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教版语文高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揭示了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命的奥秘。(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约46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场大爆炸产生了宇宙中的物质,其中包括了构成生命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元素在地球表面逐渐积累,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二)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生命在地球上不断进化。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演化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保证了生命的延续。(三)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的宝贵财富。地球上现存约200万种生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还为生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四)生命与人类的关系生命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与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在享受生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地球表面的物质积累B.生命起源于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C.生命起源于地球外的宇宙空间D.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水环境2.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在地球上不断进化B.演化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演化使得生物体结构逐渐复杂D.演化过程中生物体功能逐渐退化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B.生物多样性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奥秘的资料C.生物多样性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以上都是4.下列关于生命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B.人类享受生命带来的便利C.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D.人类可以随意破坏生态环境5.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的奥秘?()A.生命的起源、演化、生物的多样性B.生命的起源、生命与人类的关系C.生命的演化、生物的多样性、生命与人类的关系D.生命的起源、生命与人类的关系、生物的多样性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小题。标题:城市里的最后一棵树在繁忙喧嚣的城市之中,有一棵老树孤独地站立着。它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变迁,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它曾经是茂密森林的一部分,如今却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唯一的树木。这棵树是一棵巨大的梧桐,它的枝叶在夏日里给过往的行人带来阴凉,在秋天则用金黄色的落叶装点着街道。尽管周围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但这棵树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这棵树的命运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一些环保组织和个人发起了保护行动,希望能让这棵老树继续生存下去。然而,开发商认为这块土地应该用来建设新的商业中心,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双方陷入了僵持。最终,在广泛的社会讨论后,政府决定保留这棵树,并在其周围规划了一个小型的城市公园。这个决定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从那以后,这棵树成了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提醒人们要珍惜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机会。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A.城市的快速发展B.老梧桐树的历史C.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D.开发商与环保组织之间的冲突2.文章提到老梧桐树的作用有哪些?3.政府最终对老梧桐树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4.这棵树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申岁,以病归。且少孤,兄弟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子方十岁,自毁其发,愿与吾共居守。吾不忍便相留,而方作说以止之,因道:“吾行欲求斗粟之禄,以养吾亲,且为吾子娶妻。且所以忍情离汝而作者,恨吾老不得从汝。吾终当与汝当共富贵,然后相乐也。”子犹悲不自胜,乃曰:“吾与大人居则成人,与大人出则成宦。吾何求哉?今大人既不能常居,吾且求食于大人之官府,以养吾亲及汝。且吾所以自毁其发者,欲以别于世俗之人,使吾大人知吾志不在此,然后吾可以免于世俗之累,以专心致志于大人之学。”吾于是止之而遂行。岁余,吾自京师归。子犹在官府,送吾于郊。吾与子别,子泣曰:“大人必知吾之用心,所以自毁其发者,欲以别于世俗之人,使大人知吾志不在此,然后吾可以免于世俗之累,以专心致志于大人之学。”吾曰:“吾固知之。然吾所以止汝者,以吾老不得从汝,而吾终当与汝共富贵,然后相乐也。今吾已得斗粟之禄,养吾亲及汝,吾将归与汝共富贵,岂可遂舍汝而独乐哉?”(节选自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七《自毁其发》)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区区不能废远:不能废止此行,远行。B.子方十岁:子年方十岁。C.自毁其发:自己毁掉自己的头发。D.以免于世俗之累:避免被世俗的牵累。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毁发愿共守,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B.父亲阻止子毁发,是因为自己年老无法长期陪伴。C.子自毁其发,是为了表达自己专心治学的决心。D.父亲最终同意子毁发,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官职。3.下列对原文叙述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B.文章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C.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的方式。D.文章主要采用了议论的方式。4.下列对原文主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B.文章强调了专心治学的重要性。C.文章反映了世俗与个人志向的冲突。D.文章讲述了父子之间因官职而产生的矛盾。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所以止汝者,以吾老不得从汝,而吾终当与汝共富贵,然后相乐也。”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听到笛声后的感受,请回答:(1)“玉笛”在诗中指的是什么?(3分)(2)结合全诗,简析“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的句子。提示: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出自《沁园春·长沙》;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题目】阅读上文,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领域。B.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C.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影响社会公平。D.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2.文章中提到的两个主要挑战是什么?A.AI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失业问题和AI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B.AI的广泛应用和AI的伦理规范问题。C.AI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D.AI的决策过程和AI的伦理规范问题。3.文章中提到的我国政府应对挑战的措施是什么?A.限制AI技术的发展。B.推动AI技术的伦理规范。C.增加AI技术的研发投入。D.加强AI技术的监管。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材料春日里的邂逅春天,在江南的某个小镇上,阳光洒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径上,微风轻轻吹拂过,带着花香与草香的气息。这里的春天总是充满了生机,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而花朵则毫不吝啬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着新一年的到来。