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二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统神话包括上古神话、古典神话文学以及民间传说、志怪等体裁,其在历代创作中曾生发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广泛深沉的文化意蕴,因而也成为了我国国产电影天然的取法对象与题材宝库。由于神话题材天然具有的超现实性,其影视改编过程中往往难以采取真人实景的方式予以复现,因而依赖影视技术的动画成为了与该题材更为契合的表达载体。“神话重述”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最初曾在文学领域引起较为广泛的讨论,其基本意义指向为对此前流传的神话元文本进行重读、改编、扩写,以达到赋予其当下时代性之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科技手段的发展下,以传统神话作品充当故事外壳,生产成为精神消费商品后以多种载体进行传播的艺术形式也被纳入该视角的观照范畴,“国潮”动画电影便是与其理念高度契合的一种。“国潮”动画电影同时汲取神话题材作品重述成败两方面的经验,使得诸多观众原本耳熟能详的神话主角在影片中或失意化或顽劣化后得以“祛魅”,最终在神话原型人物的塑造方面推陈出新。欧美“新神话主义”创作的内在目标在于借助早前神话资源对以自然为代表之种种未知事物的赋魅想象来对抗现代异化,并最终与科技社会奉为圭臬的“理性”在经由形式上的初步冲突之后糅合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神话”。西方新神话主义创作主要是抓住早前神话元素进行现代神话构建,对于现代异化这一问题采取了对抗之后融合、再阐释的应对策略。从这一层面考量,“国潮”动画电影与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决定了神话母题为数众多,且多数母题中均蕴含如舍己为人、自力更生、打破命运牢笼等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基因与民族精神,这是独属于现代中国的宝贵财富,是文艺作品的文化根基,这也正是“国潮”动画电影在进行现代化改编之余仍能保留中国文化价值内核的根本原因。创作者们虽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做出了种种创新,但并没有抛开神话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反而通过重述将其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梳理也可看出,“国潮”动画电影在创作上更多地选择旧题新写,对神话资源进行承袭与延伸,意图通过“文化寻根”的方式将对当下问题的思考纳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体系之中。其之所以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成长至今,与多方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作模式也有密切关系,这不仅催生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艺术先行者,更让《长安三万里》《深海》等新一代业已不拘泥于单纯神话重述的影片成功与观众见面,达成了创作实践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国潮”动画电影在深入挖掘我国早期神话文本资源的同时,于内容与形式这两个方面形成了自我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使二者均为其价值内核的表达服务。(摘编自黄诗娴、陈可凡《论“国潮”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与时代价值》)材料二《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在文本层面最具颠覆性的改写,是将哪吒设置为一个反英雄。《封神演义》原著中哪吒是灵珠投胎,电影中则把灵珠改写为混元珠,并一分为二化为灵珠/魔丸,哪吒阴差阳错成为魔丸降世,原著中的反派龙王三太子敖丙却成为灵珠投胎。于是,原著中哪吒(善)/敖丙(恶),被颠倒置换为哪吒(魔)/敖丙(灵)。主角哪吒成为一个反英雄,反派敖丙则成为一个正面形象,这种天命的错置,也成为电影中哪吒逆天改命的叙事动机。另一个颠覆性的改写,在于把原著中登场就被打死的配角敖丙,变成哪吒的某种镜像体,建构起哪吒/敖丙这一镜像结构。哪吒/敖丙本就是混元珠的一体两面,哪吒虽为魔童降世被百姓厌弃,却一直想要获得百姓的认同;敖丙虽为灵珠转世,却因是龙族传人而被视为异类,一直遮住龙角想要隐藏身份。可以说,叙事层面设置哪吒/敖丙这一镜像结构,将古典文本中重视精神内核却忽视戏剧布局的哪吒故事,进行了一种类型化的现代文本改编。哪吒虽然在各类古典文本中被一再讲述、不断演化,但吸引人的始终是哪吒“削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反叛精神内核,而非故事文本的丰富性与戏剧冲突的复杂性。《封神演义》中,哪吒与龙王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哪吒的力量是压倒式的,因此善/恶之间无法建构起有效的矛盾对抗和张力充足的戏剧冲突。更深层、更震撼的悲剧性来源于哪吒与父亲无法调和的冲突,但“剔骨还父”这一戏剧高潮,几乎没有经过戏剧性的铺陈。因此,哪吒/敖丙这一镜像结构,相较于古典文本,建构了一种更复杂、更立体、更多层次的人物关系,戏剧冲突也随之变得更有对抗性。更重要的是,这一叙事层面的类型化改写,服务于故事主题的现代性转换。原著中哪吒与父亲这一核心冲突消失了,变成了电影中哪吒与敖丙的双主角成长故事。由此,就将哪吒神话原型包含的个体与父权之间的伦理悲剧,转化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一个主体性问题,并在这个合家欢的类型动画中被温和化为一个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成长故事。