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_第1页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_第2页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_第3页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_第4页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

(作者:单位:邮编:)

提要: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

文明。这一基本观点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生态要素、生态系统、

生态循环及生态平衡等都是人类社会赖以进化的根基,在社会生产力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尽管在我国古代文献上没有出现“生态”这

个词汇,但是浩瀚的考古史料证明,中华文明史是一部不断认知生态

原理的历史。国外古代生态思想,与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相比,既有共

同之处,又有区别。首先,国外古代生态思想,是以西方的古希腊哲

学界为代表的自然有机论、大宇宙与小宇宙论以及天人感应论为标

志。这些思想大多反映在哲学家的书本里。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则与

平民的生存、生产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其次,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

历史渊源长于国外。例如,最新考古资料证明,系统体现中国古代城

市建筑生态风格的考古发掘实物已有8000多年历史,而国外这方面

的考古实物、史料要比中国晚得多。第三,中国的古代生态思想被系

统、完整地继承下来,直至今天仍然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和文化艺术。现代生态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基础理论。实践证明,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人口、

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据考证,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原始生命体。从那时起,

逐渐演变出勃勃生机的地球生态系统。在300多万年前,地球生物

圈又发生一次“生态”革命,直立的古人类诞生了!从此,人类就依存生

态,改造生态,与地球生态系统一起进化、生存、发展。在逐渐走向

生态文明的自由王国的征途上,人类对生态的理念、行为有过重大失

误;在向大自然索取并缴纳昂贵学费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自然生态的演变

史。

第一节什么是生态

一、生态概念的提出

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繁衍着无数的生物。既有各种各样的高等

植物和动物,又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既有高达几十米的参天

大树,又有依附在地面的地衣、苔薛;既有飞翔在云端的猎鹰,又有

生活在地下的鼠类。尤其是浩瀚的大海,各种生物更是千姿百态,至

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大自然的这些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分布,表

面上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却是井然有序,它们都遵循着生

态规律,生存演化在适合于自己的特定环境中。

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就是生态,研究这些关系的学科被称为

生态学。是谁最早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我们只能从考古

发现与资料中去寻找答案。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向世人宣告,有

据可考的华夏文明已有8000~10000多年的历史。秦安大地湾遗址

考古史料证明,8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创造了文字,有了旱作

农业文明,建设了令当代人都赞叹不已的人居生态,绘出了盘古开天

多彩的画面,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建筑了人类“原始会堂”,设

计出“城镇化”的建筑群等。这些考古证据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们是

生态理念的最早实践者。

从生态学科理论演化的角度,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于1865年提出

生态这个词。他认为动物对于无机和有机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就叫做生

态。1895年植物生态学创始人瓦尔明奠定了植物生态学的基础。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即:有机体必然与它们

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许多科学家虽然没有使用生态或生态

系统这个词,但都从不同角度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这里就不——赘述。

二、生态概念的内涵

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结构与功能单元称作生态系统。生物系

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系统包括有机环境与无机环境。有

机环境包括有生命的有机体、死亡的生物个体以及有机质等。从宏观

上看,环境也包括星际环境,如太阳系中的引力,特别是地球、月亮

和太阳之间的星际关系。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出

现,生态学正在向分子生态学的领域扩展。

生态科学借用了经济学的概念,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和蓝

色、绿色藻类叫做生产者,把所有动物叫做消费者,把微生物叫做分

解者。所有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这种能量和营养关

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由此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自然物质的合成与分

解过程。

从生态学分类上看,还包括下述生态学科:

1.种群生态

单一物种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关系叫做种群生态。一般说来,自然界

里这种只有一个种群生存的自然地域较少存在。而在人工生态系统

中,以技术的力量实施人工控制,力图选育单一种群优势的情况却比

比皆是。例如,大面积单一品种农作物种群的农田生态,或者某些完

全由人工控制的示范农田生态,其中只有一种作物生长,主要是为了

经济产量或为了某种科学目的的试验。

2.群落生态

由多个种群共聚形成的生态单元叫做群落生态。自然界中的多种群

生态是普遍存在的形式。在人工生态中,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等优化

目标,经常利用表1-1中的种群关系,以便配置多种群的生物群落。

例如农业中的多种作物之间的立体配置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群落。

3.系统生态

自然群落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种群构成,它们与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相结合,构成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群落是由各种不同种的乔木、灌

