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鑱(刻画,描写),故遣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摘编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材料二:“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摘编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提出的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广泛认同。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D.对于“穷”的内涵,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B.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大量佳作。C.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D.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B.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的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C.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D.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4.材料一作者怀疑,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看法是针对宋祁而发的。作者这样怀疑的理由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为什么江淹晚年再未有佳篇传世?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探究。〖答案〗1.B2.D3.C4.①宋祁认为诗歌让诗人处于困厄之中,而欧阳修认为是困厄的处境让诗人写出好诗,这与宋祁的看法针锋相对,可视为对宋祁观点的反拨;②欧阳修先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然后指出应该是“穷而后工”,这种表述方式可视为针对宋祁“诗能穷人”观点的反驳。5.①江淹晚年官运亨通,仕途圆满,不再有早年的压抑和痛苦,不需要以文学创作来纾解痛苦,不必在写作上精益求精;②江淹晚年高居庙堂,生活面狭小,导致他对人生世相、天地事物无法有更透彻的认识,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③江淹晚年沉湎于富贵尊荣,满足性体验过于丰裕,缺失性体验严重不足,缺少文学创作的驱动力。〖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诗穷而后工”只是“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而且从“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也没有“诗穷而后工”是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的信息,更可能是中和诗论之外的理论。C.“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可知,“感情深厚、精神敏锐”是诗人的特质,而非“一个人”受益于缺失性体验而获得的情感特质。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可知,材料二认为“穷”包括“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和“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两方面,其中,第一方面与材料一的阐释是一致的。【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D.“论述更为深刻”错误,无中生有,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穷而后工”的论述无法看出哪一个更为深刻。深刻是指论述更透彻、深入,“心理学”是分析角度,不意味着“论述更为深刻”。【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手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C.“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的中心论点应是“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作者的观点在材料一倒数第二段:“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分析“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作者进一步介绍宋祁的观点“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穷是困境,“诗能穷人”是指诗人处于困境中能“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不难看出,欧阳修的“非诗之能穷人”与宋祁“诗能穷人”,观点截然相反,欧阳修的“穷者而后工”是对自己观点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完全是针锋相对地指出“穷人”的实质,来否定宋祁的观点。作答时,归纳概括以上信息,可先分析欧阳修和宋祁的观点,再分析两个观点针锋相对之处、观点和论证之间的关系。【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从选文看,“江淹晚年再未有佳篇传世”是在“晚年仕梁后”,此时他的生活状态是“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才思减退”。从材料一的文艺理论看,“‘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江淹晚年“官运亨通”;“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江淹晚年“深居庙堂”。江淹晚年自然难有佳作。从材料一的文艺理论看,“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而江淹晚年“深居庙堂”,很难接触更为广阔的人生天地,就很难再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从材料二的文艺理论看,“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而江淹晚年“安享尊荣”,这“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过多的“丰富性体验”使江淹“才思减退”,缺少文学创作的驱动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山月记(日本)中岛敦李征,陇西人士,博学俊才,天宝末年以弱冠之年名登虎榜,补任江南尉。