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22024版新教材_第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22024版新教材_第2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22024版新教材_第3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22024版新教材_第4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22024版新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帛竹简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动脑筋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5新闻速读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名人信息卡姓名:蔡伦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名人信息卡姓名: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末年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称为“医圣”。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张仲景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神医—华佗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被称为“神医华佗”。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名人信息卡姓名:司马迁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2024/9/30汉武帝时期史学家著《史记》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历史。2.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道教: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中国道教名山,张陵曾在此讲道。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太极八卦玉皇大帝炼制丹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老子太上老君张陵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支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以广泛传播。看谁答得快!——道教篇1、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2、统治者为什么支持道教?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①东汉②张角、张陵看谁答得快!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名称的由来是什么?③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道教篇动脑筋:道教为什么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佛教: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西游记》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古印度西汉末年看谁答得快!——佛教篇1、佛教的发源地是哪儿?2、佛教在何时已传入中国?3、佛教是通过哪一途径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3、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提倡转世轮回,宣扬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当时正处于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如一根浮木,给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以精神安慰,生存动力。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小结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时代成就地位蔡伦张仲景华佗东汉改进造纸术造纸鼻祖东汉末年东汉末年麻沸散、五禽戏外科鼻祖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宗教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富五车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2.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DB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3、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A.望、闻、问、切四诊法B.《唐本草》C.《伤寒杂病论》D.麻沸散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B.《后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DC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成语来源于我国本土宗教,此宗教是A.佛教B.道教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