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下面是中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图。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地域聚集性 B.区域发展平衡性C.多元一体性 D.连续未有中断性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末耗,且“神农能殖嘉谷”。由此可以推知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 B.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C.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3.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了一种二元统治制度,该制度对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含义是一种指定服役制,是按照对商王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划分的一种政治结构。这一制度是指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勤会同,离为守臣扦(捍)城。”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A.奖赏开国功臣 B.拱卫王室统治C.防止外族入侵 D.团结同姓诸侯5.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经历了109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小诸侯国和西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其余“六雄”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达58次。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实行A.重农抑商政策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什伍连坐6.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体现了老子A.“无为而治”的思想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隆礼重法”的思想 D.朴素的唯物史观7.下面是战国时期某一诸侯国采取击败对手的策略。这一策略是A.打草惊蛇 B.远交近攻 C.擒贼擒王 D.声东击西8.西汉陆贾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材料反映了秦亡的主要教训是A极度使用民力 B.苛捐杂税繁重C.刑法过于严苛 D.官僚队伍腐化9.党锢之祸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势之争。当时宦官集权把持朝政,谋取私利,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惨祸。材料反映了造成“党锢之祸”的原因之一是A.东汉皇权与地方士族的冲突 B.宦官集团对党人利益的侵犯C.“党人”儒家政治理念的影响 D.士大夫豪族政治集团的强大10.这是一部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该著作是A. B.C. D.11.西晋末年形成了历史上北人南迁第一次高潮,大批中原人口南下。在汉代司马迁的笔下,长江以南本是一幅“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的荒凉景象,但到了南朝时期,江左竟出现了“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的安定富足局面。由此可见,人口迁移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C.加剧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12.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现了北魏统治由“武治”向“文治”的转变。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仿照汉制,下令:“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这一诏令的推行A.取缔了特权阶层 B.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C.加快了社会流动 D.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13.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A.西域都护府 B.张赛出使西域 C.安西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14.为了进一步统一中国、实现文治、改进风俗、争取文化正统的地位,以及改变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恶劣气候环境,拓跋宏采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 B.改说汉语 C.鼓励通婚 D.推广汉服15.唐开元以后,边疆的募兵队伍渐增,但中央的军队却没有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有所变通。据统计,当时藩镇驻军再加上其它边地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这一状况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 B.表明唐朝军事实力强盛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 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16.下面是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其中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①分工明确,效率提高②相互监督,彼此牵制③分散相权,加强皇权④严格保密,临时机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所以,他的古文理论都把明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放在首位。由此可知,韩愈的主张A.推动了宗教相互融合 B.反对佛教来世说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 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18.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画,也是诗画相结合的典范。相对于晋康以前那些目的在于“歌功颂德”、“成教化、助人伦”,宣传封建统治者思想的作品相比,讲求“以形写神”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它就显得格外珍贵。据此可知,它指的是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C.《送子天王图》 D.《胡旋舞》19.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宦官专权影响君主专制 B.朋党之争削弱了相权C.藩镇割据影响地方稳定 D.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化20.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 B.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C.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21.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D.宰相制度日益完善22.他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用雷厉风行的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这里的他A.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B.变法得到广大人民和上层官僚的支持C.进行改革实现了北宋的富国强兵D.通过改革实现了“兵农合一”的募兵制23.元代的急递铺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通信机构。阅读下如表元代镇江路丹徒县急递铺概况,据此可认定的史实是A.急递铺的道路网络较杂乱 B.急递铺分布由政治中心向外扩散C.急递铺的运作重视保密性 D.镇江路的丹徒县直属于中书省24.在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需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宋代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门第观念的消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25.