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6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6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6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6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政策开明,对外开放文化繁荣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32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38《纲要上》教材融合课程标准:纲要上第6、7课: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材融合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32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38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3第五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P30第八课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第十一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60第十六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92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98《选必一》选必: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的重要措施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选必三》第一课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第九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P49第十四课

文化传承的载体教材融合第四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19第七课古代的商业贸易P35第十二课水陆交通的变迁P67第十四课

疫病与中医的成就《选必二》

第十五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P86课程标准:隋唐时期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商业的发展及其经济政策。唐代的“三教合一”;唐代火药的应用;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考情扫描】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

【Ⅰ】26·唐代社会风尚拔河江苏·3唐代科举制2020

【Ⅰ】25·唐代美术——阎立本绘画;【Ⅲ】26·唐代书法艺术——张旭书法北京·4唐代长安城商业的发展山东·3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16·经济重心南移2021

【乙】47·历史人物评价——冯道江苏·3·唐科举制;天津·3·唐三省六部制北京·2·唐三省六部制;湖南·3·土地制度福建·19·“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制度革新河北·16·唐世家大族;山东·隋唐江南农业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广东·3·史料使用;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2022【甲】西晋到唐地方行政体制演变乙卷25·唐代楷书广东·3北齐至隋唐政府机构变化湖南·4隋唐选官制度变化重庆.3唐三省六部制辽宁.3隋唐经济发展(水陆交通的变迁)河北.3唐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北京·16·唐朝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2023

山东.3.隋京畿区的东移;浙江·3·唐朝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时空坐标隋朝建立灭陈统一隋亡唐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亡581589618627649690705武周政治713741755763907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唐高祖李渊隋唐(581~907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政治隋唐时期由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疆域开拓,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安史之乱起,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经济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生产技术提高,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经济政策调整,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阶段特征】隋唐(581~907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民族和对外关系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华文化圈形成思想文化隋唐时期文化开放多元,儒、佛、道三教并行,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儒学开始复兴;科技继续领先,文艺繁荣;唐文化泽被深远,形成中华文化圈。【阶段特征】一、隋唐的历史演变(一)隋朝的兴亡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隋朝的灭亡(二)唐朝前期的繁荣

1.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2.武周统治

3.开元盛世(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1.安史之乱2.唐中后期政治问题3.黄巢起义和唐灭亡二、隋唐的政治制度1.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1)地方行政层级(2)户籍制度和基层社会治理(3)社会救济与优抚3.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1)选拔(2)考核(3)监察4.法律与教化(1)法律(2)礼治与教化三、隋唐的经济1.农业:农业成就:赋税制度2.手工业3.商业4.社会生活四、隋唐的文化1.儒佛道发展2.文学艺术3.科学技术五、民族关系和民族交流(1)中央管理机构(2)边疆机构(3)隋朝与边疆民族(4)唐朝的边疆民族与民族交融六、隋唐的中外关系1.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代北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2.文帝统一:589年,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兵灭陈,统一全国,结束南北分裂。隋文帝[开皇]杨坚在位:581-604隋炀帝[大业]杨广在位:604-618581年589年隋灭陈576年周灭齐隋弘农杨氏:起于关陇门阀。关陇大族:北魏以来关陇地区的军事贵族集团。知识点一:隋唐的历史演变一、隋朝的兴亡(一)隋朝建立与统一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制度创新,内政修明;发展经济,国力强盛;胡汉杂糅,民族交融;知识回顾:为什么相对弱势的北周(隋)实现统一?材料

割据关陇一隅的西魏(北周),兵力财力上不及东魏(北齐),文化上不如南朝……政治上用儒家经典《周礼》来改造中央官制;经济上积极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军事上推行府兵制,胡汉一体,寓兵于农;同时赐予一些汉族军将鲜卑姓氏,推动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联姻,以达成杂糅胡汉的目的。这样,一个胡汉势力相结合的政治同盟——关陇集团登上了历史舞台。——摘编自《中国通史》独孤信——天下第一老丈人关陇集团:西魏权臣宇文泰整合关陇地区的胡汉军事力量缔造的军事政治集团,集团成员定居关中、胡汉杂糅、互相通婚、文武合一。北周宇文氏、隋朝杨氏、唐朝李氏三代皇族都是这一集团的核心成员。1.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系列改革国力日强,开创“开皇之治”。(1)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疆域辽阔;(2)改革吏治,确立三省六部制;(3)创立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4)其他巩固统治措施:修订法律,创立《开皇律》;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整顿户籍,抑制豪强;改革府兵,兵农合一。一、隋朝兴亡

