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关联阅读习题及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咏贫士(其一)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注】①刑天: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刑天与天帝斗争,被天帝断首后,还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前四句蕴有豪放之气,被鲁迅评为“金刚怒目”式诗句,与《归园田居(其一)》的创作风格有所不同。B.第一首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精卫和刑天的真挚祝福:保有昔日猛志,定能等到实现理想的良机!C.第二首诗第三句的“暧暧”指“昏暗不明的样子”,与“迟迟”等叠词一起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D.第二首诗第五句运用比喻,“朝霞”喻指刘宋新王朝,“宿雾”喻指前朝东晋,这句话可理解为“刘宋代晋”。2.陶渊明的诗里喜欢用飞鸟、松树、菊花等意象。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诗中“鸟”代表的不同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园招隐钱起支离鲜兄弟,形影如手足。但遂饮冰节,甘辞代耕禄。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交柯低户阴,闲鸟将雏宿。穷通世情阻,日夜苔径绿。谁言北郭①贫,能分晏婴粟。【注】①北郭,即北郭骚,春秋时齐国人,晏婴之友。家贫,曾乞米于晏婴以养母。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北郭骚辞金受粟。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中“招隐”有两意,一曰招隐者出世,一曰招人归隐,从诗歌内容看,本诗应为后者。B.诗歌开头两句渲染自己形单影只的生活,三四句表达甘愿归隐的愿望,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C.从“穷通世情阻”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并非没有出仕的意愿,只是受到世情的阻隔才被迫隐居。D.诗歌末尾两句,诗人运用北郭骚辞金受粟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清廉自守的美好品格。4.借特定意象传情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试比较这首诗和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鸟”在意象特点和作用的差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晴陆游袖手东窗初日明,残编未负老书生。不胜多病畏寒雨,正得一霜方快晴。客户饷羹提赤鲤,邻家借碓捣新粳。柴荆莫怪无车马,恰要无人识姓名。【注】饷羹,作者自注,田庄农户“月以鸡鱼之属来饷,谓之‘送羹’”。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袖手靠在窗前,看着东方刚刚升起的明媚的太阳令人感到温暖,几卷旧书中寄托着自己的人生追求。B.疾病一次又一次袭来,诗人病弱的身体忧虑秋寒畏惧冷雨,幸好满天霜露被爽朗的晴日赶得一干二净。C.庄园中的农户送来了大红鲤鱼给我做羹汤,邻居家借走了石碓去舂新稻,又来送给我新粳米做饭。D.住在柴门小户里,不要惊讶没有官宦显贵车驾造访,本就是要过一种无人认识的远离尘嚣的平静生活。6.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①本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②周公与管蔡:管叔鲜、蔡叔度曾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杀死管叔鲜,囚禁蔡叔度。③华颠: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两句与《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包含风景无尽而人生短暂之意,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B.周公与管、蔡虽然是仇人,到了惠州后也恨不得搭建三间茅屋来做邻居。此处用夸张与调侃的口吻,表现当地的民风淳朴。C.“薇蕨”是两种野草,其嫩叶是贫苦者日常所食,“厨无烟”则指家里缺少粮食,揭不开锅,这些细节写出东坡生活十分清苦。D.本诗有意使用陶渊明诗的韵脚原字,追求与陶诗相似的诗风,彰显东坡的才华;在内容写法上又翻出新意,体现东坡的个性。8.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与本诗的“聊乐我所然”都表达诗人的愉悦之情,但是二者的原因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饮酒·其十一陶渊明颜生称为仁,荣公[注]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注]荣公:荣启期,春秋时期的隐士,《列子·天瑞》记载其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至九十而亡。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生称为仁”和“屡空不获年”是讲颜回虽贫寒短命却为人所称道。B.颜回、荣公虽美名流传却一生憔悴清贫,死后无知,活着称心如意为好。C.本诗运用诸多典故,极其含蓄表达了作者所持的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D.作者以议论入诗,由贤者隐士至尊客上宾,情至论随,并无生硬之感。10.诗人在末尾表达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与其《归园田居·其一》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①巃嵷(lóng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它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13.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A.诗歌的前八句写诗人因本性不合于仕途而选择归隐田园。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通过借代手法,用自然意象写出了自己的思归之情。B.“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四句,以动写静,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淳朴宁静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情景交融。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最后两句和开头两句呼应,揭示出诗歌的主旨。D.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这些词语入诗,呈现出天然的田园风光;同时本诗层次清晰,次第分明。14.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五)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A.“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B.“可以濯吾足”化用典故,既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坚持,也流露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寂感。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感慨“夕”时短暂,兴致难尽。15.《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五)都再现出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初期的生活情景及其心路历程,请从意象特点及情感角度加以比较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C.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17.