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解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_第1页
高频考点解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_第2页
高频考点解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_第3页
高频考点解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_第4页
高频考点解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考点热度★★★★★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苏俄(联)的经济政策与斯大林体制的确立核心考点2:二战的过程核心考点3: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21年高考涉及知识点分布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一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俄(联)的经济政策与斯大林体制的确立二战的过程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现代科技的发展考情考向分析1、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背景,着重对唯物史观的考查;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从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列宁主义的内涵及特点,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2、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价值观角度评价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3、联系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史实,从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角度考查美国、德国、日本应对危机的方式以及对本国社会和世界的影响;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美国、苏联依据本国国情和世界形势采用的发展模式,认识美国、苏联壮大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创设学习情境和综合情境,从多方面理解影响战争爆发的因素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突出唯物史观的考查。5、联系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区域,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影响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因素,以及对新兴民族国家、老牌帝国主义殖民国家版图的影响,认识世界大战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性质。6、结合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对国际组织的认识。核心考点一苏俄(联)的经济政策与斯大林体制的确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胜利。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农民保留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工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流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3、评价: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兴的社会主义政权。消极: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政府亟需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生产2、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3、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流通】允许自由贸易4、实质在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5、评价: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一条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三、斯大林体制1、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1932年),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斯大林体制。2、内容:经济上: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指令性(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计划(排斥市场)经济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注意: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评价积极影响: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长期僵化地实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考法一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1.(2021年天津卷)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答案:A解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内部的矛盾,A项正确;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阶级基础并没有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有待突破,排除D项。故选A项。2.(2021年全国甲卷)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可知,战时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央政府的指令并未完全得到地方政府的推行,而是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故选C;材料只是提及了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苏维埃政权的做法变通,没有提及这一做法施行后的效果,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国内战争时期,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在国家层面取消了自由贸易,故自由贸易不可能成为当时经济活动的常态,排除B;粮食税完全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做法发生于国内战争结束后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中,D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考法二斯大林体制的确立1.(2021年山东卷)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拖拉机数量和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可以看出,当时苏联正在开展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不平稳看不出,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二者的关系,排除D。2.(2021年广东卷)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答案:A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是为了适应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工业化培养人才,故A正确;B项错在“普及”,故错误;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故C错误;冲破西方技术封锁不是其目的,故D错误。1.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写到,“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的法令和要求。尽管有这些抱怨,他们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赞同人人平等原则;经常谈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据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影响力扩大B.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逐步瓦解C.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日益深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政策给予了人民土地,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有利于巩固新政苏维埃政权,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3月,排除A项;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材料与资产阶级无关,且1917十月革命已经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日益深入,排除BD项。故选C项。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建设得很不好,很不熟练,但毕竟已在完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即新的生产和新的分配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这表明,这一政策()A.使俄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是列宁基于现实思考的政治策略C.消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D.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时期将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的生产和新的分配基础上)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而新经济政策在当时苏俄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列宁基于对现实思考的政治策略,B项正确;俄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排除A项;此时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缓解工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并非“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排除C项;1917年的十月革命已经使俄国建立起了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3.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表明()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人才C.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D.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倾销市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1932年”,即处于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有大量的外国专家,其中美国工程师就有1700人,同时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分别占两国机器出口量的50%和90%。可见西方各国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C项正确;“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说法错误,苏联工业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内因,排除A项;大批西方专业人才不是因为苏联社会制度的吸引,而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才去苏联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核心考点二二战的过程一、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和转折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考法一二战中的美国1.(2021年湖北卷)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期间美国的军火产值显著增加,到1944年达到峰值,说明的是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A项正确;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是在1942年,排除B项;冷战是在二战结束后出现的,排除C项;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2.(2021年浙江卷6月)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主要供应类别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金额(亿美元)221976123主要对象国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金额(亿美元)303108146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物资为反法西斯国家作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大大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①②正确;美国的资本输出也大大增加,这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故③正确;美国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法西斯侵略,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考法二二战中的重大事件1.(2021年天津卷)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答案:B解析:1943年5月,美英联军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当地的德、意军投降。两个月后,美英联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下台,新政府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并退出轴心国,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B项正确;A项是诺曼底登陆,排除A项;C项是1942.7—1943.2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排除C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排除D项。故选B项。2.(2021年浙江卷1月)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以纳粹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因此根据材料“1941”“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可知体现的是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B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阿拉曼战役发生于1942年,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如图邮票发行于1995年,意在纪念50年前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重要安排为该会议上做出的是()①加快战争进程②处置法西斯③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④建立世界货币体系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95年、50年前”及“图片中的人物”可以判断出该会议是雅尔塔会议,这是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对于处置法西斯势力及加快战争进程做出了安排,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与雅尔塔会议无关,③错误,排除BD项;建立世界货币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会议有关,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二、论述题核心考点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被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崩溃。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2、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3、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广:波及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时间长:1929—1933年。破坏性大:世界贸易、工业生产大幅度缩减,银行倒闭,损失超过一战。4、经济危机的影响: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货币贬值,利于本国商品打入外国市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劳动者由组织起来与雇主谈判的权力(调整劳资关系)【蓝鹰标志】。(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4)实行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和以工代赈。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实质特点: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核心内容: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积极: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民众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实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旧存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法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021年辽宁卷)1929年至1930年底,除农业外,法国大多数经济部门还在增长,当时,外贸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限。1/3以上靠工资生活的人受雇于不足5人的企业,87%的商店只雇用5人甚至不足5人。据此可知,法国经济危机爆发较晚的原因有()①经济体制的优势②对国际市场依赖小③工商业相对落后④产业工人队伍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是英美等国一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①不是法国经济危机爆发较晚的原因;由材料“外贸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限”可知,法国对国际市场依赖小,②正确;由材料“1/3以上靠工资生活的人受雇于不足5人的企业,87%的商店只雇用5人甚至不足5人”可知法国工业生产缓慢发展,工商业相对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队伍规模不大,故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考法二美国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2021年广东卷)如图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B.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了罗斯福对胡佛下达逐客令,意思是罗斯福改变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漫画无法体现货币贬值的信息,排除A;根据“我的确同情任何将要失去住所的人”可知,一些贫困的人可能无家可归,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国家干预政策的成效还没有体现,排除CD。2.(2021年全国甲卷)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1930—1931年”说明这是经济危机期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说明纽约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说明吸烟者寻找昂贵雪茄的替代品,“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说明失业扩展到白领阶层。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在持续加深,故A正确;材料没有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的信息,故B错误;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C错误;福利制度在罗斯福新政以后逐步确立,故D错误。1.1933年,罗斯福在新政期间,积极推行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