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
教案不能四平八稳、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
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
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课题:《元朝的统治》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元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
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及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课程目
标及重、难点分别设置为:
3、目标是: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
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行省制度的建立,理解元朝统一促进了民
族融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元朝统一和文天
祥抗元等历史事件。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采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
获取有效信息。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天祥抗元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
1
国主义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元朝统一和施行
行省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4、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
合。
5、难点: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二、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主要采
用盘锦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三段即:自学、导学、测评阶段,六步指:定
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索和自主测评。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利用自制的简单课件适当点拨,使学生的视
觉、听觉相结合,并密切联系旧知和现实生活实际。
三、学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感知历史。引导学生注
意先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充分利用《元朝疆域》图,增强学
生的空间地理概念,把握行省制度的三步曲(目的、内容、影响)。民
族融合的表现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培养良好的思维和记忆习惯,并引
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
次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上课后欣赏一下元世祖的治国风貌,接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这
样很自然地导入本课。然后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思量题,鼓励学生结合
2
思量题自学教材内容,有疑难的地方合作解决。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情,参预他们的讨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
(一)、“蒙古的兴起”一目,因为不是重点内容,所以只找一位学
生结合能反映蒙古人生活的图片和教材内容,概述蒙古人的生活特
点及蒙古社会发展的原因。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一目,先出示成吉思汗的画像,以加
深学生的印象,并提出问题:毛主席曾经赞誉他为什么?为什么赋予
他这么高的评价?学生很容易就会答出,接着进一步强调蒙古政权是
怎样建立的,从而师生共同归纳出其主要业绩,肯定其历史地位。蒙
古政权的扩张,我利用《元朝和四大汗国》图,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帝
国面积的庞大。
(三)、“元朝统一全国”一目,让学生结合当时的疆域图,谈谈蒙
古军队是怎样一步步吞并了周边的政权,建立了元朝,又是怎样灭了
南宋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从而理清基本线索,增强直观性。为
了突破难点,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元朝统一的意义,肯定元朝的历史
地位。文天祥抗元,先出示其画像,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讲述其抗
元事迹并对其进行评价,之后找一位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过零丁
洋》全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进掀起课堂的一个高潮。
(四)、“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一目,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了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答出行省制度的内容
外,还借助《元朝疆域》图,强调管辖大都及其周围的机构名称、
管辖我们家乡的行省,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为了让学生认清行省制
3
度的影响,我提示学生要加强与当今行政制度的联系。元朝对台湾的
管理,在学生回答之后,将管理机构的名称落实到地图上,并补充其
隶属于福建省,启示学生回顾三国时内地与台湾往来的史实,以加强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西藏的管辖,先让学生回顾唐朝与吐蕃的关
系,再转向元朝时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西
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民族融合的表现,师生共同归纳出四个方面,以匡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便于记忆。
最后,由学生小结:10-11课知识整合,在此基础上,我出示知
识结构图,理顺本课线索。为了巩固本节课内容,我最后还设计了以
下几个问题,非常侧重习题的“精
五、教学手段:用课件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2
恭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
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
化》。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十二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
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
的流行,。课本由“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三个子
4
目构成,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市民生活十分丰富。
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宋朝实现了政局上的局部统一,元朝更是
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提供条件,进而促使了市民阶层的浮现,使
得市民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也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新的高峰。因此,
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位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发展。根据教学主题,我
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市民阶层的浮现”、“普通市民的生活”、
“市民文化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
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宋代社会经济发展
和商业繁荣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
但是本课内容较多,学生把握起来较为艰难,容易产生混淆,为了帮
助学生更加清晰的学习,我将补充市民阶层的相关概念,并用“市民生
活与市民文化的发展”为立意,学生尾随主题思路清晰地展开学习。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学上“形式运算阶
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量能力,但历史独立思量的能力较弱,而且
“00”后偏向自我思量。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
作探索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量问题。
三、教学目标:
5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整合三维目标,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知道宋朝时期产生的新兴阶级——市民
阶级。
2.通过图片展示、播放视频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
市生活的主要表现,认识到宋词与元曲的风格特色。
3.通过材料展示与问题探索,让学生学会分析宋元时期市民文化
繁荣的原因,体味到宋元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文化上的
又一高峰。
四、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为此我拟定
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市民的生活,难点为市民娱乐文化生活
多彩的原因。
重点是:了解市民生活的主要表现。这既是对课标要求的体现,
同时惟独了解市民生活的表现才干充分体味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特点。
难点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七年级学生逻辑分析能
力较弱,难以认识到市民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攻克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历史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采用活动教学法、图
示法、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索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6
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因此,与教法相对应的
学法是观察法、史料分析法和合作探索法。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主题确立为“市民生活与
市民文化的发展”。以此作为本课的线索。经过整合将课本内容分成
三个板块“市民阶层的浮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市民文化的繁荣
使学生尾随线索,思路清晰地展开本课的学习。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因此导入新课部份我将展示云南夜市的图片、展示夜市建立的史
料,切合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新课学习环节:
市民阶级的浮现
宋元时期的城市和文化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浮现息息相关,但书
本缺少对此的介绍。我将采用展示材料和设问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明
晰市民阶层的相关含义与组成部份,以便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普通市民的生活
这一子目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将本子目内容
分成五部份,分别是“大都市”、“市民商业活动”、“市民娱乐活动”、
“社会节日习俗”、“文学艺术生活”。
第一,展示宋元时期儿座大都市的城市复原图,让学生了解宋元
时期大都市的概况。
7