(摘编自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镜像结构与文化重构》)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神话因多样的艺术形式与深沉的文化意蕴,成为国产电影的题材宝库,其超现实性使动画成为与之最契合的表达载体。B.“神话重述”既指对神话元文本的重读、改编、扩写,也指以传统神话作品为故事外壳生产成精神消费商品进行传播的艺术形式。C.《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被设置成一个反英雄,敖丙则成为一个正面形象,这种天命错置成为哪吒逆天改命的叙事动机。D.《封神演义》中,哪吒与龙王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更深层、更震撼的悲剧来源于哪吒与父亲无法调和的冲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经过现代化改编后,保留了中国文化价值的内核,根本原因是其神话母题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基因。B.《大鱼海棠》在多方面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作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展现了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精神。C.《哪吒之魔童降世》设置了哪吒/敖丙这一镜像结构,这种颠覆性的类型化改写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契合了传统观念。D.《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传统的哪吒反抗父权的伦理悲剧故事改写为哪吒与敖丙的双主角成长故事,这种改写更易被观众认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凡人江流儿身为稚童却解除了如来佛祖的封印,并最终使得孙悟空打破桎梏、恢复法力。B.《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念着数来宝式顺口溜和陌生化跨时空台词登场,形象活泼俏皮,成了一个反英雄。C.《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将自己比拟成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将沧海之水簸干的大鹏,足见其自信满满,豪情万丈。D.《姜子牙》中半人半妖小九成为全片矛盾的核心,使姜子牙坚守本心并勇于反抗看似不可违背的元始天尊。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西方“新神话主义”创作和中国的“国潮”动画电影处理神话资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5.有评论家指出:纵观“国潮”动画电影历年创作,均将人物角色的塑造作为内容建构的重点,一方面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批量改动,张扬了“潮”之个性,但另一方面影片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却仍与神话原型所弘扬的“国”之价值观一脉相承。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塑造上的“国”与“潮”分别体现在什么方面?【答案】1.A2.C3.B4.①西方“新神话主义”创作主要是抓住早前神话元素进行现代神话构建,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神话。②中国“国潮”动画电影在创作上更多地选择旧题新写,对神话资源进行承袭与延伸。5.①“国”:《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文精神与神话母题中蕴含的打破命运牢笼的价值观一脉相承。②“潮”:《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传统神话中对哪吒与敖丙的形象进行了改动,哪吒由传统故事中一身正气的灵童改为魔童,反派敖丙则成为一个正面形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其超现实性使动画成为与之最契合的表达载体”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神话题材是具有的超现实性,影视改编往往又很难以真人实景的方式予以复现,所以,依赖影视技术的动画成为了与神话题材更为契合的表达载体”,可知并不是神话题材的超现实性使动画成为与之最契合的表达载体,而是与其他影视形式比较后,动画更具有的优势,成为了与该题材“更为契合的”表达载体,而不是“最契合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契合了传统观念”错,材料二第四段原文“更重要的是,这一叙事层面的类型化改写,服务于故事主题的现代性转换”,由此可知这样的文化重构契合的是现代观念。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国潮”动画电影使神话主角在影片中或失意化或顽劣化后得以“祛魅”,最终在神话原型人物的塑造方面推陈出新。A项中的江流儿,C项中的李白,D项中的小九,均不是神话主角。B.哪吒是神话主角,且经过顽劣化后得以“祛魅”,符合传统神话人物形象的推陈出新。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西方新神话主义创作主要是抓住早前神话元素进行现代神话构建,对于现代异化这一问题采取了对抗之后融合、再阐释的应对策略”可知,西方“新神话主义”创作主要是抓住早前神话元素进行现代神话构建,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神话。②结合“‘国潮’动画电影在创作上更多地选择旧题新写,对神话资源进行承袭与延伸”可知,中国“国潮”动画电影在创作上更多地选择旧题新写,对神话资源进行承袭与延伸。