木、草本植物,以及各种动物组成。由于生物种类繁多,群落形成了

一个较独立的能量和营养循环单位。但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群落之间,

仍然有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例如,森林与草原群落之间,陆地群

落和海洋群落之间也有物质、能量的交流关系,等等。

4.微生物生态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由多个微生物种群构成的“微生态系微生物

群落和由某一优势微生物种群自我控制的生态关系。

5.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生态

例如,气候中的光照、热量、积温、降水之间,以及土壤中有机质、

土壤通透性、土壤团粒结构与其含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植物生

长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所以,研究生态不能不研究环境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在水循环方面尤为典型。海洋控制着全球水的大循环,陆

地上的地表水、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的下渗水构成水的中循环和无数的

小循环。这些中小循环又参与到海洋-陆地之间的大循环。在循环过

程中,动力来自于太阳能和星际之间的引力。一般地讲,创造良好的

环境要素组合必须依靠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的相互结合。例如,使用

有机肥、菌肥,冬季的温室大棚,高寒地区的塑料薄膜覆盖,滴灌、

喷灌工程,水利工程等,都属于调节、改善土壤与小气候环境条件,

以利于农业的高产、优质。

6.人类与生态的关系——人类生态

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类生态学。该学科主要研究人

的吃、穿、居和行等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

都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结构功能体。这种复合关系是以人类为主

体的生态系统。要根本改造和优化环境条件,必须实施大型生态建设

工程。例如,220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显著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学科分类讲,自然界还存在着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环

境工程系统、生态工程系统等,由于分布在本书相关内容中,这里不

作具体介绍。

三、种群生态关系的模拟例证

表1-1以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为例,列举出两个种群间的生态关系。

表中的符号“o”表示中性,既无利也无害:+”号表示有利,“-”表示有

害或抑制。

表1-1中的第一种关系表示两个种群的中性关系。第二、三种关系

的实质是生物种群之间对资源环境的竞争关系。当资源有限制时,种

群之间对环境资源尤为敏感,相互之间表现为竞争和抑制。第四种关

系,由于资源与环境的限制,或者两个种群之间有一个是弱势种群,

因而受到抑制。第五种生态关系表示寄生植物或寄生动物对于被寄生

者的关系。第六种是指大型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或捕食小型肉食动

物。例如,猫捕食老鼠,狮子捕食羚羊等。第七种关系,两个种群生

活在同一生态空间,对一方无害,对另一方有利.例如,固氮菌与豆

科作物、豆科作物(如大豆)与其他作物(如玉米)之间,固氮菌与豆科

作物共生互利,大豆根瘤菌固氮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当它们分离后,

则互相可以独立生存。第八种关系,例如,豺与更大型的肉食动物的

关系,当狮子捕猎时,它总是跟随其后,以便从中不劳而获。但狮子

与豺之间的这种生态关系,不是必然存在的。第九种是人们最熟悉的

互利共生关系,也是运用最多的生态关系。例如,蚂蚁和蜥虫,蚂蚁

食用鲂虫分泌的略带甜味的液体。冬季,蚂蚁把鲂虫叼到自己的洞穴

避寒,待来年再把其带回春暖花开的地面。所以,消灭蜡虫不止喷洒

农药这一种途径,切断蚂蚁与射虫的生态关系或许更有效。

表1-1只是列出一些最简单的和最常见的两个种群之间的生态关

系。大千世界,生态关系相互交错,千丝万缕,极为复杂。但仅仅这

9种关系也足以说明,生态关系是人类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必须遵守的

客观规律。不论哪一种关系,都可以应用到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例如,

利用种群间的相克关系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可达

到生态治理的多赢目标;运用相生关系进行生物固氮或生物肥料的生

产,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则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效益