第二,展示视频、图片以及史料,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主要的商
业活动,体味宋元时期商业活动丰富多样。
第三,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市民娱乐
生活。
再让学生通过猜测三位诗人的诗句所描写的节日,介绍宋元时期
相应的节日习俗。
再以任务卡的活动,引导学生为三位词人制作名片。活动中了解
宋词的发展、体味宋词不同派别的特点。
最后展示材料和分析材料,让学生了解元曲的特点,并分析其流
行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市民文化的繁荣
本子目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将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进
行问题探索。先通过关汉卿的作品以及罗列市民生活的表现,让学生
总结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特点,由此组织学生讨论市民文化生活多姿
多彩的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课题小结部份
通过线索式总结,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理清市民阶层、市民生
活以及市民文化的发展关系。
七、板书:
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纲要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
的主题和线索,充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
以上便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聆听。
8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3
一、“课标”要求
关于《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
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增多,农
业产量大幅增加。纺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
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进一步开辟,促进江南
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经
济发展呈现出三个突出倾向: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与推
广、海外贸易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9课。本课是
有三个子目组成,分别是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和商业贸易的繁
荣,三部份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
面的浮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
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
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所以要引导学
生观看视频、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这种获得信息的能力。引导
学生阅读课文,合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9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2、思量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和现实价值。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具体可行,旨在符合《课标》三维目标的
要求。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重点:商业贸易的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的商业贸易呈
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且本子目涉及“市舶司”、“蕃学”等专有名词。
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这既是宋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
是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今天我国
的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难点)
教法设计: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思量,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图片,
研读材料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给以必要的讲授。
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名画引领,再现历史。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提问:
从中你能看到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做什么?你可以买到哪些
物品呢?你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又有
什么新发展?又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第9课《宋
代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寻觅
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
10
㈠农业的发展
1、自主阅读第一子目,圈点批注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并展示
学习的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图片再现。通过识读《耕获图》和《秧马》,结合相关事实,
了解宋代农业在技术和工具方面取得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识读,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知识,激发
兴趣又增强历史体验。
㈡手工业的兴旺
1、自主阅读教材第二子目,了解宋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取得的成就,并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图片再现。展示宋代丝织业的图片,磁器的图片以及阅读课
本第43页相关史实。了解宋代无论是纺织业,制瓷业还是造船业,
都处于世界水平。
㈢商业贸易的繁荣
1、自主阅读第三子目,了解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并展示
学习成果。
2、对照《唐长安城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体味宋
代都市商业新的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加深对宋代都市商业贸易新突破的理解。
3、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小组讨论:为什么宋代海外贸易如
11
此兴旺?
【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4、探讨宋朝浮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今天除了纸币外,还
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支付?
【设计意图】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出示《宋代经济分布图》,以及两宋时期国家赋税收入南北
比例变化表,使学生明确经济重心南移。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图表使学生能对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概念
有更直观,深切的体味。
6、研读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7、这节课的学习,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七、教学反思及改进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
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
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
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筑了
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
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授课
解释何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
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
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慷慨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节课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
展情况。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表现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
2、棉织业:
3、制瓷业:
4、造船业: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13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
贸易的重要国家。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贸易范围: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
洲东海岸。
(3)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
以管理。
3.纸币
⑴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浮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
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⑶影响: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
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造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
节庆风俗等。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
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
比较、探索等方法运用贯通其中。
【教学重点】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留置车辆交易佣金借款合同模板4篇
- 2024项目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羽绒服产品线上营销推广合同规范3篇
- 2025年电商物流运输长期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塔吊信号工施工现场安全巡查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土工布材料研发与生产采购合同3篇
- 2024版销售合同模板英文
- 二零二五年度篮球馆赞助商合同3篇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组件采购合同范本与能源政策解读3篇
- 2024汽车4S店租赁及汽车用品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黑河嫩江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第22单元(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2)-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 蓝色3D风工作总结汇报模板
- 安全常识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表格型解题技巧讲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保安公司市场拓展方案-保安拓展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