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

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不同的生物遗传物质不同,而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构也不同,蛋白质是生物

性状的主要承担者,故推测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与蛋白质相比,DNA更耐高温,DNA的热

稳定性大于蛋白质,另外蛋白质也不能自我复制;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故推测不同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知识点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题型一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

2.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细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将S型菌杀死后与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仍然会出现S型菌

C.加热杀死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

D.注射活的或死亡的R型菌都不会引起小鼠死亡

答案A

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含有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

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的R型活细菌②无毒的R型活细菌③有毒的S型活细菌④无毒的S型活细

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

答案B

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S型细菌某些DNA片段进入R型细

菌细胞中,与R型细菌的基因发生重组,所以细胞中出现了有毒的S型细菌,另外在小鼠体

内还有没有转化的无毒的R型细菌。

4.下图是科研工作者重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分析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组2组3组4组

正常R型菌正常S型菌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S型

S型菌菌与正常R型菌

混合

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A.该实验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DNA

B.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2、4组可观察到S型活菌

D.重复做1、4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

答案A

解析该实验并未将S型菌的各成分分开研究,因此不能证明起转化作用的是S型菌的

哪一种物质,A错误;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4组为该实验的实验组,B正确;4组加

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

菌,C正确;重复实验可排除突变等偶然因素造成的差错,D正确。

[题型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细菌荚膜B.细菌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

答案D

解析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上,使R型细菌转化

为S型细菌。

6.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

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结果发现试管内仍

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B.1、3和4

C.2、3和4D.1、2、3和4

答案D

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中有部分R型细菌

转化成S型细菌,即1号试管中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

7.如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打碎的提取的s

S型菌+R型菌一结果1

S型菌型菌DNA

DNA酶水解

+R型菌一结果2

S型菌DNA

A.DNA酶的作用是水解S型菌的DNA

B.结果1中S型肺炎双球菌占绝大多数

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

答案B

解析A项为条件对照,正确;结果1中少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S型肺炎双球菌占少

数,B错误;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D正确。

知识点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8.下列有关噬菌体和侵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原核生物

B.T2噬菌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用14c和用可以达到相同效果

D.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D

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B错

误,D正确;在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14C和重不能起到相同的效果,"C和180存

在于DNA和蛋白质中,不能分别标记两者,C错误。

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

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

C.①、⑤D.③、⑤

答案A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在

DNA中只有①磷酸含有P元素,在蛋白质中S元素应存在于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④。

10.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

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35S或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D.②⑥①④⑤③

答案C

解析该实验首先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

菌混合培养,使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搅拌,离心分离,最后对上清

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DNA和蛋白质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情况。

11.以下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关于此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保温分离X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

①含35s的噬菌体+细菌怵循、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②含32P的噬菌体+细菌保温'分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A.上清液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的培养基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菌

B.此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

C.①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进入了细菌

D.②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进入了细菌

答案C

解析上清液主要成分是细菌的培养基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质量较重的沉淀物的主要

成分是细菌菌体,A正确;此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

质外壳仍留在外面,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B正确;①实验说明标记物未进入细菌出现在

上清液中,②实验说明标记物进入了细菌,出现在沉淀物中,C错误,D正确。

12.用即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C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搅拌、离心,上清液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沉淀物

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A错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

B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注入自身的DNA,子代噬菌体的DNA

会含32P,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

噬菌体,C正确,D错误。

知识点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牛的遗传物质是DNA

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细胞内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可以

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B、C正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

二字的含义是“绝大多数”生物,不是指DNA含量,D错误。

14.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TMV

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能检测至I]HRV的RNA和蛋白质

C.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能检测至U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甲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R型细菌

S型细菌

R型细菌的培养基

(1)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了(填“体内”或“体外”)转化实验,其中第

四组是O

(2)艾弗里及其同事设计实验的关键是,其目的是证明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例,可以作出________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

是,他们观察到的实

验现象是o

糯(g)yn,s型细度的DNA蠹®”S型细菌的蛋白质、

+DNA酶荚膜多糖

R型细菌的培养基R型细菌的培养基

乙丙

(6)通过上述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为此他们设计了另一实验(如

图丙所示),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该实验能够说明

答案(1)体内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

(2)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转化因子

(3)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DNA是遗传物质

(5)DNA酶将DNA分解成脱氧核甘酸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6)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1)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第四组是R型活菌与加热杀

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

(2)艾弗里及其同事设计实验的关键是分离纯化和鉴定S型菌的物质,其目的是证明转化

因子(遗传物质)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

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是DNA是遗传物质。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加入DNA酶,由于DNA酶

将DNA分解成脱氧核甘酸,脱氧核昔酸不是遗传物质,因此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基

中只长R型细菌。

(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排除蛋白质、多糖等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为此他们设

计了如图丙的实验。由于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因此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

基中只长R型细菌,通过上述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做的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废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小搅拌后离心

I/®,鱼®一上清液

被"S标记的噬菌体U-沉淀物

(1)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对该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具体方法步骤是

(2)正常情况下,上清液的放射性(填“高”或“低”);如果搅拌不充分,会导

致放射性较高。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噬菌体提供的和细菌提供的

o(选填“DNA模板、脱氧核甘酸、氨基酸”)

(4)图中所示实验并不能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该

组实验中放射性较高的部位是(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答案(1)蛋白质(外壳)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

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2)高沉淀物

(3)DNA模板脱氧核昔酸、氨基酸

(4)32P沉淀物

解析(1)仅在4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所以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

