行道、斑马线上骑行自行车、电动车等;(5)滥用远光灯:在规定时段以外使用远光灯;(6)不礼让斑马线:在斑马线前未减速、停车让行。第三章违章处理程序启动第一节违章行为的发觉与报告一、违章行为的发觉1.1交通管理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发觉违章行为:(1)现场执法: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对行驶的车辆和行人进行现场检查,发觉违章行为。(2)电子监控: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对道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记录。(3)群众举报: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提供有效线索。(4)其他途径:包括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通处理过程中发觉的违章行为等。1.1.1违章行为的报告1.2交通警察和电子监控设备发觉的违章行为,应当及时报告给交通管理部门。1.3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1)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路段、方向。(2)违章行为的类型及具体情况。(3)违法行为人的基本信息(如车牌号、车型、驾驶员姓名等)。(4)现场执法或电子监控设备的照片、视频等证据材料。1.4交通管理部门对群众举报的违章行为,应进行核实,确属违章行为的,予以受理。第二节违章处理程序的启动条件1.4.1违章处理程序启动的一般条件2.1违章行为被交通管理部门确认,且具备以下条件:(1)违章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违章行为符合处罚规定。(3)违法行为人能够提供有效证件,如驾驶证、行驶证等。2.1.1违章处理程序启动的特殊条件2.2在以下情况下,违章处理程序可启动:(1)违法行为人虽不能提供有效证件,但能够提供其他有效身份证明。(2)违法行为人虽不能提供有效证件,但经调查核实,确属违章行为。(3)违法行为人虽不能提供有效证件,但愿意接受处罚,并承诺补办相关证件。2.3交通管理部门在启动违章处理程序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保证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第四章违章处理流程第一节违章证据收集与核实2.3.1证据收集(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收集与违章行为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拍照、录像、目击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2)收集证据时,应当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收集,保证证据的新鲜性;(2)全面收集,不遗漏任何可能与违章行为有关的证据;(3)客观收集,不偏袒任何一方。2.3.2证据核实(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核实,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核实证据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对现场拍照、录像等证据进行审查,保证其真实反映违章行为;(2)对目击证人证言进行查证,确认其真实性;(3)对当事人陈述进行核实,比对其他证据,确认其一致性。第二节违章行为处理的决定2.3.3处理依据(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理。(2)处理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违章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2.3.4处理程序(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违章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收集相关证据。(2)经调查,确有违章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3)处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其享有陈述、申辩等各项权利。(4)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第三节处理决定的执行与监督2.3.5处理决定的执行(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执行处理决定,保证违章行为得到纠正。(2)执行处理决定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公正、公平、公开;(2)文明执法,尊重当事人权益;(3)及时执行,防止违章行为再次发生。2.3.6处理决定的监督(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执行到位。(2)监督措施包括:(1)对执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2)对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执法不公;(3)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予以纠正。(3)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交通管理部门提出投诉或者举报,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第五章罚款与扣分制度第一节罚款标准与缴纳方式2.3.7罚款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对于交通违章行为,规定了明确的罚款标准。罚款标准根据违章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旨在对违章行为进行有效惩戒。(1)违章行为分为轻微违章、一般违章和严重违章三个等级。(2)轻微违章: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3)一般违章: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4)严重违章: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2.3.8缴纳方式(1)现场缴纳:违章者可在现场向执法人员缴纳罚款,并领取罚款收据。(2)银行缴纳:违章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将罚款金额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3)网上缴纳:违章者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如等,进行罚款缴纳。(4)自助终端缴纳:违章者可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自助终端机上,进行罚款缴纳。第二节扣分制度及其相关规定2.3.9扣分制度为加强对交通违章行为的惩戒,我国实行了机动车驾驶证扣分制度。根据违章行为的严重程度,对驾驶员的驾驶证进行相应扣分。(1)违章行为分为轻微违章、一般违章和严重违章三个等级;(2)轻微违章:扣一分;(3)一般违章:扣三分;(4)严重违章:扣六分。2.3.10相关规定(1)驾驶证累积扣分达到十二分时,驾驶员需参加科目一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驾驶资格;(2)驾驶证累积扣分达到二十四分时,驾驶员需参加科目一和科目三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驾驶资格;(3)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扣分未达到十二分的,记分予以清除;(4)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扣分达到十二分,但未满二十四分的,记分转入下一个记分周期;(5)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扣分达到二十四分,但未满三十六分的,记分转入下一个记分周期。第六章处理决定的复议与诉讼第一节复议程序与时效2.3.11复议程序(1)提交复议申请当事人对交通违章处理决定不服的,应当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议申请。申请书中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具体的复议请求及事实、理由等。(2)受理与审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3)复议决定的作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决定:(1)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维持原处理决定;(2)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撤销原处理决定,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责令重新处理;(3)原处理决定明显不当的,变更原处理决定。2.3.12复议时效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提起诉讼的,视为放弃诉讼权利。第二节诉讼程序与时效2.3.13诉讼程序(1)起诉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复议决定不服,或者对原处理决定未进行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或者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受理与审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并在受理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3)判决与执行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违章案件,可以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判决:(1)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维持原处理决定;(2)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撤销原处理决定,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责令重新处理;(3)原处理决定明显不当的,变更原处理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3.14诉讼时效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一审判决生效。