【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国”:结合材料一“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决定了神话母题为数众多,且多数母题中均蕴含如舍己为人、自力更生、打破命运牢笼等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基因与民族精神”和材料二“将哪吒神话原型包含的个体与父权之间的伦理悲剧,转化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一个主体性问题”可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文精神与神话母题中蕴含的打破命运牢笼的价值观一脉相承。②“潮”:结合材料二“主角哪吒成为一个反英雄,反派敖丙则成为一个正面形象,这种天命的错置,也成为电影中哪吒逆天改命的叙事动机”“另一个颠覆性的改写,在于把原著中登场就被打死的配角敖丙,变成哪吒的某种镜像体”可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传统神话中对哪吒与敖丙的形象进行了改动,哪吒由传统故事中一身正气的灵童改为魔童,反派敖丙则成为一个正面形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昂然有范揭方晓范本阳是破落户,是西城最知名的破落户。为什么这么说呢?范家祖上可了不得,有的当过府台,为一方百姓之父母;有的镇过边防,为千秋传颂之名将;有的高居庙堂,为政绩卓著之宰辅;有的远遁山林,为声名显赫之骚客……这样的家族,到哪儿都算得上是世家大族。可惜的是,范家后来家道中落,只零零星星出过几个进士、举人。待到范本阳这辈,不,从他祖辈、父辈起,就彻底没落了,祖孙仨可是连个秀才都没捞上。连秀才都没中,自然就绝了仕途,又自负出身名门,贩夫走卒之类、引车卖浆之属,是绝计不肯干的,为了生计,只能一代接一代变卖家产,什么金银细软、书法字画、铜鼎瓷器,都卖得干干净净。到范本阳这儿,已经家徒四壁。父母去世后,范本阳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在祖辈流传下来的这座大宅子里东瞧瞧、西瞅瞅,连鸟窝、老鼠洞都不放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别说,偶有收获,不是捡块碎银,就是摸串铜钱,可以勉强混几天温饱。家人?唉,范本阳这样的破落户,是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成家立业的,他自己也压根儿没往那儿想。有时,几杯浊酒过后,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喃喃自语:“堂堂范家,堂堂范家,至此绝嗣。奈何,奈何!”酒是泥人张邀他喝的。整个西城,范本阳几乎没有朋友,若硬要说有,那就只能是泥人张了。原来,西城破落的人家不少,可人家破落了就破落了,心态平和,凭双手自力更生,做豆腐、教私塾、卖馍馍、糊花圈、裱字画……养活一家人,自得其乐。可范本阳不同,他家道是破落了,可架子不倒,范儿不减,依旧拿腔作势,将自己当老爷看,寻常人家绝入不了他的法眼。比如吃饭,西域寻常人家不论早晚都叫呷饭。而范本阳循祖例,叫第一顿饭为朝食,叫第二顿饭为晡食,常说自己朝食已毕,或说晡食还在锅里呢,让人听了不舒服。比如睡觉,西城寻常人家都是说困觉。而范本阳却偏偏说成夜寐,还振振有词摇头晃脑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是《诗经》中《关雎》篇中的句子,被他拿来引经据典了。这还只是言语上,行为中范本阳更怪模怪样。寻常人吃饭,端起碗抄起筷子就吃,他还有前奏:净须、洗手、掸衣,有条不紊,方才不慌不忙地吃。寻常人走路,大步流星,虎虎生风,他身着长袍马褂,踱着方步,俨然老爷出巡。范本阳说,这叫派儿,叫范儿,叫气势。听者哄然而散,从此不跟他亲近,他自然就没有什么朋友了。泥人张不同,祖上也曾富贵过,虽没染上范本阳这样的酸腐病,头脑比较正常,却打心眼儿里理解他,便隔三岔五喊他呷几杯浊酒。酒酣耳热时,听他说些无端掌故,感叹些无常世事,以为人生一乐。不过,范本阳虽家徒四壁,可那座祖传下来的大宅子还非常完好,其巍然耸立之气势、富丽堂皇之气派,引人垂涎三尺。有人出大价钱要买这宅子,范本阳断然拒绝。人家说:“你都混成这样了,赶紧将宅子卖了啊。卖宅子所得,够你吃喝玩乐一辈子。”范本阳慨然道:“卖了宅子,何处为范?”按泥人张的理解,这话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宅子没了,范家的痕迹就从这世上抹去了,再也找不到了,二是说宅子没了,范本阳他立身处世的派儿、范儿,就彻底失去了,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人家气得直跺脚,拂袖而去。那年,日本兵入侵中国,不久就攻破了西城。日本兵蛮横地跟范本阳说,整个西城数来数去,只有他家这宅子气派,若用来作为司令部,真是完美。范本阳含笑点头,说:“是啊,到哪里找这般完美的宅子去,您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将这宅子送给皇军,如何?”这日本兵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答应了范本阳的请求,退兵而去。当天夜里,西城突然火光冲天,范本阳的大宅子火势凶猛,转瞬间成为一堆废墟。日本兵气得直骂“八嘎”,朝四面八方放了好一通枪炮,方才罢休。有人说,那晚的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特别地有派儿,有范儿,有气质。目睹这一切的泥人张,心头郁结,从此疯疯癫癫。捏泥人,只捏一种,那就是昂然而立的范本阳,派儿足足的,范儿足足的,气势足足的。(选自《小说月刊》2023.12)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范本阳成了西城最知名的破落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破落户,依然范儿不减。B.家道中落的范本阳不事生产,每天在大宅子里捡点碎银铜钱勉强度日,可见其懒惰。C.泥人张和范本阳是好朋友,是因为泥人张也是破落户,对范本阳的处境能感同身受。D.范本阳宁肯受穷也不愿意卖掉老宅,是因为这座完美的宅子是他和范家的立身之基。