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利用假期来到这个小镇体验生活。一天早晨,当他在古镇闲逛时,偶然间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女孩。女孩专注地用画笔记录着古镇的一砖一瓦,她的画布上渐渐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出于对艺术的共同爱好,两人交谈起来,并很快成为了朋友。通过交流,小明了解到女孩正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座古镇的情感,而小明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江南文化的理解。他们一起探索了古镇的历史,讨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让小明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它能够跨越陌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随着文化节的结束,小明也踏上了归途,但他知道,这份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留在他的心中。试题(1)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文中所描述的“文化的力量”,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80字)(2)假如你是小明,请以《一次意外的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描述这次与女孩相遇的经历及感受。(不少于100字)八、写作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青春就是书中最美丽的章节。”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以“青春的篇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立意明确,有思想内容;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③思路清晰,结构完整;④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字数在800字左右。2024年人教版语文高考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揭示了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命的奥秘。(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约46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场大爆炸产生了宇宙中的物质,其中包括了构成生命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元素在地球表面逐渐积累,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二)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生命在地球上不断进化。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演化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保证了生命的延续。(三)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的宝贵财富。地球上现存约200万种生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还为生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四)生命与人类的关系生命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与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在享受生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地球表面的物质积累B.生命起源于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C.生命起源于地球外的宇宙空间D.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水环境答案:A2.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在地球上不断进化B.演化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演化使得生物体结构逐渐复杂D.演化过程中生物体功能逐渐退化答案:D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B.生物多样性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奥秘的资料C.生物多样性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以上都是答案:D4.下列关于生命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B.人类享受生命带来的便利C.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D.人类可以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答案:D5.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的奥秘?()A.生命的起源、演化、生物的多样性B.生命的起源、生命与人类的关系C.生命的演化、生物的多样性、生命与人类的关系D.生命的起源、生命与人类的关系、生物的多样性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小题。标题:城市里的最后一棵树在繁忙喧嚣的城市之中,有一棵老树孤独地站立着。它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变迁,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它曾经是茂密森林的一部分,如今却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唯一的树木。这棵树是一棵巨大的梧桐,它的枝叶在夏日里给过往的行人带来阴凉,在秋天则用金黄色的落叶装点着街道。尽管周围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但这棵树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这棵树的命运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一些环保组织和个人发起了保护行动,希望能让这棵老树继续生存下去。然而,开发商认为这块土地应该用来建设新的商业中心,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双方陷入了僵持。最终,在广泛的社会讨论后,政府决定保留这棵树,并在其周围规划了一个小型的城市公园。这个决定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从那以后,这棵树成了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提醒人们要珍惜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机会。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A.城市的快速发展B.老梧桐树的历史C.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D.开发商与环保组织之间的冲突2.文章提到老梧桐树的作用有哪些?3.政府最终对老梧桐树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4.这棵树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参考答案:1.C.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2.在夏日里给过往的行人带来阴凉,在秋天则用金黄色的落叶装点着街道;提醒人们要珍惜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机会。3.政府决定保留这棵树,并在其周围规划了一个小型的城市公园。4.这棵树的存在引起了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并促使政府作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决策,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申岁,以病归。且少孤,兄弟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子方十岁,自毁其发,愿与吾共居守。吾不忍便相留,而方作说以止之,因道:“吾行欲求斗粟之禄,以养吾亲,且为吾子娶妻。且所以忍情离汝而作者,恨吾老不得从汝。吾终当与汝当共富贵,然后相乐也。”子犹悲不自胜,乃曰:“吾与大人居则成人,与大人出则成宦。吾何求哉?今大人既不能常居,吾且求食于大人之官府,以养吾亲及汝。且吾所以自毁其发者,欲以别于世俗之人,使吾大人知吾志不在此,然后吾可以免于世俗之累,以专心致志于大人之学。”吾于是止之而遂行。岁余,吾自京师归。子犹在官府,送吾于郊。吾与子别,子泣曰:“大人必知吾之用心,所以自毁其发者,欲以别于世俗之人,使大人知吾志不在此,然后吾可以免于世俗之累,以专心致志于大人之学。”吾曰:“吾固知之。然吾所以止汝者,以吾老不得从汝,而吾终当与汝共富贵,然后相乐也。今吾已得斗粟之禄,养吾亲及汝,吾将归与汝共富贵,岂可遂舍汝而独乐哉?”(节选自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七《自毁其发》)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区区不能废远:不能废止此行,远行。B.子方十岁:子年方十岁。C.自毁其发:自己毁掉自己的头发。D.以免于世俗之累:避免被世俗的牵累。答案:A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毁发愿共守,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B.父亲阻止子毁发,是因为自己年老无法长期陪伴。C.子自毁其发,是为了表达自己专心治学的决心。D.