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荒沟填平造地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运输道路、堆场作业扬尘及矸石自燃。本次评价对填沟造地作业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1.1.1大气预测模式及参数的选择1、大气预测模式的选取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不进行进一步预测,只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进行影响分析。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最大地面浓度,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最大地面浓度。2、模式中相关参数的选取模式中相关参数按《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值选取。1.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1、预测内容本次评价利用估算模式计算了项目主要污染物TSP在不同距离处所引起的浓度,说明其对环境空气影响程度。2、污染源参数本次评价选取的计算参数见表5-5。表5-5面源参数调查表面源名称面源长度面源宽度海拔高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年排放小时数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mmmmh粉尘g/s填充场9051621271202920连续0.373、估算结果本次评价采用估算模型对填充场排放的污染物TSP浓度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见表5-6。表5-6大气污染物估算结果一览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Ci(μg/m3)Pi(%)100.12.411.38200.30.263.36300.50.211.58400.67.857.54500.74.188.0154974.518.17600.72.888.10700.66.977.44800.60.046.67900.53.401.931000.47.551.281100.42.544.731200.38.324.261300.34.733.861400.31.633.511500.28.933.211600.26.572.951700.24.502.721800.22.672.521900.21.052.342000.19.612.18下风向最大浓度74.518.1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549m根据表5-6,本项目TSP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549m,最大浓度为74.51μg/m3,最大占标率为8.17%,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1.1.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利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软件,以无组织粉尘为标的计算了该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以无组织粉尘为标的计算,无超标点。本项目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面源污染对周围村庄没有影响。1.1.4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以填充作业产生的粉尘扬尘量来计算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填充作业产生扬尘主要有三个环节:①荒沟大风天气下填充固废及覆盖的黄土起尘;②运输汽车倾倒固废起尘;③运输汽车在场地作业区运输过程中起尘。填充作业扬尘按照最不利情况下,即大风天气时(风速为4m/s),堆积矸石起尘,汽车倾倒矸石起尘及汽车运输起尘,三者同时发生时的总起尘量来考虑。由工程分析可知,总扬尘量为8.74kg/h式中: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Co——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表;表5-7卫生防护距离模式选取参数表污染物ABCD近五年平均风速(m/s)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标准(mg/m3)计算结果(m)粉尘3500.0211.850.842.28.741.0248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量约8.74kg/h,排放标准选用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对于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规定1.0mg/m3,计算结果为248m。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环评考虑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按300m进行控制。本项目距周围最近村庄马庄村1200m,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且采用边填充边压实的措施,填充过程产生的扬尘不会对村庄产生影响。1.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行期间,正常情况下无生产废水产生;雨季时,荒沟上游及周边汇水可以通过截排水沟排出场外。最终进入大峪河。因此,本项目基本不会对下游地表水产生影响。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3.1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地下水概况根据项目附近朔煤陶瓷彩瓦项目的地层勘察报告,地层勘察钻孔最大深度为20.0m,揭露土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作用(Q3al+pl)形成的湿陷性粉土、粉质粘土及砂类土。根据成因、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地土自上而下分3层:①湿陷性粉土(Q3al+pl):褐黄色,稍密稍湿,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粗砂薄层,其中粗砂褐黄色,中密稍湿,局部相变为中砂或砾砂。该层层厚及层底埋深3.6-8.8m,层底标高91.99-94.18m。=2\*GB3②粗砂(Q3al+pl):褐黄色,中密稍湿,局部相变为中砂。该层层厚0.7-4.1m,层底埋深4.8-10.4m,层底标高89.33-92.98m。=3\*GB3③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属低-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粗砂透镜体或相变为粉土。