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请用楷书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下面的语句,要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惊天(

)(

)(

)(

)上万(

)(

)不苟

彬彬(

)(

)(

)(

)成针(

)(

)傍水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唐诗往往以意境取胜,宋诗则以说理见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_______》的前两句“__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景象;宋代诗人_____在《题西林壁》中通过“______________”道出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真相与全貌”的道理。

(2)气象谚语显浇浅易懂,同时道出天气变化的规律:“立了秋,把扇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人变冷一些;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还温暖如春则用_____________”来形象概括。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乡下生活多么悠闲!屋前fèngxiàn(

)开得正艳;母鸡shuàilǐng(

)小鸡觅食;tānwán(

)的小猫跳上跳下;大白鹅gāoào(

)地巡视着它的地盘……4).阅读让人聪明,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十二个谜题,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谜题?根据提示填一填。火有影子吗?有没有透明的铁?水能炸毁房子吗?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最感兴趣的谜题③我的推测结论(根据阅读内容作出解释)①②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

(2)生于忧患而______。

(3)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4)胤恭勤不倦,这句话中“恭勤”的意思______

(5)茅檐低小,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

(6)诗是______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______

(7)这学期,我们认识了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______;还认识了面对轮船即将沉没之际,沉着冷静指挥乘客和船员有序脱险的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志存高远的周恩来B.视死如归的边关将士C.铁面无私的包青天D.明眸皓齿的老爷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课桌的桌面破了一个洞。

我的电脑桌面上只有四个图标。B.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杜鹃。

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C.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按照老家的规矩,冬至这天要吃饺子。D.潜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的运动。

虽然微信群里有很多人,但潜水的人很多。3).下列词语中,不能用来描写人物外貌的一项是(

)A.眉清目秀B.膀大腰圆C.鹤发童颜D.铁面无私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仿照例句,用上拟声词和动词另写一个句子。

例:一只小苍蝇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我会连一连。

刘备得孔明

司马昭之心

关云长刮骨疗伤

刘备借荆州

张飞穿针

草船借箭

路人皆知

若无其事

如鱼得水

粗中有细

多多益善

有借无还2).连一连。

丁丁冬冬泉

天连水尾水连天

青山原不老

报得三春晖

野火烧不尽

清泉石上流

雾锁山头山锁雾

春风吹又生

谁言寸草心

高高下下树

明月松间照

为雪白头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耳边响起国歌,我兴奋得几乎抓不住绳子。

()这是我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之中。

()这星期轮到我班升旗了,老师会选谁升旗呢?

()老师选我当,我真自豪。

()随着国歌,红旗上升。

()我向国旗走去。2).排序。

(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蝉叫起来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

)雷声接着闪电,隆隆直响,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

)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

)雨越下越大,向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

)满天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

)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镜子。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我会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在观察的时候,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心想,有时还要长时间观察。(

)

2.“一句话要连贯地写出来”是提高书写速度的其中一种方法。(

)

3.安慰别人时,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的心情后去安慰他就行了,不必借助语调、手势等来表达。(

)

4.阅读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就行了,不必对问题进行筛选。(

)

5.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古诗《题西林壁》答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_____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合称“______”。

2.诗中表示作者多角度观察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4.老师在指导习作时,经常引用该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情感的释放,个性的张扬,写法要不拘一格。

5.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6.唐代诗人李白游览庐山,也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________》,请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老师的腰围》记录了课堂上发生的故事,智慧、豁(huò)达的老师,聪明可爱的学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请你选择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感情真实;

3.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350字。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乡村炊烟①天空湛蓝的时候,炊烟是淡淡的白;天空灰暗的时候,炊烟是淡淡的蓝。淡白和淡蓝,是我小时候对故乡炊烟的印象。②清晨,炊烟在微风中斜斜升起,一天的日子就这样伸着懒腰开始了。③正午,天空安静得像一面无人使用的镜子,炊烟就直直地映上去。④黄昏,鸡鸣狗叫,风也赶来凑热闹,把各家各户的炊烟吹得一片零乱。过一会儿,又悔过了似的,眉头一皱,收拾起满天思绪,一丝一缕,整理出一条白色的栈道,供好奇的孩子们在天上来回奔跑。⑤炊烟里飘着稻草的香味、麦秸的香味、松枝的香味。野蒿的香味、芦苇的香味。仔细嗅,还能嗅到妈妈手心里的汗味儿。⑥刚刚学过几首儿歌的我望着炊烟,也构思起赞美炊烟的儿歌来。心想,炊烟里的妈妈是多么美丽,妈妈是炊烟,在天上飞,在儿歌里飞。⑦念着自己编的儿歌跑回家,看见母亲伏着身子,正往灶膛里添柴草,火光照着她的白头发。她把身子伏得更低了,她像夕阳下河滩上的芦苇。她不知道,她微不足道的动作,营造了儿子生活中最初的诗意。⑧炊烟里母亲的身影,已变成记忆里的雕塑。⑨记忆里的炊烟,从母亲手中缓缓升起,升起……1.“我”小时候对故乡炊烟的印象是怎样的?清晨、正午、黄昏的炊烟又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A.总领全文B.总结全文C.相互照应D.承上启下3.用横线画出一个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通过写乡村炊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融(róng

lóng)化

河豚(tún

tén)

崇(cóng

chóng)高

减(jiǎn

jiǎn)法

贵妇(fù

fú)

忙碌(lùloù)

滔(tāo

táo)滔

生涯(yá

yiá)

遵循(xún

xén)2).古诗词积累与运用。(填序号)

①可爱深红爱浅红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

⑤霜叶红于二月花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诗词的美妙世界里。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水的壮阔:“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可以触摸花的娇美:“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可能会为一片枫叶停留:“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可能会因一种色彩而惊讶:“__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还可能会产生奇妙的遐想:“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

你在欣赏风景时是不是会联想到上面题目中的诗句?请你用上其中的两句诗描绘当时的画面吧!

________________12、语言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