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一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33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遗址出土了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各种骨器、石器工具,以及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多种动物化石,还找到了炭屑和烧黑的物件。据此推知,元谋猿人A.使用磨制石器,提高了生产效率B.已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C.会使用火,食用熟食可能性较大D.懂得饲养家畜改善生活2.1973年,在今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7000余年的原始村落迪址,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化石(见下图),这些稻谷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是同时代遗址考古中极为罕见的。河姆渡遗址稻谷化石A.为研究我国原始农业提供了一手史料B.说明采集是当时我国古人的主要谋生手段C.佐证了我国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D.反映我国古人已经过上了自给有余的生活3.河南境内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遗址与商朝的殷墟遗址相距不过300公里。两个遗址的先民都曾经在龟甲等器物上刻了一些记事标记(见下图)。这些标记符号体现了A.中原地带新石器遗址分布广泛B.股墟先民来自贸湖C.商周时代奴隶制文明比较发决D.中华文明源远近长4.仰韶文化的合葬基采取男女分区集体埋葬,男子多为二次迁葬。有母子合葬的现象,但没有一对成年男女合葬或父子合葬的现象。这表明A.仰韶时期已经产生了私有制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特点C.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D.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5.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邱承墩基随葬品情况统计表。据下表分析该时期A.早期国家诞生B.社会分化显现C.军事征伐频繁D.王权日益集中6.根据史书记载,夏朝已有刑法和赋税制度,还出现了官吏、军队等权力要素。夏朝的君主向万民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夏朝A.已经迈入阶级社会B.统治比较残暴C.权力意识开始萌发D.国家机器强大7.周初,诸侯要到周王室参与助祭,并与周王分享祭典中的祭肉。西周晚期,诸侯很少参与或不再参与周王室的祭典,周天子往往将祭肉賜予强大诸侯,并表彰其功业。这一变化表明此时A.等级尊卑观念强化B.礼乐制度逐渐走向成熟C.王权衰落诸侯崛起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8.秦族作为西周王朝分封到泾、渭上游的商代遗民,通过不断吸收或分化西戌(西北地区以犬为图腾的非华夏部落)的族群势力,很快成为渭河上游的管理主体。秦族的发展反映了A.商周王朝都重视西戊管理B.西周时期君主的权力是相对的C.分封制管理优于内外服制D.族群交融推动西北边地的治理9.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戌、山戌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中原文化影响扩大B.孕育着统一的趋势C.华夏民族认同加强D.南北文化交流密切10.春秋时代的战争,强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师出有名”,事先要下战书,对方不同意也不能开战。这表明春秋时代A.兼并战争日益剧烈B.战争一定程度受到礼的约束C.礼乐制度日益完备D.传统的政治铁序彻底被破坏11.特定的时空会产生特定的现象。下图所处的历史时空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土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B.我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C.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普及D.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12.春秋时期,燕地辖区既适宜种植,又有放牧的天然牧场,临海还经营渔业。农耕、游牧和养殖的经济形态在这里交会,三种不同的饮食风味处于同一疆域。这反映了A.民族矛盾加剧B.变法效果显著C.民族交融加强D.分封制度瓦解13.《管子》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将山戎特有的两种农作物冬葱、戌叔“布之天下”。《国语·齐语》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A.周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B.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有经济交流C.各国间兼并战争日益剧烈D.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14.《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其中秦民“怯于私斗”直接得益于商鞅变法的A.推行县制B.废除井田制C.奖励军功D.什伍连坐法15.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要一视同仁。该主张A.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B.推动了平民教育的普及C.否定了贵族的教育特权D.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16.战国时期,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一主张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B.反映了学术文化的繁荣C.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D.促成了社会制度的转型17.史学大家吕思勉认为,秦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当时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吕思勉认为秦的统一A.军事因素不占重要地位B.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8.《华阳国志·蜀志三》载“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一政策旨在A.促进民族交流交融B.防范地方巩固统治C.促进经济文化交流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19.《日书》是秦简中的一种文书,专门记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日书》中,出现了大量的“货”“材”“资货”这样的商品词语,还有专门章节详细记载买卖奴隶、牲畜、蚕的良辰吉日。这折射出秦国(朝)A.百姓生活富足B.法律制度完善C.天文历法发达D.商品经济活跃20.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竞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_这说明秦朝A.没有完成文字统一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21.唐代诗人章碣作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所述反映出秦朝A.统治力量逐渐衰落B.社会秩序混乱C.暴政未能维护统治D.忽视教育发展22.下图是1991年中国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邮票。这次农民起义A.因河南灾荒而爆发B.旨在反对秦始皇的统治C.具有革命首创精神D.破坏了江南社会的稳定23.耐金是汉朝祭祀宗庙时,诸侯助祭进献的黄金。汉文帝置附金律,汉武帝进行修改并严格执行,自元鼎五年到征和二年,大多数列候因助祭的黄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被汉武帝以“耐金不如法”夺爵除国。汉武帝此举旨在A.提高冶炼技术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完善宗法礼制D.削弱地方诸侯实力24.西汉皇后大多出身微贱,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且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据此可知,东汉A.存在外戚干政的隐患B.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C.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D.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25.《汉书·匈奴传》记载:“至孝宣(汉宣帝年号)之世······单于稽首臣服,遣子人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无)干戈之役。”