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观察相关实验现象,掌握碳、铁、硫、磷、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
任务一:自学课本P30页,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任务二:互助探究,观察实验,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1、问题思考:如何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2、观察实验,完成
物质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木炭
铁丝
蜡烛
硫
3、实验思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任务三:认识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反应。
1、缓慢氧化:在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只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如动物的、
金属的、食物的、有机肥的等变化过程中都是包含
缓慢氧化作用。
2、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共同点:;
不同点:o
任务四:总结思考
任务五:当堂检测,提升知识运用能力(1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B.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
C.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跟物质反应时都能发光、放热
2.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制品锈蚀C.食品腐烂D.电灯发光、放热
3.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
A_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B.将盛有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白色的火焰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铁丝B.木炭C.红磷D.蜡烛
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6.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
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中,但不见
铁
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A.;Bo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磷在.氧气中燃烧: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仪器装置______、、、、及导管、橡皮塞
2、氧气的收集方法:
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你一瓶气体,你怎么知道这瓶气体是氧气?(如何检验氧气)
二、课堂检测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一一分离液态空气
除尘净化(液态氧)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氧(保存起来)
空气-----液体空气----------
降温加压(液态氮)氮气(蒸发出去了)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属于什么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
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查、定、点、收、利(离)、息(熄)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
(2)装药品,固定试管
试管口放棉花(原因):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方法: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4)收集气体:收集方法:法和法
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排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排空气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撤离导管
(6)熄灭酒精灯(5)、(6)两步不能颠倒的原因:
三、课后检测
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给试管加热,排出试管内空气,②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④将高
锦酸钾加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⑤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瓶内气体以充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部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底部
3.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4.一氧化氮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
化氮气体,那么我们收集一氧化氮应该使用什么方法()
(A)向下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在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水槽中的水颜色变成红色,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中,试管炸裂,
其原因可能是:、、
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用高锦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
满的方法是o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
【目标】
1.了解空气的成分,氮气及稀有气体的性质。
2.了解各成分的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治理方法,培养社会责任感。
【预习】自学课本28-31页,完成下列内容:
1.如何把一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个集气瓶中。
2.总结各种气体的主要用途:
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探究】
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确实是存在的?
2.各组准备一个塑料瓶,想一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取教室里的空气样品。
3.如何去取菜窖底部的空气样品?说明菜窖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大的原因?如何验证菜
窖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大?
4.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首要污染物为
【课堂练习】
1.桌上放一只“空”玻璃杯,小芳说:“玻璃杯内没任何物质,是空的。”小明说:“玻璃
杯内有物质。”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
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4.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
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储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___1: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5.有下列几种气体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海水蒸发形成的水蒸
气④烧煤产生的烟气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其中都能使空气受到污染,
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③⑤
6.为了建设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二氧化硫污染
7.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造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植
物被破坏。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收集和检验方法。
2.通过氧气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学习,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与
思考思路,并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假设、设计、实验、辩证的反思和总结,学会合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课前预习】
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液体与固体或(它们的主要
成分都是)反应。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收集二氧化碳常用法,因为。要检验二氧化
碳是否收集满可用o
【学习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演示教材第43页的实验,讨论问题3、4,通过观察、分析并回
答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Q
1、反应原理: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M_
表达式--------------------------------------------/T\nr
2、实验装置
卡qiiiJI_____J
①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③长颈漏斗的底端为什么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3、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
(2)收集气体
收集二氧化碳应用方法,依据的性质是
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的放置方法是
4、知识梳理: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药品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鉴定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B、使人感到气喘、头疼
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2、实验室制取CCh时,选用反应物最好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
3、实验题
下列装置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1;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2)B瓶内盛满CO2,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拧紧瓶盖振荡,出现的现象是:①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0
(3)C出现的现象是:,这是因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如果给变化后的液体加热,又会出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o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o
(4)D中出现的现象是,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3.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的作用
【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例如
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表示为A+B+C-ABC;
3、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例如
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表示为ABC-A+B+C
【知识梳理】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2)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变红。碳
酸,易分解成。
2.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
(2)分解反应:一变多
【课堂达标】
1、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有()
A.它是气体B,密度比空气大
C.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能溶于水
2.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
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氯化钙
3.下列过程不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呼吸作用B汽油燃烧C.化石燃料燃烧D.氢气燃烧
4.用文字表达式回答:
(1)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变红。
(2)加热(1)中溶液,溶液又由红色变为紫色。
(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课后练习】
1、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B、CCh的密度大于空气
C、一般情况下CCh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D、CC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下列有关CCh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制化肥D、灭火
3.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主要有,
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o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加剧了—效应而使
气温上升。为了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反应;
③碳酸分解:,属反应。
④有双氧水与二氧化锦制氧气,属于反应
⑤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3《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
一、自主先学
1.纯水是____色_____味体;在lOlkpa凝固点是℃,沸点是℃,水
在4℃时密度最大,所以水结冰体积会o
2.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气,检验该气体常
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气,
该气体(填能或不能)燃烧。其体积比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
式:,它属于反应o结论:水是由元素和
元素组成。
二、合作助学
[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
[观察现象]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
1、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气体产生
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2倍
[演示实验]检验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气体
1、电解水实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
内气体是氧气,且体积比为2:1
[整理]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氢气+氧气
氢气燃烧反应文字表达式:点燃
氢气+氧气水
三、拓展导学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是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而且全世界水分布不均匀,因此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1、水一旦被污染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你知道哪些因素会使水被污染?