父亲最终同意子毁发,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官职。答案:D3.下列对原文叙述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B.文章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C.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的方式。D.文章主要采用了议论的方式。答案:A4.下列对原文主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B.文章强调了专心治学的重要性。C.文章反映了世俗与个人志向的冲突。D.文章讲述了父子之间因官职而产生的矛盾。答案:D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所以止汝者,以吾老不得从汝,而吾终当与汝共富贵,然后相乐也。”答案:我阻止你的原因是因为我年老不能跟随你,但我终究会与你共享富贵,然后我们再一起快乐。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听到笛声后的感受,请回答:(1)“玉笛”在诗中指的是什么?(3分)(2)结合全诗,简析“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参考答案:1.-(1)“玉笛”在诗中指的是精美的笛子,这里的“玉”并非实指玉石制成的笛子,而是用来形容笛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石相击一般。(3分)(2)“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听到笛声后引发的思乡之情。诗人在春夜听到悠扬的笛声,尤其是听到《折杨柳》这支曲子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句诗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这种思乡之情是普遍存在的,几乎每一个听到这支曲子的人都会产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自己强烈的乡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5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的句子。提示: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出自《沁园春·长沙》;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答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句名篇的记忆能力。题目中给出的提示是名句名篇中的关键字或词,需要学生根据提示将完整的句子默写出来。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关切。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句话描绘了诗人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句话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在回答此类题目时,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准确把握提示信息。2.熟记名句名篇,确保无错别字。3.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确保句子完整。4.仔细检查,确保答案准确无误。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题目】阅读上文,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领域。B.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C.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影响社会公平。D.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2.文章中提到的两个主要挑战是什么?A.AI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失业问题和AI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B.AI的广泛应用和AI的伦理规范问题。C.AI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D.AI的决策过程和AI的伦理规范问题。3.文章中提到的我国政府应对挑战的措施是什么?A.限制AI技术的发展。B.推动AI技术的伦理规范。C.增加AI技术的研发投入。D.加强AI技术的监管。【答案】1.D2.A3.B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材料春日里的邂逅春天,在江南的某个小镇上,阳光洒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径上,微风轻轻吹拂过,带着花香与草香的气息。这里的春天总是充满了生机,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而花朵则毫不吝啬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着新一年的到来。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利用假期来到这个小镇体验生活。一天早晨,当他在古镇闲逛时,偶然间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女孩。女孩专注地用画笔记录着古镇的一砖一瓦,她的画布上渐渐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出于对艺术的共同爱好,两人交谈起来,并很快成为了朋友。通过交流,小明了解到女孩正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座古镇的情感,而小明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江南文化的理解。他们一起探索了古镇的历史,讨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让小明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它能够跨越陌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随着文化节的结束,小明也踏上了归途,但他知道,这份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留在他的心中。试题(1)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文中所描述的“文化的力量”,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80字)参考答案:文中提到的文化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够连接不同背景的人们,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二是文化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在材料中,小明与女孩因为对艺术和文化的共同兴趣而结识,并由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表明了文化作为一种桥梁,可以跨越不同的个体差异,让人们找到共鸣之处。结合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想到在旅行或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是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得以认识新朋友,拓宽视野,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2)假如你是小明,请以《一次意外的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描述这次与女孩相遇的经历及感受。(不少于100字)参考答案:《一次意外的遇见》那天清晨,我独自一人漫步在这个充满古韵的小镇上。阳光透过树梢,斑驳陆落地洒在地上,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日子,我遇到了她——一位正在专心致志描绘古镇风貌的女孩。她那专注的眼神,以及手中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每一笔,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出于好奇,我上前与她搭话,原来我们有着相同的兴趣——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我们聊了很多,从绘画技巧到古镇的历史故事,再到各自的梦想与追求。尽管这只是短暂的相遇,但它却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程原理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现代人工智能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家畜繁殖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光伏代理商合同范本
-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事法院 合同解除 典型案例
- 合同到期的续签申请书
- 小米公司CIS设计
- 【可行性报告】2023年年烟草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茶叶审评技术》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泡沫塑料行业消防安全制度设立与监察
- 《非连续性文本解读》
- 表演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网络安全防御综合态势感知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螺纹紧固件知识
- NET Core 底层入门(完整版)
- 浅谈歌曲《红豆词》的艺术特征
- 【设计师】访谈平面设计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