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材料二: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依靠气象监测数据。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十分清晰。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宙”“纪”“世”都是地质年代分期单位,三者中“世”的层级最小。B.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都源于温室气体排放。C.人类在全新世步入农业社会,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一般认为也属全新世。D.竺可桢通过格陵兰冰块印证了唐代气候温暖,说明同时期北美气温也偏高。3.下列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竹书纪年》中周孝王时汉江结冰等史料,佐证该时期中国偏冷。B.通过考古资料证明,汉武帝时期一些亚热带植物生长北界远超过当代。C.通过对岩溶石笋开展研究,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人为因素的作用。D.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古代气候的研究效率。4.结合材料内容,对下面这两幅图进行简要解读,列出气候变化的相关要点。图1雪山雪线与气温的关系图2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的高度对照5.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这给我国的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答案〗1.C2.B3.C4.(1)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2)从图2来看,历史上中国气温高低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3)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4)从图2来看,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大体上是一致的。5.①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防备其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③守住基本农田数量,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④加强水利基础建设和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⑤加强科技创新和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强加因果。原文说“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只能说明历史上人类社会变迁与气候变化的联系,但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十分清晰”的结论。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都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推断不合理,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未必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C.“人为因素”错,应为“自然因素”。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1)分析图1,展示了“气温高低”变化与“积雪”“雪线”的变化的关系,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2)从图2来看,图2展现了“中国气温距平变化”与“挪威雪线海拔高度”的关系,两条线并未完全重合,可见历史上中国气温高低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3)分析图2,“中国气温距平变化”线条变化,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隋唐气候总体温暖”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4)方向图2“挪威雪线海拔高度”与“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示,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大体上是一致的。【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分析,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由“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分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由“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分析,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由“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分析,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由“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气场胡亚林光阴似箭。转眼马文军校毕业回到山沟机场警卫连任职已两年了。马文在省城的未婚妻梅晓洁,看不起他当一个给飞机站岗的警卫排长,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发展前途,太没出息。未婚妻让他脱下军装,她托关系在省城大机关给他安排工作。但马文拒绝了未婚妻梅晓洁的安排。带着满腹的不解和怨气,梅晓洁来到部队,大有兴师问罪之意。马文知道梅晓洁的脾气,他要稳住她。站在机场附近的营房前,马文请梅晓洁放眼远望,①机场上一长排整齐列阵的战机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熠熠生辉,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文告诉梅晓洁,自己与飞机朝夕相处,情感很深,一方面用警卫兵的责任和安全保障,为飞机飞行训练托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另一方面经常跟飞机说说悄悄话,抒发情意,愉悦身心,提振精神。和飞机交朋友,正是连队在警卫兵中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情感活动,也是大家必训的一项心理科目。一时的新鲜,并没有让梅晓洁感动,头脑里的一个个问号,虽经马文再三介绍和解释,可总是不能拉直。尤其是身临机场一角的那会儿,②烈日似火,热浪袭人。梅晓洁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心想,给飞机站岗,这种枯燥无味的工作,真让人受不了。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开导马文多为自己想想,千万别让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崩塌了。③傍晚时分,天热得让人焦躁难耐。营房里的梅晓洁,憋了一肚子的不舒服,想向马文倾诉,偏偏这时马文有事不在身边。夏班长看见梅晓洁焦躁的样子,安慰说:“嫂子,既来之则安之,马排长很快就会回来的。”“这时候了,他到底在忙什么?”梅晓洁有点不耐烦。“到机场的警卫班,看一个患重感冒的警卫兵。”夏班长小心翼翼地回答。“难道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可有可无,一个兵患感冒,这种小病还要他亲自去看?”