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第I卷(选择题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

A.cmB.kmC.mD.mm

2-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B)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手掌的宽度约为10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

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C)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

C•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cn?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

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

5•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山东号”上起飞,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

照物是(B)

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6•《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

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

7•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风中飘拂,此时的风

向是(A)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对岸吹去D.从对岸吹来

8•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从左向右、

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照片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记录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

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C­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开始计时到两球运动0.3s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9•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C)

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

D•不应短于6min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48、8c和N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8、

VBC和0/IC,由图可知(B)

A.最大B.08c最大

C•叨ic最大D.0,18、08c和一样大

11•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

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12•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

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4•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1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16•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

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一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错误的是(D)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一(选填Z"或"正’),该物

体的长度是2.75cm。

18•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为1.20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132s

19.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

内速度是相同的,大小等于30m/so

010s20s30s40s

0300m600m900m1200m

20.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

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1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小华在整个运

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67m/s,

21•(咸宁中考)如图所示是咸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

585m,汽车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Ikm/min,如果

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35.1s通过隧道。

|翠伸锹道|

4请开车灯

22•如图为一个小球从4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

析照片可知:小球从Z点到八点做的是变速宜线(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

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12.00cm-平均速度是0.15m/s。

0cm12345678910111213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

23•(4分)如图所示,甲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

乙图中用图象分别描述出/、B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

13

关夫4及四A女邦

24.(4分)小明和爸爸坐飞机去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乘务人员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

位上不要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

会降落到地面上去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

答: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飞机降落时以座椅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自己的座椅位置没有变化,

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地面位置是变化的,他是运动的。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5-(6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力;

B-用刻度尺测出圆柱形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上;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出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杆上;

E•数出缠绕在圆柱形杆上细铜丝的圈数小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应怎样改正:用铜丝的绕圈

总长度心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EC。

26•(6分)(百色中考)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

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5

点和C点的时间加、tc。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2.7()cm:

(2)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40.0cm,tB=3.0s,tc=5.0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20.0

cm/s;

(3)由以上可知:小车从斜面上4点滑下的过程是做变速(或加速)直线运动。

27.(8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

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利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o4163664100

相应的平均速度N/(cm/s)481216

(1)物块5s内的平均速度为20cm/so

(2)物块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上述猜想中有两个是正确的,它们是②和③。(选填序号)

五、计算应用题(共25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

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8分)喜羊羊发现后方100机处的灰太狼正以15机/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

方的羊村相距200〃?。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解:狼在羊的后方100m,羊距羊村200则狼距羊村为300川,

由v=§得,狼跑到羊村所用的时间:t产出=驷里=205;

tv狼15mis

喜羊羊安全跑进羊村所用的速度至少为:v,,="=空^=10m/s。

t羊20s

29.(8分)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期到南宁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牌和汽车的速度计。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

(2)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求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3)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1.5%,求汽车通过的路程。

解:(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v=100如附;

(2)由v=9得,从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t

s120kmic7

t=_=-----------=1.2h\

vTOOkm/h

(3)汽车行驶1.51通过的路程:s=vit=80bw/人X1.5/J=120而。

30-(9分)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9km/h的速度行进,走了40min的时候,学

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45回温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则通讯

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解:由v=-W,队伍在40〃”"内通过的路程为:

t

2

s=vt=9km/hX-h=6km;

3

以队伍为参照物,通讯员相对于学生队伍的路程为6加?,

通讯员相对于学生队伍的速度为:

v相对=v通讯员——v队伍=45ktn/h—9km/h=36km/h'

即:t=2=6km=%=iomin。

v相对36km/h6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第I卷(选择题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北京中考)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

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

播时(D)

A.风声最快B.雨声最快C.读书声最快D.一样快

3•(贵港中考)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

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

“低”,指的是声音的(A)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4•(绵阳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

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

5•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

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C)

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6•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口负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

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喷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喷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喷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7•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

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B)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8•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C)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9•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

两旁建有隔音墙,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B)

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少噪声污染

C•减少大气污染D.减少水污染

10•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11•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在人耳处采取措施三种方法。如图所示属于在人耳处

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A)

A.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B.禁鸣喇叭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人唱歌是由声带振动发声的B.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声纹门锁是根据响度来识别的

13•(贺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控制噪声产生的

14•(陕西中考)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

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是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

1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频率/Hz

18511001_____

120人200()01

11()00012000()1

1100(V蝙蝠1200()01

,4521—18001.1功士;

115.狗一」'500而1

II发声频率II听量频率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I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16•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

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的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

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由空气振动发声的

B•“类似青蛙的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第n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7•(百色中考)'‘三月三”是广西壮乡青年男女对山歌的盛会,歌声是通过气—传到听众耳朵

的;人们能分辨出自己村子歌手的歌声,因为每个歌手声音的音色不同。

18•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

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音调。现在晚间的广场舞已经成为有争议的行为,

小明晚间在家里复习功课时听到嘈杂的音乐声是通过上气—传入到他耳朵的。所以有关部门建议跳广

场舞只允许带小录音机而不许用大音响,这种方法属于减小声音的响度。

19•(江西中考)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

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音调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响度特

征。

20•如图1所示,蝙蝠靠发出超声波发现昆虫。如图2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

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硕N乱

图1图2

2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模仿歌星的声音放声歌唱,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

仿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正在静心思考

的小华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噪声(选填“乐音”或“噪声”);小华“捂住耳朵”

这个动作,是在人耳处控制了噪声。

22•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选填

“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柔软多孔(选填“柔

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聋哑人在台上表演“千手观音”时。因为听不到声音,她们将身体

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简答题(共8分)

23•(4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

其中的道理。

答: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音调来判断水位高低的;往暖瓶里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

音,随着瓶内水面上升,瓶内空气柱变短,其振动频率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24•(4分)看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你觉得“机灵鬼”是不是真的在骗“物理迷”?请说出你的理由。

昨晚有没有听到陨石撞击今天的各大报纸新闻头条

月球的声音啊?差点把我都报道了此事.我怎么没

的耳朵都建聋了。物听到啊!遗撼!!

