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2024年安徽省地理省级培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形成原因,通过分析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及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区域认知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形成原因。

2.培养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掌握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增强人地协调观,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地理问题,探索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掌握新知识。然而,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的综合思维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来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使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地理问题,并探索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相关图片和图表,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沙土、水、容器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实验操作。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理分区,今天我们将走进黄土高原,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请大家打开《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我们一起学习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

2.自主学习(5分钟)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在阅读过程中,大家可以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待会儿我们共同讨论。

3.合作探究(15分钟)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进行深入探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你们的探究成果。

4.教师讲解(10分钟)

根据各小组的探究成果,我来给大家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在教材上做好笔记。

5.案例分析(10分钟)

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案例视频。观看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看结束后,我们一起来讨论。

6.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掌握了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作业布置(5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列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并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8.课堂反思(5分钟)

在课后,请大家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同时,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知识点梳理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它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个省区的一部分。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风力作用下,中亚、蒙古高原的沙尘被搬运到我国北方,堆积在黄河流域形成了黄土高原。而在流水侵蚀作用下,黄土高原的地形逐渐呈现出如今的样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地形陡峭、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等因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发、乱砍滥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5.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水坝等;生物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农业技术措施如改良耕作制度、合理施肥等。

6.可持续发展:在防治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不影响后代的发展。

7.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尤为重要。

8.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地理问题;同时,增强人地协调观,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北方,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个省区的一部分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风力作用:中亚、蒙古高原的沙尘被搬运到我国北方,堆积在黄河流域形成黄土高原

-流水侵蚀作用:地形逐渐呈现出如今的样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地形陡峭

-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过度开发

-乱砍滥伐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5.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水坝等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

-农业技术措施:改良耕作制度、合理施肥等

6.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不影响后代的发展

7.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8.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

-区域认知能力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能力课堂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我会认真批改他们的作业,并给出具体的评价和指导意见。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我会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学习效果评价:

4.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在课后,我会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学生沟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地理分区知识,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内容。在合作探究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讨论结束后,我进行了讲解,重点阐述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课后,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我也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进度。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以及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思维不够开阔,对于一些复杂的地形、气候等因素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