(二)隋朝建设北周六官制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实行带有复古色彩的六官制度﹐藉以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和归向。隋文帝废除六官,实行三省六部制。六官称谓复杂,执掌不明,效率低下,徒增混乱。隋朝恢复汉魏设官,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补充完善。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志》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在长期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剑桥中国隋唐史》广设仓库(长安、洛阳及地方)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一、隋朝兴亡

(二)隋朝建设材料一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唐)杜佑《通典·食货典》材料二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代资储遍天下,比至(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元)马端临《文献通考》2.隋炀帝:各项建设:材料

隋炀帝即位后颁布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书: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况复南服退远(指陈朝故地),东夏殷大(指北齐故地)……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隋书·炀帝纪》问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为什么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长安的局限:①地狭人稠,粮食供应紧张;②地处偏远,漕运不便,不利于统治统一后的东方和南方地区洛阳的优势:①建都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地势险要,具备一定的军事地利条件;②地处中原,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南粮北运和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适应长期分裂到统一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营建东都,采取长安、洛阳两京制,是具有长远战略考量的重要措施。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即位,为加强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隋朝承西魏、北周旧制,都于长安,但关中经济难以供应,遇荒年君臣即须到洛阳“就食”。故炀帝建东都,除因洛阳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全国外,也有解决经济消费的意义。此后长安虽仍有京师之名,但朝廷基本常驻东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一、隋朝兴亡(二)隋朝建设含嘉仓粮窖示意图隋朝大运河与主要粮仓示意图思考:隋朝粮仓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如此设置的原因。分布特点:(1)靠近大运河。(2)靠近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原因:(1)交通便利,便于运输调用。(2)长安洛阳是隋朝的政治中心,是粮仓的存在根本,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3)关中平原及河洛平原,是当时国内重要的产粮基地。一、隋朝兴亡

(二)隋朝建设隋朝大运河:两地、

三点

四段、五河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问题:根据地图,概括隋朝大运河的特点?1.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运河2.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呈辐射状,沟通五大水系看图指出隋大运河的开凿的原因、大运河的中心、分哪四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开凿动机: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的控制历史背景: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解决政治中心在北和粮食供应在南的矛盾一、隋朝兴亡

(二)隋朝建设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动机与背景开凿动机: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的控制历史背景: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解决政治中心在北和粮食供应在南的矛盾

我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时的客观形势,和第一次大一统时有些不同。当第一次大一统的时候,全国军事政治和经济的重心全在北方,问题比较简单。可是到了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的时候,军事政治重心虽然仍在北方,经济重心却已迁移到南方去了。因此,和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的同一时间,便发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把这已经南移的经济重心和尚留在北方的军事政治重心连系起来,以便这个伟大的政治机构能够运用灵活,尽量发挥它的作用。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交通线,是那沟通南北的运河。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政治重心经济重心秦汉帝国北方北方唐宋帝国北方南方

运河将我国维度、气候、物产大不相同的区域联系起来,成为国家的生命线。运河沿岸成长起一批经济都会。处于水运干线与江海交汇处的区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为发达的地区。思考:如何评价大运河开通的当朝作用与长远价值?一、隋朝兴亡(二)隋朝建设

大运河的一端通过扬州、明州等港口联系海外诸国,另一端自洛阳西出,连接着横贯亚洲内陆的“丝绸之路”。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

作为还在供人类使用的交通通道,大运河穿越中国两个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及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及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结:隋朝大运河开通作用价值一、隋朝兴亡

(二)隋朝建设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意义:(1)政治:联系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巩固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尤其是灭陈后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2)经济:

①加强南北方经济与国家经济命脉的畅通

②沟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古代东方世界的主要交通线

③促进漕运和运河沿岸城镇发展;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沿用至今。(3)社会: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4)军事:便于征伐高丽,运送军事物资;(5)后世:促进隋唐盛世到来,影响隋唐及后世政经文化发展世界: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消极:过度徭役,滥用刑罚,激化矛盾,农民起义,身死国亡(2021·山东高考)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B思考:主要产粮区与运河路线有何关系?问题4: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何影响?积极影响:①贯通南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扬州、杭州);消极影响:滥用民力,人民赋役负担沉重。关系:基本重合,满足南粮北运的需要(2023·山东高考.3)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答案】D【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