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镇静安静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陶《归园田居》(其四)苏轼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①,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注】①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B.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C.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D.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19.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田舍(其一)文同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注】①碓:舂米的用具。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展现农家生活情景,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B.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C.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D.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1.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鸡、犬的叫声,但其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攀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注]①此诗作于诗入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改知应天府。2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诗开头两句的“俗”指世俗(官场)生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生活,“本”强调本性与世俗间的矛盾与冲突。B.陶诗“户庭”两句的“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结句照应诗题,直接抒发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C.欧诗开篇交代春天农夫们忙碌的生活情状。“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D.欧诗“田家”两句自问自答,点出了归田之乐。结尾遥想自己远离官场种田垂钓的悠闲自得,照应了读中的“归田”一字。23.有评论认为欧诗“鸣鸠”四句写景精妙,与陶诗“暧暧”四句的技法暗合而各得其妙。请简析两诗上述的四句诗在技法与意境上的不同之处。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春日即事(其二)耿湋【注】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注】耿湋(wéi)于唐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其罢居在家时。2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园田居(其一)》前八句写诗人因鄙弃仕途而归田。后十二句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的愉快心情。B.《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语言朴素自然,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C.《春日即事(其二)》颈联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但《春日即事(其二)》这首诗可谓大异其趣。25.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其六)阮籍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②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③。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②子母:指小瓜大瓜。③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的名字及种瓜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B.“五色曜朝日”一句喻指萧何煊赫一时的情形。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的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27.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溪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②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②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作动词。2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C.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D.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29.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六)陶渊明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30.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31.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32.“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B2.①《读山海经(其十)》中的精卫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含着微小的木块,决心用它填平沧海,喻指心怀猛志的反抗者形象。②《咏贫士(其一)》中的众鸟在朝霞驱散宿雾后结伴而飞,喻指改朝换代后趋炎附势(依附新政权)、庸庸碌碌的众人。③《咏贫士(其一)》中迟出早归、独守故辙、不与众鸟同飞的鸟,喻指安守贫贱、不慕名利、守志不阿的贫士形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真挚祝福:……”错误,结尾两句的意思是,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的!诗人并不是在祝福,而是将精卫和刑天的反抗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读山海经(其十)》中的精卫鸟,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突显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突显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复仇的愿望,虽未能如愿以偿,但“猛志固常在”的反抗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咏贫士(其一)》中的众鸟,在朝霞驱散宿雾后结伴而飞,“朝霞”喻指刘宋新王朝,“宿雾”喻指前朝东晋,这句话可理解为“刘宋代晋”。众鸟喻指改朝换代后趋炎附势(依附新政权)、庸庸碌碌的众人。作者借此讽刺了众鸟向日般趋炎附势的世态。《咏贫士(其一)》中的独鸟,迟出早归、独守故辙、不与众鸟同飞,喻指安守贫贱、不慕名利、守志不阿的贫士形象。诗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山,却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旋即归去来,正如那迟出早归的独鸟一般。诗人借此表达了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3.C4.①本诗中“鸟”的意象特点是“闲”,诗人借描写鸟携带雏鸟悠闲地栖息在低矮的树枝上的情景,表现小园环境的恬静宁谧,寄寓着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怀。