梅晓洁的话里带有火药味。“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夏班长有些动情。梅晓洁对夏班长传达的信息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有些可笑。正要发火时,夏班长的一番解释却给她降了温。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刚刚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马排长有些放心不下,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梅晓洁有些哽咽。“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黏着他。你爱上他,是你的福气,真为你高兴。”夏班长显然有些激动。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④夜幕降临。梅晓洁虽然想早早入睡,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月*日星期六晴早起秤了一下体重,长了五六斤,几乎成了个小胖子。我说呢,近期,查岗走路腿没有原来利索了,这说明,需要加强体能锻炼。哈哈,到时如果让梅晓洁看见,该让她笑话我了。我得量身设计个锻炼计划,控制体量,精干身材,于公于己都有利。*月*曰星期日晴今天收到梅晓洁的一封来信,意思是让我脱军装回城市过舒适的生活,我谢绝了她。说实话,我离不开我警卫的飞机,更离不开警卫飞机的战友们。当兵要讲精神,没了精神就等于没了灵魂,机场警卫兵又如何用心锻造锤炼对飞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呢!*月*日星期一晴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机场跑道头老连长的坟前,一是想祭奠一下老连长;二是向老连长汇报工作。没想到,遇见了哭得泪流满面的许飞机,经过再三追问,他才说出老连长是他爸爸的实情。之所以隐瞒不露,他是不想活在爸爸的光环里。我不解,有人托关系走门子往城市部队调,而你却乐意来山沟吃苦受罪。他坚定地说:“我爸爸睡在这里,有他盯着我干,我这个守卫飞机的飞机,一定能够和飞机战友交好朋友,让妈妈放心,连队信任,自己更像一架有战斗力的飞机!”多好的兵啊!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不知不觉,她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马文笑着说:“习惯了,我不困。”“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马文回答得很干脆。“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马文像明白了什么,连连点头。笑着说:“好的,好的,一定奉陪!”回省城一个月后,梅晓洁办好了随军手续。梅晓洁的举动,得到了父亲、省军区司令员梅学峰的赞许。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马文爱兵就像爱飞机一样,他避开未婚妻的“倾诉”而去照顾战友,令妻子不悦。B.梅晓洁最终放弃让马文调去省城,选择自己随军,是因为她对马文的坚持无可奈何。C.小说采用对比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梅晓洁的转变彰显其选择的不易。D.小说结尾交代梅晓洁的父亲是省军区司令员,有些出人意料,却也符合情理。7.关于文中画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画线句对飞机的描写,对塑造马文的人物形象起衬托作用。B.②处画线句描写烈日下机场的酷热,环境的恶劣更加坚定了梅晓洁来部队的初衷。C.③处画线句描写了傍晚军营的炎热,也揭示梅晓洁内心的焦躁。D.④处画线句暗示情节发展走向紧张,为下文作铺垫。8.“气场”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气场”的具体表现。9.小说插叙了三则日记,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答案〗6.B7.D8.①许连长献身国防,因公殉职,对许飞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许飞机子承父业,扎根基层,成为了一个好兵。
②许连长的故事也感动了马排长,坚定了马文留在部队的决心。
③马排长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影响了夏班长。
④夏班长为梅晓洁讲述许飞机的病情以及许飞机的故事,梅晓洁内心有所触动,开始对马文的工作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思想开始发生转变。
⑤马文的日记,讲述了自己的心境以及许飞机父亲的故事,马文的工作态度和战友们的故事打动了梅晓洁,让她彻底转变。
⑥许连长、许飞机、马文、夏班长等人共同构成了气场,感动了梅晓洁,影响了梅晓洁的选择,促使她的立场发生了转变。9.①交代了马文和许飞机的故事,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产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②交代了梅晓洁转变的原因,让梅晓洁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马文的工作热情、战友们的精神品质后,态度发生彻底改变,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③反映了马文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补充了许连长的故事,补充了前文夏班长叙述的内容;
④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促使梅晓洁转变了对马文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办了随军手续,便于表现小说主旨。〖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是因为她对马文的坚持无可奈何”错误。由“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可知,梅晓洁最终放弃让马文调去省城,选择自己随军,是因为她对马文彻底的理解。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其作用的能力。D.“暗示情节发展走向紧张”错误。由“梅晓洁虽然想早早入睡,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不知不觉,她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知,交代夜幕降临,是让情节发展走向缓和,为下文铺垫。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气场”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从原文看夏班长的一番话对梅晓洁有了影响。“‘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梅晓洁有些哽咽”“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可知,梅晓洁在听了夏班长的讲述后,开始对马文的工作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是对马文态度转变的开始。由“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刚刚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马排长有些放心不下,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可知,许连长献身国防,因公殉职,对儿子许飞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许飞机子承父业,扎根基层,成为了一个好兵。由夏班长的话“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黏着他。