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如摇头晃脑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方才不慌不忙地吃”,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范本阳的“酸腐”。B.面对旁人卖宅的建议和日本人讨宅的要求,范本阳一个是“慨然”地拒绝,一个则是“含笑点头”,前后表现对比鲜明,耐人寻味。C.文章多处引用诗句、使用古语,如“奈何”、“何处为范”,既突出了范本阳立身处世独特的“范儿”,也使文章语言生动典雅。D.故事的最后,范本阳火烧老宅,在火光中与老宅同归于尽,而泥人张从此疯疯癫癫。这个结尾充满悲剧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8.小说标题“昂然有范”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范本阳的“酸腐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A8.①“昂然有范”是指在即将被日本兵征用为司令部的范本阳大宅子被范本阳烧掉,在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特别地有派儿,有范儿,有气质。②“昂然有范”还指范本阳为了不将祖上的大宅子给日本人作司令部而烧掉,体现出范本阳昂然不屈的民族精神。9.①情节上:小说前文用大量笔墨写范本阳的“酸腐病”,结尾写范本阳“昂然而立”的姿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②人物上:前文用很多笔墨突出范本阳的酸腐,与后文中他宁死不屈相对照,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旨上:前文用大量笔墨写范本阳的酸腐,更加突出他在民族大义上不肯屈服的气节,深化了小说的主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B.“可见其懒惰”错误。不能说明其懒惰,范本阳是因为讲派头,自负出身名门,不肯掉价做寻常活计。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心理的描写”错误。文中没有心理描写。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由原文“有人说,那晚的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特别地有派儿,有范儿,有气质”可知,标题“昂然有范”指的是范本阳在烧掉自己的宅子时昂然而立,他的这一形象特别地有派儿,有范儿,有气质。有人要买范家的大宅子,范本阳拒绝了。但是当日本兵要将范家的大宅子征作司令部的时候,范本阳的大宅子被烧成了一堆废墟,在火光中,范本中昂然而立,标题“昂然有范”还指范本阳为了不将祖上的大宅子给日本人作司令部而烧掉,体现出范本阳昂然不屈的民族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文用了大量笔墨写范本阳的“酸腐病”,写到范本阳虽然家道破落,但是架子不倒,范儿不减,依旧拿腔作势,将自己当老爷看,寻常人家绝入不了他的法眼。如言语上和行为上范本阳都怪模怪样,不同于常人。而文章结尾写到范本阳为了不将宅院给日本人而将宅院烧掉,在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所以在情节上,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本文用了大量笔墨写范本阳的“酸腐病”。而文章的结尾却写到范本阳为了不将宅院给日本人而将宅院烧掉,并且在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体现了范本阳宁死不屈的精神。范本阳的“酸腐病”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形成了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本文用了大量笔墨写范本阳的“酸腐病”,对后文写范本阳的宁死不屈起到反衬的作用,更加突出他在民族大义上不肯屈服的气节,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王问相国①曰:“今秦负强,以无道陵天下,天下莫不患。寡人欲割国之半以亲诸侯求从事于秦可乎?”子顺对曰:“以臣观之,殆无益也。今天下诸侯,畏秦之日久矣,数被其毒,无欲复之之志,心无所计,委国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如君之谋,未获其利而祇为名,适足以速秦之首诛,则无以得之,不如守常以须其变也。”王曰:“秦其遂有天下乎?”对曰:“必然焉。虽然,取不以道,得不以道,自古以来,未有能终之者。”赵间魏,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此君之下吏计过也。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也。今秦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间,不忘于侧息也。赵、魏与之邻接,而强弱不敌。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今无故自离,以资强秦,天下拙谋无过此者,故臣曰君之下吏计过也。夫连鸡不能上接,亦犹二国构难,不能自免于秦也。愿王熟虑之。”赵王曰:“敬受教。”韩与魏有隙,子顺谓韩王曰:“昭釐侯②,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相也。韩与魏,敌侔③之国,而釐侯执圭见梁君④者,非好卑而恶尊,虑过而计失也。与严敌为邻,而动有灭亡之变,独劲不能支二难,故降心以相从,屈己以求存也。申不害虑事而言,忠臣也;昭釐侯听而行之,明君也。今韩弱于始之韩,魏均于始之魏,秦强于始之秦,而背先人之旧好,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非良策也。齐、楚远而难恃,秦、魏呼吸而至,舍近而求远,是以虚名自累,而不免近敌之困者也。为王计者,莫如除小忿、全大好也。吴、越之人,同舟济江,中流遇风波,其相救如左右手者,所患同也。今不恤所同之患,是不如吴、越之舟人也。”韩王曰:“善!”