②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鸟”的意象特点是“羁”,即受到羁绊、约束。诗人以处于樊笼之中的“羁鸟”自比,强化了自己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的情绪。【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C.“作者并非没有出仕的意愿,只是受到世情的阻隔才被迫隐居”错误。后句“日夜苔径绿”是说小园少有人来,而前句交代没人来的原因,“困厄与显达带来世间人情的阻隔”。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①本诗中“交柯低户阴,闲鸟将雏宿”两句诗的意思是:交错的低垂的树枝掩映着门户,带来一片清阴;悠闲的鸟儿带着幼禽安睡。根据诗中的“闲鸟”可知,“鸟”的意象特点是“闲”,诗人先写交错低垂的树枝,再写鸟儿带着幼禽安睡,借这一情景,表现小园环境的恬静宁谧,寄寓着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怀。②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诗的意思是:笼中的鸟常怀恋往日的山林,池里的鱼向往着从前的深渊。根据诗中的“羁鸟”可知,“鸟”的意象特点是“羁”,即受到羁绊、约束。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处于樊笼之中的“羁鸟”自比,强化了自己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的情绪,强化了诗人对解脱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追求。5.C6.①身份不同:本诗中,年老多病的书生;陶诗中,厌倦官场、归耕田园的隐者。②心境不同:本诗中,有贫病之中读书的闲逸快乐,有乡邻相助的慰藉,也有无人问津的一丝落寞无奈;陶诗中,主动抛弃官场,热情投身田园,既有清高孤傲、不合流俗之志,也有恬淡欣喜之情。【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邻居家借走了石碓”错误,“邻家借碓捣新粳”意思是,邻居家借给我碓臼,我用它来捣新鲜的粳米。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初晴》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书生的生活情景。诗人在东窗下捧着书,迎接初升的太阳,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追求。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的学问,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疾病和寒冷的畏惧,但一场霜降下来,带来了晴朗的天空,给他带来了快乐和安慰。诗人还描述了自己作为客人享受主人款待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谦逊和感激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没有财富和名声,但并不在乎,他更注重内心的追求和真实的自我。《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表明诗人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八句写景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7.A8.(1)陶渊明的愉悦,是因为他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2)苏东坡的愉悦,是因为内心的超然(他对环境的适应/豪迈乐观的性格),虽然一再被贬而生活困顿,他却依然能从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以及相处之融洽中找到快乐。【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错误。《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而本诗中的“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则是表达对惠州风景的喜爱之情。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归园田居(其一)》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返自然”照应开头“爱丘山”,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主要表达方式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融入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最后四句写诗人的哲理性感悟和超然的态度,只要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主要采用的是议论说理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随遇而安,恬然自得的豁达乐观情怀。9.D10.相同点:都表现了对返归自然的渴望。不同点:①本诗更倾向于生活要称心适意、逍遥自任,不为死后的名声和身体的享乐而活;②而《归园田居·其一》更倾向于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由贤者隐士至尊客上宾”说法有误,本诗典故没有“尊客上宾”。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说自己“性本爱丘山”,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以及在诗歌结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返归自然的渴望。本诗末尾中,根据诗人对裸葬的态度可以看出,诗人同样崇尚自然。由此可见,两者都表现了对返归自然的渴望。本诗中,根据诗句“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可看出,诗人认为生活要称心适意、逍遥自任。此外,本诗最后四句还体现了诗人对身体、生命的一种思考。寄养人间的身躯虽然千金难抵,但一旦死归彼界则躯化宝亡,无所珍惜了。诗人认为一旦生命了结,亦已无“宝”可言,因此对于汉代杨王孙裸葬引起的风波,诗人以自己的精深理解,指出裸葬根本不是什么不仁不孝的坏事,这是杨王孙个人情性的外在表现,人们应当予以理解。从中,也可看出诗人自己不为死后的名声和身体的享乐而活的人生态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表达身在宦海心系园田的心情。“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而直到最后“返自然”句,诗人终于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从中可以看出,《归园田居·其一》更倾向于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11.B12.《归园田居》(其一)写景的典型手法是白描、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等,本诗颈联同样如此。①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阳春三月,鸟语婉转,溪水潺潺,鱼儿慵懒的幽静怡人环境。②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③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B.“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误,诗歌体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没有表现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归园田居》(其一)运用白描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一句,用简笔勾勒出屋舍概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为听觉、动景描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为视觉、静景描写,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描写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田园风光。本诗颈联同样如此。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①白描。