你爱上他,是你的福气,真为你高兴”可知,马排长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也影响了夏班长。由日记内容“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机场跑道头老连长的坟前……多好的兵啊!”可知,许连长的故事也感动了马排长,坚定了马文留在部队的决心。根据原文“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可知,梅晓洁在看了马文的日记后,彻底被马文的工作态度和战友们的故事打动,改变了以往的看法。总体上看,许连长、许飞机、马文、夏班长等人共同构成了气场,感动了梅晓洁,影响了梅晓洁的选择,促使她的立场发生了转变。【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插入三则日记,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让文章在前文故事的基础上陡生波澜,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插入的三则日记,内容分别是马文在部队的身体变化、拒绝梅晓洁后的心情以及许飞机、许连长的故事,通过日记的内容印证了前文夏班长的话,让梅晓洁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马文的工作热情、战友们的精神品质后,发生态度的彻底改变,从而交代了梅晓洁转变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插入三则日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马文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还补充了许连长的故事,补充了前文夏班长叙述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插入三则日记,丰富文章内容,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也促使梅晓洁转变了对马文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办了随军手续,和开头梅晓洁千方百计想让马文离开部队形成反差,便于表现小说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一匡天下,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节选自《说苑·尊贤》)材料二: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矣。”(节选自《文韬·举贤》)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君A务举贤B而不获C其功D世乱E愈甚F以致G危亡者H何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在文中指“统治、指挥”。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的“临”字义不同。B.治,在文中指“管理”,与班固《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治其事”中的“治”字义相同。C.而,在文中指“却、然而、可是”,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而”字义相同。D.令,在文中指“使、让”,与《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令”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以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阐述建立功业与任用贤才的关系;材料二借文王之惑探讨举贤的标准。B.材料一认为朝堂没有贤才就好比鸿鹄没有翅膀一样,君王即使有高远的理想抱负,也不能够实现。C.齐桓公既享有春秋五霸之首的荣耀,又落得死后不得安葬的下场,原因就在于他任用了不同的人。D.太公认为举贤的关键在于识别人才,打破世俗标准按名督实,将宰相职能分散,按官职推选人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2)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14.材料一中孔子所说的“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中的“三权”指的是尊贤的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答案〗10.DFH11.B12.D13.(1)君王要想使天下太平安定,使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2)像这样下去,奸邪小人就会结党营私埋没真正贤能的人,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凭借虚名加官进爵。14.①给予尊崇的地位;②给予丰厚的财物;③建立亲密的君臣关系。〖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却收不到推举贤能的实效,社会反而越来越动荡,以致让国家陷于危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君”,是主语,“务”动词,涉及对象是“举贤”这一行为,“而不获其功”是行为的结果,前后用“而”来连接,B处不必停顿,D处应断开。“世乱”是名词,“愈甚”是其特点,前后表意完整,F处应断开。“以致危亡者”是“世乱愈甚”的结果,“者”表停顿,后面“何也”是独立成句,意思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故H处应断开。故选DF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统治,指挥。/面对。句意: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面对风饮酒。B.错误。字义不同。动词,管理。/审理。句意:齐桓公让管仲管理国家。/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件事。C.正确。均是指“却、然而、可是”。句意: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诚信的人却被怀疑,忠诚的人却被诽谤。D.正确。使、让。/美好的。句意:让他的德才与官位相称。/善于说话并有美好的才能。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将宰相职能分散”理解错误,“将相分职”的“将”是“将领”的意思,句意将领和宰相分别举荐。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平治”,使动用法,使……太平安定;“垂”,流传;“下”,谦虚地对待。(2)“若是”,像这样;“邪”,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小人;“比周”,结党营私;“蔽”,埋没、压制。【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三段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结果是“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由孔子的话“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可知,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最终称霸天下,是因为齐桓公满足了管仲的三方面要求。管仲说“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管仲说“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管仲说“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由此,“三权”可概括为给予尊崇的地位,给予丰厚的财物,建立亲密的君臣关系。