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吐谷浑党项中央管理机构:

边疆治理措施:①北方:②岭南:③流求:④边疆:隋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派大将韦洸进驻广州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加强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担任一、隋朝兴亡(三)民族关系【链接·选择性必修1·P61】1.灭亡原因:(1)炀帝暴政:炀帝大兴土木,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三征高丽;(2)统治根基不稳:生产遭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3)改革激化矛盾:隋改革触犯关陇集团利益,内部斗争激烈。李渊起兵反隋。2.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一、隋朝兴亡

(四)隋朝灭亡隋炀帝时期出现“举国就役”局面

(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起义性质开始变化农民最低限度的求生存贵族和地方官僚趁机割据

高丽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实施着联络南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对抗中原政权的战略。但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都认为,高丽是华夏先人的封地,应该是中原王朝统治的郡县。根据这样的理解,隋炀帝始终保持着对高丽的高度关注,存有收复故土和反包围的用意。——阎守诚、宁欣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当时为什么要打高丽?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实际上是打辽东,

当时“朝野皆以辽东为意”,因为辽东原来是汉朝的四郡地,是中国统一王朝的一个部分。辽东没有统一进来,国家的统一就没有最后完成。所以说,从隋文帝开始,一直到唐高宗,每一个皇帝都打辽东。为什么要打?就是要完成国家的统一。对一个帝王来说,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巩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一、隋朝兴亡

(四)隋朝灭亡隋末农民大起义611年开始王薄在长白山起事(今山东邹平北)618年隋炀帝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617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隋末群雄并起形势图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李渊趁机起兵;618年,隋亡一、隋朝兴亡

(四)隋朝灭亡纲要上P16: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秦二世继位。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最终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纲要上P32: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问题:隋朝和秦朝二世而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后世王朝有何启示?共同原因: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滥用民力;

生产破坏,民不聊生;遍地起义,身死国灭。汉朝以秦为鉴: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减少支出唐朝以隋为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王朝盛世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注重经济建设,长期积极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的结果。①结束分裂,再造统一,中国历史发展重归“常态”

(大一统、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②制度创新,影响深远。隋朝所实行的制度(创设: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沿袭:均田制、府兵制)基本为唐代所沿袭,为唐朝盛世打下基础,其中六部制和科举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③盛极速亡,以隋为鉴。后世,特别是唐初统治者重视吸取隋亡的教训,要以民为本,不能过度劳民伤财。④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此后历代都有运河工程。问题:综合上述所学,以“隋朝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为题,对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阐述。承前启后汴河怀古二首[唐]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如何看待隋炀帝的?有哪些因素可能会造成对隋炀帝不同的评价?认为炀帝虽然奢侈无度,但开凿大运河也造福后世。作者的立场、研究的视角、时代环境的变化、掌握资料的多寡等。【典例研析】(2021全国乙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材料二

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材料三

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官不贪,为人真诚,忠孝两全。

材料二,辩证看待,为人淳朴大度,但为臣不忠。

材料三,全面否定,不忠不义,寡廉鲜耻。(2)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标准;时代变化;史料考订与发现。(2023广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在其(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高祖)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尊后齐之制。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隋书·食货志》材料三

社仓原为地方上的一种社会互济设施。开皇五年以后,隋王朝借口社仓管理不善,将它逐步归并到官府管辖之下。据《隋书·食货志》载,开皇十六年“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这就等于在正租之外,又增收了百分之十三到三十二的附加税。

——摘编自魏承思《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1)运用材料二、三阐释材料一中“国计之富足”的观点,并分析材料三的史料价值。(10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隋朝“国计之富足”却“祚短运促”的理解。(4分)【答案】(14分)(1)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因为当时的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索貌阅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积粮于官又增加了民众赋税。

材料三出自学者的研究,属于间接史料。学者通过对《隋书》等文献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结论可作为研究隋代国计富足的参考。

