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_第1页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_第2页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_第3页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_第4页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6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第一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原则 2第二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内容 5第三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策略 7第四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对象确定 10第五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频率及内容 13第六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记录与评价 16第七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效果评估 19第八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展望 23

第一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功能评估

1.在施救后立即进行全面功能评估,包括运动、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

2.利用标准化工具和评估量表,以客观和可靠的方式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和目标。

患者教育

1.提供有关急救后康复过程的信息和指导,包括治疗干预、自理技巧和预防措施。

2.教育患者及其家人了解预后、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其康复计划,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支持。

多学科合作

1.建立一个包括急救人员、医生、护士、理疗师、职业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多学科康复团队。

2.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和协调的护理。

3.确定患者的共同目标和治疗计划,并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社区资源

1.识别和利用社区内可用的资源,例如康复中心、支持小组和交通服务。

2.建立与社区组织的联系,以提供患者所需的额外服务和支持。

3.协调康复服务与社区资源,以促进患者的无缝过渡和持续康复。

心理支持

1.认识到急救后可能出现的精神和情绪问题,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焦虑。

2.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包括咨询、治疗和支持小组,以帮助患者应对创伤经历。

3.鼓励患者与他们的支持系统建立联系,包括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

随访管理

1.定期随访患者,以监测他们的康复进展、评估预后并提供持续支持。

2.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进展情况调整随访频率和强度。

3.记录患者的康复记录并根据需要与其他医疗保健提供者共享。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原则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旨在通过持续的护理和支持,促进急症患者在社区环境中的康复和功能恢复。其主要原则包括:

1.以患者为中心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偏好

*评估患者的个人需求、目标和限制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多学科团队合作

*整合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医生、护士、理疗师、职业治疗师)和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志愿者)

*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协调的护理

*确保患者从各个专业领域获得无缝的转介

3.居家护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住院时间

*在患者的家庭环境中提供治疗和支持

*促进患者的独立性,提高康复质量

4.功能性评估和目标设定

*评估患者的残疾和功能障碍

*制定现实且可衡量的功能目标

*定期监测进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目标

5.循证干预

*基于科学证据的治疗和康复策略

*注重改善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6.宣教和赋权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教育

*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自我管理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制定并承担康复责任

7.康复与预防

*除了功能恢复外,还包括预防二次并发症和再入院

*促进健康行为,例如定期体检和运动

*提供对社区资源的转介,例如支持小组和慢性病管理计划

8.跨学科咨询

*与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持续咨询,例如专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精神卫生专家

*协调转介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所需的专业服务

9.持续监测和随访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状况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康复计划

*确保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获得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10.患者和家属参与

*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参与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设定

*促进患者在家环境中的自理和康复第二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内容关键词关键要点【健康教育】

1.提供关于急救后康复和随访的知识,包括自我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2.强调预防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3.分享相关资源和支持团体,促进患者康复之旅。

【功能康复】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内容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过程,旨在帮助抢救成功的患者在医院出院后持续康复并恢复健康。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医学管理

*持续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神经系统功能和感染迹象。

*药物管理:根据需要优化药物方案,包括抗生素、止痛药和心血管药物。

*伤口护理:评估和治疗伤口,包括清洁、敷料和监测感染迹象。

*吸入治疗:为有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患者提供氧气或其他吸入疗法。

*物理治疗: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功能,包括练习、拉伸和阻力训练。

*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如进食、穿衣和洗澡。

*言语治疗:为有言语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治疗。

2.心理健康支持

*心理评估:筛查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咨询和治疗: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应对创伤、悲伤和适应挑战。

*同伴支持小组:将经历过类似经历的患者聚集在一起,提供相互支持和鼓励。

*危机干预:为有自杀或自残倾向的患者提供立即支持。

3.社会支持

*病例管理:与患者合作,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患者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如住房、就业和金融援助。

*同行支持人员: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或同伴访视,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帮助。

*社区资源连接:将患者与社区医疗保健提供者、支持小组和其他资源联系起来。

4.健康教育

*疾病管理教育:教导患者有关其疾病、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信息。

*生活方式建议: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和戒烟戒酒。

*药物管理教育:提供有关患者药物的正确用法和副作用的信息。

*防范再伤害教育:教育患者有关识别和避免可能导致再伤害的风险因素。

5.随访

*定期随访:安排定期随访预约,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远程监测: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如视频通话和可穿戴设备,监测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进度。