本联抓住描写对象鸟、鱼、溪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阳春三月,鸟语婉转动听,溪水清澈,鱼儿在水中停歇的幽静怡人环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②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动静结合,使得画面既美好又富有生机,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③视听结合。“鸟语”是耳闻之声,“鱼行”是眼见之景,是感官上的视听结合,展现处一派动人美景,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13.A14.A15.情感角度:①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本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意为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原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译为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可知作者热爱田园生活,厌弃官场。②归园田居(其五)原文“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意为欢乐时总是怨恨夜间太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显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意境特征:①其一通过田园、房屋、榆柳、桃李等田园风景,渲染勾勒了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风景图。②其五通过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塑造了朴实轻松的田园生活图。【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手法等能力。A.“借代”错,“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比喻,用“羁鸟”“池鱼”来比喻“处于官场的自己”。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错误,原文“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意为怀着失意的心情独自扶杖经过草木丛生的崎岖偏僻的山路回家,并不是离开官场的阻挠。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赏析不同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情感角度: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本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意为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由原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意为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归园田居(其五)原文“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意为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欢快之情涌满心头,在“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竞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那就索性不理时间的早晚,尽情畅饮。“已复至天旭”,直至旭日渐升天已放亮,方肯做罢,显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意境特征: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中描绘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渲染勾勒了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风景图。归园田居(其五)以一天耕作完毕之后,回家的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做为描写对象,来反映“归园田居”的田园生活。“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写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手持扶杖,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从表面看,他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涵意说,此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那么,此“怅恨”二字,实具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路上经过清澈见底的山泉,洗洗沾染尘埃的双脚,整天耕作的疲劳,也就随之一洗而光,浑身变得舒坦自在起来。“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过滤好自家新近酿好的熟酒,去浊存清饮用。并招来农家近邻,同桌共饮,以“只鸡”为肴,真是快慰无比。“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知不觉间“日入室中暗”,日落西山,室内暗然,于是索兴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此句看似寒酸却将诗人的潇洒自如,自得其乐表现出来。全诗塑造了朴实轻松的田园生活图。16.C17.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C.“孤独”理解错误,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能力。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宦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2)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18.A19.陶诗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以“方宅”四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用“暧暧”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苏诗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老人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的疏放之情。【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错误,“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C.“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错误,“同侪尽丘墟”指同辈的人都已去世,自己的年寿超过同辈。D.“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错误,“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意思是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陶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诗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苏诗中塑造了一位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乡野老人形象,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老人虽然“八十余”,仍劳动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老人拉着诗人坐在树下,让他尽情吃荔枝;“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给诗人带回去好多,以至于诗人回家把荔枝带给儿子,儿子抱了满满一怀荔枝。