(节选自《孔丛子·论势》)[注]①相国:指孔谦,字子顺,孔子八代孙。②昭釐侯:战国时期韩国第六位国君。公元前355年,昭釐侯任用申不害为相。③敌侔:力量相等。④梁君:魏国(又名梁国)国君。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寡人欲割A国B之半C以亲D诸侯E求从F事G于秦H可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速,指招致,与《六国论》中的“始速祸焉”的“速”词义相同。B.间,指离间,与《鸿门宴》中的“道芷阳间行”中的“间”词义不同。C.过,指错误,与《鸿门宴》中的“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词义相同。D.区区,形容少,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顺认为天下诸侯把国家命运交给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倚仗秦国的资本为自己谋利,却不能制服秦国。B.在子顺看来,赵国与魏国有嫌隙,却与秦国亲近是不明智的做法,他以比目之鱼为喻,强调赵、魏应团结一致。C.子顺认为昭釐侯委屈自己以求生存是明智的,因为当时韩国处于危险的境地,一个国家不能独立应对两个强敌。D.子顺以吴、越之人同舟济江为例,说明韩王应摒除小的嫌隙,与魏国保持友好的关系,并与魏国共患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秦负强,以无道陵天下,天下莫不患。(2)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14.请简述子顺认为韩魏不能有隙理由。【答案】10.CEH11.C12.A13.(1)现今秦国仗恃其强大,凭借不道德的手段欺凌天下诸侯,天下没有不担心忧虑的。(2)秦国不敢图谋吞并赵、魏的原因,只是两国互相照应,(共同)应对。14.①韩国比以前还要弱小,魏国和以前相当,秦国比之前更强大。②韩国居于秦国、魏国两个强敌之间。③齐国、楚国距离韩国较远难以依恃,不应舍近求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想拿出我国一半的土地,来亲近诸侯,以谋求和秦国周旋,可以吗?“寡人欲割国之半”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C处断开;“亲诸侯”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其后E处断开;“求从事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其后H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反而会招致秦国首先进攻我们魏国。/才招致祸患。B.正确。离间;从小路,秘密地。句意:赵国离间魏国。/取道芷阳,秘密地走。C.错误。错误;责备。句意:因此我说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D.正确。形容少;用于自称的谦辞。句意:那么以韩国人口之少。/我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游说之士……却不能制服秦国”错误,材料中“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一句中的“叉手服从,曾不能制”的主语是诸侯国,不是游说之士,意思是诸侯国君束手服从,竟不能制约他们(游说之士)。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负”,倚仗,仗恃;“陵”,欺凌;“患”,担忧,忧虑。(2)“所以”,……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徒”,只、仅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今韩弱于始之韩,魏均于始之魏,秦强于始之秦”可知,韩国比以前还要弱小,魏国和以前相当,秦国比之前更强大。②由原文“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非良策也”可知,韩国居于秦国、魏国两个强敌之间。③由原文“齐、楚远而难恃,秦、魏呼吸而至,舍近而求远,是以虚名自累,而不免近敌之困者也”可知,齐国、楚国距离韩国较远难以依恃,不应舍近求远。参考译文:魏王问相国子顺说:“现今秦国仗恃其强大,凭借不道德的手段欺凌天下,天下人没有不担心忧虑的。我想拿出我国一半的土地,来亲近诸侯,以谋求和秦国周旋,可以吗?”子顺回答说:“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没有益处。如今天下的诸侯畏惧秦国已经很久了,屡次遭受秦国的加害,没有想要恢复失地的心思。各诸侯国自己无计可施,就只好把国家的命运交给游说之士。那些游说之士倚仗强大的秦国以为资本,出卖这些国家的利益来谋取利益,而(诸侯因君)也只有拱手听从,根本不能制约他们。像您刚才的想法,没有获得实际的效果而只是虚有其名,反而会招致秦国首先进攻我们魏国,既然这么做无利可图,还不如遵守常规以等待天下之变。”魏王说:“秦国最终会一统天下吗?”子顺说:“必定是这样。虽然如此,(秦国)不用道义来取得(天下),从古到今,没有能够保住的。”赵国离间魏国,目的是以此亲近秦国,子顺对赵王说:“这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比目鱼之所以难以被人捕获,是因为他们两两并行而视以便一起逃走。现今秦国有兼吞天下的志向,时刻不忘窥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赵、魏两国与秦相邻接,但都是弱国,秦国不敢图谋吞并赵、魏的原因,只是两国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如果我们两国之间无故自相离间,那就会给强秦造成可乘之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计谋了,因此我说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绑在一起的鸡没法上架,如果我们两国之间出现麻烦,那么谁都难逃被秦国所灭的命运。请您仔细考虑这件事。”赵王说:“谢谢您的教诲。”