上述记载反映了A.西域都护府进行有效的管理B.匈奴的威胁从根本上消除C.汉匈关系进入相对和平时期D.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交流26.清末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写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下列有关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任用卫青、霍去病攻打突厥,平定了突厥汗国B.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C.设立陇西、武威等郡,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D.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7.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苍梧郡(今广西梧州)设置交趾刺史部。当时刺史的职责是A.定期为中央政府选拔官员B.监察诸侯、郡守和地方豪强C.管理工商业者并负责征税D.清查全国垦田、户口的数量28.据文献记载,秦朝全国设县1000多个。西汉全国设县1500多个,官员总数10余万。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中央集权不断发展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C.郡县制度开始形成D.官僚队伍建设受到重视29.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庄园主“世善农际,好货殖”“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同时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财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A.庄园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频繁B.汉代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属性C.庄园经济与市场存在一定联系D.商业收入是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30.由下表可知汉代医书中医医德先奈至西汉(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应也”汉代枚乘(七发)通过互相问答区药养生知识,表达其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A.中医以周学为理论基础B.中医伦理与儒学相融通C.中医思想充满政治色彩D.儒学逐渐取代黄老之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陶寺道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道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道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此外,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墓,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牡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丛葬。围绕陶寺道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摘编自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材料二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中,甘肃大地湾群落以一个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备有一侧室,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无论是面积、质量还是结构都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现人员。此外,在良法文化区的大型墓中,有精致的玉铖等高级殉葬品,中型氢中玉城的制作工艺与形制与之相比略逊一筹。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同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摘编自马新(群落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龙山文化考古遗存中蕴含的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为依据,概述这一时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特征。(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下表是这一时期一些学派的观点。主要观点丈献出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为欢以您,譬如北辰,店其所而众星拱之。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氏,王往而柜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君人者,佳礼尊货而王,重法发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领很函险而亡矣。《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渠亡;制天命而用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故明主之国,无书商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若使天下兼相会,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戚无有,君臣父子皆能亦恳,若此,则天下治。(墨子)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寐,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成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摘编自贾谊(过秦论)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天下之士对秦统一天下所持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湘西里耶秦简对于研究秦朝历史的价值。(4分)(3)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此时期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根据材料“还找到了炭屑和烧黑的物件”可推知,元谋猿人已会使用火,食用熟食可能性较大,C项正确;元谋猿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的信息,根据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而元谋猿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中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不属于家畜,排除D项。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000余年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已进入原始农业阶段;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化石为研究该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手史料,A项正确;水稻是人工栽培的粮食作物,不能研究古代食物的采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粟”的信息,不能佐证“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排除C项;“自给有余的生活”描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距今约76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先民的刻画符号与距今3000多年前股墟甲骨文相似,说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项正确;股墟遗址并非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股墟的先民多次迁徙才到股地,并非来自贾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周代,排除C项。4.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仰韶文化的合葬慕有母子合葬的现象,但没有一对成年男女合葬或父子合葬的现象,反映当时以女性为中心,表明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幕中陪葬的财产情况,不能体现已经产生了私有制,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仰韶文化一种文化的特点,不能体现多元,排除B项;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是在夏朝时期,排除D项。