目标。

四、生态要素及其地位

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抑或是光、热、水、土、气等各

种环境因子,它们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其意义都很重大。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必须保持环境的多样性,

这样才有利于生态关系的良性化。此外,各种生物还有着重要的科研、

经济、产业和社会意义。例如,只有发展动物饲养业,才能发展动物

加工等多样化的产业;只有维护生物多样性,才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要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例如,具有自然生产力的土地

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生态生产力可分为生物生产力和环

境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说生态具有生产力,实际上是指生物

与环境的有机组合才具有更强大的生产力。生物生产力的实质是生物

的生命活力与环境诸要素优化配置的合力。在完全自然条件下,经过

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一定的生物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生物与环境诸要

素之间的自然组合,是最优的生态组合与配置。例如,产量最高、品

质最优的茶叶必然生长在酸性土壤,并且有云雾缭绕、湿润凉爽的自

然环境与之相配合,再加上科学管理,才能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

益相统一的目标。生态要素的类别见图1-1。

优质、优价是一条尽人皆知的农业经济原理,但如果农作物种植在

不适宜的生态系统中,即使有好的品种也生产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

达不到高收益的经济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规律是第一性的,

经济规律是第二性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十分注意这一点,即必须

同时调控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环境是不可

替代的生产力要素,它具体表现为土壤的肥力(自然与经济肥力)、气

候的适宜性(自然的与经济控制的)、水资源的供给(自然降雨与经济灌

溉)和地理位置等。所有这些,都包含自然和经济两个方面的生产力

要素在内。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既有浩如烟海的文字记载,也有丰

富的实物佐证,许多精华部分一直继承、发扬光大至今。追寻我国古

代生态思想的源头,理清其历史沿革的来龙去脉,应当从有文字记载

的久远时代开始。这不仅有利于当代生态科学的理论升华及其在实践

中的应用,而且对于生态思想的古为今用,丰富我国的生态文明内涵,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缘起

人类之初,本与自然界浑然一体,完全依赖自然生产力生活。由于

没有能力抗衡种种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现象,因而产生了对生命体和

自然环境的敬畏。考古发掘表明,在漫长的蒙昧时期,人类以图腾等

形式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畏惧。这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生态文化现

象。

1.对动物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思想萌芽

远古时代,先民们把某种动物作为图腾崇拜产生了最早的图腾神。

例如,我国传说中的“黄帝族以熊为图腾:夏族以鱼为图腾”;‘商族以玄

鸟为图腾”;半坡母系氏族公社实行以鱼为象征的生殖器崇拜,并举行

“鱼祭3我国古代图腾崇拜非常普遍,崇拜的动物很多。有些少数民

族至今仍有动物崇拜的现象。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一方面崇拜大自然,依靠大自然提供食物和避

风遮雨的场所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又惧怕大自然,因为人

们经常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也抵御不了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