*转诊:根据需要将患者转诊给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或机构,以获得专科护理或持续支持。

总之,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是一项全面且个性化的过程,通过综合性的医学、心理、社交和教育干预,旨在帮助患者在医院出院后达到最佳恢复效果。第三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策略关键词关键要点【社区卫生教育】

1.对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持续的教育,涵盖急救症状、预防措施和自我管理策略。

2.使用多种方法,例如研讨会、小册子、视频和在线资源,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理解。

3.促进与社区健康专业人员的联系,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指导和支持。

【心理健康支持】

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策略

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旨在监视和支持院前急救患者康复过程,预防再次入院或其他不良事件。其策略包括:

1.建立患者登记册:

*识别所有院前急救患者,包括基本人口统计数据、既往病史和急救原因。

*将患者数据输入安全的电子或纸质登记册。

2.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风险因素确定随访频次和持续时间。

*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文化需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3.提供主动随访:

*定期联系患者,通过电话、短信或上门探访,以评估康复进展、回答问题并提供支持。

*识别和解决康复过程中的任何障碍。

4.定期评估和干预:

*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包括:

*健康教育和咨询

*指导和支持

*转诊至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或社区资源

5.患者教育和授权:

*教育患者有关其病情、症状管理和预防再次发生的策略。

*培养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增强其应对康复挑战的能力。

6.社区参与:

*与社区资源合作,包括社区卫生中心、公共卫生部门和非营利组织。

*协调护理,提供无缝过渡和持续支持。

7.监测和评估:

*持续监测患者康复进展并评估随访计划的有效性。

*使用数据来改进随访策略并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

数据和证据:

研究表明,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策略可带来以下益处:

*减少再入院率(10-20%)

*改善健康结局

*降低医疗保健费用

*增强患者满意度

一项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研究发现,随访管理组的30天再入院率为11%,而对照组为17%。

另一项研究发现,接受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一年内再入院率显着降低(22%vs.35%)。

结论:

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管理是一个多管齐下的策略,旨在改善院前急救患者的康复。通过主动随访、定期评估、患者教育、社区参与和持续监测,随访计划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再次发生,改善健康结局,并优化患者体验和医疗保健成本。第四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对象确定关键词关键要点急救后患者识别

1.及时识别和转介急救后患者至社区卫生随访系统,确保连续性照护。

2.根据急救呼叫记录、医院就诊信息和社区卫生数据进行患者筛选,确定符合随访标准的个体。

3.优先考虑有潜在复发风险、既往病史复杂、社会支持不足的患者。

社区卫生随访工具

1.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涵盖患者健康状况、功能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2.评估工具应简单易用,可由社区卫生工作者或其他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3.定期更新和完善评估工具,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患者需求和最佳实践。

随访干预措施

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管理和社会支持。

2.干预措施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与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相一致。

3.利用技术辅助随访,如电话问候、远程监控和移动健康平台。

患者参与和自我管理

1.赋予患者自主管理其健康的权力,鼓励他们参与随访过程。

2.提供患者教育和资源,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管理症状和促进健康行为。

3.促进患者与社区卫生工作者和医疗保健团队之间的伙伴关系,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多学科协作

1.建立与急救服务、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牢固伙伴关系。

2.协调信息共享、转介和护理计划,确保无缝过渡和全面照护。

3.定期召开多学科会议,讨论复杂的病例和分享最佳实践。

数据分析和质量改进

1.收集和分析随访数据,以监测患者结局、识别差距并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2.定期进行质量改进计划,以优化随访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总体健康成果。

3.利用数据驱动的见解改进患者护理和预防急救复发。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对象确定

社区卫生随访是急救后康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监测患者恢复情况,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并发症,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对象的确定至关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急救原因:

*心血管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脑血管意外: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