5.B【解析】根据表中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邱承墩基随葬品情况统计可知,不同的幕出土的随葬品有较大差异,这说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社会分化显现,B项正确;国家出现的表现主要有阶级分化、礼器、城市等,而表中无法体现,无法得出当时已出现了早期国家,排除A项;玉钺、玉斧是权力的象征,无法看出军事征伐频繁,排除C项;大汶口文化时期,尚未产生王权,排除D项。6.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夏朝已经有了法律、军队,君主可以号令万民,这意味着当时出现了国家机器,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A项正确;存在法律、军队并不能说明统治比较残暴,排除B项;权力意识萌发是在原始社会,排除C项;材料只是叙述了夏朝有国家机器,但不能说明当时的国家机器强大,排除D项。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诸侯参与助祭到诸侯很少参与或不再参与,变为周天子将祭肉赐予强大诸侯,说明诸侯实力增强,周天子的权威下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的强大,等级尊卑观念逐渐淡化,排除A项;西周晚期诸侯很少参与或不再参与周王室的祭典,说明礼乐制度受到了挑战,排除B项;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排除D项。8.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族是“商代遗民”,被分封到西北地区后“不断吸收或分化西戎的族群势力······成为渭河上游的管理主体”,这体现了早期族群间的交融推动了西北边地治理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朝对西戎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周王权力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和内外服制度比较,不能得出分封制管理优于内外服制的结论,排除C项。9.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数目都大大减少,这反映当时民族融合加强,国家孕育着统一的趋势,B项正确;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大、华夏民族认同的加强及南北文化交流密切均与少数民族数目的减少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排除A、C、D三项。10.B【解析]根据材料“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师出有名”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虽然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但是战争一定程度仍受到礼的约束,B项正确;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主要出现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开始走向崩溃,排除C项;春秋时期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但是并未彻底破坏,排除D项。11.A【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赵、魏、韩、秦、楚、齐、燕”可以判断出是战国时期,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各国相继变法,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A项正确;秦朝我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排除B项;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刚开始推广,并未得到普及,排除C项;战国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D项。1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燕地辖区内有多种经济形态和饮食风味,根据所学可知,多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和饮食风味处于同一疆域,表明不同民族之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经济形态和风味的并存,而非民族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变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分封制度瓦解无关,排除D项。13.B【解析】根据材料“齐桓公······将山戎特有的两种农作物冬葱、戎叔“布之天下””“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夷)"可知,春秋时期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有经济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周朝统治被破坏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齐桓公北伐山戎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交流而非经济发展繁荣,排除D项。1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法,乡邻之间可以互相纠察告发“违法”行为,因此秦民“怯于私斗”,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秦民“怯于私斗”无关,排除。15.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奴隶社会的教育被贵族阶层垄断,平民子弟丧失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强调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要一视同仁,否定了贵族的教育特权,C项正确;“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是孔子“仁”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平民教育的普及”与春秋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主张”不能直接培养人才,排除D项。16.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并结合所学可知,韩非的主张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C项正确;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及创办私学的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排除A项;仅从法家一家思想,无法看出学术繁荣的特征,排除B项;主张不能直接促进社会制度的转型,排除D项。17.B【解析】根据材料“当时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可知,吕思勉认为秦统一前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已出现统一的趋势,秦的统一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B项正确;材料“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并未否定军事因素的重要作用,排除A项;材料分析的是秦统一的背景、条件而非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的意愿,排除D项。18.B【解析】根据材料“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可知,秦国(朝)把豪侠之士迁徙到边远的蜀地、把富商迁到首都咸阳,是为了控制他们,以维护统治,B项正确;迁徙豪侠之士及富豪并不能直接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及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C两项;材料中的豪侠之士及富豪并不属于地方割据势力,排除D项。19.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简《日书》中出现大量商品词语,还有专门章节记载买卖奴隶、牲畜、蚕的良辰吉日,这折射出当时秦国(朝)商品经济活跃,D项正确;仅从《日书》中关于商品交易的记载不能得出百姓生活富足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秦国(朝)的法律制度,无法得出法律制度完善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商品交易方面,而非天文历法发达,排除C项。