壳);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所以对该噬菌体进行标记的

具体方法步骤是: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培

养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细胞中,而是留在外面,

所以正常情况下,上清液的放射性高;如果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

外壳将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高。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噬菌体提供的DNA模板和细菌提供的脱氧

核甘酸、氨基酸(作为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

(4)图中所示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细胞而留在外

面,并不能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

一组实验,即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智标记的噬菌

体的DNA会进入细菌细胞,在其指导下合成子代病毒,因此可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该组实验中

放射性较高的部位是沉淀物。

❶易错题型

混淆噬菌体标记方法

1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

D.用32P和35s分别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4噬菌体

答案D

解析分别用32P和35s培养大肠杆菌,用正常的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用

分别标记的噬菌体再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观察噬菌体的DNA还是蛋白质注入细菌细胞内后

能产生子代噬菌体。

•拓展提能•

TUOZHANTlNENG

1.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证实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

“转化因子”,A错误;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别提取S型菌的蛋白质、

DNA、多糖等物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进而确定遗传物质,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只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

的遗传物质,D错误。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

鼠体内,在小鼠体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A曲线所示为S型细菌

B.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

C.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被S型细菌DNA转化的结果

D.若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换成S型细菌的DNA,其余条件不变,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

含量变化情况仍可用图中曲线表示

答案B

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在死亡的小鼠体

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A正确;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

转化开始时少部分会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曲线ab段下降,B错误;引起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C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混合后会出现

S型细菌,原因是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换成S型细菌的DNA,其余条件不变,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仍可用题图表示,D

正确。

3.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进行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

质,A正确;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以确保肺炎双球菌能增殖和转化,

B正确;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错误;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各种

成分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正确。

4.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标记后的噬菌体与细菌搅拌

混合,噬菌体侵染细菌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叱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甑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病毒的繁殖离不开细胞,要标记噬菌体,应先标记细菌细胞,A错误;本实验选

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只由蛋白质和DNA组成,B正确;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

心等手段是为了把细菌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开,C错误;仅用35S标记噬菌体壳体蛋白做

侵染细菌实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而不

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也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5.如图表示用同位素却、35s分别标记Tz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然后进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

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是()

A.31p、32P和35sB.31P>32P和32s

C.〃P、32P和3?s、35sD,却和3?S、35s

答案A

解析在Tz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并且S仅存在于蛋白质中,

99%的P都存在于DNA中。当TZ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细胞

内,而其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面。4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利用细菌的组成成分,

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叩、少数DNA含却,所有子

代噬菌体的蛋白质都含

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培养基不能培养噬菌体,A错误;该实验分别用为和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

错误;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

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

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H、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

大肠杆菌;乙组用无放射性的4噬菌体去侵染用组、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的是()

A.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很强而沉淀物几乎无放射性

B.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乙组上清液与沉淀物放射性都很强

C.甲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十、35s

D.乙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分子中都可检测到3H

答案D

解析甲组用田、35s标记的4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由于L噬菌体的蛋

白质含3艮35S,其DNA含3艮不含35s,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上清液因含有4噬菌体

的蛋白质外壳(含3H、《)而放射性强,而沉淀物因含有4噬菌体的DNA(含却也具有较强放射

性,A错误;乙组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去侵染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搅拌、

离心后,由于4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3H和3咫)没有放射性,离心后的上清液应几乎没有

放射性,但沉淀物因含山、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所以放射性很强,B错误;甲组子代“噬菌体

的DNA分子是以亲代4噬菌体的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得到的,故可以检测到组,但不能

检测到35s(因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C错误;乙组子代4噬菌体利用来

自用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可能含有组、《)、脱氧核甘酸(可能含有却分别合成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DNA分子,前者可检测到汨、后者可检测到组,D正确。

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凡是有细胞结构的

生物,无论是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都是DNA;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

9.如右图所示,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丙侵染植物

细胞后,在植物细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乙[手表示核酸

OO表示衣壳

答案D

解析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核酸组装而成的,核酸为遗传物

质,所以子代病毒应与病毒乙相同。

10.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

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请

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S型菌

I

分离提取

多糖脂质RNA蛋白质DNADNA+DNA酶

,IJiIiIiIiIII,

R型菌

(1)格里菲思利用S型菌和R型菌做实验:第四组实验现象的正确解释是R型菌从

中获得了,导致细菌转化,从而恢复了形成荚膜的能力。

(2)在格里菲思所做实验基础上,艾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所示)-

在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首先从,然后

,观察o

(3)艾弗里所做的实验中,设置1〜5组实验的目的是,实验结果说

明。5、6组实验结果说明。

答案(1)加热杀死的S型菌某种物质(或转化因子)

(2)S型细菌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是否

有S型细菌(菌落)出现

(3)相互对照S型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DNA结构必须保持完整才能

行使遗传功能(或DNA结构被破坏失去遗传功能)

解析(1)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感染小鼠后,出现了能形成荚膜的S型菌,说

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为验证“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提纯、鉴定,获得DNA、

蛋白质、多糖等各种成分,然后将这些物质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培养基上能否有S

型细菌菌落的出现。

(3)1〜5组实验相互对照,结果说明DNA为遗传物质,其它都不是。第6组实验说明DNA

被分解后,失去了遗传功能。

11.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

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因为它

的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获得分别被岬、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o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

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在2〜5min时,上清液中的《、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

射性的90%和20%,由此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

以证明。

(4)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

噬菌体一致,实验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