*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

*外伤:如头部外伤、胸腔外伤、腹部外伤

急救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危重:需要插管、机械通气或急救介入治疗的患者

*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或观察的患者

*病情较轻:仅需门诊就诊或随访的患者

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

*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

*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

*社交支持差、缺乏家庭照顾者或居住环境有缺陷的患者

*经济条件差、难以获得医疗保健或康复服务的患者

根据上述因素,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类:

优先随访对象:

*急救原因严重,病情危重或较重

*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疾病

*社交支持差或家庭照顾者缺乏

*经济条件差或难以获得医疗保健

常规随访对象:

*急救原因较轻,病情较轻

*年龄较轻且无基础疾病

*有基本的家庭照顾者或社交支持

选择性随访对象:

*急救原因轻微,病情稳定

*无基础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

*有良好的家庭照顾者和社交支持

随访频次和持续时间:

*优先随访对象:出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

*常规随访对象: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选择性随访对象:出院后1个月、3个月

社区卫生随访可通过电话、上门访视、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

*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包括功能障碍、疼痛、自理能力、心理状态

*监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用药指导

*筛查和早期发现潜在并发症,及时转诊

*提供患者教育和支持,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自我管理

*协调康复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

有效的社区卫生随访有助于改善急救后患者的预后,降低再住院和死亡风险,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第五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频率及内容关键词关键要点急救后评估

1.对急救事件进行评估,包括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采取的措施。

2.确定急救后的患者需求,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个社区卫生康复和随访管理计划。

康复目标设定

1.与患者共同制定明确、可实现且个性化的康复目标。

2.康复目标应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和能力,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

3.使用评估工具和患者反馈来监测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目标。

转诊和资源链接

1.根据患者的需求将患者转诊给合适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社区组织和资源。

2.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后续护理、支持服务和社会福利。

3.与转诊机构和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患者顺利过渡到社区康复服务。

预防性干预

1.对急救后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措施,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的风险。

2.这些干预措施可能包括教育、咨询、行为改变策略和安全计划。

3.通过早期干预和持续监测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触发因素和高危行为。

情感支持和心理健康

1.为急救后的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以应对事件的创伤。

2.使用循证的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创伤中心疗法和团体治疗。

3.解决与创伤相关的症状,例如焦虑、抑郁、失眠和闪回。

社区整合

1.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和社区整合,以增强他们的康复和总体健康状况。

2.通过志愿者机会、社区小组、社会活动和同伴支持来建立患者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3.减少患者的孤立感和耻辱感,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频率及内容

频率:

*心血管事件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脑血管事件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内容:

1.病情评估

*症状控制情况

*体征检查(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功能评估(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等)

*用药情况

*自我管理能力(监测生命体征、服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方式等)

2.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

*药物知识教育(使用方法、剂量、副作用等)

*自我管理指导(监测生命体征、服药依从性、情绪调节等)

3.心理支持

*倾听患者的担忧、焦虑和情绪反应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

*促进患者与家属的沟通

*转介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必要时)

4.监测和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

*伤口护理(创伤患者)

*行为矫正(吸烟、酗酒等)

*转介专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必要时)

5.预防性护理

*疫苗接种(流感、肺炎等)

*年度体检

*健康筛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转介戒烟、限酒和健康饮食计划(必要时)

6.社会支持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

*提供资源链接(社区资源、互助小组等)

*促进患者参与社区活动

7.转介

*专科医生(心脏科、神经科、呼吸科等)

*康复治疗师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

*社会工作者第六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记录与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记录】

1.基本信息记录: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急救时间、急救地点、急救人员等基本信息。

2.急救情况记录:包括患者发病时间、症状、现场处理情况、急救人员评估判断及处理措施等。

3.随访评估记录:包括患者恢复情况、症状缓解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并对患者的恢复进度进行评估。

【急救后社区卫生评价】

急救后社区卫生随访记录与评价

随访目标

*监测患者恢复情况。

*识别和解决任何潜在并发症。

*提供教育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评估随访计划的有效性。

随访内容

*患者一般情况:疼痛、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情绪状态。

*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伤口评估:感染迹象、愈合进展。

*药物管理:遵守情况、不良反应。

*功能评估:运动范围、肌力、平衡。

*教育和支持:疾病知识、自救措施、康复建议。

*转诊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康复服务。

记录格式

随访记录应使用标准化的格式,包括以下信息:

*患者姓名、病历号。

*随访日期和时间。

*随访人员姓名。

*患者主诉和病情陈述。

*体格检查发现。

*诊断和护理计划。

*患者教育和咨询记录。

*随访建议和转诊情况。

*患者签字。

评价标准

随访记录应包括一个评价部分,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和随访计划的有效性:

*恢复状况评估:患者是否达到治疗目标?是否有任何改善或恶化?