参考译文:材料一:君王要想使天下太平安定,使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到达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有人说:“难道能认为齐桓公仁义吗?杀死兄长而继位,不是仁义;难道能认为齐桓公恭谨行为有节制吗?与妇人同乘一辆车在都城中奔驰,不是恭谨行为有节制;难道能认为齐桓公操守清白吗?在他的后宫家门内就没有可出嫁的女人,这不是操守清白。这三件事,是败亡国家的荒淫君主的行为,然而齐桓公兼而有之,但因为得到了管仲、隰朋,一举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因为他能得到贤臣的辅佐;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竖刁、易牙,自己死后不能下葬,尸虫流出门外。在一个人的身上,荣耀与耻辱都经历到,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齐桓公让管仲管理国家,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桓公任命管仲作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太平。桓公说:“国家因为什么缘故还不太平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的货物税,可是齐国还不太平。桓公说:“国家因为什么缘故还不太平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立即尊称他为仲父。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于是称霸天下。孔子说:“凭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啊,那么也就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对南方成为诸侯的。”齐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该不会对治国有妨害吧?”管仲说:“这实在不是一个高贵的人应该做的事;但对治国也无妨害。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节选自《说苑·尊贤》)材料二: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却收不到推举贤能的实效,社会反而越来越动荡,以致让国家陷于危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太公答道:“这是因为选拔出贤能而不加以任用,徒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文王问道:“那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在哪里呢?”太公答说:“导致这一过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欢任用那些被世俗称赞的所谓的贤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贤人。”文王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太公说:“君主把世俗所称赞的人当作贤能,把世俗所诋毁的人当作不正派的人,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推举任用,党羽少的人就会被贬斥。像这样下去,奸邪小人就会结党营私埋没真正贤能的人,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凭借虚名加官进爵。所以社会越来越动荡,国家也就无法避免危亡了。”文王问道:“应该怎样推举贤能呢?”太公答道:“将领和宰相分别举荐,并根据所需要的官职推荐入选,按照官吏的职责标准审核其实际工作成绩。选拔上来的人才考查他能力强弱,让他的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同德才相称,这样就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了。”(节选自《文韬·举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相和歌辞·蜀道难唐·张文琮梁山〖备注〗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都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备注〗“梁山”即“高梁山”“大剑山”,主峰在今四川剑阁境内。晋时张载《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峨峨”就是说的这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侧重于对梁山一带山川之险的描写,写出了山高谷深、岩陡壁峭之貌。B.五、六句通过“飞梁”“栈道”等写仰望蜀道之自然景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七、八句写骑马而至的诗人发出“斯路难”的感喟,表现了蜀道的难不可攀。D.全诗用“积石”“深谷”“绝岭”等意象,以现实主义笔法尽言梁山蜀道之阻。16.张文琮的《相和歌辞·蜀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都描写了蜀道山川之险峻,风格迥异,请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风格的不同。〖答案〗15.B16.(1)张诗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前四句侧重于对梁山一带山川之险的描写,写出了山高谷深、岩陡壁峭之貌,全诗用“积石”“深谷”“绝岭”等意象,以现实主义笔法尽言梁山蜀道之阻。(2)李诗属于浪漫主义风格。①《蜀道难》饱含浪漫主义激情。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描写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②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③《蜀道难》富有神奇的想象。诗歌引用“五丁开山故事”“六龙回日”一方面说明蜀道自古难行,另一方面赋予了蜀道神秘神奇的色彩。又想象“悲鸟号木”“子规啼月”“杀人如麻”等场景,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④《蜀道难》具有大胆的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状剑阁险要;“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写战祸惨烈。如此夸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自然景物”错。飞梁:凌空飞架的桥梁,飞起的山梁。栈道: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飞梁”“栈道”等都是人工景物。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1)张诗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本诗直接以含有一定历史意蕴的现实蜀道之景为“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的现实感叹张本,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抒发现实感叹为主要目的的诗作,现实主义意味浓郁。前四句“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都盘”侧重于对梁山一带山川之险的描写,写出了山高谷深、岩陡壁峭之貌。全诗用“积石”“深谷”“绝岭”等意象,以现实主义笔法尽言梁山蜀道之阻。(2)李诗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诗人并不是客观地描述和冷漠的观赏蜀道的艰难,而是赋予秦蜀山川以淳厚的主观感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自豪的赞叹之情。那惊湍的飞流,耸天的奇峰,幽深的谷壑,峭立的绝壁,都充溢诗人的感情和气质。