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训练(九)劝学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20分钟)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金就砺则利 D.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项,“”通“煣”;B项,“有”通“又”;D项,“生”通“性”。答案:C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非利足也,②金就砺则利))eq\b\lc\{\rc\(\a\vs4\al\co1(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两个“利”字相同,两个“明”字也相同B.两个“利”字相同,两个“明”字不同C.两个“利”字不同,两个“明”字相同D.两个“利”字不同,两个“明”字也不同解析:①“利”,(走得)快。②“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③“明”,明达。④“明”,智慧。答案:D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作动词,游水;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D项,名词作状语,用箕畚。答案:B4.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A、B、C三项中的“焉”都是兼词,D项中的“焉”是助词。答案:D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A、C两项均为“于”字结构的介宾结构后置句,D项是“乎”字结构的介宾结构后置句,B项为否定判断句。答案:B6.名句默写。(1)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为轮虽有槁暴使之然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与“真”相对)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C.以为轮(成为)D.而闻者彰(清楚)解析:A项,假:借助,利用。答案:A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eq\b\lc\{\rc\(\a\vs4\al\co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eq\b\lc\{\rc\(\a\vs4\al\co1(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项,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B项,表转折的连词,却/表递进的连词,而且;C项,均为连词,就;D项,代词,它/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C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在最后一段: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B.“学不可以已”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C.第二段的中心是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D.这几段文字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解析:A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第一段:学习不可以停止。答案:A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要把“博学”“参省”翻译出来。(2)要注意“生”为通假字,“假”解释为借助。答案:(1)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2)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组:能力提升(建议用时30分钟)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登进士第,为郴洲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句意的整体感知与理解,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人物的动作断句,也可以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本题可以根据名词用作主语进行断句,例如“恪”“兵”“沧”“船”“昌龄”等。答案:C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古俗,一个读书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书上签名,都要用此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语文字上称呼之用。B.“拜”指授予官职,相近意思的词还有除、授、辟、征、举等。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常用词语有“升”“擢”“拔”“迁”“陟”等。C.“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D.明朝洪武元年,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其次为员外郎,其次为郎中,其次为侍郎,其次为主事。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D项,应为:其次为侍郎,其次为郎中,其次为员外郎,其次为主事。所以选D。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解析: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C项,主张割城是实,但并无降金之心。所以选C。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译文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例如,以、晓、折节、长者、虑、经画、但、蹙、诚。答案:(1)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改变当初行径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2)唐恪的智谋不足以谋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参考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四岁丧父,听到人家说到父亲就悲伤地哭泣。考中进士,任郴洲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强自克制,改变初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观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待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二、语言表达5.有人依据现在的学习状况,写了《劝学新篇》,这里选了前半部分,请你续写四句话,使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