(10分)(2)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建立在增加赋税、扩大税源的基础上,百姓负担日益加重。同时,政策又损害了豪强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另外,隋炀帝大兴土木、发动对外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隋朝祚短运促。(4分)高祖建国618627649太宗690705武周玄宗713755907唐朝灭亡唐前期贞观之治唐后期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历史进程示意图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贞观遗风875黄巢起义(一)唐朝的建立:618年炀帝被杀,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唐。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628年统一全国。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前期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唐高祖李渊618-626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唐高宗李治650-683唐中宗李显684唐睿宗李旦685-689武周武则天690-705唐中宗李显705-710唐睿宗李旦710-712唐玄宗李隆基712-756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贞观政要》高宗在位:灭西突厥、高句丽,唐朝疆域达到最大。武周政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开元盛世: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资治通鉴》政治开明,统治者励精图治(二)唐朝的繁荣(二)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问题:概括唐朝繁荣的表现,分析原因以民为本,帝王政治典范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国力昌盛、文化灿烂的强大王朝,吸引着周边政权向它学习、与它交往。到开元末年,国家富庶,物价低廉,社会秩序良好,行旅千里不绝。杜甫用《忆昔》诗称赞这个时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拓展:封建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概念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重要原因是统治者个人素质,以及雄才略等,如善干纳谏,任用贤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相对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科技、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相作用。原因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西汉盛世·文景之治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初盛世·康乾盛世表现盛世局面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贞观政要·论务农》概括材料

体现的治国理念。结合材料一,简述唐初政府实现“乡间富贵”的措施。[提示](4)理念:以民为本、重农。措施:强调“存百姓”思想,营造勤俭务实的风气;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轻徭薄赋;主张文德治国,推行乡村教化。【探究】隋唐国家治理的举措(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C唐朝皇室内部频繁发生争夺最高权力的政治斗争,造成政局动荡。唐玄宗上台后,加强对子弟的管理,严格限制宗室诸王的权力,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政局,为开元盛世提供了政治保障。(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1.节度使【教材补缺】

唐代的节度使唐玄宗在位时期,由于均田制和建立于其基础之上的府兵制的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同时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军权:自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各镇节度使下的军队都相继变成了募兵。募兵的来源相当复杂,其中主要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无职业的流浪人、亡命无赖以及走投无路或无依无靠之徒。这些士兵一般都终身从军,兄弟相继,父子相承,世代以军旅为家。因为藩镇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士兵们对藩镇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于是,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亲兵部队,拥有了军权。财权:唐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众多的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若保障后勤供应,后勤供应制度就必须进行改革。具体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决军队的部分供应,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后来又把食盐资源的管理权交给节度使藩镇节度使虽然有了其辖区的兵权和财权,由于还没有行政权,对他们完成军事任务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行政权: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州刺使尽为”节度使“所属”。这是唐玄宗根据北部边防军事需要对节度使权力的又一次扩大。(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1.节度使【教材补缺】

唐代的节度使唐玄宗在位时期,由于均田制和建立于其基础之上的府兵制的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同时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军权: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亲兵部队,拥有了军权。财权:唐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众多的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若保障后勤供应,后勤供应制度就必须进行改革。具体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决军队的部分供应,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后来又把食盐资源的管理权交给节度使行政权: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州刺使尽为”节度使“所属”。这是唐玄宗根据北部边防军事需要对节度使权力的又一次扩大。范围的扩大:景云年间,为与吐蕃、后突厥、契丹、奚等游牧民族作战,唐政府再次对西北、东北边境的军事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将节度使任职长期化、职权辖区化、镇所固定化、官衔正式化,即把那里的数州并为一个军事战略防区,组建边防重镇,命大总管或大都督等持节长期镇守。(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

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此时的唐玄宗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廷趋于腐败。思考: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何以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

唐初为了控制边境,先后设立若干大都督,统率精兵屯戍镇守。高宗以后,大都督可带使持节,代表皇帝的威权,称节度使,其职权限于兵马战守。唐玄宗自以为国力雄厚、军队强盛,一味追求开边扩张,不断挑起边境战争,为此目的,不断加强边镇的军备(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唐朝边境转为防御策略,边防重镇应运而生)。以后节度使逐渐增置,职权一再扩大。到开元年间,边境共设十个节度使。他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政权、军权、财权统于一身形成半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

——樊树志《国史概要》思考: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何以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

节度使制普遍实行后,边防大将又由起初单纯执行军事任务而变为兼管辖区内的屯田、度支、安抚等行政、财政方面的事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边军也变为就地招募,士卒长期戍守边疆,与边将关系密切,改变了将无常兵的惯例,边军逐渐变为将帅私人的军队。而且其总数远比朝廷直接掌握的军队多。唐初那种以关中兵可以控制四方的形势不复存在,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