韩国与魏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子顺对韩玉说:“当年的昭釐侯是一位明君,申不害是一代贤相。韩魏两国势均力敌,但釐侯还是手持圭玉去拜见魏王,并非他喜好卑下厌恶尊贵,也不是他考虑不周到,而是因为他明白与强敌为邻,稍有不慎就会有亡国之祸,韩国不能在东西方与魏秦两国同时为敌,所以才放下身段顺从魏国,委屈自己以求生存。申不害总是要深思熟虑之后才肯说话,是个忠臣;昭楚侯信任他,照他说的办,是个明君。现在的韩国要比当年弱小,现在的魏国则和当年实力相当,而秦国却比当年强大多了。如果韩国仅仅因为一点点分歧就背叛两国先君结成的友好联盟,那么以韩国人口之少,处于两个强敌之间,这可实在不够明智。齐楚两国距离遥远,难以指望,而秦魏两国近在眼前,喘口气儿的功夫就到了。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将为虚名所牵累,又难免为近敌所困扰。为了大王您考虑,莫不如忘掉那些小过节来保全我们两国的友好之交。吴越两国虽有世仇,但如果两国的人同舟渡江,在遭遇大风浪时,他们也会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互相援救,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共同的危险。如今韩国不顾自己所面临的与魏国共同的危险,竟要背弃两国之盟,这就连吴越的同舟之人都不如了。”韩王赞道:“说得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①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作者五十岁,罢官后家居江西上饶。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松冈避暑,茅檐避雨,概括了词人在山冈游览的种种场景,这种生活已成为常态。B.词人扶怪石看飞泉的心境与陶潜《归去来兮辞》中“抚孤松而盘桓”的心境相同。C.东家在迎娶新妇,西家在送女儿出嫁,两家人门前都是灯火通明,一片欢声笑语。D.词人与民同乐,代农民感谢清风白露每夜滋润稻谷,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倍感欣喜。16.“闲去闲来几度”一句中“闲”字蕴含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闲”表面上是写词人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游山玩水,闲适自乐,实质上暗含了词人心怀壮志却被罢官闲居,只能寄情山水,借酒浇愁的无奈。【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心境相同”错,本词中,此时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郁结;《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此时心境应是宁静恬适、乐天自然。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上片的关键词就是“闲”字,“松冈避暑,茅檐避雨”写的是他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几度”写出了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醉扶”写出作者的救国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又却是、前回醒处”,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所以他的“闲”并不是“闲情逸致”,而是“被迫的闲”,是“无聊”。结合注释“罢官后家居江西上饶”作者罢官闲居的背景,游山玩水,闲适自乐只是一种表象,而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寄情山水,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红楼梦》擅长用典,其中的潇湘馆、湘妃竹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所用典故相同,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及其芙蓉花签与《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存在文化关联。(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对庄宗的“成败之迹”进行探究考查,并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之理”,说明了盛衰之理的根本在于“人事”。(3)《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美景时,以“清溪泻雪”之句写出了水的清澈洁净。这种“以雪喻水”的写法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江娥啼竹素女愁②.芙蓉泣露香兰笑③.忧劳可以兴国④.逸豫可以亡身⑤.惊涛拍岸⑥.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娥、芙蓉、逸豫、涛、堑、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沙枣花是眼下这场奇迹的另一元。我极度渴望,向只在春天闻过沙枣花香的人描述沙枣果实,向只在秋天尝过沙枣果实的人拼命形容沙枣花香——唯有两者共同经历过,才能明白何为沙枣。才能完整体会这块贫瘠之地上的最大传奇——这中亚腹心的金枝玉叶,荒野中的荷尔蒙之树,这片干涸大地上的催情之花。所有开花结果的树木都诞生于物种的进化,唯有沙枣,诞生于天方夜谭。诞生于金币和银币之间、奇遇记和地中海的古老街道之间,诞生于一千零一夜所有的男欢女爱之间。它惯于(①),长满尖刺,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伤害。然而世上与忠贞情感相关的事物都富于攻击性。比如玫瑰,比如沙枣。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花开了!