的威胁,便以崇拜图腾的方式乞求大自然的恩赐与保护。在长期的进

化中,人们逐渐积累了顺应自然的理性认知,这就是远古时期人与自

然界保持和谐、一致的生态思想萌芽。

2.对自然环境现象的图腾崇拜是又一种早期生态思想萌芽

如果说对动植物的自然崇拜,是源于自然生长发育的动植物提供给

人类以衣食之源,从而对其产生图腾崇拜的话,那么把天、地、日、

月、星、雷、雨、风、云、水、火、山等自然物尊奉为神,是由于古

人类对自然环境运动现象无法从科学上进行解释,从而对自然现象产

生原始感性经验,即把自然当作神加以崇拜,并以某种顶礼膜拜的仪

式寄托人类的某种愿望;同时,也把自身看做是顺自然神意而生,受

天地之命而降。

其实,在世界各个民族的自然观上,曾普遍存在自然崇拜现象。古

代人类无论是狩猎和采集,还是农耕和牧畜,天时地利具有决定性作

用。由此看来,这种自然文化现象就是“天地人”协调的生态哲学思想

萌芽,即人、动植物都是自然所生;大自然就是天、地、日、月、星、

雷、雨、风、云、水、火、山、石等。

从积极的方面看,是人们已意识到这些生物和自然现象对人类有重

要意义。为了生存,对自然界既要依附、顺从、和谐,又要斗争和保

护。这不仅表现为一种信仰,也是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对当时

保护生命和自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人类最早的生态思想和实践,

它的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一种传统观念传承至今,为

后人所遵从。

3.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源于农耕文明

如果在旧石器的采集、狩猎期形成了生态思想萌芽的话,那么从新

石器时代以来就进入了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则促使生态思想由萌芽

走向人类生态学思想的逐步形成。

种植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了古代文明时期。源于

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发展的显著标志。它意味着人类从自

然文化时代过渡到人文化时代。自然文化的所有领域,即无论是物质

生产——采集和狩猎,或人口生产——“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杂婚”

形式,还是消费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自然而然的,是和自然界浑然

一体的,甚至美(装饰品和雕刻)也表现了自然主义的特色。农耕文明

却不同,与自然文化相比,是重人伦和人事的,是一种人文化,是人

用文字记载的文明。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调和”与“天人合一”的观念,并

且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融入了这些观念中。在实践上,创造并总结

了一整套提高耕作技术的丰富经验,如种植制度上的轮作复种和间作

套种,耕作制度上深耕细作和水、旱耕作的技术,以及栽培制度上的

中耕除草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早在上古舜帝时,就设有管理自然的虞

官伯益。到先秦时代已设有山虞、泽虞、川衡、林衡,并制定实施环

境保护规定。如《礼记•月令》根据保护生物资源及生产的需要,曾

提出过各季、各月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具体规定,《吕氏春秋》中提出

的“四时之禁”,《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关保护生物资源的“先王之法”,

对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淮

南子・主术训》)o纵观中外历史,凡是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都是以农

耕文明为基础的;凡是强调对自然资源休养生息的民族,其古代文明

也都延续至今;越是不断更新自然力的文明,就越是能持续繁衍不息。

我国许多农田已开垦耕作了上万年,至今仍然丰产丰收,就是最有力

的佐证!

4.缺少生态理性是诸多古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

在人类历史上,有些曾辉煌一时的古文明消亡了,他们作为历史陈

迹被淹没在沙海之中,沉埋在黄土之下,或被浩瀚的海洋所吞噬,只

是在考古发掘中人们才知道其昔日的光辉。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些古文

明毁灭时,揭示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严重破坏森林和其他绿色植

被,过度使用土地,以致生态的恶化使无际的沃野变为荒漠的土地,

失去支持生命因素的能力。

这种历史现象发人深省:越是古老的文明,其古老的主人越是认为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越是拼命从大自然中索取。换句话

说,越是一开始拥有良好生态与环境条件的部落或民族,就越是易于

逆生态规律而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对自然的开

发和利用就往往越是深化而广泛,从而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也就愈加

严重。以至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他们的历

史,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一旦生态与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

人类的文明源于农业,但农业并不仅仅就是耕地和粮食,它必须有

一个“土壤-农作物-林木-草植被-水体-水生物”相互支撑的基本生存体

系。而一个“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科技-教育”相互促进的人文环境,

一个尊重生态、热爱自然的人类思想意境和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经

济-社会大系统的稳态进化,才能形成现代生态文明。不管信息时代

的知识经济如何发展,也不管无土栽培技术怎样先进,在没有营养元

素的支撑层中是种不出庄稼的,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是永远生长不了鱼

类的。

二、“天地人合一”的生态观

中国古代“天地人合一”思想,对生态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与天地人合一思想和由此衍生出的生态文明有