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气势磅礴,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艺术手法上,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在对蜀道奇险壮观的描绘中,诗人充分展开想象。并将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山高,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壑深,则说“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道险,则有“天梯石栈相钩连”;水急,则喻“砅崖转石万壑雷”。从蚕丛建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鹤愁猿难,其想象可谓驱神驭鬼,地动山惊。诗人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在《离骚》中,屈原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3)杜甫在《客至》中诗人盛情招待、终究因为远离街市和家贫的客观原因,酒菜欠丰而心怀歉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晚秋时,我重返九年前曾住过的苟各庄,那里曾是《哦,香雪》的电影拍摄地。我记得那年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处向下望,就看见破败的学校:没有玻璃的教室门窗大敞着,黄土院子里,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随意做着课间操……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得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四周峻美的大山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几年前,一个奇异的外部世界冲破这里的困顿。人们发现,原来这里有着神秘迷人的原始森林,有着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有着清纯明净的拒马河,还有我的香雪。如今,苟各庄已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等火车。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目光从容自信,她们衣着干净时新,她们谈吐不再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18.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土地贫瘠,石头多而无用,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9.最后一段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0.最后一段出现两个“流油”,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答案〗18.①原句是长单句,节奏沉缓,更能表达压抑沉重的意味,改后无此效果;②原句的“使得”揭示老百姓心态保守有着环境原因,改后无此意思。19.①反复强调“她们”这一主语,更能体现人物的主体地位:②同时,多个“她们”形成铿锵有力的节奏,更能表现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20.①前者引用人物原话,表明她们对旅游并不了解,发音不准;②后者表明她们现在充分认识到旅游带来的好处。〖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从句式上看,原句是长单句,读起来节奏缓慢,给人以沉重感,符合语境特色;改句多短句,读起来节奏明快,和原文情境不符。从内容上看,原句“……使得……”强调了环境是老百姓安于困顿、思想保守的原因;改句变为主谓句,没有了这层意思。【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反复强调这一主语,更突出了“从前的香雪们”如今的主体地位。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句子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她们”从“衣着干净时新”到“谈吐不再畏缩”,再到“懂得了价值”,由表及里,表现出“她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一词多义的能力。“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中的“流油”带引号,就是表示直接引用,以前“香雪们”的生活困顿、落后,连“旅游”是什么都不了解,所以当说起“旅游”时就发音不准,将其说成“流油”。第二处“流油”不带引号,结合“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可知,这里的“流油”是指“香雪们”现在认识到旅游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让她们都富了起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与此同时,有文章称,“水稻上山”本质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文章配有土地荒芜、泥石流泛滥、“推平大山变良田”等图片。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一时间,A。①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怀疑,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称,③“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条件,④且在推广的地方本来就有梯田,⑤并非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⑥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⑦是受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另外,B经核实是移花接木,与真实的“水稻上山”项目并无关系。比如,流传最多的那张图片原来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至此,C。我们应该反思,有效科普的缺失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时高高在上,有时晦涩艰深,有时又过于低调,不仅错失了给公众科学普及的良机,也给了流量投机者空子可钻,科普工作“走下山”正当其时。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A.“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B.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C.“水稻上山”闹剧逐渐收场22.语句①可修改为: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质疑。语句⑦可修改为: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语境是说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由“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可知,“水稻上山”这则视频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故可填:“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B处,由后面的例子可知,“经核实是移花接木”的所指,应该是网上流传的那些图片和视频,故可填: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C处,由“至此”可知,应填写的句子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结合后面“我们应该反思,有效科普的缺失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可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没有跟上,才让这场闹剧上演,而这场闹剧就是“水稻上山”,经核实后才停止,故可填:“水稻上山”闹剧逐渐收场。