老人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恬然自适、乐观旷达的疏放之情。20.A21.①本诗写“鸡犬声”,是以鸡犬的热闹衬托丰收后农家热闹和喜庆的氛围。②《归园田居》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以“鸡犬声”打破环境的清静,动静结合,表现了田园的生机与活力。【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错。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既写出了田园环境的美好,也写出了乡民生活的淳朴自然,但诗中并未“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选项表述无中生有。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分析文诗。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天清气朗的画面,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也反映出农家祥和美好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着重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刻画出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更委婉地道出丰年的来之不易。颈联又转而描写乡亲们的社会活动,他们祭祀祈祷,还经常占卜问事,尽显农耕社会里朴素的社交场面。作者在最后以“一村鸡犬声”,传达出丰收后热闹和喜庆的氛围,好像全村的鸡犬也在跟着凑热闹。其次分析《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其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鸡狗的叫声。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这两句以声衬静,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22.B23.①写景色彩选择不同。陶诗色淡,如“暧暧”“依依”,迷蒙隐约,如水墨山水画。而欧诗注重色彩渲染,对比鲜明。如“碧”与“丹”、“青”与“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写出了春时景物的明艳优美。②写景动静处理不同。陶诗以动写静,以“狗吠”“鸡鸣”衬“远村淡烟”,写山居之淳朴宁静。欧诗则动静相合,借鸠鸟齐鸣、布谷翩飞、丹杏盛开、黄犊暖眠,衬托动态美,凸显田园的勃勃生机。③意境不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平和自得、恬静优美的意境,重在静。而欧诗则突出田园生机盎然、兴味悠长的意境,重在活。【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灰尘和杂物”错误,这里的“尘杂”应指“世俗的繁杂琐事”。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诗人以动写静,以“狗吠”“鸡鸣”衬“远村淡烟”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首先选取了典型的景物(意象)“碧山”“丹杏”“青草”“黄犊”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写出了田园景物的优美。“鸣鸠”“布谷”“碧山”“丹杏”“青草”“黄犊”等,运用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近景、高处景低处景相结合的方法,突出田园生机盎然、兴味悠长的意境,重在活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心。另外,“聒聒”“翩翩”叠词的使用,形象写出了鸠鸟、布谷的情态。音律和谐,对仗工整。考生可从两首诗写景色彩选择、写景动静处理以及意境特点等方面加以分析。24.C25.①《春日即事(其二)》着重表现诗人青春隐居的抑郁不平及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惆怅和伤感。诗人是任满而罢居在家,不得已而隐居。②《归园田居(其一)》则真切地抒发了诗人归隐山林、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之情,以及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快慰、惬意与欢欣。诗人是主动辞官归隐,他本就热爱山林(田园),虽误入官场、但一直渴望归隐。【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理解错误。诗句“强饮沽来酒”是写诗人沽酒浇愁,并不快乐;“羞看读破书”是说仅有的藏书已翻来覆去读破,实在羞于再看。故选C。2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春日即事(其二)》一、二两句开门见山,写他此时过着隐士般的田园生活。“青春独屏居”这句话透露出了他心里的烦闷:这样的年华,这样的时节,正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应该饱尝生活乐趣的时候,而自己却不得不独自被排斥在这种生活之外,这是不平的表现。这句诗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这是从人的关系方面说的。由于失去了官俸,仅靠几亩薄田生活,家境困窘,连僮仆都怠慢自己,不那么听使唤了。因为没有了权势,连朋友都渐渐疏远自己,不那么来往了。“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这是从贫居生活方面说的。“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处处不如意,事事不称心,偏偏又看到落花满地,平添一段伤春的惆怅,韶光易逝,时不我待,这样的惆怅,不能不叫人伤怀。结合注释内容可知,诗人是任满而罢居在家,不得已而隐居。《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诗人是主动辞官归隐。26.D27.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追慕古人之情”错。邵平布衣平民得以安享天年,萧何荣宠加身却如膏火自煎,所以是表达宠禄不可依赖的反思。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1)两首诗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点。阮诗前四句咏邵平事。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厌倦官场,安于田园诗生活。诗人用的典故,意在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羡慕之情。最后的“布衣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夜班工登记表3篇
- 大白工程合同索赔的证据收集3篇
- 圆钢购销合同续签的签订时间3篇
-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范本3篇
- 人工劳务清包简单合同范本3篇
- 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协议3篇
- 代签合同授权委托书范例3篇
- 农村道路合同范例
- 在农村盖楼房合同范例
- 出口级木材销售协议3篇
- 《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第四版-上-U2 Jobs and Responsibilities
-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 (新版)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7.4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数学(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下册)
- 2024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
- TDT 1015.2-2024 地籍数据库 第2部分:自然资源(正式版)
- 关于大数据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件
- 电子化文件与信息管理制度
- 心理健康讲座(课件)-小学生心理健康
- 顶管工程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