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1.“天地人合一”是古代生态系统思想的萌芽

我们尚不能断定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生态系统的思想。但从哲学意义

上看,“天地人合一”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萌芽却是没有太多争议

的。这是由于“天地人”思想具有客观性、整体性、统一性与和谐性的

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建立在朴素的系统哲学基础上的。早在3000多

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其基本点是人

与自然统一。既然天地代表大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又是自然所生,这

就形成了人、生物和环境等自然现象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

大生态观或者叫做朴素的生态系统思想。

2。“天地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思想

“天地人合一”是一种宏观战略思想,因而也属于大生态思想的萌

芽。《周易・乾卦》r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

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说,在天

地人的关系中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

也就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当然,人不是

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采取积极的态度r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上乾》)从周代起,经先秦至明

清,历经3ooo多年,这种“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为大多数哲人所宣扬、

解释和发展,成为代表中国哲学基调的思想,并在发展中又不断丰富

和完善。“天地人合一”思想具有宏观、整体与和谐的内质,这与生态

思想的哲学辨识是统一的。所以,“天地人合一”思想一向为古代历代

王朝的统治者及其文武战略家所青睐。

儒家对于“天地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极重要的贡献。相传孔子

作《易传》,在《说卦传》中说r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

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

义。”《易传》以天地人“三才’之理作为自然法则,建立有条理的世界

体系。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r诚身有道,不明乎

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

子•离娄上》)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向。《中庸》把“诚”视为

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r诚者物之始也,不诚无物”,从而

要求人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地人合T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

但它们是“合而为一”的。他说r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

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他又说r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

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之神》)

我国古代这些论述“天地人合一”思想的例证,可归纳为一点,即把

自然界、人和万物看做是统一的整体,可以说这是大生态思想的萌芽。

3。“天地人合一”的人类生态学思想

天地人合一思想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涵义,即人本思想。从生态学观

点看,这是典型的人类生态学观点。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的吃、穿、

住过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生态科学的分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

生产力主要是以解决吃、穿、住为主,可见当时的人本思想与人类生

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不谋而合的。孔子对“天’的解释就是立足于人的产

生。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他把天和时间联系起来,

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可见“天地人合一”有比较深刻

的人类生态思想的萌芽,即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个别与

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与万物既然都是天地所生,他们是共生

共处的关系,当然应该和睦相处。

道家也提出了“天人一体”的人本生态思想。老子说r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这种“道法

自然”的思想,强调人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

统一是以人为主的。道家承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以人为本,但

不承认主宰者r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曰大。”(《道德

经》,第34章)庄子对天也做了精辟的解释,他说r天地与我并存,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也就是说,天就是自然,人是自然所

生,但人能变天然的东西为人为的东西,两者是统一的。也就是说,

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是主动的一面,“乐”与“不乐”,就看人与自然

采取“和”还是“不和”的态度。庄子强调天就是自然的东西,人变自然

物为人造物,以便为人服务。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人本生态思想道出

了人与自然的区别,即人能把自然的东西变为人为的东西。

三、尊重生命与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些国外思想家十分推崇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法国思想家施韦

兹在他创立尊重生命伦理学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中国思想家老子、孔

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说在他们的思想中,人和动物的问题早

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说

他们是深刻而富有活力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创立者和宣告者。

1.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

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东方传统文

化思想对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突破会有所帮助。东方的伦理不是以人类

为中心的,它不鼓励剥削资源。他们懂得,要给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

而不去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

的神圣统一起来。西方现代思想家所寻找的尊重生态的伦理学突破口

正是中国古代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儒家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宋

代,更趋成熟。他们在继承先前儒家思想的同时,吸收了墨家的“兼

爱”,庄子“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天地人合一”

思想,并且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就是说,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基础上,

提倡人们爱护其他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程朱(程颗、程颐、朱熹)学

派的“天地人合一”哲学特别是程颗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

想,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尊重生命的思想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并为大多数

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天道生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天地人

合一”并列的深湛的思想。“天道”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生生”