【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语句①,“针对”“怀疑”搭配不当,可把“怀疑”改为“质疑”。语句⑦,“受……决定的”搭配不当,应该是“由……决定的”,或“是受……影响(启发)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前些年流行的“佛系青年”,最近爆火的“淡人”,虽然概念不同,却折射着类似的精神内核——他们都主打随遇而安、无欲无求,眼睛一睁一闭,这一天就算过去了。每一段路,都会留下印记。但路可回头看,不可回头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中提到两种人,“佛系青年”和“淡人”。“佛系青年”是几年前流行的说法,是指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他们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追求。“淡人”通常指那些在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不活跃的状态的人。在生活方面,淡人倾向于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对外界的风吹草动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态度,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工作方面,淡人通常不会主动挑事,也不会对别人的升职加薪感到急躁,对领导的要求也能保持冷静;在恋爱关系中,淡人不会努力维护关系,而是更倾向于让事情自然发展。这两类人虽然概念不同,却折射着类似的精神内核——他们都主打随遇而安、无欲无求、摆烂躺平、不思进取。因而这样的人生路是青年人不该选择的道路。第二段承接第一段内容,从本质上揭示出“走过的路”,回头去看,即便是想从头再来,也是不可能的了。“路可回头看”含有对“走过的路”的审视、反思、遗憾、后悔等内涵,即对过去的思考;“不可回头走”含有“后悔遗憾没用”“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错过了不能重来”等内涵,即走过的路再怎么遗憾也不能弥补了。这启示在新时代的契机下,青年应该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免得留下后悔和遗憾。因而整则材料指向为青年人应该珍惜眼前大好时机,积极奋进,做有为青年。写作时学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议论性散文,只要围绕主题即可。比如写议论文,先明确观点“积极奋进,做有为青年”,然后论述如何做有为青年:做有为青年,需要我们有担当和责任感;做有为青年还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有为青年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最后回顾材料回扣论点。注意尽量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符合第三段的“联系现实”写文章的要求。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材料二: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依靠气象监测数据。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十分清晰。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宙”“纪”“世”都是地质年代分期单位,三者中“世”的层级最小。B.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都源于温室气体排放。C.人类在全新世步入农业社会,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一般认为也属全新世。D.竺可桢通过格陵兰冰块印证了唐代气候温暖,说明同时期北美气温也偏高。3.下列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竹书纪年》中周孝王时汉江结冰等史料,佐证该时期中国偏冷。B.通过考古资料证明,汉武帝时期一些亚热带植物生长北界远超过当代。C.通过对岩溶石笋开展研究,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人为因素的作用。D.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古代气候的研究效率。4.结合材料内容,对下面这两幅图进行简要解读,列出气候变化的相关要点。图1雪山雪线与气温的关系图2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的高度对照5.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这给我国的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答案〗1.C2.B3.C4.(1)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2)从图2来看,历史上中国气温高低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3)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4)从图2来看,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大体上是一致的。5.①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防备其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③守住基本农田数量,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④加强水利基础建设和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⑤加强科技创新和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强加因果。原文说“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只能说明历史上人类社会变迁与气候变化的联系,但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十分清晰”的结论。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都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推断不合理,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未必源于温室气体排放。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C.“人为因素”错,应为“自然因素”。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1)分析图1,展示了“气温高低”变化与“积雪”“雪线”的变化的关系,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2)从图2来看,图2展现了“中国气温距平变化”与“挪威雪线海拔高度”的关系,两条线并未完全重合,可见历史上中国气温高低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3)分析图2,“中国气温距平变化”线条变化,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隋唐气候总体温暖”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4)方向图2“挪威雪线海拔高度”与“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示,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大体上是一致的。