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发生颜色变化、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3.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4.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学习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的必要措施。5.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6.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二)核心素养要求1.能对物质变化和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体验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2.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能根据一定的方案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获取有价值的结论。3.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能说出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能进行试剂取用、物质加热、连接及洗涤仪器的基本实验操作。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单元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主要作用在于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步入神秘的化学殿堂。本课题由“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个课时构成。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培养“宏观辨识”“变化观念”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建立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如物质形状改变、物质三态变化、钢铁生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和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如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已有初步认识,这为学生学习物质变化及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以科学探究为目的的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的探究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大多数学生对其过程中以化学角度关注的问题较为陌生,为帮助学生由生活探究向科学探究转变,由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本课时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过程的体验可消除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陌生感,使教师从化学角度进行的指导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和启迪。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重点难点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实验材料。【项目设置】项目一:通过实验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项目二: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预习时完成准备,整理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对上一节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引出新课。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过程】通过绪言的学习我们对“化学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找一位同学来说一下,化学是什么?【导入新课】那我们今天就从变化入手,一步一步揭开化学的面纱。一提到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大家来说一说你注意到过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质变化?大家刚才说到了很多变化,那这些变化的本质有没有区别呢?今天我们要从4个实验入手,分析各种变化中的区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那么如何正确地观察实验呢?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中各种现象变化后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今天我们做的每一个实验都需要大家从这三个方面去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分析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3)在试管口放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实验2】(1)将一小块块状石蜡放入试管中。(2)将试管放入沸水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随机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编号1变化前的物质液态的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管中有气泡冒出直至沸腾,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变化后的物质气态的水(水蒸气)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编号2变化前的物质固态的石蜡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石蜡熔化变化后的物质液态的石蜡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感受化学变化,进入情境。学会正确的观察实验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实验探究【实验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发生的现象。【实验4】(1)向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2)用配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分析】从变化前后的物质有无改变的角度分析,实验1、2、3、4分别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编号34变化前的物质硫酸铜溶液等颗粒状大理石等变化时发生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大理石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的物质氢氧化铜沉淀等二氧化碳气体等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学生总结:实验1、2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3、4变化前后有新物质生成。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环节三:概念辨析【引出新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教师总结】物理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燃烧、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一些现象(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且伴随能量变化(放热、吸热、发光等)。【合作探究】1.有以上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2.化学变化一定能观察到现象吗?举例说明。3.能否通过现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拓展提升】观察蜡烛的燃烧,找出燃烧过程中,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了多种变化,如果只说蜡烛燃烧,那么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学生完成练习:A.水结冰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鞭炮爆炸D.车胎爆炸E.玻璃破碎F.纸张燃烧G.食物腐烂H.铁生锈I.植物光合作用J.氧气经过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气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使学生能将概念活学活用,深刻理解概念。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两种变化。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四:归纳提升【归纳总结】1.物理变化的概念。2.化学变化的概念。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4.两种变化的判断依据。5.两种变化的联系。学生自主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判断依据。3.变化和性质之间的联系。课堂练习课堂8分钟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七彩作业》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2.练习与应用第1~3题。教学反思

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分析与对比,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养成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知识点的习惯。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基本概念,知识点难度不大,但需注意与物质的变化进行区分。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已经能较好地进行区分,但认识化学性质时需要从一些关键点入手,分析比较困难,尤其当变化和性质连续学习时易发生混淆。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判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分析和对比,养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的习惯。3.学会从生活中观察、思考,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核心素养形成化学观念,能对物质变化和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体验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重点难点重点:化学性质。难点:区分变化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首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这两个概念。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节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积极发言。对上一节内容进行简要复习,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环节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学们已经对物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咱们再一起对物质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因为标签掉了,所以需要用某种方法把他们区分开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小组合作讨论,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方法更多。【合作探究】刚才各个小组的成员都集思广益,得到了很多种区分水和酒精的方法,其中每一种方法体现出来的就是物质的一个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在你们说出来的这些性质当中,哪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引出新概念】同学们刚刚根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把物质的性质分成了两类。可以得到如下概念: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能燃烧、能生锈、能助燃、能与某某物质反应等。【课堂小练】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1.青铜器易产生铜锈。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各组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做笔记。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思考,总结。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开拓逻辑思维,引出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给出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举例具体性质使学生理解。立即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知识拓展】大家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那么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下面哪些属于物质的变化?哪些属于物质的性质?1.木炭在燃烧;木炭能燃烧。2.铁生锈;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3.酒精在挥发;酒精易挥发。通过大家的分析,“变化”与“性质”在描述上有什么区别?【总结】性质是物质固有的能力、特性,一般会用“会”“能”“是”“难”“易”“可以”等词描述。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变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物质某些性质的改变。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结合上节课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明确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环节三:性质决定用途【实验】教师拿来了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入新概念】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氧气能供给呼吸等,这些都说明了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并记录、思考。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环节四:归纳提升【归纳总结】1.物理性质的概念。2.化学性质的概念。3.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区分。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学生自主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概念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二、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区分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课堂练习课堂8分钟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七彩作业》第一单元课题1第2课时。2.练习与应用第4~6题。教学反思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的取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对于化学实验技能,应做到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学会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的必要措施,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操作,并能安全操作。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再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过程。教科书中先强调安全,再由简到难设计实验,使学生容易掌握。学情分析学生在课堂上见过实验仪器,但对常见仪器还不完全了解,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实验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会仪器使用的操作要点。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仪器,学习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2.练习固体、液体的取用操作。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常见仪器的使用,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难点:滴管、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然要了解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当同学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常见危险品标志和化学实验室试剂取用原则。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实验室中规范行为。环节二:实验室常用仪器看图识仪器,说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说出图示仪器的名称,并归纳主要用途。认识常见仪器。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三:试剂的取用一、试剂的取用1.固体试剂的取用。【讲解】(展示广口瓶)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药匙)取用固体试剂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的试剂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演示】(1)取锌粒。(2)取少量碳酸钠。【分析】固体试剂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需铺满试管底部即可。2.液体试剂的取用。(1)倾倒法:【讲解】液体试剂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取用时采用倾倒法。【演示】液体的倾倒。【讨论】①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②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③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④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2)量取法:【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分析】①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②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③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毫升。【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读数时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结论】仰视将导致读数偏小,俯视将导致读数偏大。【演示】滴管的使用。观察,思考,记录固体试剂取用要点。学生回答:①防止腐蚀桌面或污染瓶塞。②为了防止液体洒出或飞溅,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③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④防止液体受到污染或挥发性物质逸出。观察,记录液体试剂的取用要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固体试剂取用方法,并了解操作注意事项。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试剂,并了解操作注意事项。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量取法取用液体试剂,并了解操作注意事项。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的取用1.试剂的取用原则。2.固体试剂取用:块状、粉末状。3.液体试剂取用:倾倒、量取、滴加。课堂练习课堂8分钟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七彩作业》第一单元课题2第1课时。2.练习与应用第1、5题。教学反思