某一著作是使用畏兀体蒙古文撰写的,对于从整体上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著作是A.《百家姓》 B.《授时历》 C.《梦溪笔谈》 D.《蒙古秘史》26.元代建立初期就面临着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的难题,如何将丰裕的物资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元代采取的举措是A.修运河,开海运 B.迁国都,促生产C.建驿站,修释道 D.迁人口,兴农业27.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指出,凡是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收并蓄,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学问,把此外的一切都视为粗鄙的东西而不屑去注意。该主张A.适应了南宋大一统的时代要求 B.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C.冲击了程朱理学的官方地位 D.改变了空谈义理的学风28.理学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备受推崇。其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开始于A.北宋初年 B.北宋后期 C.南宋后期 D.南宋初年29.到宋代,宫廷内设有“教坊”,较大的城市中都有歌楼伎馆,有些贵族、官僚、豪绅的家里也有歌伎舞女。据学者考证,流传至今的宋词达20000余首,可考的作者有1430多人。这表明,促使宋词繁荣的主要因素是A.科举考试的推动 B.文化娱乐设施的不断健全C.理学传播的影响 D.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的需求30.沈括在写给欧阳修的信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他旨在说明A.科技发展源于实践 B.宋代科技成果丰硕C.儒家重视科技发明 D.科技发展依赖政府二、非选择题31.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地方行政划分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及地方制度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以前的主要经济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西周开始,泾渭流域成为新的经济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而南方江淮地区则相对落后。——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安史之乱至宋初,北方人口在连年战乱中急剧减少。而一些北人南下的集结区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于是拥有大批劳动力的江南地区的广袤土地被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建成,经济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北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只从江淮漕运数十万石米至京,太平兴国初达四百万石,大中祥符时已达七百万石;南宋迁都临安,行政中心所用米也是由两浙路及江东路供给。——摘编自林敏《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地理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两汉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粮食的来源区并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下面是中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图。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地域聚集性 B.区域发展平衡性C.多元一体性 D.连续未有中断性【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黄河上游和北方地区的文化因素,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末耗,且“神农能殖嘉谷”。由此可以推知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 B.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C.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神农能殖嘉谷”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至少从神农时期就已经出现,故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D项正确;没有比较,因此最早和领先世界的说法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B;生命力强大与主旨无关,排除C。3.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了一种二元统治制度,该制度对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含义是一种指定服役制,是按照对商王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划分的一种政治结构。这一制度是指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内外服制度,是按照对商王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划分的一种政治结构,因此A正确;BC是在西周时期推行的,排除;郡县制是在秦国大规模推行的,D排除。故选A。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勤会同,离为守臣扦(捍)城。”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A.奖赏开国功臣 B.拱卫王室统治C.防止外族入侵 D.团结同姓诸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勤会同,离为守臣扦(捍)城”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实行的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统治,B项正确;ACD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可排除。5.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经历了109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和西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其余“六雄”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达58次。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实行A.重农抑商政策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什伍连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事实力强大主要和商鞅变法推行的奖励军功政策有关,B正确;ACD与增强军事实力无必然关系,排除。故选B。6.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体现了老子A.“无为而治”的思想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隆礼重法”思想 D.朴素的唯物史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可得出其强调道是万物的本源,这是较为朴素的唯物史观,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无为和辩证的内容,排除AB;材料与“法”无关,排除C。7.下面是战国时期某一诸侯国采取击败对手的策略。这一策略是A.打草惊蛇 B.远交近攻 C.擒贼擒王 D.声东击西【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舍近求远”,但提出“兔子先吃窝边草”,既推行蚕食政策,又说要两面夹击,这是声东击西的策略,故D项正确;ABC项与主旨不符合,都没有体现,排除。8.西汉陆贾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材料反映了秦亡的主要教训是A.极度使用民力 B.苛捐杂税繁重C.刑法过于严苛 D.官僚队伍腐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非不欲为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体现的是陆贾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是严酷的刑法,本意是使社会安定下来,结果导致起义不断,因此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9.