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_第1页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_第2页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_第3页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_第4页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策略TOC\o"1-2"\h\u17057第1章智能电网概述 428001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4287941.1.1定义 4250441.1.2发展历程 5204261.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5271451.2.1传感技术 5123741.2.2通信技术 566551.2.3控制技术 5297681.2.4计算技术 5309271.3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5259891.3.1发展现状 5213041.3.2发展趋势 618063第2章新能源概述 6285202.1新能源的种类与特点 69452.1.1可再生性:新能源来源于自然界中不断更新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 651322.1.2环保性: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能源,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 6200352.1.3分布广泛:新能源分布广泛,有利于减少能源运输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94642.1.4技术创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6315542.2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6270982.2.1发展速度快: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持续增长,新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619482.2.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如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 6306902.2.3技术进步显著:新能源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技术的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 6306842.2.4市场化程度提高:新能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7156802.3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7138392.3.1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减少我国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 7260782.3.2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善能源结构。 7266642.3.3促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7191552.3.4推动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718987第3章新能源接入电网技术 7272133.1新能源并网技术 7130163.1.1并网方式 751393.1.1.1串联式并网 7242573.1.1.2并联式并网 758343.1.1.3混合式并网 7155893.1.2并网关键技术 7237103.1.2.1电压和无功控制 744233.1.2.2频率和有功控制 766583.1.2.3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794993.1.3并网运行策略 719553.1.3.1独立运行 7147183.1.3.2联合运行 7104373.1.3.3储能系统应用 7227443.2新能源发电预测技术 7270343.2.1预测方法 7174913.2.1.1物理模型法 8320933.2.1.2统计模型法 8261293.2.1.3机器学习方法 8251383.2.2预测误差分析 8138273.2.2.1预测误差来源 8248623.2.2.2预测误差评估 8119253.2.2.3预测误差改进措施 8211313.2.3预测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860193.2.3.1负荷预测 8297583.2.3.2电力市场交易 8247263.2.3.3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8173183.3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技术 8212793.3.1电力电子器件 8102153.3.1.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8226293.3.1.2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 8207623.3.1.3碳化硅(SiC)器件 8175053.3.2电力电子变换器 878193.3.2.1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 8203493.3.2.2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 8112723.3.2.3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 8325643.3.3电力电子装置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 8262323.3.3.1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 8319393.3.3.2电网互联中的电力电子装置 8190243.3.3.3储能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 84681第4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的挑战与策略 8170684.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的挑战 825724.1.1间歇性新能源的并网问题 856374.1.2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设备的影响 9186184.1.3新能源并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9301864.1.4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97364.2新能源接入策略 9125754.2.1新能源并网技术策略 9120144.2.2新能源并网政策策略 9174214.2.3新能源并网规划策略 983184.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策略 985604.3.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协同 9242524.3.2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产业协同 975814.3.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协同 959194.3.4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市场协同 1030938第5章新能源发电侧接入策略 10222275.1发电侧并网关键技术 10106565.1.1逆变器控制技术 10185595.1.2同步技术 10199025.1.3电压与频率控制 10249215.2发电侧新能源消纳策略 1086265.2.1储能系统应用 10326665.2.2智能电网调度 1060715.2.3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 10199225.3发电侧新能源调度策略 10134005.3.1新能源预测技术 1065795.3.2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调度策略 10175455.3.3分布式能源调度 11580第6章新能源用电侧接入策略 11249786.1用电侧新能源消纳技术 11165396.1.1光伏发电并网技术 1164846.1.2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11101366.1.3储能系统应用技术 1114556.2用电侧新能源需求响应 1167046.2.1需求响应概述 11133266.2.2需求响应策略 11300206.2.3需求响应与新能源协同优化 1116376.3用电侧新能源分布式应用 1143886.3.1分布式光伏发电 11166876.3.2分布式风力发电 12246156.3.3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1222049第7章新能源储能技术与应用 1269127.1储能技术概述 12147667.1.1电化学储能 12124687.1.2机械储能 12167967.1.3电磁储能 1280407.2储能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 12156617.2.1频率调节 12152797.2.2电压支持 13257607.2.3削峰填谷 13236657.2.4备用容量 13322607.3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1370167.3.1储能类型选择 1395517.3.2储能容量配置 13266447.3.3控制策略优化 13108227.3.4经济性评估 1393第8章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与新能源接入 13131878.1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概述 1360148.2新能源接入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14230958.3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420800第9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法规 14197029.1我国新能源政策法规体系 1571859.1.1新能源政策法规概述 15312289.1.2新能源政策法规主要内容 1522289.2新能源接入相关技术标准 1511689.2.1新能源接入技术标准体系 15298609.2.2新能源接入关键技术标准 1598279.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发展趋势 15175039.3.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5259009.3.2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1554279.3.3市场化改革深化 1514799.3.4安全监管日益加强 16190099.3.5国际合作与交流 1612703第10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161403610.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创新 161029310.1.1新能源发电技术 163078810.1.2储能技术 162610210.1.3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162558110.2新能源产业布局与市场前景 161300410.2.1产业布局 162101210.2.2市场前景 162406410.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展望 17528510.3.1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172314610.3.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7849610.3.3电网优化与协同发展 171767710.3.4区域协同与全球合作 17第1章智能电网概述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1定义智能电网,即智能化、自动化的电网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深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先进的传感、通信、控制、计算等技术,实现电网设备、用户、新能源的广泛接入与高效互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1.1.2发展历程智能电网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随后,各国纷纷展开相关研究。