1忌‘超

这次服了吧!我的耳朵就啊!嘿嘿,看来你在

编故关编我!

是灵,Tym

o

答:“机灵鬼”是在骗“物理迷”。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听到声音。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5•(6分)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下面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D。

A.硬纸板接触齿B.改变钢尺伸出C.改变警塑料尺划D.改变吹笔帽

数不同的齿轮桌面的长度过梳子的速度的力度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牛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尺(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

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

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小于到Hz,发出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26•(6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

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

①钢200.3

②钢0.7

③钢400.5

④尼龙丝300.5

⑤尼龙丝40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③、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⑷、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20。

27•(8分)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停表和卷尺:

(2)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E•将测得的时间/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

(3)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计时操作上存在误差。

五、计算应用题(共25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

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8分)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铁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

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求:

(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

(2)铁管传播声音的速度。

s170m,

解:⑴由。="得f型—=-------=0.A5s,

v中340m/s

(2)Ztt=0.5s-0.466s=0.034s,

170ma.

。钛=------=5000m/so

0.034s

29•(8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

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求该车的速度。

解:设汽车的速度为。,超声测速仪发出的信号透=1s后与汽车相遇,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

2

的路程与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有关系式为:

vX1s+340m/sX1s=370m,

解得o=30m/so

30•(9分)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其前方有一固定的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

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s,

测出汽车的速度为34m/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

加睫仪

解:由。="可得s=vt»

t

第•次发出的信号遇到车时,测速仪与车的距离: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遇到车时,测速仪与车的距离:

_v,:Z2_340m/sX0.4s_ro

则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

彳s'-S2102m—68m,

/1\=-=-------=------------------=1s;

。车。车34m/s

则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第I卷(选择题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B•水的沸点是100℃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2•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D)

3.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4•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D)

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

5•(苏州中考)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C

A.清晨枝叶上B.太阳升起后C.气温升高使D.冬天铁丝网

形成露珠浓雾渐散冰雪消融出现白霜

6•(自贡中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7随加热时间f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

C•乙物质在8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8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7•(天津中考)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D)

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D.蒸发吸热

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C)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冬天窗户上的霜

9•(邵阳中考)邵阳新宁度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春节期间,度山八角寨风景区山顶出现大量雾淞,

十分美丽迷人!雾淞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C)

A.凝固B.液化C.凝华D.汽化

10•(荆州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11•(郴州中考)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D)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1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

“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方处较浓

13•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C)

膜中

和缘

边水在熨料薄膜背面聚集

周起来,并落到杯子里

A.熔化凝固B.凝固汽化

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

14•(贵港中考)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

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

态变化形成的(C)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15•(衡阳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

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淞沆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6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

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c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

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A)

■■H

我不高冷也不沸腾—

55度我有温度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第JI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两支分别放在室

内和室外的温度计,它们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乙图是室外的温度计,其示数是一4

10

甲乙

18•六月初,北部湾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此温度高于(选填“高于”或

“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或蒸发)吸热。

19•(株洲中考)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选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液态(选填“液态”或“气态”)水。

20•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了,这是上人现象;而在北方的冬天,即使在0℃

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升华现象: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

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21•如图,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

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

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凝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的原因,生活中霜(选填“露”“冰”或

“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2•下表提供了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鸦3410c锡2321金1064℃

铁1535℃铝660℃固态水银-39℃

(1)一般火焰的温度可达80()℃左右,因此炒菜的锅应选择表中材料制作;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的熔点比火焰的温度高:

(3)白炽灯的灯丝发光时温度高达2000℃,选择鸨作为灯丝,是因为鹤的熔点高。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5分)

23-(3分)(玉林中考)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海波的熔

点为48℃)。

24.(4分)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请你说

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

答: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

空气流动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所以它能很快把手烘干。

25(4分)夏天,小珍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小珍发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色的“粉”,

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她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中,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你能

帮她解释这些现象吗?如果她马上拿抹布擦茶杯外壁,能不能擦干水珠?为什么?

答:冰棒冒"烟''和茶杯上“出汗”均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白色的“粉”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如

果马上去擦不能擦干水珠,因为茶杯温度低,水蒸气遇冷还会液化成小水滴。

26•(4分)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

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己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

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

答:妈妈的想法更合理。只要能维持水沸腾,无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如果火太

大,就浪费了能源。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

27-(5分)(桂林中考)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

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碎冰块.(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作出了熔化图象,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

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固

液共存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虫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海波的熔化图象是丙(选填“乙”或“丙”)。

甲乙丙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9℃,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低。(选填

“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29・(16分)(昆明中考)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

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油、两块玻璃片、

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

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