党锢之祸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势之争。当时宦官集权把持朝政,谋取私利,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惨祸。材料反映了造成“党锢之祸”的原因之一是A.东汉皇权与地方士族的冲突 B.宦官集团对党人利益的侵犯C.“党人”儒家政治理念的影响 D.士大夫豪族政治集团的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当时宦官集权把持朝政,谋取私利,排斥异己,陷害忠良”体现的是宦官集团对党人的打击侵犯,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0.这是一部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该著作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本草经》是一部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1.西晋末年形成了历史上北人南迁第一次高潮,大批中原人口南下。在汉代司马迁的笔下,长江以南本是一幅“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的荒凉景象,但到了南朝时期,江左竟出现了“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的安定富足局面。由此可见,人口迁移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C.加剧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北民南迁,这次南迁为南方经济开发带去了劳动了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符合材料“到了南朝时期,江左竟出现了‘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的安定富足局面”的说法,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南方经济的开发,D排除。故选B。12.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现了北魏统治由“武治”向“文治”的转变。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仿照汉制,下令:“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这一诏令的推行A.取缔了特权阶层 B.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C.加快了社会流动 D.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故D项正确,排除B;孝文帝并没有取缔特权阶层,排除A;这一措施与社会流动无关,排除C。13.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A.西域都护府 B.张赛出使西域 C.安西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14.为了进一步统一中国、实现文治、改进风俗、争取文化正统的地位,以及改变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恶劣气候环境,拓跋宏采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 B.改说汉语 C.鼓励通婚 D.推广汉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变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恶劣气候环境,更加有利于学习汉族的文化,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15.唐开元以后,边疆的募兵队伍渐增,但中央的军队却没有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有所变通。据统计,当时藩镇驻军再加上其它边地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这一状况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 B.表明唐朝军事实力强盛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 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当时藩镇驻军再加上其它边地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体现的是地方军事实力超过中央,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后来的藩镇割据埋下隐患,因此C正确,BD排除;唐朝是被节度使朱温消灭的,A排除;16.下面是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其中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①分工明确,效率提高②相互监督,彼此牵制③分散相权,加强皇权④严格保密,临时机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互监督,彼此牵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①②③A项正确;严格保密,临时机构指的是军机处,④错误。排除BCD。17.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所以,他古文理论都把明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放在首位。由此可知,韩愈的主张A.推动了宗教相互融合 B.反对佛教的来世说C.力主复兴传统的儒学 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他的古文理论都把明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放在首位”并结合所学可知,韩愈是儒学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要复兴儒学,恢复儒学的道统观,要“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宗教,排除A;材料没有反对佛教,排除B;韩愈没有宣扬经世致用思想,排除D。18.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画,也是诗画相结合的典范。相对于晋康以前那些目的在于“歌功颂德”、“成教化、助人伦”,宣传封建统治者思想的作品相比,讲求“以形写神”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它就显得格外珍贵。据此可知,它指的是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C.《送子天王图》 D.《胡旋舞》【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具有“以形写神”的特征,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因此A正确;《女史箴图》、《送子天王图》和《胡旋舞》均不符合题干的条件限定,BCD排除。故选A。19.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宦官专权影响君主专制 B.朋党之争削弱了相权C.藩镇割据影响地方稳定 D.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叶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符合材料“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的说法,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0.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 B.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C.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唐朝时期在均田制基础上推行的租庸调制的描述,其中以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时,B正确;该制度是在北魏时期推行的,A排除;以庸代役的出现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排除;D是对两税法的描述,排除。故选B。21.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D.宰相制度日益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中央政治体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即中央集权制的加强,B项错误;宰相制度日益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22.他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用雷厉风行的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这里的他A.力图在调控经济同时开辟财源B.变法得到广大人民和上层官僚的支持C.进行改革实现了北宋的富国强兵D.