在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发展始于21世纪初,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1.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1.2.1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主要包括智能电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分布式能源监测等。通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设备,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1.2.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载波通信等。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为电网设备、用户、新能源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保障。1.2.3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关键,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控制、需求响应控制、电压无功控制等。通过先进控制策略,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1.2.4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为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1.3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3.1发展现状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特高压输电、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等。(2)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如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技术等。(3)新能源接入能力不断提高,促进清洁能源消纳。(4)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促进电力行业转型升级。1.3.2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网覆盖范围和质量。(2)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智能电网技术水平。(3)推动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4)加强市场化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5)推动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智能电网在全球的影响力。第2章新能源概述2.1新能源的种类与特点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各类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2.1.1可再生性:新能源来源于自然界中不断更新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2.1.2环保性: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能源,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2.1.3分布广泛:新能源分布广泛,有利于减少能源运输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1.4技术创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2.2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全球新能源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现状及趋势:2.2.1发展速度快: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持续增长,新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2.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如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2.2.3技术进步显著:新能源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技术的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2.2.4市场化程度提高:新能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3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新能源发挥着重要作用:2.3.1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减少我国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2.3.2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善能源结构。2.3.3促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3.4推动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3章新能源接入电网技术3.1新能源并网技术3.1.1并网方式3.1.1.1串联式并网3.1.1.2并联式并网3.1.1.3混合式并网3.1.2并网关键技术3.1.2.1电压和无功控制3.1.2.2频率和有功控制3.1.2.3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3.1.3并网运行策略3.1.3.1独立运行3.1.3.2联合运行3.1.3.3储能系统应用3.2新能源发电预测技术3.2.1预测方法3.2.1.1物理模型法3.2.1.2统计模型法3.2.1.3机器学习方法3.2.2预测误差分析3.2.2.1预测误差来源3.2.2.2预测误差评估3.2.2.3预测误差改进措施3.2.3预测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3.2.3.1负荷预测3.2.3.2电力市场交易3.2.3.3电网安全稳定运行3.3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技术3.3.1电力电子器件3.3.1.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3.1.2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3.3.1.3碳化硅(SiC)器件3.3.2电力电子变换器3.3.2.1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3.3.2.2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3.3.2.3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3.3.3电力电子装置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3.3.3.1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3.3.3.2电网互联中的电力电子装置3.3.3.3储能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第4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的挑战与策略4.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的挑战4.1.1间歇性新能源的并网问题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本节将从新能源出力的波动特性、预测技术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4.1.2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设备的影响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网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节将探讨新能源接入对变压器、线路、继电保护等设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1.3新能源并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新能源的接入将改变电力市场的竞争格局,对电力市场价格、交易策略等方面产生影响。本节将分析新能源并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4.1.4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调度的影响新能源的接入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优化调度策略、提高调度自动化水平等。本节将从调度运行的角度,分析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调度的挑战。4.2新能源接入策略4.2.1新能源并网技术策略本节将介绍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如电力电子设备、储能系统、虚拟同步发电机等,并分析其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和优势。4.2.2新能源并网政策策略本节将从政策层面,探讨我国新能源并网的扶持政策、价格机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4.2.3新能源并网规划策略本节将针对新能源并网的规划问题,提出合理规划新能源发电项目、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适应性等策略。4.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策略4.3.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协同本节将探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的协同创新,如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智能调度技术等,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4.3.2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产业协同本节将从产业层面,分析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4.3.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协同本节将研究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协同,如制定统一的政策体系、推动跨部门协作等,以实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良性互动。4.3.4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市场协同本节将探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市场的协同发展,如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新能源跨区域交易等,以提高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第5章新能源发电侧接入策略5.1发电侧并网关键技术5.1.1逆变器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实现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关键设备。本节将探讨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及并网电流控制等。5.1.2同步技术针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本节阐述同步技术在并网过程中的作用,包括频率同步、相位同步及电压同步等。