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常见的碳单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课件

1.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不属于石墨物理性质的是(

D

)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D12345678910111213142.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三种物质物理性质都相同B.钻石的微观模型可用乙表示C.图中三种物质都是单质D.图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12345678910111213143.(2023·沧州青县模拟)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C60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同A12345678910111213144.如图所示的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1)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

⁠的

物质。(2)石墨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能滑动,因此石墨有

⁠。硬

滑腻感

1234567891011121314(3)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能转化成金刚石,该变化是

变化,碳

纳米管的物理性质与金刚石、石墨

(填“相同”或“不同”),

是因为

⁠。化学

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

5.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绝缘性B.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C.活性炭可用作制糖工业的脱色剂D.金刚石能用于裁玻璃A12345678910111213146.(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近年来研究发现,以新形态存在的碳单质在诸

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石墨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诸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C.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率混合可以制铅笔芯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在性质和用途上

存在明显差异A12345678910111213147.(教材第134页2题改编)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均填字母)。A.活性炭B.C60C.石墨D.金刚石(1)可用于制作电极的是

⁠。(2)可用来吸附异味的是

⁠。(3)可用于超导材料的是

⁠。(4)可用于制作钻头的是

⁠。C

A

B

D

1234567891011121314

8.宣传科学知识,反对伪科学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A

)A.铅笔芯不含铅B.水银就是金属银C.人可以用肉眼看到硅原子D.金刚石含有金A12345678910111213149.“超级黑”是一种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新型材料,它

只吸收0.035%的光线,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C.“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D.“超级黑”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123456789101112131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②由一种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③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质量比为8∶1④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木炭比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⑤一种元素可能在同一种物质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C123456789101112131411.某热电厂排出的烟气经过补集加工成为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最终

转化为碳纳米管,它是汽车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关于碳纳米管的说法正

确的是(

D

)A.提炼过程发生物理变化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由碳原子构成D123456789101112131412.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科学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1)实验过程:①将三个锥形瓶分别贴上1号(花生壳炭)、2号(核桃壳炭)、3号(竹炭)的标签。②在三个锥形瓶中对应装入3g自制的花生壳炭、3g自制的核桃壳炭、3g超市买来的竹炭。1234567891011121314③往三个锥形瓶中各充入等量的二氧化氮气体(呈红棕色),用胶塞盖好

密封。④完成步骤③后,观察并记录

⁠。瓶内气体红色褪去的时间

1234567891011121314(2)实验分析:三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炭和二氧化氮的目的

⁠。(3)实验结论: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控制变量,排除炭和二氧化氮的质量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不同种类

的活性炭吸附能力不同,其中竹炭的吸附能力最强

1234567891011121314

13.“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以将水快速制成冰。(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的过程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干冰和氟利昂都可作制冷剂。化学式为CCl2F2的氟利昂中含

种元素。吸收

1234567891011121314(3)在海底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甲烷水合物呈固态,被称为可燃冰(如

图)。冰、干冰与可燃冰三种“冰”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分子

构成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4.(2023·辽宁大连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

思维方式。(1)金刚石、石墨均由

构成,但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

质,石墨却很软,原因是

不同。(2)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成固体后,体积变小,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间

。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放置在空气中的干冰很快变少,

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

⁠。碳原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间隔

不断地运动

1234567891011121314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2345678910111213141.

(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

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

温下单质碳(

A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C.导电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强A2.下列因素中,对碳的化学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

D

)A.空气B.水C.日光D.温度D1234567891011121314

3.关于碳的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碳燃烧后的产物不可能是混合物B.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变化时,生成物可能不同C.碳在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时,都放热D.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都是CO2A1234567891011121314

A.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B.该反应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CO2的质量D.CuO在反应中提供氧,发生了氧化反应D12345678910111213145.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反应开始的标志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B.实验中,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C.取下酒精灯上的网罩没有任何影响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气管B12345678910111213146.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

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实验现象:试管中的黑色粉末

,澄清石灰

⁠。逐渐变为红色

变浑浊

1234567891011121314(2)请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酒精灯上安装网罩的目的:

⁠。(4)实验结束后,不能立即将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倒出的原因:

⁠。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铜此时

温度较高,立即倒出会被氧化

12345678910111213147.液态N2O4与N2H4是火箭常使用的燃料。这两种物质混合并于一定条

件下反应,可产生N2、H2O及大量热能,从而推动火箭顺利升空。上述

反应中,关于N2O4、N2H4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N2O4发生氧化反应B.N2O4中元素化合价无变化C.N2H4发生还原反应D.N2H4具有还原性D12345678910111213148.(2023·保定易县校级模拟)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

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表现出了氧化性D.二氧化硅具有还原性A1234567891011121314

9.现有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

C

)A.COB.CO2C.CO和CO2D.无法确定C123456789101112131410.