然自视清高,不肩厕身于贱吏之流,不久便辞官归乡,闭门作诗,自认为与其屈膝于恶俗不堪的大官面前,不如留诗名于百年之后。不等扬名于世,生活日渐窘迫。李征焦躁不安起来,昔日俊朗风姿荡然无存。数年后,为妻儿衣食计,他只得又做了一地方小官,听令于已遥居高位的昔日同侪。他终日郁郁寡欢,原本就狂放不羁的秉性愈发难以自抑。一年后,他因公出差,夜宿汝水之畔,某日深夜,忽从床上跳起,狂呼着夺门而出,消失于漆黑的夜色。人们遍寻山野,一无所获。第二年,监察御史袁傪奉救命出使岭南,途中宿在商於。次日凌晨,天色未明,正待启程,驿卒说前有食人猛虎出没,不如等到天亮。袁傪自恃随从众多,依旧上路了。借着残月微光穿行林间之时,果然有猛虎从草丛中跳出,眼看要扑向袁傪,却又猛一转身,隐入草丛。随即,传出人声:“好险,好险。”袁傪听着耳熟,尽管惊魂未定,仍不觉叫道:“听此声音,莫不是吾友李征?”当年两人同年进士及第,李征几无朋友,却视袁傪为唯一挚友。草丛中没有回应,良久才低声答道:“正是陇西李征。如今身为异类,不忍现身令君畏惧厌恶。但君如不弃,可否作一席谈?”袁傪命部下暂停行进,自己则立在道旁,与这看不见的声音对话。谈罢京城传闻,旧友消息,告以今日身份地位,袁傪问李征为何变成今日模样。草丛中的声音说道——一年前,我夜宿汝水之滨。半夜醒来,忽闻屋外有人召唤,我循声追寻,跑入山林,渐觉浑身是劲,山岩巨石,一跃而过。天色已明,临溪自照,惊见自身已变猛虎。待明白这绝非梦境,我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怎么会有这等事?我不明白。事实上我们原本就一无所知,不知情由地逆来顺受,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此刻一兔跑过,我一看到它,体内人性瞬间消失;等到人性恢复,发现嘴上已沾满兔血。自此至今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启齿。好在一天之中,尚有数小时人性恢复,仍能说话思考,甚至背诵章句。以这样的人心来看自己兽行,回顾一生命运,惟有无尽的可悲,恐惧与愤怒。可是,就连这人性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过去我还为变成老虎而惊诧,最近竟为曾经是人类而纳闷,真叫人不寒而栗。唉,待人性消失殆尽,或许反倒让我心安理得吧。每念及终将忘却此身为人,多么惶恐、悲痛。这般心情,非有此遭遇者不能明了。哦,对了,在彻底丧失人性之前,我有一事相求。袁傪一行人全都凝神屏息。那声音继续说道——我本欲以诗成名,曾为之执着终生,乃至丧尽家产,心智迷乱。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草丛中朗诵声响起,长短共三十篇,格调高雅,意趣卓逸。叹赏之余,袁傪蓦然感到:诗人虽然资质一流,却在某处犹有欠缺……诵完旧作,李征自嘲——惭愧。已成这副模样,我竟然还梦想自己的诗集摆上长安风流人士的案头。既已见笑,索性再赋诗一首,以述心怀。最后两句“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吟罢,正当残月辉冷,白露满地,天将破晓。一行人尽皆忘记其事之离奇,而慨叹其人之不幸。李征的声音再次响起——方才我说,不知为何会遭此厄运,但细想起来,倒也并非茫然无绪。人人以为我高自做,实不知我。我欲以诗成名却不愿与师友切磋,更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渐渐脱离尘俗,疏远世人,一任愤懑与羞恨助长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人人皆为驯兽师,性情即是猛兽。我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心中猛虎,既折损自身,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最后又将我外形也变成与内心一致的模祥。每天我的心都越来越接近一只老虎,我如何是好?唯有立于山,厉声咆哮,野兽闻之惊恐跪地,却绝无一人识我内心,正如我尚为人时,无人懂我一样。淋湿我这身皮毛的,并非只有浓重的夜露啊。黑暗已渐渐退去,远处哀婉的晓角之声隐隐传来。非告别不可了。李征的声音说道——还有一事相托。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李征的声音最后说道——倘若我是人,本该先托付妻儿,可是比起冻馁的妻儿,我竟然更念念不忘于自己的诗作。正因如此,我才像这样沦为兽身吧。就此分别,你到百步外的小丘再回望此处,我将现出兽形,以打消你重来见我之念,惟恐我已认不得你,将你吃掉。袁傪洒泪上马,待登上小丘,依言回望。只见一猛虎自草丛跃出,遥遥相望。随后,猛虎对着银光散尽的残月,咆哮几声,复又跃入草丛,消失了踪影。(徐建雄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征为了妻儿的衣食违背心志出来做一小官,后来又放下了自尊,求朋友帮忙照料,可见他对妻儿确实是真爱。B.小说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态历程,对自己身变猛虎,李征先是惊恐、不解,接着逐渐接受、认同,最后心安理得。C.结尾处猛虎对残月咆哮,既包含着威吓友人打消重见之念的善意,又宣泄着内心愤怒、无奈、孤独等复杂的情感。D.本文与卡夫卡的《变形记》都讲述“变形”的故事,前者侧重探讨人心的幽微,后者将批判指向社会对人的异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少年得志转到抑郁发狂,由途中遇虎转到故友重逢,小说情节在开头短短几段中一再跌宕起伏,呈现一波三折之妙。B.小说既用李征自述的视角,又用全知视角,既能“入乎其内”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又能“出乎其外”灵活把控全局。C.小说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在李征的讲述中不时插入对听者的描写,目的是一再蓄势,逐步加剧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D.无论是李征化虎还是袁傪遇虎均以黑夜为背景,夜色的昏昧可以烘托神秘的氛围,而夜色的变化又能配合情节的推进,8.在对话过程中,身为李征唯一挚友的袁傪表现出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小说梳理概括。9.“诗”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在小说中起到关键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多年不见,他听到声音便能辨出友人,始终把友人放在心上。②常人遇虎退避,他却立在道旁与虎对话,对友人充分信任。③他赞赏李征的诗歌同时看出其中不足,既懂诗也了解友人。④他听友人讲述后为之热泪盈眶,与友人共情,富有同情心。⑤他承诺会帮助友人传其诗作并照料其家人,是重情重义的人。⑥他身居监察御史的高位仍愿为友人效劳,能够平等待人。9.