通过改革实现了“兵农合一”的募兵制【答案】A【解析】【详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讲的是王安石,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理念是开源节流,故A项正确;变法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也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排除BC;D项与王安石变法无关,排除D。23.元代的急递铺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通信机构。阅读下如表元代镇江路丹徒县急递铺概况,据此可认定的史实是A.急递铺的道路网络较杂乱 B.急递铺分布由政治中心向外扩散C.急递铺的运作重视保密性 D.镇江路的丹徒县直属于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元代镇江路丹徒县急递铺的分布是以镇江府城为核心分散出去的,说明的是急递铺分布由政治中心向外扩散,B正确;A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丹徒县受当地的行省管辖,D排除。故选B。24.在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需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宋代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门第观念的消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土地买卖交易十分频繁,反映的是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A正确;经济中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与材料无关,B排;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5.某一著作是使用畏兀体蒙古文撰写的,对于从整体上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著作是A.《百家姓》 B.《授时历》 C.《梦溪笔谈》 D.《蒙古秘史》【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原书用畏吾体蒙古文即古蒙文写成的,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年代大约是十三世纪,作者佚名。因此D正确;《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A排除;《授时历》属于天文历法,B排除;《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C排除。故选D。26.元代建立初期就面临着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的难题,如何将丰裕的物资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元代采取的举措是A.修运河,开海运 B.迁国都,促生产C.建驿站,修释道 D.迁人口,兴农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代通过修运河,开海运等方式将丰裕的物资运往大都,故A项正确;元代没有迁国都,排除B;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27.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指出,凡是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收并蓄,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学问,把此外的一切都视为粗鄙的东西而不屑去注意。该主张A.适应了南宋大一统的时代要求 B.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C.冲击了程朱理学官方地位 D.改变了空谈义理的学风【答案】B【解析】【详解】南宋陈亮认为,学问要兼收并蓄,修身养性外一切事务都应注意,这一主张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B项正确;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并非大一统时代,A项错误;陈亮的观点与程朱理学的主张并不冲突,C项错误;仅凭陈亮的主张不能说明空谈义理的学风得以改变,D项错误。
28.理学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备受推崇。其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开始于A.北宋初年 B.北宋后期 C.南宋后期 D.南宋初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9.到宋代,宫廷内设有“教坊”,较大的城市中都有歌楼伎馆,有些贵族、官僚、豪绅的家里也有歌伎舞女。据学者考证,流传至今的宋词达20000余首,可考的作者有1430多人。这表明,促使宋词繁荣的主要因素是A.科举考试的推动 B.文化娱乐设施的不断健全C.理学传播的影响 D.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有些贵族、官僚、豪绅的家里也有歌伎舞女”可得出宋代社会的各阶层对于文化的需求推动了宋词的繁荣,D项正确;材料与科举无关,排除A;文化娱乐设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理学,排除C。30.沈括在写给欧阳修的信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他旨在说明A.科技发展源于实践 B.宋代科技成果丰硕C.儒家重视科技发明 D.科技发展依赖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可以看出其认为科技发明不能全部是圣人创造的,普通百姓和劳动者都能够创造,故说明科技发展源于实践,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成果如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排除C;材料与政府无关,排除D。二、非选择题31.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地方行政划分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及地方制度【答案】图一:地图中有周、晋、卫、燕、齐、鲁等,且有周王室贵族召公奭封燕国、功臣昌尚封国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周时期在地方上实行的分封制。图二:地图中有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等,今天的河北、陕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管理,对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来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省制。图三:地图中有蜀郡、巴郡、象郡等,且西北边疆衔接“月氏”,北部有长城、匈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解析】【详解】根据图一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周、晋、卫、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别墅庭院绿植花卉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楼顶广告牌高空作业安全责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楼层套房租赁合同书(含智能家居系统)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毛毯产品设计与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安装劳务分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绿色环保标准木托盘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户外广告场地租赁合同标准样本4篇
- 2025年度工业设计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 二零二五版首付分期购房借款合同范本规定9篇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无答案)
- 劳动法培训课件
- 2024年建筑施工安全工作计划(3篇)
- 2024届九省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MP3及录音稿)
- 仓库消防知识安全培训
- 从事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岗位任职合格证明附件6
- 我国房屋建筑模板技术的研究综述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竖式笔算练习题
- 航天科工集团在线测评题
- 山东省潍坊新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医院三基考核试题(康复理疗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