【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分析,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由“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分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由“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分析,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由“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分析,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由“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气场胡亚林光阴似箭。转眼马文军校毕业回到山沟机场警卫连任职已两年了。马文在省城的未婚妻梅晓洁,看不起他当一个给飞机站岗的警卫排长,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发展前途,太没出息。未婚妻让他脱下军装,她托关系在省城大机关给他安排工作。但马文拒绝了未婚妻梅晓洁的安排。带着满腹的不解和怨气,梅晓洁来到部队,大有兴师问罪之意。马文知道梅晓洁的脾气,他要稳住她。站在机场附近的营房前,马文请梅晓洁放眼远望,①机场上一长排整齐列阵的战机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熠熠生辉,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文告诉梅晓洁,自己与飞机朝夕相处,情感很深,一方面用警卫兵的责任和安全保障,为飞机飞行训练托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另一方面经常跟飞机说说悄悄话,抒发情意,愉悦身心,提振精神。和飞机交朋友,正是连队在警卫兵中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情感活动,也是大家必训的一项心理科目。一时的新鲜,并没有让梅晓洁感动,头脑里的一个个问号,虽经马文再三介绍和解释,可总是不能拉直。尤其是身临机场一角的那会儿,②烈日似火,热浪袭人。梅晓洁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心想,给飞机站岗,这种枯燥无味的工作,真让人受不了。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开导马文多为自己想想,千万别让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崩塌了。③傍晚时分,天热得让人焦躁难耐。营房里的梅晓洁,憋了一肚子的不舒服,想向马文倾诉,偏偏这时马文有事不在身边。夏班长看见梅晓洁焦躁的样子,安慰说:“嫂子,既来之则安之,马排长很快就会回来的。”“这时候了,他到底在忙什么?”梅晓洁有点不耐烦。“到机场的警卫班,看一个患重感冒的警卫兵。”夏班长小心翼翼地回答。“难道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可有可无,一个兵患感冒,这种小病还要他亲自去看?”梅晓洁的话里带有火药味。“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夏班长有些动情。梅晓洁对夏班长传达的信息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有些可笑。正要发火时,夏班长的一番解释却给她降了温。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刚刚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马排长有些放心不下,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梅晓洁有些哽咽。“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黏着他。你爱上他,是你的福气,真为你高兴。”夏班长显然有些激动。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④夜幕降临。梅晓洁虽然想早早入睡,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月*日星期六晴早起秤了一下体重,长了五六斤,几乎成了个小胖子。我说呢,近期,查岗走路腿没有原来利索了,这说明,需要加强体能锻炼。哈哈,到时如果让梅晓洁看见,该让她笑话我了。我得量身设计个锻炼计划,控制体量,精干身材,于公于己都有利。*月*曰星期日晴今天收到梅晓洁的一封来信,意思是让我脱军装回城市过舒适的生活,我谢绝了她。说实话,我离不开我警卫的飞机,更离不开警卫飞机的战友们。当兵要讲精神,没了精神就等于没了灵魂,机场警卫兵又如何用心锻造锤炼对飞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呢!*月*日星期一晴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机场跑道头老连长的坟前,一是想祭奠一下老连长;二是向老连长汇报工作。没想到,遇见了哭得泪流满面的许飞机,经过再三追问,他才说出老连长是他爸爸的实情。之所以隐瞒不露,他是不想活在爸爸的光环里。我不解,有人托关系走门子往城市部队调,而你却乐意来山沟吃苦受罪。他坚定地说:“我爸爸睡在这里,有他盯着我干,我这个守卫飞机的飞机,一定能够和飞机战友交好朋友,让妈妈放心,连队信任,自己更像一架有战斗力的飞机!”多好的兵啊!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不知不觉,她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马文笑着说:“习惯了,我不困。”“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马文回答得很干脆。“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马文像明白了什么,连连点头。笑着说:“好的,好的,一定奉陪!”回省城一个月后,梅晓洁办好了随军手续。梅晓洁的举动,得到了父亲、省军区司令员梅学峰的赞许。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马文爱兵就像爱飞机一样,他避开未婚妻的“倾诉”而去照顾战友,令妻子不悦。B.梅晓洁最终放弃让马文调去省城,选择自己随军,是因为她对马文的坚持无可奈何。C.小说采用对比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梅晓洁的转变彰显其选择的不易。D.小说结尾交代梅晓洁的父亲是省军区司令员,有些出人意料,却也符合情理。7.关于文中画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画线句对飞机的描写,对塑造马文的人物形象起衬托作用。B.②处画线句描写烈日下机场的酷热,环境的恶劣更加坚定了梅晓洁来部队的初衷。C.③处画线句描写了傍晚军营的炎热,也揭示梅晓洁内心的焦躁。D.④处画线句暗示情节发展走向紧张,为下文作铺垫。8.“气场”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气场”的具体表现。9.小说插叙了三则日记,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答案〗6.B7.D8.①许连长献身国防,因公殉职,对许飞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许飞机子承父业,扎根基层,成为了一个好兵。
②许连长的故事也感动了马排长,坚定了马文留在部队的决心。
③马排长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影响了夏班长。
