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是氮气B.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呼出的气体仍然是混合物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B.加热固体C.连接导管和胶管D.溶解固体3.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获得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C.与H2O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石灰石 C.干冰 D.矿泉水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能改变反应速率的就是催化剂C.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D.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6.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7.分析下列实验现象所获得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证明CO2与水反应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B.X处应为N2C.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9.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A. B. C. D.10.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活字印刷B.扎制风筝C.谷物酿酒D.编中国结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的简便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13.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检验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B鉴别食盐和白糖闻气味C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通过灼热的木炭A.A B.B C.C D.D14.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其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C.原子质量是204.4D.元素符号为Tl15.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积小,质量也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C.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二、非选择题16.请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1)2个铁离子_______;(2)标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1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请写出下列物质与其性质对应的一种用途。(1)金刚石的硬度很大:_______;(2)单质碳具有还原性:_______;(3)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_______。18.复学防疫,化学助力。(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2)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19.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井水(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生活中常用____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燃煤取暖若通风不畅,常引起煤气中毒事故,发现煤气中毒的人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_______的地方。燃煤与多种环境污染问题有关,下列环境污染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填字母)。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4)干果类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将食品与_______隔绝。氮气常用做糕点包装袋内的填充气,利用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填字母)。A无毒

B难溶于水

C化学性质稳定

D密度与空气接近2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有显著的差异。(1)CO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利用上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①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②乙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21.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请说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理。____(2)家庭使用燃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一定要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否则可能发生什么现象。____(3)古代字画不褪色,请解释原因。_____22.洁净的空气和水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说出一种空气中的主要污染源。_____(2)请说出一种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______(3)现在水质污染严重,请说出一种保护和改善水质的方法。______23.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1)电解水时,将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2)气体a为_______;(3)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4)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5)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4.金属钛(Ti)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的金属”。工业上以钛酸亚铁(FeTiO3)等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纳米TiO2和钛,主要生产过程如下:(1)反应①生成两种氯化物和一种有毒的氧化物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2)反应③中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25.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收集纯净的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是因为_______。26.白磷、红磷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2)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完全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27.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重要原因。某课外小组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猜想〗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实验〗(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他认为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则证明猜想成立。(2)小涛认为小雨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图示进行实验,在(I)、(II)、(III)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两种现象。小涛认为,若____和____(填序号)中的紫色的小花变色,则证明猜想成立。〖交流与反思〗(3)小明对小涛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其理由是_______。三位同学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猜想成立,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_______。(4)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8.室内装修后,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因为有些装修材料会释放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为HCHO或CH2O,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请计算:(1)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2)甲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9.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石灰石样品12.5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1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_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B【详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说法正确;B、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说法错误;C、水蒸气遇冷液化,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说法正确;D、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等多种物质,仍然是混合物,说法正确。故选B。2.C【详解】A、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错误;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错误;C、连接导管和胶管时先将导管用水湿润,再慢慢旋转插入,正确;D、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不能溶解固体,错误;故选C.3.D【详解】A、在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显-1价,说法正确;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2)=1:16,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者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故选:D。4.C【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B、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矿泉水中含有水、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C。5.B【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法正确;B、能改变反应速率的不一定就是催化剂,例如反应物的浓度改变时,反应的速率也可能改变,说法错误;C、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否则会稀释原试剂,说法正确;D、煤、石油都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说法正确。故选:B。6.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O中氮元素显+2价,生成物氮气中氮元素显0价,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A、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无色气体不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错误;D、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不能证明CO2与水反应,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出现同样现象,错误。故选A。8.C【详解】试题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下边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氮元素的序数为7,符号是N;三种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9.D【分析】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只有一层时为2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容易得到电子,据此判断即可。【详解】A、由图示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电子。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电子。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A、活字印刷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扎制风筝时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谷物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其他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编中国结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11.A【详解】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时,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因此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时,固体中磷元素质量不变,正确;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错误;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前,不产生氧气,因此开始时氧气质量应该是0,错误;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开始时氯化钾质量应该是0且质量先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错误。故选A。12.D【详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一氧化碳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错误;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和一氧化碳无明显现象,错误;C、三种气体的溶解性不同,但是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都很小,现象不明显,错误;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故选D。13.C【详解】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食盐和白糖都没有气味,通过闻气味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方法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气带入二氧化碳,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C。14.C【详解】A、从汉字结构可知铊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81,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1,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铊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原子质量不是204.4;故选项正确;D、右上角Tl是铊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故选:C。15.B【详解】A、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A说法正确;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故C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才能有新物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故选B。16.

2Fe3+

Al【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2)碳酸钙中碳酸根显-2价,则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标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17.

做钻头

冶炼金属

人工降雨或制冷剂【详解】(1)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用于做钻头;(2)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3)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或制冷剂。18.(1)汞原子间隔增大(2)O2【分析】(1)汞属于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增大,故填:汞原子间隔增大;(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8、6,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8、4,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O2,故填:O2。19.

C

过滤

肥皂水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煤

空气流通(通风)

C

氧气或空气

AC【详解】(1)A、海水含有水和许多可溶性盐,属于混合物;B、河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C、蒸馏水是纯净的水,属于纯净物;D、井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过滤。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发现煤气中毒的人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通风)的地方,给病人提供新鲜的空气。A、煤炭中含有碳、硫等多种元素,燃煤生成的硫的氧化物会和空气中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B、煤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C、臭氧层被破坏是氟利昂等物质排放引起的,与煤燃烧无关,符合题意;D、燃烧生成的烟尘导致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不符合题意。故选C。(4)食品与氧气接触易变质,干果类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将食品与氧气或空气隔绝。氮气常用做糕点包装袋内的填充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利用氮气的性质是: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故选AC。20.

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详解】(1)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甲中的现象是: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为红色。②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故乙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丙中二氧化碳先沉积在烧杯的底部,下方蜡烛先处于二氧化碳中,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1.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爆炸(或火灾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详解】(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2)燃气泄漏与空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一定要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否则可能发生爆炸现象(火灾);(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褪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22.

有害气体;烟尘。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详解】(1)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2)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都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3)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针对污染源,保护和改善水质的方法有: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23.

电能

氢气或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详解】(1)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气体a体积较大,为氢气;(3)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气体b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4.

CO或一氧化碳

H2O或水

③【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各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铁、钛、氯、氧、碳五种元素,生成种氯化物和一种有毒的氧化物气体,所以该气体是一氧化碳。(2)钛酸高温煅烧后生成二氧化钛,则另一种物质为水。(3)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反应①是三种物质参加反应,不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两种物质参加反应,不是分解反应;③反应三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是④两种物质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填③。25.

铁架台

锥形瓶

E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详解】(1)仪器的名称是①铁架台;②锥形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炸裂瓶底,集气瓶内事先应加入少量水,且排水法收集到氧气较为纯净,故若用收集纯净的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故装置选E;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反应为固体不需要加热反应,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收集。【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6.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烧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