2、如何防治水的污染?
四、检测促学
1、例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与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2、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C、水通电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D、水通电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能燃烧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1:8
4、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
(1)a是电源的极,与b相连的试管里产生
_______气。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五、反思悟学
化学上说“水”,就是指纯净的水(纯净物),另外蒸储水也是物。自然
水(如河水、海水、自来水、雨水、矿泉水和桶装纯净水等)均是物。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2.3《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
一、自主先学
1.硬水与软水
溶有较多的水属于硬水,硬水很容易在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
结成;溶有较少钙、镁物质的水属于。
检验:取样,加入,若产生较多的白色垢状物(或很少的泡沫),则是
2.过滤:①利用物质的性不同,将不溶的固体与液体分开;②操作要
点是:一贴(滤纸紧贴)、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液面低
于)、三靠(盛待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下端紧靠
,漏斗末端紧靠)o
二、合作助学
[演示实验]1、分别将蒸储水和食盐水蒸发
[小结]如果把某种水样蒸干后有固体物质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有杂质
[演示实验]在有蒸储水的两只烧杯中,一杯是硬水,另一杯是软水,然后分别向两杯中
加入一些肥皂水,观察。
[小结]溶有钙、镁物质较多的水是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一些工业用水也不
能用硬水,硬水经过处理变成软水,可消除不利影响。
[活动与探究]如何除去水中的泥沙?
过滤一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的作用)
[问题]小英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发现滤出的液体仍然浑浊,
你能帮她找出原因吗?她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三、拓展导学
自来水生产(见下图)中,活性炭吸附主要发生_____变化,消毒主要发生
变化。
加絮凝剂
□
配水泵用尸
四、检测促学
1、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B、漏斗C、量筒D、玻璃棒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一沉降一过滤
一吸附一消毒一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3、下列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
A、过滤B、吸附C、蒸储D、电解
4、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的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o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o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5)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0
五、反思悟学
在蒸发和过滤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玻璃棒④漏斗⑤烧杯⑥蒸发皿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成分2.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课堂学习:
1.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讨论总结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的气体,导致压强减
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
3.完成课堂试验:
试验现象: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交流:
⑴红磷在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而且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的水,说明氧气
,而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还可同时说明余下气
体具有、等性质。
⑵能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3)实验注意事项练习:
①本实验所用红磷必须,才能把瓶中氧气耗尽,较准确测出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②装置不能,实验前首先要检查气密性。
③红磷在瓶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体膨胀,气压增大,抵消氧气的消失而引起
的气压减小,所以,一定要,再观察记录。
④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太慢,红磷燃烧放出的热会使瓶
中的空气跑出一部分,进入瓶中的水瓶子容积的五分之一。
5.练习
试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1/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混合物与纯净物
纯净物是一种单一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简单地混杂在一起形成的。
①空气、②氧气、③氮气、④盐水、⑤二氧化碳、⑥蔗糖、⑦碳酸氢钱
⑧海水、⑨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⑩冰水混合物
课堂练习
1.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占78%,占21%,
占0.94%,占0.03%,占0.03%。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下图)
点燃红磷后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
3.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
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
4.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自来水C.硬水D.浮有冰的水
5.在用红磷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在打开止水夹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集气瓶
容积的五分之一,分析导致水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
A,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木炭重复以上实验,能有水进入集气瓶吗(填能或不能)。
如果换成蜡烛呢。
6.已知镁+氧气点燃氧化镁,镁+氮气点燃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
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的成分。
7.你还有其它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可以用图表示)
小结反思: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疑惑(5分钟)。
基丁实验2二氧化族的制取与性质
一、预习检测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途径:
产生途径:①
②
消耗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溶于水,1升水大约能溶解升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
集C02,____________
密度:co2的密度______空气,可以用法收集二氧化碳。
三态变化:液态二氧化碳一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滁州定远县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旅行社合同范本(2篇)
- 2024-2025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题
- 2025年按揭购房:缺失购房合同样本
- 2025关于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模板
- 2025建筑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最高额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2025资产管理公司的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房屋租赁协议2
- 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
- (二模)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飞行员劳动合同模板及条款
- 《劳动项目五:煮鸡蛋》(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
- 第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检测设备行业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三模)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矿业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四章 金融资产学习资料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中国印楝素市场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