将过量炭粉与氧化铜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

热,充分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容器内各相关量对应关系的是

(

A

)A1234567891011121314

DA.X的化学式为CO2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123456789101112131412.(江西中考)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

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M

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

N

点对应的固体呈黑色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a

b

)gD.0~

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C123456789101112131413.(教材第135页7题改编)氧化铜和炭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充分研磨

混合均匀后称取10.0g置于试管中。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试管中的

混合物加热至高温。待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试管中残余固体的质量为

7.8g。请计算:(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7.8g=2.2g。1234567891011121314(2)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1234567891011121314

14.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

。为了使反应充分发

生,可在酒精灯火焰处加一个金属网罩,目的是

⁠。酒精灯

使火焰集中,提高

温度

1234567891011121314【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Ⅰ.石墨棒(主要成分为碳);Ⅱ.

铝箔。【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并

放入一根石墨棒,用铝箔包裹

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黑色粉末变红猜想Ⅰ成立1234567891011121314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

接用铝箔纸包裹,进行如图所示

的操作黑色粉末不变色猜想Ⅱ不成立1234567891011121314【结论】(2)石墨棒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改进】(3)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也成功了。实验小组

对此进行分析:称取铝粉的质量必须和石墨棒相等,是为了遵循

法。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铝粉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以把氧化铜还原

成铜。

控制

变量

1234567891011121314【拓展】(4)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炭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

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

⁠。“炭粉”与氧化铜的接触面积比石墨棒大,反应更快、更充分(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121314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2023·石家庄长安区校级期末)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

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实验中上方蜡烛先熄灭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A12345678910112.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下

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A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浑浊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无变化⑤反应完全后,液体充满整支试管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12345678910113.(2023·吉林长春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B12345678910114.取3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做如图实验,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甲乙丙现象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变为红色

1234567891011(1)实验

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色,实验

验证了水不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色。(2)请将丙实验现象填写在表格中,能够产生此现象的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3)实验丙结束后,将纸花用吹风机吹干,纸花变为紫色,说明碳

⁠。乙

CO2+H2O

易分解

1234567891011

5.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D

)A.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生产化工用品D.用于人工增雨D12345678910116.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

D

)A.它是气体B.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冰C.它溶于水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12345678910117.为下列物质选择对应的用途,填在横线上(填字母)。氧气

⁠二氧化碳

⁠碳

⁠A.登山B.制尿素C.焊接金属D.光合作用E.作燃料F.疫苗的储存和运输

G.动植物呼吸ACG

BDF

E

1234567891011

8.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纸花,b、c为用紫色

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纸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

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DA.塑料瓶中的药品为石灰石,注射器中的药品为

稀盐酸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d变红,b、c不变红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

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实验过程中,a比d先变红12345678910119.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123456789101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甲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

(填“a”或“b”)通入。C

b

1234567891011(3)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然后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乙装

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

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若试管中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二氧

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盐酸有挥发性等,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

10.(教材第144页8题改编)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

直冷技术制冰,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原料广

泛、安全无毒等优点,而且,用二氧化碳直冷技术制出的冰面质量更

好,能精准控制冰温和软硬度,满足不同项目对冰面的要求,被誉为

“最快的冰”。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在施加一定高压后变成临界状态的流

体,这些流体随后被送到需要制冷的区域,在蒸发过程中会大量吸热,

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1234567891011(1)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物理

Ca(OH)2+CO2=CaCO3↓+H2O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循环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

(填字母)。A.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B.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C.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发生了变化D.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CD

123456789101111.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所示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

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B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B123456789101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

1.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

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

现该目标的是(

D

)A.绿色出行B.植树造林C.发展氢能源D.推广燃煤发电D1234567891011122.(教材第139页“图6-15”改编)“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指出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碳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碳含量的平衡B.每个人都参与在碳循环中C.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二氧化碳的循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C123456789101112

3.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一氧化碳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一样,密度比空气大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1234567891011124.(2023·上海中考)CO还原CuO的实验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玻璃管中粉末由黑变红B.NaOH溶液的作用是检验CO2C.可用生石灰吸收尾气D.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同时夹紧弹簧夹K1、K2A1234567891011125.(2023·张家口桥西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CO2和CO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组成:CO2、CO均属于氧化物B.性质:CO和CO2的化学性质相同C.用途:固态CO2用作制冷剂;CO用作气体肥料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雾霾A1234567891011126.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采用的方法是(

