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_第1页
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_第2页
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_第3页
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_第4页
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解读文本,掌握其主要內容。3.感受文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4.提升阅读科学论著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难点: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二、写作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作者介绍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题目解说《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反对自然选择学说者的种种观点,概括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存在。第二部分(3-14段)从不同的方面列举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具体和论点,证明了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同时批驳了神创论的谬论。六、全文分析1、第三段中“这两点”指哪两点?明确:①大属内物种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②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按亲缘关系围绕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2、第六段中“这一理论”指什么?明确:指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或“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3、结合下文内容,理解“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的具体含义。明确:同一块大陆上,在炎热和寒冷、高山和低地、沙漠与沼泽等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有明显联系;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其他许多植物也很相似;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明确:①事实论证。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②道理论证。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第五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③对比论证。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④因果论证。选文部分的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三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四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八段“既然……所以某地区的物种……”,等等。5、《物种起源》在当时有怎样的意义?明确:(1)《物种起源》中人类和动物的祖先是一样的,这一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现代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2)《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3)《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科学对宗教的胜利。6、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明确:《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等等。达尔文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7、课外阅读《物种起源》,说说达尔文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1)他是一个发现者。他从寻常的事物中发现了不寻常的事物。他以家养条件下生物有不同的品种变化这一平常的事情为出发点,进行家鸽养殖试验,最终确定了“所有不同品种家鸽都源自野生岩鸽”这一事实,而不是神创论者所鼓吹的不同家鸽品种“是由上帝独立创造且稳定不变的”。五年航行时间中,他通过仔细考察而发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生物间的差别,因此诞生了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提出了划时代的生物进化思想。(2)他是一位敢于坚持的探索者。在当时的科学界,神创论依然占有统治地位,他坚持反对神创论的思想,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毫不动摇。(3)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勤奋者。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大量阅读了前人们的著作,涉猎范围极广,他从中提炼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不断总结和酝酿,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七、中心思想选文首先提出论点,并初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客观上存在可能性,事理上具有合理性,然后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大量变种的存在、物种的演化与改良、生物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生物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物种特创论的观点。八、写作特点①知识的科学性。作者在文中援引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以及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论证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之上,结论无可辩驳。②态度的严谨性。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摆出生物学权威的姿态,对不了解的内容坦然承认。比如在谈到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时,对“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等问题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坦然地说“这是很难搞清楚的”。③综述的完备性。选文部分从生物物种的最初形态,到生物的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物种的灭绝与地理分布,做了全面的论证。④结论的明确性。摆事实,讲道理,兼以与特创论的屡次对比,使结论鲜明而稳固。布置作业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13.2宇宙的边疆教学目标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句子。3.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解说词的文体特点,了解文中关于宇宙的基础知识。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归纳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宇宙,培养宽广的胸怀。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句子,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难点: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时候晚上我们最喜欢躺在地上望着夜空,遥远的宇宙让我们浮想联翩,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二、写作背景20世纪末,我国开始走向“科教兴国”的康庄大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影响下,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科技的热潮渐起。为了吸收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一大批学者相继介绍、翻译了大量国外科技著作。于是,卡尔萨根的《宇宙》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作者介绍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题目解说本文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意思是要说明宇宙的范围、构成等问题。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6段),介绍宇宙的广阔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及意义。第二部分(第7-16段),漫游宇宙。对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做了解说。第三部分(第17-18段),回到地球。解说人类与地球及宇宙的关系。六、全文分析1、文章开头作者引用这两段话具有什么作用?明确:引用这两段话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此外,文章引用这两段话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引用布莱斯·帕斯卡的话暗示本文作者的探究动力源于自我的要求和激励,而不是“好大喜功”;引用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话则显示作者非常谦逊,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真理面前,已知的部分依然显得特别渺小,这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及宇宙的无边和浩渺。2、第九段介绍了“星系”的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内容:①介绍了星系的构成与数量。②由星系中“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样多”,推测除地球外,“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作用: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3、由“本星系群”到“M31”再到“M31以外”,这属于哪种说明顺序?这种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说明顺序: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文中先介绍本星系群的构成与形状;其后将镜头聚焦于其中的M31上,较全面地解说它的位置、构成和具体形状;最后再转到M31以外的银河系——我们所在的星系。好处:便于镜头拍摄和画面呈现,同时也使相关部分的内容解说易被观众接受与理解。4、最后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地球及整个宇宙哪些丰富的情感?明确:①“有幸”一词表明对人类生于地球的庆幸与感恩。②“这里有……有……有还有……”,用排比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赞美之情。