我所经历的最(②)的芳香,要么法国香水,要么沙枣花香。沙枣花开了,这片荒野中所有的年轻的,无依无靠的爱情,终于在大地上停止了流浪。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③)退守到果实深处。所有爱情(④)。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防备②浓烈③心甘情愿④瓜熟蒂落B.①防守②浓烈③甘之如饴④瓜熟蒂落C.①防备②浓厚③心甘情愿④水到渠成D.①防守②浓厚③甘之如饴④水到渠成19.文中画横线处连用四个“小小的”,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18.A19.①“小小”作为叠词,使语意得到强化,突出了沙枣的渺小;②四个“小小的”连用,节奏感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沙枣的微小身形和磅礴力量形成了鲜明对比。【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防备:为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预先作好准备。防守:守卫;把守。文中有“随时准备迎接伤害”,选择“防备”。浓烈:浓重且强烈,常用于描述气味、色彩或感情等方面。浓厚:浓,密的:强烈。文中饱含对沙枣的赞美,故选“浓烈”。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作谓语、宾语、状语。甘之如饴: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作谓语、宾语。文中用作状语,选择“心甘情愿”。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多用于自然形成的事物,侧重形容事情发展有了结果。水到渠成:经过主观的充分努力而达到成功,侧重形容事情的成功。文中比喻沙枣花的爱情修成正果。选择“瓜熟蒂落”。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是对沙枣的描写。从用词看,“小小”运用叠词,突出其小,叠词的表达效果是强化语意;从修辞手法看,连用三个“小小的”,构成反复修辞,有突出强调的作用,结合下句“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的微小身形和磅礴力量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句式看,“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三个偏正短语构成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近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近半数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在过去几年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有所下降。同时伴有词汇量不足、表达方式单调等问题。互联网时代,知识普及变得轻而易举,而“词穷”现象也相伴而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的思维和认知。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建立更加紧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文化凝聚力的基石。然而,“词穷”现象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使个体表达方式变得粗劣,长此以往,带来的是对民族文化的沉重打击。“词穷”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深刻反思。针对年轻群体所面临的这一困境,我们必须采取①。其中,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便是广泛阅读、深入阅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我们可以促进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和谐共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在信息时代,尽管快速浏览成为常态,但我们绝不能忽视②。对于经典之作,唯有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方能领悟其中的真谛,洞察书中的深刻哲理。阅读③,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积少成多,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夯实语言文字基础。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请结合材料第二段,简要概括我们需要改变“词穷”现象的原因,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多种途径进行引导②深度阅读的价值③需要持之以恒21.①语言是人进行思维认知、沟通交流的工具,②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③“词穷”现象会给民族文化带来沉重打击。22.近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在过去几年中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同时伴有词汇量不足、表达方式单调等问题。【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文“其中,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便是广泛阅读、深入阅读”,可知此处应填“多种途径进行引导”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前文“尽管快速浏览成为常态”和后文的“于经典之作,唯有细细品味、反复琢磨”,可知此处应填“深度阅读的价值”之类的内容。