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9.6m。根据地勘报告及地层柱状图,钻井20m深度未见地下水,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的第四系孔隙水埋深大于20m,包气带厚度较厚;包气带上层的岩性为粉土、粉质粘土,且相对密实,压缩性较好,区域地下水的对大气降雨和地表径流的入渗能力较弱,因此包气带土壤层对地表污染物的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生物降解作用时间较长,防污能力较好。项目的地勘柱状图见图5-1。(2)水文地质条件某县地下水储量为1.7亿m3,其中可开采量为0.84亿m3。总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县城以东,河头、王皓瞳以西地区,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在1-l0m左右。县城以西地区,地下水位较深,在10m以上。地下水由山区运动到盆地中心,埋藏由裂隙溶洞转到第四纪孔隙,从山区到盆地中心,可分为山区裂隙溶洞水带和盆地孔隙水带。前者为经流条件良好带,后者为经流缓慢带。从水化学类型看,山区和盆地边缘的溶泸带,多为低矿化度重碳酸淡水,洪积裙下部为中矿化度重碳酸水,县东南部的盐分堆积带,为高矿化度氯水重碳酸水。某县地下水总体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埋性质及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基岩裂隙水:以花岗岩片麻岩裂隙水为主,分布于基岩山区和平原交界地带,构造裂隙发育,深达约60m,禅房、马庄等地,泉流量约0.7L/s。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分布于基岩山区东南呈条带状,岩溶发育,含水层埋深100-150m,鹅毛口一带单位涌水量小于约0.1L/s。碎屑岩类裂隙水:分布在县域西北部,裂隙发育,单位涌水量约0.16L/s。松散岩类孔隙水:①洪积扇裙孔隙水:含水层以砂砾卵石为主,水位埋深12-70m,水量较丰富;②倾斜平原孔隙水:含水层以砂砾石为主,水量中等;③洪积冲积平原孔隙水:含水层以砂层为主,水量中等。某县水文地质图见图5-2。1.3.2矸石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①上游汇水面积根据工程场地的地形特点,上游汇水面积约24hm2。客水汇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Q=φ×q×F×t式中:φ--径流系数,取0.6;q--暴雨强度(L/S·hm2),F--汇水面积,24hm2;t--降雨历时,取5min。采用朔州市暴雨强度公式:,P为重现期(2年)计算得知,Q=1796.85L/S,前5分钟的雨量为539m3。本工程拦渣坝是按5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100年一遇洪水频率校核。在荒沟周边布设截水沟,马道布设马道水沟,马道平台之间每30m设置竖向排水沟连通,保证上部雨水顺利引至山底,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截水沟截水沟采用倒梯形断面,底宽0.6m,顶宽1.4m,深0.6m。马道排水沟采用0.4m×0.4m矩形断面形式,纵向排水沟采用0.4m×0.4m矩形断面形式。则上游排水可以沿排水渠排放。②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在矸石淋溶试验中,矸石的淋溶是在矸石被充浸泡的状态下进行的。从本区的气象、汇水范围、治理措施等条件来看,蒸发强烈、汇水面积较小;通过分层碾压,修建排水设施后,矸石自然淋溶下达不到充分浸泡状态。自然淋溶后的浓度值比试验值小的多,各元素在经过土壤时会被土壤吸附消减,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因此,对矸石采取防止淋溶、浸泡措施后,所排矸石淋溶对地下水影响不会超标。从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可以看出建设场地地基土以粉土为主,渗透性较强,但包气带厚度较大,不易受到污染,也不排除随着时间推移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因此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从某县的气象资料来看,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12mm,年总蒸发量平均为2174.4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1.27倍,则矸石的自然淋溶量是很小的,加之评价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由此可确定矸石淋溶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由矸石淋溶试验可知,本场矸石不具有浸出毒性,即使降水后填沟造地场地内少量积存水与矸石相互作用形成矸石淋溶液在场内入渗,进入地下水含水层造成的污染影响范围与程度均相对较小。1.3.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①做好雨季场地防排水工作在雨季如果防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者不通畅,会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每年雨季到来前应提前巡查防排水设施,及时修复问题区段,完善场地防排水系统。②设置良好的防渗和淋溶液处理设施场地下游设挡渣坝,场地周边设防护边坡和截排水沟;固废填充过程中严格执行分层碾压、覆土防护的施工工艺,采用推土机平整固废并进行碾压,固废堆碾压密实度要求达到70-80%,堆积高度达3m后,在其上部进行覆土,覆土厚度要求在0.5m以上,并进行覆土层的平整与碾压。在采取上述工程与管理措施后,堆场表面有一定防渗能力,降水后周边汇水多沿截排水沟排泄,不会在场地形成冲刷及积水;场区内少量降水多沿堆坡和边坡汇集经排水涵洞排放。一般无淋溶液产生,仅在降水后一定时期内形成很少量的淋溶液,随涵洞汇水进入水收集池,经沉淀后作为场地降尘及绿化用水。1.4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为填充作业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过程的交通噪声。运营期噪声源情况见表5-8。表5-8运行期噪声源状况序号噪声源产噪设备台(套)数噪声值dB(A)1机械设备装载机等2台90~1202运输汽车多台65~70本项目场地整体位于沟形地带内,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场界在1.2km以上,环评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场地内机械设备噪声规范操作,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限制车速,强化维护,良性运行;项目建设应加强场地的分区绿化,设置场地边界的绿化隔离带,在改善局地生态状况的同时,可削减噪声传播,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为减少工人与噪声接触时间与强度,应采用集中控制和隔离操作,加强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发放耳塞等劳保用品,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2)运输车辆噪声本工程运输全部采用汽车运输,经过县道、乡镇道路和厂区道路,对此要求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途径敏感路段时禁止鸣笛。