指产生、出生,一切事物生生不已。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

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自然界生物生生不息,

既是自然之“道”,又是自然之“德

老子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先于天地存在,即“先天地生”

(《老子》第42章),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产生万物。这里:‘道"

作为宇宙的本体,它产生原始混沌之气,气分裂为阴阳(生天地),天

地产生万物。这是道家世界观的总观点。儒家哲学也是主张“天道生

生”的。《周易大传》的最基本的思想有二:一是“生生之谓易”;二是“天

地之大德日生”(《周易•系辞上》)o意思是说,世界万物生而又生,

生生不息,这就是“易”,即“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而且:圣人

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生态伦理哲学思想的深刻阐述。

2.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思想

程颗把“天理”作为他的哲学的最高范畴。他说“天只以生为道”,天理

即“生,,;生,,是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说,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之下,产生

天地万物,人是天地万物之一。人明白这个道理才成为仁者,故“仁

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这里的生是运动的

意思,世界万物由于运动而不断生出;或者把生理解为循环,天地万

物都在运动中循环,在循环中进化,这是宇宙的本体,即基本规律;

人是这生生不息运动中的一员。

明朝的王阳明对此也作过论证,他说:风,雨,露,雷,日,月,

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他的学

生问人与禽兽草木’何谓之同体”?他说r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

与它间隔得。”认为人只是宇宙中的一员,人与天地万物一体,是伙伴

关系,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人与万物的形体,统帅气的变化的本

性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这是哲学向生态伦理学的过渡,从“天地

人合一”得出生态伦理的结论。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天地人合一”思想

有别于西方的入主宰和统治自然的思想,这更符合现代生态伦理学精

神,它对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更新思想

儒家学者在说“仁”时,把道德范畴扩展到自然界。这就是由“仁民”

到“爱物例如,曾子引述孔子的话说r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

焉。”孔子说r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

我国夏代制定的古训r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

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孔子正是依据这一古训,把伦理行为推广

到生物,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不按规定打猎是不孝的行为,宣扬“国

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绕卵”(《礼记・曲礼》下)。这里

把保护自然提到道德行为的高度,对于自然资源来说这是一种永续利

用的观点。

“礼”这一伦理范畴,也被推广到尊重自然。“礼也者,合于天时,设

于地财,顺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记・礼器》这里

GL)0

的“礼”包括了天地人。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生之本也「先

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

也”(《荀子・礼论》)o他的“礼”的范围包含天地人万物,而且它是生生

之本、类之本、治之本也。因而他说:不合时宜过早宰杀动物是不符

合礼的。《孔子集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r季子”这个人在捕

鱼时,把小鱼放生了。孔子听后说r季子真是道德完备呵。”这里把对

待动物的行为被视为道德问题,强调捕鱼时应捕捉大鱼而放生小鱼。

这个包含资源永续利用思想的故事发生在2ooo多年前。

儒学发展到汉朝董仲舒,就其生命哲学而言,可以说是完成了“仁”

从,,爱人,,到,,爱物,,的转变,用生态伦理学的话来说,道德关心从人的

领域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他说r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春秋繁露・仁义法》)把“仁”的范畴扩展到了鸟兽鱼虫,这是极为难

得的。宋代以后伦理思想家,不仅把人类的伦理道德看成是人为的社

会规范,而且还把其看成是宇宙的本体。他们对“仁”的论述,与先秦

儒家相比,有重大发展,其中之一是把“仁”与整个宇宙的本质和原则

相联系,把“仁”直接解释为“生”,即解释为一种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

例如,朱熹在《仁说》中说,天地之心要使万物生长化育。它赋予每

一种生物以生的本质,从而生生不息。清代思想家戴震进一步提出“生

生之德”就是仁。他说r仁者,生生之德也……所以生生者,一人遂

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孟子字义疏正•仁义礼信》)