第③处,根据后文“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积少成多,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可知此处应填“需要持之以恒”之类的内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①从语言的广泛意义看,结合“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的思维和认知。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建立更加紧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概括出“语言是人进行思维认知、沟通交流的工具”;②从语言对文化的意义看,结合“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文化凝聚力的基石”概括出“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③从危害看,结合“长此以往,带来的是对民族文化的沉重打击”概括出“‘词穷’现象会给民族文化带来沉重打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根据近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超过近半数”矛盾,去掉“超过”或“近”;“语言文字表达有所下降”的“表达”“下降”主谓搭配不当,在“表达”后加上“能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并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材料二: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再次访法,在向马克龙总统赠送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时说:“我看《悲惨世界》,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确实感到震撼。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伟大作品的震撼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伟大作品能够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伟大的作品,犹如璀璨星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不仅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还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伟大作品的震撼力量,首先体现在对心灵的触动上。习近平主席提到阅读《悲惨世界》时,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的那一刻令人感到震撼。这种震撼源于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它让我们感受到善良与宽容的力量。同样,中国的经典作品《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人物的命运起伏,当我们读到黛玉葬花、宝玉出家等情节时,无不为其中所蕴含的凄美与无奈所触动,内心深处涌起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易逝的惋惜。 伟大作品还具有启迪智慧的力量。《论语》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影响了无数代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学习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思想家也曾从中获得启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又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它的出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冲击了当时的社会观念,让人们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启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深入思考。 伟大作品能够引发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深刻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中国,鲁迅的《呐喊》《彷徨》等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唤醒了无数民众的觉醒,为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伟大作品的震撼力量。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容易陷入浮躁和功利之中。伟大作品能够让我们在喧嚣中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价值。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感,促使我们为构建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让我们珍视伟大作品,用心去感受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