导致安史之乱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朝廷对边将的久任。唐初,“边帅皆用忠厚名臣”,原则是“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李林甫为相时,想久专朝政,杜绝边帅入相之路,“以胡人不知书,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畯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玄宗信其说,遂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且常久任,多至十几年不变动。而且“精兵咸戍北边,天下之势偏重,卒使禄山倾覆天下”(《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载》)。——阎守诚、宁欣《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无法维持募兵制开始实行,边军就地招募,长期戍守节度使身兼数职、久任藩镇士兵成为割据力量(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

自开元中期起,唐朝盛极而衰的态势逐渐萌发。玄宗为“盛世”环境所陶醉,骄侈之心日增……早期勤政纳谏作风也逐渐退化,怠于政事,拒谏饰非。开元后期李林甫为相,奸佞狡诈,时称其“口有蜜、腹有剑”……居宰相之位长达16年,开元前期的良好政风破坏殆尽。天宝时,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纵容杨氏家族穷奢极欲,贵妃堂兄杨国忠继李林甫任相,朝政愈益浊乱。此时经济、文化虽仍处于繁荣之中,而政治已急剧腐败,危机潜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思考:结合以上所学与材料,概括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背景军事:版图拓展,边疆形势紧张;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结果: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政治: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结果:政治趋于腐败经济上削弱唐朝统治基础外重内轻:政治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上出现民族矛盾尖锐军事上促使中央集权削弱(1)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封建经济↑,土地兼并↑,人民负担↑。②边疆危机加剧:疆域扩张后边疆民族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复杂多变。③中央外重内轻:边境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节度使权重,易成兵变。④政治怠政腐败(根因):玄宗晚年怠政,用人不当致乱,朝廷趋于腐败。(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2)过程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唐朝由盛转衰。(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新唐书》·志第四十·兵(3)影响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唐朝由盛转衰政治:中央集权被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经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民众南迁,进一步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边疆:边防空虚,吐蕃、南诏等民族趁机侵扰,蚕食边疆地区。材料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新唐书·兵志》东至郑汴,达于徐方……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

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白居易《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问题:为什么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3.藩镇割据问题:如何准确地描述藩镇割据的局面?时空:在安史之乱之后,全国普遍设置,唐后期藩镇直接就是地方一级行政区藩镇节度使的割据权力:(1)节度使父死子继或传部将(2)拥有武装,不听朝廷节制(3)不受朝廷委派,自行任免官吏(4)不向朝廷上报土地户籍,本地税收不上交朝廷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宋史》问题:为什么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唐朝仍然维持了长达百余年的统治?——(2018·新课标Ⅰ·25)唐朝中后期形势图魏博成德卢龙①藩镇不都是割据势力。

根据与中央关系,唐朝藩镇可分为四类:割据型、防遏型、御边型、财

源型,只有河北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立;②藩镇之间互相制约,难以完全推翻中央政权。东南财源型藩镇由中央

直接控制,是赋税重地,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御边型(西北)拱

卫关中,防遏型(中原)遏制叛镇,都为拱卫唐朝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③唐朝中央政府仍然有极大的权威。

盛唐大一统所产生的凝聚力确认中央朝廷为国家政治中心和李唐皇

室统治的正统地位。即使是割据的藩镇也必须在名义上尊奉中央以

获得统治权力的合法性(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④两税法改革极大增加了唐朝中央的财政收入,延续了唐朝的统治。问题:为什么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唐朝仍然维持了长达百年的统治?(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②藩镇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影响了中央财政,但藩镇内部经济又有一定的发展③唐政府为解决藩镇问题,提高宦官权力,导致后面宦官专权乱政及党争不断(例如牛李党争)总结:藩镇割据的影响:(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3.藩镇割据(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4.唐中后期政治问题——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唐代宦官之祸》唐朝后十代皇帝皇帝称号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截止年820824827840846859873888904907立卒缘由宦官所杀宦官所立宦官所杀文宗至昭宗均为宦官所立朱温立废(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4.唐中后期政治问题——宦官专权唐后期宦官专权的原因:

在许多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德宗加强了中央禁军的建设。

贞元以后,德宗不断扩大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统领神策军。神策军达15万人左右,待遇优厚,战斗力比较强。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禁军兵权。危害:广占良田、大兴园宅、勒索百姓,卖官鬻爵。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共同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材料