即人人都能遂其生,不是只求人类遂其生,而是让天下的万物共生,

便是“仁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仁”等社会伦理扩展到人对自然现象与生物的伦

理,也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古代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这对现代生态学

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四、由对自然的道德规范到生态利用保护思想

生态规律本身不是保护生态的命令,从自然规律到保护生态,有一

个转化的环节,即二者之间有一座“桥例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

规律转变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需通过如下的形式实现。

・遵从生态学规律:维持生命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必须循环,否

则将毁灭生命。

•实行生态学评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具

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道义前提:人类应当保护人自身和其他所有生命的生存。

由上述三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禁止损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行为。这里,“禁止损害生态系统物

质循环的行为”,就是“从自然规律到保护生态”之间的“桥”;或者说,“生

态伦理观念”就是自然规律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桥’:由此对自然规律的

朴素认识向生态保护与利用规范转化。

1.老子从宇宙整体性观点出发提出“道法自然”的生态利用思想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尊道贵德”是《老子》理论的核

心。老子把“道”提升为对自然总规则的高度。他说的道大体上有三层

意思:第一,它先于天地存在,“道者万物之奥二它作为天地万物存在

的根据,产生了天地万物。第二,它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清代哲学家王夫之把它读为r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意思是说,道,自然无为,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不是它

所为。唐代的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把这一名句断为:人以地为

法则,以天为法则,以道为法则,便是以自然的本性为法则。这就是

自然之“道第三,“道”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之治就是按“无为”

的原则,符合“天道自然本性”的原则;为无为,则无不治按照这一

原则,过顺乎自然的生活,是人的最高德行。这就是王充所说r故无

为之为大矣。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

2.程朱学派从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角度提出生态保护思想

程景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因而人对天地万物要施以仁爱

之德。他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自然万物是人的“四肢百体”,是

人的“无机的身体”,怎么能不爱呢?朱熹认为,仁者是“天地万物之心”,

仁的基本内涵是“心之德了爱之理这里,“心之德”是从心上说,就人

而言的:'爱之理”是从规律上说,就‘天”而言的。“仁者,爱之理”,指“仁

是体,爱是用”,“仁是根,爱是苗也就是说,仁爱是人心的根本德性:'

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文公文集》)。

明代的王阳明也是从“天地万物一体”而提倡“仁民“爱物”的。他说: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

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就是说由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爱人就要爱物,

包括爱惜有生命的鸟兽草木,也要爱惜没有生命的瓦、石(《大学问》)。

3.儒家、道家从人-生物-环境相互统一上提出生态保护与利用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当然离不开从人的利益出发阐述“生态伦理”思

想,因为生物和自然界对人是有价值的。这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

的人类生态思想,开始把人独立于自然界,即有了人本思想。儒家和

道家都把爱的伦理原则,推广到生物和自然界。把生物和非生物作为

两个范畴提出,而非生物则主要是指现代生态学中的环境。可见中国

古代思想家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生态的本意,只是用中国古代特有的

语言表达生态涵义。例如,把“混沌”世界尚未认知的规律称作“道这

里的“混沌”是指生命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这样对生态概念的表达,较

之2000年后的西方自然观,更加富有理性。

道家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人”(《庄子・天地篇》),把“爱人”和“利物”

作为道德要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生态学语言表达,就是:

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又要保持生态,更新自然资源,达到永续利

用目标,这才是有道德的。

儒家提出“爱人及物”,“仁者,爱人之及物也丁'仁”是爱人,但五谷禽

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可见,儒家、道

家对待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基本态度是:爱万物,永续利用万物,

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这和现代的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有极

为相似之处。

4.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态良性循环目标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与天地相参“参”的涵义为:天、地、人三者

相互作用,兼利万物。用当今术语解释就是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

发展,和谐进化。"和谐’与“合作”是最早的良性循环目标。“和-合'是中

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亦是被各家各派所认同的普遍原则。无论是天地

万物的产生,还是人对自然、社会与人际关系,都与“和-合”相关,这

两个字的深刻涵义也被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先哲们的各个学派所接受。

和与合,两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和谐与合作。”和-合'对当代的发

展思想仍然很有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孜孜不倦地宣传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协调思想,追