A

)A.通入足量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CuOC.点燃混合气体D.倾倒混合气体A7.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

所示的是碳元素的价类图。123456789101112(1)图中

c

点所代表的物质具有的用途是

⁠。(答出两条)(2)图中

b

点所代表的物质具有

性,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窒

息甚至死亡。(3)

b

c

两点代表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人工增雨

制作气体肥料

分子构成

不同

123456789101112

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B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作为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B1234567891011129.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所学知识判断,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C→CO→CO2→H2CO3→CaCO3→CaOA.CO转变为CO2时放出热量B.CO2是空气污染物C.H2CO3受热易分解D.CaCO3可用于工业制取二氧化碳B12345678910111210.如图所示的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图甲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乙中转化1为植物的光合作用C.图甲、图乙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A12345678910111211.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D123456789101112

12.

“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123456789101112(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本质的区别是

⁠。(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

⁠。水循环

是物理变化,氧循环、碳循环是化学变化

反应条件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123456789101112(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环节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

x

O2,则

x

,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6

化学

123456789101112(5)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碳、氧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母)。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平衡【拓宽视野】“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要实现“收支

相抵”。ABCD

123456789101112(6)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

向。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

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转

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3456789101112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药品是(

D

)A.碳酸钠粉末与浓盐酸B.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C.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D.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D1234567891011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中,合理的是(

D

)A.

B.

C.

D.

D1234567891011

3.(教材第149页1题改编)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

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

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

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B12345678910114.(2022·河北中考)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

误的是(

B

)B12345678910115.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B

)A.检查气密性B.制取气体C.收集气体D.验满B1234567891011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试管

1234567891011(2)小明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

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

(填字母)。(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

,说明二氧化碳已

收集满。伸入液面以下

D

熄灭

1234567891011

7.(2023·廊坊三河市校级模拟)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

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B

)B12345678910118.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

是(

C

)C12345678910119.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

器(如图甲所示),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乙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ab

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

bc

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C.

c

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D.

cd

段二氧化碳气体排出A123456789101110.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

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气

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编号颗粒大小实验温度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时间①粗颗粒20℃7.3%25mL133s②粗颗粒20℃w25mL126s③粗颗粒35℃7.3%25mL61s④细颗粒20℃14.5%25mL79s1234567891011(1)实验②和④研究了某因素对实验速率的影响,则w=

⁠。14.5%

(2)影响上述实验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分析数据可知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颗粒大小、实验温度、稀盐酸的质量

分数

实验温度

(3)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下列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B

1234567891011(4)实验小组采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中植物油的作用为

⁠。防止

二氧化碳溶于水

1234567891011

11.

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

方法。【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

生成的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实验设计】通过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1234567891011【分析与表达】

CaCl2+H2O+CO2↑

1234567891011(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

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不再有气泡产生

1234567891011(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

(填操作名称),然

后装好试剂,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到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

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使瓶内压强增大,剩余盐酸不能推入烧瓶中

1234567891011【记录与处理】(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

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

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

算生成的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填字母)。A.

m(小烧杯)B.

m(大烧杯)C.

m(大烧杯+反应后的剩余物)AC

123456789101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微探究小专题5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用的试剂是(

D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炭粉燃烧

③炭粉还原氧化铜④大理石和稀硫酸

⑤碳酸钠和稀盐酸

⑥煅烧石灰石A.①②③⑤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D1234567891011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

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实验编号试剂Ⅰ大理石颗粒、10%H2SO4溶液Ⅱ大理石颗粒、7%HCl溶液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1234567891011A.实验Ⅲ对应的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为甲B.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

浓度C.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相等的D.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

体的颗粒大小【答案】B1234567891011

3.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个因

素是(

B

)①反应物的状态②气体的密度③反应的条件④气体的溶解性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5678910114.(2023·邢台信都区二模)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

用法不正确的是(

C

)A.

可制取O2B.可制取CO2C.可收集O2D.可收集O2C12345678910115.下列实验装置与用途搭配错误的是(

B

)A.过滤B.监测氧气流速C.保存氢气D.

检验CO2是否集满B12345678910116.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可选用装置②④组合B.用装置①制取CO2,分液漏斗中应装稀硫酸C.用装置③收集CO2,气体应从管口c通入D.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④收集O2时建议留部分水D12345678910117.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

于水。若要收集氨气,下列装置中最好选用(

D

)D1234567891011

8.在化学实验中,观察气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B

)B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看到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时,说明气体已

收集满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到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可以立即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容器壁,若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时,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产生1234567891011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C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