③“许多这样的星球”指像地球一样存在的星球,这其中应该有无穷的秘密,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④“家园”在这里指宇宙,它表明作者对自己作为人类一员充满了自豪感,并产生了认识字宙、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5、从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明确:作者对宇宙的认识包含五个方面:①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它是个无限永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②宇宙真空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③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④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⑤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6、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明确:(1)列数字。如“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列数字可以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2)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作者把光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我们对光的传播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3)举例子。如“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7、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明确: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2)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8、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有什么作用?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明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如文章开头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具有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于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

33分之一(10

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读者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读者,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七、中心思想《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也是一篇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空间顺序,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宇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等知识,推测宇宙生命的存在,作者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激起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八、写作特点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按照空间顺序,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②语言准确,逻辑性强,科学规范。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千米(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缜密。③说明中融入议论、抒情,使文章内涵丰富,具有人文色彩。作者用通俗浅易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无穷奥秘和久远历史,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解说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欲望。如“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④说明中运用拟人手法。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想象出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再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大海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着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十、总结全文《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也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作品。文章主要向读者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优美而又严谨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兴趣。布置作业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请谈谈。14.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目标1.积累、识记重要字词。2.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3.反复诵读本文,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识记重要字词。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说明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初步理解本文的观点。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的观点。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在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波澜起伏、曲折复杂的学术争论?来,我们分享一下!二、写作背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占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亳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作者介绍关增建,男,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2年初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各一次,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其他奖项多种。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曾两度介绍其计量史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贡献: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题目解说“天文学上”框定了争论的范围,“旷世之争”点明了争论时间之久,“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在文中主要指“浑盖之争”。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四种观点——“‘天圓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以及它们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相互关系,进而引出核心话题——“浑盖之争”。第三部分(第10-15段),引经据典,列举事例,具体介绍“浑盖之争”。第四部分(第16段),概括并高度评价“浑盖之争”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作用与意义。六、全文分析1、本文是怎样梳理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的?明确:作者从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引出“浑盖之争”,总领全文。主体部分以时间先后为序,首先介绍了“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绘制了中国古代前期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的清晰脉络;然后以“浑盖之争”为核心,介绍了盖天说与浑天说持续一千三四百年的学术争论;最后让读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演进与进步过程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了解。2、结合课文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有关宇宙结构模式的各个学说的基本观点及其优缺点。明确:(1)“天圆地方”说:基本观点: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优缺点:①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2)宣夜说:基本观点:天体是自由飘浮在虚空中的,它们彼此没有联系,没有相互作用,因此彼此的运动相互独立,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优缺点:①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②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3)盖天说:基本观点: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优缺点:①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②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③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4)浑天说:基本观点: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优缺点:①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②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部分。3、为了体现科普文的科学性,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①对比论证。如“宣夜说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之中。这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完全不同。希腊人认为天是某种特殊材料形成的固体天球,日月星辰分布在不同的球层上”。将“宣夜说”与古希腊的“水晶天说”进行对比,表现了“宣夜说”科学的一面。②引用论证。文中在介绍各种天文学说及争论时,大量引用古书的记载,这一方面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文章第13段引用朱熹的话,表明朱熹从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角度反对“盖天说”。③举例论证。文中在介绍各种“浑盖之争”时,列举了扬雄、王充、葛洪、何承天、朱熹等人的例子,证实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的热闹与激烈程度。4、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浑盖之争”的本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