④夏班长为梅晓洁讲述许飞机的病情以及许飞机的故事,梅晓洁内心有所触动,开始对马文的工作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思想开始发生转变。
⑤马文的日记,讲述了自己的心境以及许飞机父亲的故事,马文的工作态度和战友们的故事打动了梅晓洁,让她彻底转变。
⑥许连长、许飞机、马文、夏班长等人共同构成了气场,感动了梅晓洁,影响了梅晓洁的选择,促使她的立场发生了转变。9.①交代了马文和许飞机的故事,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产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②交代了梅晓洁转变的原因,让梅晓洁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马文的工作热情、战友们的精神品质后,态度发生彻底改变,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③反映了马文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补充了许连长的故事,补充了前文夏班长叙述的内容;
④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促使梅晓洁转变了对马文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办了随军手续,便于表现小说主旨。〖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是因为她对马文的坚持无可奈何”错误。由“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可知,梅晓洁最终放弃让马文调去省城,选择自己随军,是因为她对马文彻底的理解。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其作用的能力。D.“暗示情节发展走向紧张”错误。由“梅晓洁虽然想早早入睡,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不知不觉,她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知,交代夜幕降临,是让情节发展走向缓和,为下文铺垫。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气场”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从原文看夏班长的一番话对梅晓洁有了影响。“‘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梅晓洁有些哽咽”“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可知,梅晓洁在听了夏班长的讲述后,开始对马文的工作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是对马文态度转变的开始。由“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刚刚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马排长有些放心不下,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可知,许连长献身国防,因公殉职,对儿子许飞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许飞机子承父业,扎根基层,成为了一个好兵。由夏班长的话“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黏着他。你爱上他,是你的福气,真为你高兴”可知,马排长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也影响了夏班长。由日记内容“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机场跑道头老连长的坟前……多好的兵啊!”可知,许连长的故事也感动了马排长,坚定了马文留在部队的决心。根据原文“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可知,梅晓洁在看了马文的日记后,彻底被马文的工作态度和战友们的故事打动,改变了以往的看法。总体上看,许连长、许飞机、马文、夏班长等人共同构成了气场,感动了梅晓洁,影响了梅晓洁的选择,促使她的立场发生了转变。【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插入三则日记,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让文章在前文故事的基础上陡生波澜,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插入的三则日记,内容分别是马文在部队的身体变化、拒绝梅晓洁后的心情以及许飞机、许连长的故事,通过日记的内容印证了前文夏班长的话,让梅晓洁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马文的工作热情、战友们的精神品质后,发生态度的彻底改变,从而交代了梅晓洁转变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插入三则日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马文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心,还补充了许连长的故事,补充了前文夏班长叙述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插入三则日记,丰富文章内容,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也促使梅晓洁转变了对马文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办了随军手续,和开头梅晓洁千方百计想让马文离开部队形成反差,便于表现小说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一匡天下,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节选自《说苑·尊贤》)材料二: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矣。”(节选自《文韬·举贤》)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君A务举贤B而不获C其功D世乱E愈甚F以致G危亡者H何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酒驾宣传标语(130句)
-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
- 平面设计个人工作计划(10篇)
- 网络销售开场白(3篇)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 数学试题含答案
- DB12-T 1113-2021 河湖长制工作规范
-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PCM脉码调制终端设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二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信息化培训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论文
-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专题报告
- 锅炉汽包水位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设计
- 监理检测方案
- 验收测试大纲
- 卷管道施工方案
- 动物感觉系统-眼(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 系统运维年终总结模板
- 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优化-课件
- 刑事撤案申请书
- 普外科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