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本课时中包含了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洗涤等实验基本操作。学生应初步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试剂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符合认知特点和学习过程。教科书先强调安全,再由简到难设计实验,学生容易掌握。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但对于基本实验操作、常用仪器的规范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还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必要的规范训练。教学目标1.学习和练习仪器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2.能进行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获得乐趣。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实验操作要点。难点: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实验室常见的化学仪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下面找同学来带领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环节二:酒精灯的使用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展示仪器】酒精灯由灯帽、灯芯和灯身组成。【提出问题】(1)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的实验事项有什么?(2)酒精灯的火焰分几层?哪一层的温度最高?如何设计实验验证?(3)如何熄灭酒精灯?教师归纳总结: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2.物质的加热。我们在实验室中用酒精的外焰给物质加热,如何给液体加热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科书,并认真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讨论问题。(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能否不擦干就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演示实验】教师规范演示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科书,勾画出重点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操作步骤,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物质加热的方法,并了解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环节三:仪器的连接和洗涤二、连接仪器装置教师介绍仪器间的连接方式,并进行演示。【教师提问】连接好的装置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实验吗?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呢?原理是什么?三、洗涤仪器【教师提问】实验结束之后用过的仪器要进行清洗,那么如何洗涤玻璃仪器呢?洗干净的标准是什么?【演示实验】以清洗试管为例,演示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学生阅读教科书中连接仪器和检查气密性的步骤,思考原理,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问题。学生上台尝试洗涤试管。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连接、检验气密性和洗涤的方法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一、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液体试剂加热。二、连接仪器装置检查气密性。三、玻璃仪器的洗涤课堂练习课堂8分钟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七彩作业》第一单元课题2第2课时。2.练习与应用第2、3题。教学反思

第3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内容是在课题1介绍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对物质变化及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过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在认识物质世界中的独特角度和价值,了解“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个观察物质变化的基本节点及应该关注的问题,从而体验探究活动成功后的喜悦,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学情分析通过绪言和课题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本课时教学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教学中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学生兴趣较大、积极性较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由于缺少观察、操作方面的经验与练习,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学目标1.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实验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主动观察实验现象。难点: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故事:蜡烛的前世今生。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五千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肪。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用得起蜡烛。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电灯替代蜡烛,这也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的许多成果的产生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想要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学生倾听并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听故事,感受蜡烛的历史,与同学交流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说说自己还对蜡烛有哪些了解。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环节二:学会观察那我们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蜡烛燃烧为例,一起来学习、体验化学实验。一、蜡烛点燃前在每组同学的实验桌上都放着一支蜡烛,同学们通过观察和简单实验,能得出石蜡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讨论及猜想:1.蜡烛有哪些性质?2.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变化?3.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如何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尝试观察蜡烛,培养学生从感官、空间、时间等角度全面、有序、科学的观察方法。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学会观察同学们进行讨论,看哪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最多,描述的最仔细!【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实验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物质的状态、颜色、密度、水溶性、气味、硬度等物理性质。学生根据实验探究的要求,积极讨论,放开思路,观察蜡烛,填写实验报告。练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环节三:学会探究二、蜡烛燃烧时刚才我们研究了蜡烛的部分性质。现在我们将蜡烛点燃,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猜测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并验证。实验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发现了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细节:(1)蜡烛先熔化再被点燃。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2)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3)蜡烛燃烧产物的验证:①燃烧的生成物:用干燥烧杯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