求”和-合’的境界。《周易》提出:保"合''太"和";’乾"道变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卦》)0这里:乾'是指关于“天”的法

则,它时刻都在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事物各以其本性,生育万物,

赋予生命。它以整体的法则存在,保持大自然的和谐,才使万物各得

其“所”,各得其“宜”,真正祥和有益,持续纯正。“元亨利贞”表示四德:

元为始(如植物种子发芽),“亨”是通(植物生长),“利”是祥和(如植物开

花),"贞”是“正”或“成”(如植物结果)。“元亨”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功能,

“利贞”是这种功能的完成。朱熹说: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

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

之气”无所不通(《仁说》)。“元亨利贞”四德表示事物以时序循环不已,

表示世界的统一性。这是天之道,即“天地人和M天地之所合,四时

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周礼》)o

儒家发扬“和合”的思想。孔子把和的概念主要应用于人际关系,主

张“为政应和他说r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又在《礼记•乐记》说r礼之用,和为贵。“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归化广序故群物皆别孟子强调“人和”,他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荀子把

“和”与“神”(即贞)联系起来。他说r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谓之神。”(《天论》)意思是说,万物获得各自

需要的和谐之气而生存,获得各自需要的滋养而成长,虽然看不见它

们如何工作,却看见了它们的成绩,这就是“神可见,"和”是非常重

要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和合”提到天地生成的本能,万物生成发展

的机制,并把“和”与“德”联系起来,又把“和”与“中”联系起来。“和”与“中”

是互相联系的客观规律。

用现代生态科学的观点看,和与合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前提。先哲们

力图把对自然规律的最初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首先形成了生态伦

理思想,又把这些思想要达到的目标归结为万物之间的和谐,和谐即

良性循环,只有良性循环才能实现持续进化,而进化就是发展,发展

就必须容纳“差异这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精华,也是先哲们从中

悟出的最基本的自然生态规律。

第三节国外古代的生态思想

古希腊哲人认为自然界是活的有机体,不能把自然界肢解为零碎的

部分。西方古代自然有机论思想集中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物活论、

整体论和目的论。这其中蕴藏着哲学家们最早的自然生态思想。

一、国外古代的生态有机论思想

1.自然生态有机论

在自然生态有机论思想中占首要地位的是物活论,又称“万物有灵

论”,其论述的事物的实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这是一种认

为万物皆有生命的观点。

(1)泰勒斯的自然界有生命的观点。泰勒斯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

是一位万物皆有灵的实践者。例如,他从经过摩擦后的琥珀可以产生

静电,能够吸引纸片;磁石能够直接吸引铁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了自

然界有灵魂的观点。“灵魂’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原有呼吸、生命的含义。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这种有灵论显然是幼稚的,但它也包含有一定

的合理性,即自然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2)阿那克西美尼的自然界有生命的观点。阿那克西美尼选择“气”作

为万物的本原。并进一步指出气就是灵魂,就是生命。他说“人和其

他动物都是以吸进气而活着的,气对他们说来,既是灵魂又是心灵。

这是很容易证明的:如果(他们)没有气,也就没有心灵。”事实上,几

乎所有的伊奥尼亚学派的自然哲学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物活论色彩。

恩培多克勒的物活论思想稍有不同,他强调“理性”贯通于万物之中;

把“灵魂”这个晦涩的宿命概念排除在自然哲学之外,以更加学术化的

自然生态概念发展了他的物活论思想。

(3)自然界是一个生长变化的自然有机体。古希腊哲学家的物活论思

想已渗透在他们的自然观中。“自然”这个词在希腊文中与生长变化有

关。因此,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

生命体,不仅它的整体充满活力,而且它的每个部分,即使是无生命

的事物也充满活力。整体与部分都有生命。这已蕴涵着这样一种整体

论的意义: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