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解析版)_第1页
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解析版)_第2页
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解析版)_第3页
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解析版)_第4页
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一、选择题1.(2023·重庆南开中学检测)东晋初期,南迁侨民不在所在州县编户,所以不承担赋税徭役。为增加收入,东晋和南朝多次推行“土断”政策,即将侨居人口编入所在州县户籍,承担赋役,并严惩豪门隐匿户口,如会稽大族庾亮就因藏匿千余侨民而被处死。由此可知,“土断”政策()A.迟滞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B.刺激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加剧了土著与侨民的矛盾D.强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即将侨居人口编入所在州县户籍,承担赋役,并严惩豪门隐匿户口”可知,“土断”政策有利于强化国家对侨居人口的户籍控制,增加国家的编户齐民,打击地方士族,故选D项;“土断”使南迁的侨民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进而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魏晋时期导致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在于北方的战乱,南方统治者政策的调整只能起到客观刺激作用,排除B项;“土断”之后,南方的侨民获得了与当地土著同等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也需要缴纳赋税,有利于缓和双方之间的敌对情绪,排除C项。2.孝文帝时期,韩显宗上书道:“使寺署有别,士庶异居”“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是以士人同处,则礼教易兴;伎作杂居,则风俗难改”。这一言论()A.强调尊崇儒家文化B.说明了门阀政治的腐朽性C.意在加强礼乐教化D.强调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使寺署有别,士庶异居”“是以士人同处,则礼教易兴;伎作杂居,则风俗难改”可知,韩显宗主张士大夫阶层与普通平民、僧尼区别居住,他还借助士大夫阶层共处可以促进礼仪教化的现象,劝诫统治者要加强社会的礼仪教化,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故选C项。3.(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隋朝不仅实行“大索貌阅”,即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还实施了“输籍定样”,以划分户等及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A.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B.加剧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C.阻碍了小农经济有序发展D.反映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隋朝实行“大索貌阅”进行人口核查,同时按照户等制定纳税标准,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人口来稳定财政收入,故选A项;隋朝的“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有利于加强户口控制从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以缓和土地兼并,排除B项;这些措施有利于小农经济有序发展,排除C项;“输籍定样”是按照户等制定纳税标准,并不属于重大变革,排除D项。4.(2023·江苏徐州模拟)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故选C项。5.(2023·辽宁大连二模)考古发现,南诏纪年文物如碑刻、经卷、塔砖、石窟题记、铁柱等,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但与唐朝官方交往时却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导致其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据此可知()A.藩属体系有政治约束作用B.中央与民族政权长期对峙C.少数民族依附于中央政权D.南诏并不认可当地的文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但与唐朝官方交往时却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可知,唐代南诏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宗藩关系下,南诏政权在与中央政府的往来中必须承认中央王朝的宗主地位,体现了宗藩关系对藩属国的政治具有约束作用,故选A项;“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说明南诏国在政治上认可宗藩关系,有利于促进二者之间的和平交往,排除B项;“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说明当时南诏国的政治独立性很强,排除C项;“南诏纪年文物如碑刻、经卷、塔砖、石窟题记、铁柱等,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说明南诏国在当时更加认可南诏当地文化,排除D项。6.(2023·湖南永州联考)唐代的彭州建德草市,贸易繁盛,“商旅辇货至者数万”,“百货咸集,蠢类莫遗,旗亭旅舍,翼张鳞次。榆杨相接,桑麻渐繁”。于是,“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这表明当地()A.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社会治安趋于恶化C.长途贸易占据主流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建德草市商贸繁荣,凸显了其经济功能,地位日益重要,于是设置具有治安功能的镇。这表明当地在经济和治安层面的治理能力有所提升,故选A项。7.据《新唐书·刑法志》记载:“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诫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获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这一现象表明()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唐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C.唐玄宗试图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D.隋唐盛世的出现得益于君主开明答案:A解析:由材料“常自选太守、县令,告诫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获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可知,唐玄宗励精图治,亲自选拔治理地方的太守、县令,为国家稳定发展、经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选A项。8.永徽年间,太常乐工宋四通等人为宫人通传信物。高宗特令将他们处死,并命令将这一处分附入刑律之中。谏议大夫萧钧上疏说,此案发生在敕令未附入刑律前,按当时刑律不应被处死。随后高宗免除了宋四通等人的死罪,改为流刑。据此可知,唐朝司法实践()A.强调礼法并用 B.重视人文关怀C.重视依法判决 D.有效制约皇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高宗特令将他们处死”“此案发生在敕令未附入刑律前,按当时刑律不应被处死”可知,唐朝时,高宗处置刑案和后来更改处罚的依据都是法律,体现了当时判决重视依据法律,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判决,并未体现礼制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高宗减轻判决并非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敕令未附入刑律,排除B项;皇帝特令处死乐工,且其敕令入刑体现了皇权高于法律,反映了法律并未有效制约皇权,排除D项。9.(2023·北京怀柔区三模)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汉代。这说明()A.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始于汉朝B.接触交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C.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达到顶峰D.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文化交流……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知,隋唐时期文化交流带来文化融合,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即中华文化圈,故选D项;“开始”说法错误,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就有广泛的交往交流,排除A项;“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强调各国之间的接触交往,而不是各族人民,排除B项;“中外文化……超过汉代”说明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超过汉代,而非达到顶峰,排除C项。10.(2023·江苏扬州调研)为了照顾外邦学生,唐朝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这可以佐证唐朝()A.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B.民族关系的交融性C.选官方式的多样性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据材料“为了照顾外邦学生”“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可知,唐朝在选官中对外国学者实行特殊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选A项;唐朝与新罗属于国家间关系,并非民族关系问题,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仍为科举制,并没有体现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对外邦学生的照顾,不能佐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D项。11.北魏统治中期,北方豪族“就耕良田,广为产业”“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这一现象表明()A.基层社会治理亟待变革B.统治秩序逐渐瓦解C.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加强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北魏中期,豪强土地兼并、争夺人口,威胁了中央集权,急需通过变革地方管理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三长制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维护了统治秩序,“逐渐瓦解”说法错误,排除B项;“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说明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减弱,排除C项;“抑制”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政府应对土地兼并的措施,排除D项。12.(2023·湖南常德一模)665—669年日本的两次遣唐使都表示要同唐朝和亲。702—752年的四次遣唐使把全面吸收唐文化放在首位。777—838年的三次遣唐使则带着劝诱迎回尚滞留在唐朝的日本学者、留学生、学问僧的使命。这一变化反映()A.开放是唐朝的基本国策B.日本受唐影响发展迅速C.社会状况影响中外交流D.日本社会转向脱亚入欧答案:C解析:据材料“777—838年的三次遣唐使则带着劝诱迎回尚滞留在唐朝的日本学者、留学生、学问僧的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日本调整了遣唐使的任务,反映了社会状况影响中外交流,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答案:(1)表现:生产工具的进步;北方粮食作物的引入及耕作制度的发展;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形成多个专业化的手工业中心;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以扬州为代表的全国性商业都会的崛起;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地。影响: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安史之乱前后的人口南迁潮流;赋役制度改革(两税法的实施);依托大运河的全国性的商贸活动;开明的对外政策(市舶使的设置)。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据材料一“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可知,北方粮食作物的引入及耕作制度的发展;据材料二“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和材料一“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可知,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据材料二“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可知,形成多个专业化的手工业中心;据材料二“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可知,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据材料二“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可知,以扬州为代表的全国性商业都会的崛起;据材料二“唐代后期,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