20.D【解析】根据材料“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可知,秦朝虽然实行了“书同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八种不同的文体,以适应当时文字系统繁杂的现实,这说明当时秦朝的文字统一措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项正确;秦朝施行“书同文”政策,完成了文字统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书同文”的效果,排除B项;秦朝实施了“焚书坑需”的举措,“注重保存传统文化”的说法与题意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21.C【解析】材料“竹吊烟销”“坑灰未冷”指的是焚书坑儒,反映了秦朝的暴政,“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指的是刘邦、项羽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整体来看该诗歌反映了秦朝的暴政并没有能够维护其统治,C项正确;材料强调了秦朝的暴政,没有涉及秦朝的统治力量,排除A项;材料通过焚书坑儒体现秦朝暴政,但没有涉及社会秩序混乱,排除B项;焚书坑儒体现的是思想专制,不等于忽视教育,排除D项。2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C项正确;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与河南灾荒无关,排除A项;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秦二世时期,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主要影响北方地区,排除D项。23.D【解析】根据材料“大多数列候因助祭的黄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被汉武帝以“酎金不如法'夺爵除国”可知,汉武帝此举旨在削弱地方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措施,与手工业无关,排除A项;“酎金夺爵”并不能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宗法礼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瓦解了,排除C项。2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西汉相比,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文化水准较高,这就为外戚干政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皇后文化水平高不代表整个社会女性地位提升,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血缘与政治的结合,排除C项;我国封建王朝始终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25.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宜帝时,匈奴单于臣服于汉朝,边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汉匈关系进入相对和平时期,C项正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而材料强调与匈奴的关系,排除A项;汉朝匈奴的威胁并未从根本上消除,排除B项;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交流属于中外交往,汉匈关系属于民族关系,排除D项。2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B项正确;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而非突厥,排除A项;汉武帝设立张掖、武威、敦煋、酒泉四郡,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排除C项;西域都护府设立于汉宜帝时期,排除D项。27.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诸侯、郡守和地方豪强,B项正确;刺史为地方监察官,不负责中央官员的选拔,排除A项;C、D两项是郡守等官员的主政职责,并非刺史的职责,排除。28.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汉时期政府大量设置县一级机构,而且官员数量较大,反映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A项正确;官员队伍数量庞大并不意味着在当时形成了冗官局面,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僚队伍的建设情况,排除D项。29.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汉代庄园中,庄园主进行商业经营,且以货币形式缴纳多种赋税,表明庄园与市场有一定联系,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庄园内部交换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庄园经济与市场存在一定联系,未体现自给自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比较,不能得出商业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排除D项。30.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与天地相应”“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分别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大一统”及“仁政”思想,说明汉代中医伦理与儒学相融通,B项正确;汉代中医与儒学有相融通之处,但中医的理论基础并非儒学,排除A项;汉代中医理论带有一定政治色彩,但“中医思想充满政治色彩”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判断汉代儒学逐渐取代黄老之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31.(1)因素:权力阶层的出现;等级结构的形成;阶级分化的产生;中心聚落的出现。(6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征:出现最高权力所有者;出现宏伟逮筑和防御工事;群落实现初步统一;相对独立的职官设置;神权与政权的结合;出现集权趋势。(8分,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在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可知,权力阶层的出现;根据材料一”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嘉莽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可知,等级结构的形成;根据材料一“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基,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丛葬”可知,阶级分化的产生;根据材料一“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可知,中心聚落的出现。(2)特征,根据材料一“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可知,出现最高权力所有者;根据材料一“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材料二“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可知,出现宏伟建筑和防御工事;根据材料一“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可知,群落实现初步统一;根据材料二“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觋人员”可知,相对独立的职官设置;根据材料二“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筒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可知,神权与政权的结合;出现集权趋势。32.示例:论题:先秦诸子思想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产物。(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加之私学教育兴起,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争霸和扩张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先秦诸子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儒家的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的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和小国寡民,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法家的韩非子主张法治与中央集权,顺应了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8分)总之,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