经采取措施后,本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1.5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项目占地对景观及植被造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占地对景观影响分析拟选场地为一荒沟,沟内无耕地,主要分布有少量草本植物,无国家保护动物出现,无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分布;远离居民区,景观价值较低,选择其作为填沟造地的场地对当地景观影响较小,不会对本区的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变化造成大的影响,不会对其土地功能产生明显的恶化性影响。(2)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分析由工程分析可以知道,沟底平整、沟内填充和覆土造地过程会对沟内植被造成破坏,使其覆盖率降低。但是填沟造地的投入运营,沟口、边坡绿化和场内绿化之后,会使得该区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较从前得到改善,能最大限度补偿造成的生物量损失。(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从某县的气象资料来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场内填充矸石时,矸石的自然淋溶量是很小的,加之某县当地矸石所含有毒有害元素较少,此外,沟底采用黄土夯实作为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渗透系数1×10-7m/s),矸石采用分层压实(压实标准以水的渗透速率作为标准,即K渗≤1×10-5m/s)、黄土覆盖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综上,场内填充矸石时,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小。(4)生态恢复措施项目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从大量取土,为减少植被破坏的面积,建设单位与应县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土协议。取土时不能乱采乱挖,事先要有周密的取土计划。填沟造地工程对场区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一般工程措施和生态工程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一般工程措施:做好土方填挖过程和固废运输、倾倒过程的抑尘工程;减少或不进行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活动。生态工程措施:在场区四周设置防护林带,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树木,改善项目区周围的森林群落结构,构成生态功能强大的隔离林带。在沟内填充阶段完成后,即开始筹备覆土造地绿化的后期工程,按照不同植物对填埋堆体覆盖土壤后的生态适应性,遵循先绿后好的原则,逐渐培育生态效益更高的植被类群。不同植物品种对造地区域表面水土流失的抵制效果有很大差异,所以在造地区域上覆土种植,要先考虑物种对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先种植较容易生存的植物,在这些先锋植物对生境进行改善后,逐渐引入生态效应和观赏性更高的植物类群,使恢复后的生态系统不断向较理想的顶极群落演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该工程场地生态恢复乔木选用油松,草种选用披碱草。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场区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植被和景观的生态影响得到一定改善。1.6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1.6.1环境风险识别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性,类比同类型项目的风险分析,确定溃坝为风险控制主要环节。1.6.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溃坝事故源项分析溃坝事故主要是由坝体质量问题、固废滑坡以及管理不当引起的。(1)坝体质量:主要包括坝体稳定性设计、基础处理等。(2)固废滑坡:指边坡角太大(大于27°),形成坡上负荷较大,且不经压实、分层处理,随意堆放,固废呈松散状,在暴雨的情况下,起到“活化”作用,使得固废向下游流失。(3)管理不当:指维护不良,无人管理等使得排水系统堵塞,引发坝体失稳。通过以上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李华英语试题及答案
- ktv项目策划书范文案例
- 演出合作协议商业演出合同范例
- 公司收购协议书范例合同二零二五年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
- 灌注桩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房屋租赁安全责任书
- 融资租赁三方协议
- 安全生产月消防
- 慢性胃炎中医症候评分表
- DB21T 3701-2023 海砂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 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湘美版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二部合唱简谱
-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 2023年神东煤炭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23-202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 SB/T 10554-2009熟制南瓜籽和仁
- 四天一练6唐山一模
-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内容精讲课件ppt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件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