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编20世纪后半期20世纪后半期第七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不仅猛烈冲击了学校教育,而且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曾经在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进步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新教育”思想开始失势。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引起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教育界的激烈争论,迫使学校教育更加认真考虑与应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纷纷涌现,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教育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自20世纪3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在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已成为一种对美国中小学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教育思潮。作为“进步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对立面,它主张加强智力训练和提高学业标准,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60年代末,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失去其统治地位。20世纪后半期第七编在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被称为“新传统主义”教育思想的还有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和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提倡宗教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真正的基督徒,主张教育属于教会,提倡宗教训练。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提倡“复古”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强调“共同的人性”和“永恒学科”,主张加强理智训练和品格培养。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它们以现代心理学为依据研究教育问题,试图进一步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其中影响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是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在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探讨学习理论以及教学方法和技术问题,推行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这无疑推动了教育理论科学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科结构,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倡“发现法”和儿童早期学习,确实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成为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而且对欧洲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课程改革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世纪后半期第七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重视品格教育和主张个人的自由选择。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教育思想曾对西方国家的青年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人物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强调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主张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联系成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教育思想不仅在苏联教育界而且在国际教育界均享有盛誉。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更多的教育家重视教学论问题的研究,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其中,以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为代表提出的“一般发展”教育思想,强调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整个身心的发展)。以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为代表提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强调以个性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为依据,促使教学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优效果。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为代表提出的“掌握学习”教育思想,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和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水平。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为代表提出的“有意义言语学习”教育思想,强调学习分类、“同化”、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0世纪后半期第七编在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的产生被认为是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该思想旨在对教育的概念、命题和问题进行“清思”,消除由于概念含糊不清而引起的无休止的争论。这一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在教育理论上,而不是在教育实践中。20世纪60年代后,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的以法国教育家朗格朗为代表人物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终身学习,重视教育的整体性,提倡学习化社会。这一教育思想不仅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据,强调教育应该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提倡人本化的课程和方法以及自由的心理气氛。这一教育思想的产生主要针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以及当今学校教育对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忽视,无疑为西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第三十六章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01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02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0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析04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托马斯·阿奎那宗教神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教育思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欧美国家中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马里坦是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基督教教育,强调“教育属于教会”,重视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复兴,培养“真正的基督徒”。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曾在欧美国家中得到较广泛的传播,但难以自圆其说的内在矛盾又使它逐渐衰落下去。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一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新托马斯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较大的派别。由于它曾被罗马教皇宣布为官方哲学,因而得以借助教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在欧美国家中流行。从历史上看,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托马斯主义在13—14世纪达到顶峰之后便走上了下坡路。到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托马斯主义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其宗教理论威信一落千丈。从18世纪开始,托马斯主义传统基督教哲学一直试图复苏。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出现了种种危机,才使托马斯主义找到了复苏的机会。为了麻痹人民群众,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抗影响日益扩大的马克思主义,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回到中世纪”“回到托马斯”的口号,重新捡起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遭到批判的托马斯主义。1879年8月,教皇利奥十三世发表教皇通谕《永恒之父》,宣布托马斯主义为天主教的“唯一真正的哲学”,要求一切天主教学校必须讲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重建托马斯主义”。1880年,他们在罗马成立“圣托马斯学院”,作为活动的基地;同年8月,宣布圣托马斯为哲学界“最高权威”“天使博士”,并拨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开设托马斯哲学讲座,竭力把鲁汶大学办成国际性的托马斯主义研究中心。教会不惜花费巨资再版和发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创办刊物宣传托马斯哲学。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一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为了复活托马斯主义,教皇还特别规定了复活托马斯主义的理论原则,要求使托马斯主义理论现代化,能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结合。新托马斯主义创始人之一、比利时哲学家梅尔西埃(D.J.Mercier)于1900年发表了《19世纪哲学总结》,提出“作为现代托马斯主义的捍卫者,一方面应当尽量利用一些新的依据,另一方面应努力使托马斯的基本原理不断地体现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上”。20世纪60年代初,梵蒂冈宗教会议明确规定了托马斯哲学的“世俗化”和“现代化”方针,提出与其他宗教的对立,与各种哲学流派对话,利用诸如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研究成果来充实新托马斯主义。1974年和1975年,在托马斯·阿奎那逝世700周年和诞辰750周年时,新托马斯主义者两次举办纪念活动,又一次重申不拘泥于托马斯主义的陈旧教义,要适应时代的需要。1980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承认:“在圣托马斯那里存在着许多空白”,急需填补起来,并要“同现代科学文化结合”。