(834年)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挤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牛李党争:唐后期,官僚士大夫们因为出身、政见的差别以及个人恩怨的关系,围绕着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等“各分朋党,更相倾轧。以牛僧孺等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持续将近40年。从出身看,是庶族科举官僚与门阀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两党分歧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二是如何对待藩镇。①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②过程: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③结果:黄巢起义被各藩镇联合镇压,地方藩镇全面割据,唐朝名存实亡。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材料:黄巢虽败,大乱方兴未艾。在动乱中成长起一批新军阀,遍布各地,割据程度超出此前的河朔三镇。……“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问题: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但百年未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何黄巢起义后唐朝速亡?(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5、黄巢起义

自唐末农民战争开始,藩镇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在农民战争中保存实力,或借农民战争之机脱离唐廷自立。做为中央地方行政机构的藩镇已不复存在,变成了瓦解李唐统治的因素,肢解了大唐帝国,使唐廷彻底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程志《晚唐藩镇与唐朝灭亡》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土地兼并严重黄巢起义政治黑暗军镇权重玄宗怠政安史之乱中央无力藩镇割据唐朝灭亡加剧主要原因:藩镇割据

总结:唐朝灭亡的原因(三)唐朝中后期的政局和衰亡

5、黄巢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吐蕃入侵(2021·广东高考·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D中枢行政: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州-县二级制向道-州-县三级制;官员选拔:完善科举制;官员监察: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将全国分为

十道监察区,派按察使;官员考核:以品德、才干为标准;治理方式:礼法结合,颁布《唐律疏议》《大唐

开元礼》;户籍登记: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土地制度:前期均田制(土地国有制)赋役制度:前期租庸调制知识点二:隋唐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非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其渊源,早在此制度创立之先,已有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回顾魏晋南北朝的相关知识,思考三省六部制的前身是什么?魏晋三省制形成

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到南北朝时期都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但是门下省和中书省仍然在禁中,仍然是皇帝个人的秘书、顾问和侍从机关。三省是一个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制则是一个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概念——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唐前期,法令规定设立的中央最高机构是三省,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之所,并未在三省之外形成为一个实体化的机构。在以皇帝为中心的最高决策层面,三省长官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其他一些官员纳入其中,但不是三省共同构成最高决策机构。三省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行政而非决策。三省之间的分工,不是中书决策,门下监督,尚书执行,而是在国家政务裁决和执行不同环节上的分工。三省都是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的中央行政机构。——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概述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三省制:中书、门下、尚书组成法定中央中枢,均为外朝;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职权分工明确,互不统属,彼此制约;君主不另设置内朝分割、架空外朝(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兼具内外朝官双重身份,国家体制从以皇帝为中心转向以皇帝处于最高位置的朝廷为中心)六部:是隶属于尚书省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效率较高梳理:根据纲要上P39和选必一P5,绘制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体系完整:一切诏令从起草、审核至执行,都经三省处理;职责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分工明确;相互制约: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分工合作:宰相于政事堂共同议政。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意后交予审议上奏审议政令受命决策起草政令封驳通过执行政令概括:根据教材内容,分析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材料1:“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按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枢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辞海》材料2: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钱穆《国史新论》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贞观政要》卷一《政体》【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三省的影响。影响:①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③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成熟。影响选必一P5①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②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出现了三省一体化的趋势;③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学习聚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纲要上P39(3)影响细节落实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学者一般认为,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状态,结合所学,论证这个观点。

机构和官员性质:中书门下尚书官员从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皇帝侍从人员参政,转变为法定的国家政务官员。

职能和分工:三省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六部分工具体处理各项具体事务,形成了一套从裁决到执行政务的完整体系和程序。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而直接发号施令、指挥政事,从制度上制约了皇权,减少了君主过于独裁造成的失误,进而有利于国家政务决策和实施的正确有效。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学者一般认为,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状态,结合所学,论证这个观点。1.从职能上看,皇帝家务已抽离,三省和六部分工明确,六部设置此后未再改变。2.从行政程序上看,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既明确分工,又互相牵制,有助于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吴兢《贞观政要》探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为什么唐初三省制能起到促进合理决策的作用?材料二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皇帝所颁政令未经审议通过,不能施行,节制君权;三省相互制约,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唐太宗重视发挥三省制合理决策的作用。材料一

