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大纲contents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二课标要求:考点分布:关联内容:《选必一》第1、5、8课部分内容;《选必二》第1、4、7、10课部分内容;《选必三》第1课部分内容。(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1)2017年:【Ⅰ】24·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北京】37·礼乐制度;【浙江】3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上海】2·二里头文化;【江苏】1·青铜器。(2)2018年:【Ⅱ】24·商汤政权的合法性;【浙江】4·宗族制的特点;【浙江】28·土地制度。(3)2019年:【Ⅰ】24·王位继承制度;【Ⅲ】24·宗法制;【浙江】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24·二里头文化;【天津】1·青铜冶炼业;【江苏】1.土地制度。(4)2020年:【Ⅲ】41.西周的政治制度;【浙江】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1·手工业(冶金业);【天津】1·土地制度;【海南】1·分封制。(5)2021年:【Ⅱ】24·西周采邑制度;【广东】1·西周文化传播;【湖南】1·《诗经》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每年基本上有一选择题考点,立意文明起源与家国情怀;重点考察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诸特征。4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
——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出现的。生活状态打磨石器,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逐渐稳定不同地区各具特色✎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典型代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从满天星斗趋向于中原中心✎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材料反映的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尚未产生贫富分化,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
----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新石器时代
----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良渚古城遗址出土部分玉器(含复原嵌玉漆器)大量的精美玉器和稻米遗迹说明了什么问题?✎良渚莫角山遗址浮选出的碳化稻米★生产力发展,农业发展,社会分工,为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新石器时代
----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私有制、阶级分化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琮玉钺以及其上的神人兽面纹公共权力墓地考古发现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生什么变化?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拉大阶级上层(统治者)下层(被统治者)阶级矛盾公共权力政府军队文字为掠夺剩余产品部落战争公共权力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仓颉造字燧木取火神农尝百草把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拟人化,口口相传中成为了神话。你还知道哪些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背后反映出中华先民的价值观念——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历史的真实与真实的历史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夏(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奴隶制国家。(2)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表述?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商(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定于殷。(2)政治:内外服制度(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商朝:中国信史的开端(有文字记载或实物论证的历史)《史记·殷本纪》甲骨文1937年殷墟考古发掘情形地下之新材料纸上之材料王国维:二重证据法龟甲兽骨—甲骨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加强统治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大事必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所及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商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分封制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宗法制联系: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四海之内皆
”、“光
耀
”、“国有国法,家有家
”、“家
处置”、“一人有罪,株连
”、“传男不传
”、“
堂—
谱---族田”、“任人唯
”、
“一人得道,
”、“君
,臣
,父
,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与贵族的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礼乐制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02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公有制奴隶集体劳动01生产工具:木石工具为主,青铜农具极少03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称青铜时代。4、夏商西周经济的发展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A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B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C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D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①神权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政治
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②青铜铸造发到(大量青铜器)经济
①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文化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思考(2017·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A随堂训练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宗法制的考察角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和联系,政治制度伦理化影响深远随堂训练C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国家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器人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战略评价管理办法
- 成都渣土管理办法
- 收发文档管理办法
- 日常快递管理办法
- 文明小镇管理办法
- 政府管理办法附件
- 总研究师管理办法
- 建筑遗产管理办法
- 权证档案管理办法
- 广东省省实、二中、执信、广雅、六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药研发股东风险共担协议书
- 出口管制介绍课件
- 兰州噪音污染管理办法
- 学校食堂岗位职责及食品安全管理
- 2025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课件
- 艾梅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党建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汉市汉阳区社区干事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党课课件含讲稿:《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辅导报告
- 2025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构建模板:机械能守恒定律(五大题型)(试卷+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