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一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新托马斯主义的一系列“改革”,使新托马斯主义有了区别于托马斯主义的特征:它不再因提倡宗教而公开反对科学,而是“调和”宗教与科学;它不再因抬高信仰而公开否定理性,而是“调和”信仰与理性;它不再因宣扬神本主义而公开排斥人本主义,而是“调和”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鼓吹神学的人本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建立在宗教哲学基础上的教育理论,是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1929年,教皇发表题为“青年的基督教教育”的通谕,宣称“教育就应是基督教教育”,反映了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哲学家马里坦又倡导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二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从教育目的上看,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一种把基督当作生命的真正的基督徒。在宗教信仰与科学的关系上,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两者互为依赖和互相补充。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是灵魂和肉体的自然统一体,“具有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功能”。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还特别强调要为年青一代安排一个符合教会要求的环境。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1.生平和教育活动雅克·马里坦(JacquesMaritan,1882—1973)是法国神学家、哲学家、教育思想家。从1914年起,马里坦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和凡尔赛修道院任教。20世纪20年代,他参与组建了包括“托马斯主义学会”在内的12个托马斯主义哲学研究中心。1940年,法国沦陷后,马里坦移居美国。在美国居住期间,他参加了戴高乐组织的抵抗运动,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43年,马里坦还在耶鲁大学举办了系列教育讲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里坦受戴高乐委派担任法国驻梵蒂冈罗马教廷大使。1948年,马里坦再度赴美,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一直工作到1960年退休。马里坦一生研究领域广泛,著作甚丰。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反现代主义》(1922)、《教育在十字路口》(194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观》(1955)、《人的教育——马里坦的教育哲学》(1969)等。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1教育的目的马里坦认为,人们同时具有自然和文化存在的两重性。在他看来,教育的任务在于“形成人”,或者说,在于“引导那种使人成为人的推动力”。由此,马里坦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主要的目的,另一种是第二位的目的。他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全无缺的人。”教育的其他目的,如“传递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公民做好准备”“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都是第二位的目的。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1教育的目的按照马里坦的看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但他并未对人的本性进行直接解释,而是提出“人是什么”这个他认为任何教育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里坦认为,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他有更丰富和更高尚的存在:通过知识和爱,他有精神上的超存在”。显然,马里坦强调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一种虔诚上帝、服从上帝、热爱上帝的人。具体表现为“人是富有理性的动物,他的最高尊严在于智慧;人是和上帝有个人关系的自由个体,他的最高正义在于自愿地服从上帝的法律;人是被召唤到神圣生命和威恩祷告自由的、有罪的和受伤害的生物,他的最高完善在于爱”。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2学校的任务马里坦认为,教育是终身进行的,一直持续到死亡为止。学校教育只是人的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基本任务是为人能够终身进行自我教育做准备。为了使年青一代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马里坦指出,学校教育的部分工作应与知识和智慧有关,通过教学使学生“由最初的真理的热爱向智慧方向发展”,使学生具有批判性头脑,养成敏锐的辨别能力。为此,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智力和精神方面的抱负,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萌芽,尊重学生个人对现实的理解。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马里坦建议,在正规教学科目之外,学校还应该给文体活动一定的位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3教育的阶段马里坦将年青一代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心理、智力发展的特征。根据上述的发展分期思想,马里坦将年青一代的教育也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阶段7年)、人文学科教育(中等教育阶段7年)、高等学习阶段(大学教育阶段)。各个阶段教育的任务有所侧重。一是初等教育阶段。马里坦强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想象唤醒儿童的理智力量。二是中等教育阶段。马里坦认为,在这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接受基本的“自由教育”或“一般文化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有选择的人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天赋智力得到发展,并掌握普遍的知识,获得理智自治力,以便头脑清醒地、批判性地完成社会职责。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3教育的阶段马里坦将年青一代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心理、智力发展的特征。根据上述的发展分期思想,马里坦将年青一代的教育也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阶段7年)、人文学科教育(中等教育阶段7年)、高等学习阶段(大学教育阶段)。各个阶段教育的任务有所侧重。三是大学教育阶段。马里坦认为,一所理想的大学应当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即是传授所有专门知识的场所。他还提出要贯彻普遍的教学原则,在教专门知识的同时,注意把专门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马里坦将大学学科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实用艺术和应用科学;第二类是实践科学;第三类是理论科学和艺术;第四类是哲学和神学理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三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马里坦2.教育思想2.4道德教育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马里坦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的第一功能,“应当在学校和学院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马里坦强调指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爱”。按照马里坦的意见,承担年青一代道德教育或爱的教育任务的首先是家庭。此外,学校也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任务。马里坦的道德教育理论中渗透着他的宗教观。他认为,人具有自然和超自然两种美德。但同时能使人的这两种美德得到培育的只有基督教教育,因为“基督教教育不仅重视人的自然精神性,也不仅仅只把人性的内在生命力发展作为其全部工作,它是以神赐的生命能量以及信仰、希望、博爱三种神学美德作为其全部工作的落脚点”。此外,“人类理智和良心上的”疾患,也只有同时“通过迫切需要的宗教信仰的复兴”和“通过理性的道德力量的复兴”进行“特殊的医治”才能治愈。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四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析以马里坦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在欧美国家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在美国出版的众多教育哲学著作中,马里坦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和杜威等人齐名。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在欧美国家中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流传,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就政治立场而言,新托马斯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托马斯主义者曾经组织了一批力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60年代之后,他们变换策略,主张搞“缓和”和“对话”,但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未变。新托马斯主义的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一些敌视共产主义的人的心理。其次,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思想流派不同,它有教会做强大的经济支柱和组织保证。而教会势力在西方社会中根深蒂固,影响广泛。新托马斯主义也自然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寄托。此外,新托马斯主义采取了比托马斯主义灵活的策略,能够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立场。例如,它在60年代提出“现代化”和“世俗化”的主张。这使得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能吸取其他教育思想流派的营养,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支持。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第三十六章第四节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析当然,应该指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也提出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见解。其一,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时代,是囿于物质文明的束缚做物质的奴隶,还是重视精神需要满足精神追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文主义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步进电机硬件课程设计
- 步进工件运输机课程设计
- 棒料切断课程设计
- 书籍编写合同范本
- 住校教官合同范本
- 砌砖劳务合同范本
- 建材人工合同范本
- 嘉定工地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白云打井合同范本
- 规范合同范本查询
- 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 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
- 2024年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考聘用综合网格员(派遣至吉华街道)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 湖北省襄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医学课件血管性痴呆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培训考核试题
-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个人分析报告论文4200字】
- 2024年自然资源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笔试(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2024年秋季《护理学研究》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