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诉。但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申请应当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第七章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公开与查询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公开范围2.3.15基本信息公开交通违章处理信息应公开以下基本信息:(1)违章行为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个人身份信息;(2)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类型;(3)违章处理结果,包括处罚种类、罚款金额、记分情况等;(4)违章处理部门的名称、联系方式。2.3.16处理流程公开(1)交通违章处理流程应公开,包括报案、调查、取证、处理、告知、执行等环节;(2)公开处理流程的时间节点,保证违章处理过程的透明度。2.3.17处罚依据公开(1)公开交通违章处罚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罚款、记分、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处罚标准;(2)公开处罚依据的来源,如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2.3.18其他信息公开(1)交通违章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听证会、复核、申诉等相关信息;(2)交通违章处理部门的工作报告、统计数据等。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信息的查询方式2.3.19线上查询(1)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应建立官方网站,提供违章信息查询服务;(2)用户可通过输入个人身份信息、车辆信息等,查询违章处理结果;(3)网站应提供实时信息更新,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性。2.3.20线下查询(1)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应设立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违章信息查询服务;(2)查询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到窗口进行查询;(3)窗口工作人员应认真审核查询者身份,及时提供查询结果。2.3.21自助查询(1)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可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助查询终端,方便群众自助查询;(2)自助终端应提供多语言界面,满足不同群体的查询需求;(3)自助终端应定期维护,保证正常运行。2.3.22手机APP查询(1)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应开发手机APP,提供违章信息查询服务;(2)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输入个人身份信息、车辆信息等进行查询;(3)手机APP应具备实时更新、提醒功能,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违章处理情况。第八章交通违章处理的监督与责任第一节交通违章处理的监督机制2.3.23监督体系的构建交通违章处理的监督机制旨在保证处理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我国交通违章处理监督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行政监督: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交通违章处理工作的行政监督,保证处理程序合规、合理。(2)法律监督: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对交通违章处理工作进行法律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3)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交通违章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交通管理部门规范执法。2.3.24监督内容(1)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合法性:包括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方面的合法性。(2)交通违章处理结果的公正性:保证处理结果符合法律规定,不存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现象。(3)交通违章处理过程中的服务态度:要求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尊重当事人权益,避免粗暴执法。第二节交通违章处理责任追究2.3.25责任追究的主体交通违章处理责任追究的主体包括:(1)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交通违章处理工作中的失误、违法行为承担责任。(2)交通违章处理相关当事人:对提供虚假信息、恶意举报等行为承担责任。2.3.26责任追究的种类(1)行政责任:对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交通违章处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2)刑事责任:对涉及交通违章处理的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民事责任:对因交通违章处理不当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3.27责任追究的程序(1)调查核实:对涉及交通违章处理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相关情况。(2)提出处理意见: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3)审批决定:对处理意见进行审批,决定是否追究责任。(4)执行处理: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5)复核申诉:对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允许责任人申请复核、申诉。通过以上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有助于规范交通违章处理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九章交通违章处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国际合作的范围与内容2.3.28合作范围交通违章处理国际合作范围广泛,涵盖交通法规、执法标准、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多个领域。各国及相关部门需在尊重国家主权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交通违章问题。2.3.29合作内容(1)交通法规交流:各国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的交通法规,推动国际交通法规的趋同,提高全球交通违章处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2)执法标准协调:通过国际合作,统一执法标准,提高执法效率,打击跨国交通违章行为。(3)信息共享:各国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交通违章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交通违章处理的准确性。(4)技术交流:各国互相学习先进的交通违章处理技术,提高交通违章处理能力。第二节国际交流的途径与方式2.3.30途径(1)国际会议: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各国代表就交通违章处理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推动国际合作。(2)双边会谈:各国及相关部门开展双边会谈,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交通违章处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3)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推动国际交通违章处理规则的制定和完善。(4)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分享交通违章处理研究成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3.31方式(1)人员培训:各国互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交通违章处理能力。(2)技术援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其提高交通违章处理水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万里学院《美学与医学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凉市灵台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广播电视新闻采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商学院《口腔工艺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财经大学《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虚拟空间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精神卫生保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债券相关知识培训
- 工艺流程培训
-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疆克州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医院检验科简介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连锁药店年度规划
- 2024年10月自考07729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头痛的应急预案
- 肝硬化肝性脑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