5.1.3电压与频率控制探讨新能源发电侧并网过程中的电压和频率控制技术,分析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2发电侧新能源消纳策略5.2.1储能系统应用分析储能系统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调度性。5.2.2智能电网调度介绍智能电网调度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包括需求响应、实时调度等策略,以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5.2.3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探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发电侧的协同策略,包括多能互补、联合调度等,提高整体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5.3发电侧新能源调度策略5.3.1新能源预测技术分析新能源发电量的短期和长期预测技术,为发电侧调度提供参考依据。5.3.2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调度策略针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相应的调度策略,包括概率调度、多场景分析等。5.3.3分布式能源调度探讨分布式能源在发电侧的调度策略,包括微网调度、虚拟电厂等,实现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注意:以上目录仅供参考,实际撰写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同时为保证文章质量,请务必在撰写过程中遵循语言严谨、避免痕迹的原则。第6章新能源用电侧接入策略6.1用电侧新能源消纳技术6.1.1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光伏发电并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网电流质量控制、孤岛检测等,以实现光伏发电高效、稳定地接入电网。6.1.2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分析风力发电并网的关键技术,如变流器控制、低电压穿越、频率支撑等,以提高风力发电在用电侧的消纳能力。6.1.3储能系统应用技术本节阐述储能系统在新能源用电侧的应用,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和调峰填谷。6.2用电侧新能源需求响应6.2.1需求响应概述介绍需求响应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为新能源用电侧提供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手段。6.2.2需求响应策略分析新能源用电侧的需求响应策略,包括直接控制、价格激励、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需求,促进新能源的消纳。6.2.3需求响应与新能源协同优化探讨需求响应与新能源发电的协同优化策略,通过调度新能源发电和用户侧负荷,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6.3用电侧新能源分布式应用6.3.1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电侧的应用,包括屋顶光伏、光伏充电桩等,提高新能源在用户侧的渗透率。6.3.2分布式风力发电介绍分布式风力发电在用电侧的应用,如微型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与储能系统结合等,促进新能源的分散式利用。6.3.3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阐述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在新能源用电侧的应用,实现多种分布式新能源的优化调度和运行管理,提高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第7章新能源储能技术与应用7.1储能技术概述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储能技术作为平衡电力供需、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章首先对新能源储能技术进行概述,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等主要类型,重点介绍各自的原理、特点及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7.1.1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这类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频率调节、电压支持、备用容量等场景。7.1.2机械储能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这类技术具有储能容量大、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电力系统调峰。7.1.3电磁储能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电磁感应等。这类储能技术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瞬时功率补偿、电压稳定等场合。7.2储能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储能在新能源接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频率调节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储能系统可实时进行有功功率输出调节,保持系统频率稳定。7.2.2电压支持储能系统可对新能源发电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7.2.3削峰填谷通过储能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在高峰时段的电能存储,并在低谷时段释放,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7.2.4备用容量储能系统可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备用容量,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7.3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优化配置为了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在新能源接入中的作用,需要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7.3.1储能类型选择根据新能源发电特性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储能类型,实现功能与经济性的平衡。7.3.2储能容量配置结合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电网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容量,提高储能利用效率。7.3.3控制策略优化针对储能系统的特性,研究先进的控制策略,实现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高效运行。7.3.4经济性评估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储能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估,为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第8章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与新能源接入8.1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涉及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安全:保护智能电网中各类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2)系统安全:保证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安全。(3)网络安全:防御网络攻击,保障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的安全。(4)设备安全:保障智能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8.2新能源接入对信息安全的影响新能源的广泛接入,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面临以下挑战:(1)新能源接入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使得电网安全风险因素增多。(2)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和信息安全带来压力。(3)新能源接入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如数据传输安全、设备控制安全等。(4)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互动性增强,可能导致电网信息安全风险传递。8.3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策略针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以下防护策略:(1)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2)构建安全的系统架构: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提高智能电网的故障容忍能力和抗攻击能力。(3)强化网络安全防御: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防止网络攻击对智能电网造成影响。(4)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对新能源接入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保证设备安全可靠。(5)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水平。(6)开展信息安全培训与演练:加强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以上策略,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新能源的顺利接入和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9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法规9.1我国新能源政策法规体系9.1.1新能源政策法规概述我国新能源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五个层次。这一体系旨在引导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新能源的安全、高效、清洁利用。9.1.2新能源政策法规主要内容新能源政策法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新能源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政策、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新能源项目投资与补贴、新能源电力市场准入与监管等。9.2新能源接入相关技术标准9.2.1新能源接入技术标准体系新能源接入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新能源发电设备、电力系统接入、电力电子设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新能源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9.2.2新能源接入关键技术标准新能源接入关键技术标准包括:风力发电接入技术标准、太阳能发电接入技术标准、储能系统接入技术标准等。这些标准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监控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9.3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政策发展趋势9.3.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方面,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9.3.2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政策法规的完善。在新能源接入、储能、电力电子设备等方面,我国将逐步提高技术标准,推动新能源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