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人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绝”,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为此,乃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魏向东《也谈唐政事堂的创设时间》问题: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有什么影响?变化:设置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原因:三省制约,影响效率;影响:协调三省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制约精神大减探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B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制被破坏——“使职”的出现

财政方面使职:(唐玄宗)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己后,权移他官,由是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随事立名,沿革不一。——

《旧唐书·食货志》

军政方面使职:枢密使,设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宦官董秀为首任。起初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并没有很大权利。唐后期,宦官内掌机密,外握禁军,枢密使成为四贵之一。后梁革唐代宦官挠权乱政之弊,枢密改用士人担任。到了宋朝,“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杨友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其在唐代的变化》探究

据材料和位置图,分析说明三省六部制是“三权分立“的体制吗?

史料

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①非三权分立: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②是皇权专制: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③一定程度上三省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旨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位置示意图

中书与门下省在太极宫(宫城)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皇宫较远,但在皇城中心。说明三省六部的权力格局:中书省门下省侧重辅助决策,尚书省侧重行政执行。在专制时代,离皇帝远近能体现权力的大小。尚书省在皇城中心,但中书省、门下省在宫城内,其权力地位有可能逐渐超过尚书省。

唐三省地位升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维护皇权的需要,也同君权与相权之争密不可分。三省位置

解析三省制魏晋南北朝尚书台东汉中外朝制汉武帝皇帝三公九卿中朝尚书皇帝尚书台三公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轨迹:尚书(皇帝内侍)—尚书台(行政中枢)—尚书省(外朝执行机构)趋势:内朝外朝化,皇帝设新内朝架空外朝实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探究:从“尚书”的发展轨迹看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实质图3唐朝三省位置示意图

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门下省的魏征不肯属敕,结果太宗收回成命;武则天时期,宰相刘祎之遭人告发,武则天直接敕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乃赐死于家。魏征和刘祎之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劝谏方式的差异 B.三省制内部的牵制C.丞相权力的衰微 D.皇权至上的随意性D

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当时()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帝有一定约束 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C问题:根据上述材料,你对三省制的作用有何新的认识?权力运行制度化对皇帝产生道德压力,但没有改变皇权至上的政治本质(2018·高考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①相权三分,严格程序,相互制约;②以低级别官员行宰相职责;③不断增加宰相数量;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强化皇权的?C

大抵来说,汉朝的宰相是“领袖制”,唐朝的宰相是“委员制”。唐朝宰相共有三个衙门,称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三加一才等于汉朝的宰相。——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注意:三省制运行深受皇权影响,不同统治者的侧重点不同。(2022·广东·高考)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D.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CD【典例研析】(2022·浙江·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宰相制度到隋唐时期逐步建起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具有哪些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探究:角度1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三省六部制

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①。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②。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③;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思考

(1)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并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高无上。探究:角度1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三省六部制史料二……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思考

(2)根据史料二,提取韩昇教授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观点: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体制内的民主。理由: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决策、审议、行政权各自独立,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形成部门协同机制,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效率。二、隋唐中央集权强化(地方)(一)隋和唐初地方制度隋和唐初:取消郡,地方形成州—县两级: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杨坚即位时有201州、508郡、1124县,它们一般有两套职官,一套是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员,另一套是州郡自行辟署的官员。当时人称“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于是开皇三年(583)废除郡的行政设置,以州直接统县,同时废除地方自行辟署的官员员额。——张国刚、杨树森《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隋文)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隋书》卷四六郡的数目太多,官员众多,需要耗费太多财力,也增加了百姓负担。精简地方政区,减少官员数量,减轻百姓负担,帮助国家选拔人才。思考:隋文帝废郡的目的是什么?思考:隋文帝废郡的原因是什么?二、隋唐中央集权强化(地方)(一)隋和唐初地方制度(2020·江苏高考·21)材料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原因: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二、隋唐中央集权强化(地方)(二)唐地方官职完善:道与藩镇唐前期: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山川形便含义:秦汉以来,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积极作用:能够使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消极影响:容易成为地方割据的有利条件。唐后期:①节度使割据地方,形成藩镇(方镇)②割据表现:A、节度使自行委派官吏B、不向中央交税C、军队不听中央调动D、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③藩镇割据的影响:唐中期安史之乱后:

道统领州县,掌握行政权;形成道—州—县三级;【典例研析】(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3)唐朝建立之初,不设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据此可知,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D.已开始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答案】C【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