*并发症识别:是否发现任何新的或持续存在的并发症?

*教育和支持效果:患者是否理解和遵守医疗建议?是否需要额外的支持或教育?

*转诊评估:是否需要转诊至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或康复机构?

*计划调整:基于患者的恢复情况和评价结果,是否需要调整随访计划?

随访频率

随访频率因患者的病情而异,一般建议如下:

*急性疾病:2-3天内首次随访,随后每周随访一次,直到症状消失。

*慢性疾病:4-6周内首次随访,随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或根据需要调整。

*重大创伤或疾病:随访频率由医疗保健提供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计划确定。

持续随访

急救后随访应持续到患者完全康复或达到稳定状态。随访频率和内容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减少。

沟通

随访记录应及时与医疗保健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共享,以确保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患者应参与随访过程,并鼓励他们讨论他们的顾虑和寻求必要的支持。第七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效果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随访管理有效性

1.定期随访可显著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2.随访内容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求定制,包括健康监测、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

3.采用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和移动应用程序,可提高随访依从性并优化患者康复效果。

康复干预质量

1.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高质量康复干预,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2.康复团队成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3.康复计划应个性化,针对患者特定需求,并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最佳效果。

患者体验

1.重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意见和反馈,鼓励患者参与制定康复计划。

2.提供友好的就诊环境,尊重患者隐私和尊严。

3.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患者及时了解康复进展和获取必要信息。

社区资源整合

1.与其他社区机构合作,如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和支持小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2.建立转介机制,确保患者在需要时可获得适当的资源和服务。

3.促进跨学科协作,优化患者康复效果并减少重复服务。

成本效益分析

1.对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衡量其经济价值。

2.评估康复干预对医疗保健费用、生产力损失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基于证据制定成本效益决策,优化资源分配并确保可持续性。

趋势和前沿

1.远程康复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灵活和个性化的康复体验。

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患者评估、干预和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康复效率和效果。

3.重点关注康复后长期管理和再入院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医疗保健负担。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效果评估

引言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和随访管理是改善急救后患者预后和减少再入院的关键组成部分。评估这些计划的效果至关重要,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并跟踪改进领域。

方法论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计划的效果评估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包括:

*定量数据:

*入出院信息,包括入院原因、出院状况、再入院率

*随访预约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临床结果,例如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身体活动水平

*定性数据:

*患者和护理人员访谈

*焦点小组

*病历审查

评估指标

评估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计划效果时,需要考虑以下核心指标:

*临床结果:

*再入院率

*功能状态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

*身体活动水平增加

*患者体验:

*随访预约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成本效益:

*医疗保健成本节约

*促进健康和预防的投资回报

评估工具

用于评估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计划效果的工具包括:

*患者评估工具:

*巴塞尔指数(BI)

*伯格残疾量表(BDS)

*患者报告结果测量标准(PROMs)

*患者满意度调查:

*患者体验问卷

*国家卫生质量测量和报告系统(NHQMRS)

*成本分析工具:

*决策分析模型

*成本效益分析

数据分析

效果评估数据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包括:

*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例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

*推论统计,例如t检验、方差分析

*定性分析:

*主题分析

*内容分析

测量敏感度

选择评估工具和方法时,测量敏感度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这些工具能够检测到计划实施前后临床和患者报告的结果中的变化。

持续改进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计划的效果评估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定期评估计划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可以优化患者预后并最大化护理的价值。

结论

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计划效果评估对于确保高质量护理并在患者社区康复中取得最佳结果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可以收集客观数据并获得对计划有效性的见解。根据这些评估结果进行的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患者预后并优化资源利用。第八部分急救后社区卫生康复与随访管理展望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社区综合网络构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