①小说以中国唐朝为故事背景,“诗”是当时常见的事物,加入这一元素可以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②李征因作诗而辞官,又因作诗而心智迷乱,最后仍不忘拜托友人传扬其诗作,“诗”贯穿于情节始终。③李征在诗时有着“妄自尊大的羞耻心”,既想留下诗名又忏悔因此疏忽妻儿,“诗”是人物内心各种矛盾的凝聚点。④诗句“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以“不成长啸”写其远离文人生活,以“但成嗥”写其异化为虎,可以深刻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也为小说增加典雅之感。⑤“诗”本是高雅之物,却因主人过分偏执、太想以此换取后世声名而带来巨大的灾难,作者以诗寄寓警世意义。〖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最后心安理得”错,原文是“待人性消失殆尽,或许反倒让我心安理得吧”,可见,最后李征或是心安理得。【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小说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在李征的讲述中不时插入对听者的描写”错,在李征的讲述中插入的有关听者的描写,并不是故事套故事的写法,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1)由“袁傪听着耳熟,尽管惊魂未定,仍不觉叫道:‘听此声音,莫不是吾友李征?’当年两人同年进士及第,李征几无朋友,却视袁傪为唯一挚友”可见,袁傪和李征多年不见,但是他听到李征的声音,仍旧能能辨出是友人的声音,可见他始终把友人放在心上。(2)由“袁傪命部下暂停行进,自己则立在道旁,与这看不见的声音对话。谈罢京城传闻,旧友消息,告以今日身份地位,袁傪问李征为何变成今日模样”可见,常人遇虎退避,袁傪却立在道旁与虎对话,可见他相信这就是友人的声音,足见他对友人充分信任。(3)由“袁傪命人执笔记录……叹赏之余,袁傪蓦然感到:诗人虽然资质一流,却在某处犹有欠缺……”可见,袁傪赞赏李征的诗歌同时看出其中不足,说明他既懂诗,也了解友人。(4)文中说“一行人尽皆忘记其事之离奇,而慨叹其人之不幸”“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袁傪听到李征的遭遇后,为之热泪盈眶,与友人共情,为友人洒泪,表明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5)文中说李征说“还有一事相托。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袁傪承诺会帮助友人传其诗作并照料其家人,可见他是重情重义之人。(6)“监察御史袁傪”“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分析,他身居监察御史的高位仍愿为友人效劳,能够平等待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开头交代“李征,陇西人士,博学俊才,天宝末年以弱冠之年名登虎榜,补任江南尉。”可见,这篇小说是以中国唐朝为故事背景的,唐朝文学最大成就正是“诗”,“诗”是当时常见的事物,文人都能写诗,小说加入“诗”这一元素,更能彰显故事的真实性;文中说“然自视清高,不肩厕身于贱吏之流,不久便辞官归乡,闭门作诗,自认为与其屈膝于恶俗不堪的大官面前,不如留诗名于百年之后”“我本欲以诗成名,曾为之执着终生,乃至丧尽家产,心智迷乱。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我竟然还梦想自己的诗集摆上长安风流人士的案头”,李征因作诗而辞官,又因作诗而心智迷乱,最后仍不忘拜托友人传扬其诗作。所以,“诗”贯穿于小说情节的始终。文中说“我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心中猛虎,既折损自身,施苦妻儿,伤害朋友”“倘若我是人,本该先托付妻儿,可是比起冻馁的妻儿,我竟然更念念不忘于自己的诗作”,可见,李征在诗时有着“妄自尊大的羞耻心”,他既想留下诗名又忏悔因此疏忽妻儿。所以,“诗”是人物内心各种矛盾的凝聚点。结合“每天我的心都越来越接近一只老虎,我如何是好?唯有立于山,厉声咆哮,野兽闻之惊恐跪地,却绝无一人识我内心,正如我尚为人时,无人懂我一样”“这人性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过去我还为变成老虎而惊诧,最近竟为曾经是人类而纳闷,真叫人不寒而栗。唉,待人性消失殆尽,或许反倒让我心安理得吧。每念及终将忘却此身为人,多么惶恐、悲痛”分析,诗句“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中,以“不成长啸”写其远离文人生活,以“但成嗥”写其异化为虎,可以深刻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此外,文中有诗句,也增加了小说典雅之感。结合小说最后“倘若我是人,本该先托付妻儿,可是比起冻馁的妻儿,我竟然更念念不忘于自己的诗作。正因如此,我才像这样沦为兽身吧”分析,主人过分偏执、太想以诗换取后世声名,结果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尽管“诗”本是高雅之物,但过于执念于以诗换取功名的做法不可取,作者以诗寄寓警世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有雠而众,不若无有。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雠也。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返。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节选自《吕氏春秋·适威》)材料二: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陀。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节选自《说苑·政理》)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民日夜祈A用B而不可C得D苟E得为上F用G民H之I走之也J若决积水K于千仞之溪。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多其雠也”中的“多”,与“孔子师郯子”(《师说》)中的“师”用法不一样。B.“乡臣遇之”与“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中的“乡”都表示时间。C.王者,文中指施行仁政治国的君主,行仁政的主张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也有体现。D.偃,文中描述草,意为倒下、倒伏,与成语“偃武修文”中的“偃”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对待百姓,就像驾驭良马,让它载运轻物,手持马鞭节制;而当今的国君则不然,欲望繁多,对待百姓的方式也不恰当。B.魏武侯向李克询问吴国为何会灭亡,李克认为原因在于吴国屡战屡胜——屡战让百姓疲惫,屡胜让国君骄纵,最终导致亡国。C.东野稷在庄公面前表演自己的驾车技术,庄公称赏,认为其技艺造父也不能超过,颜阖却预言其马必败,他的话后来果然得到应验。D.季孙请教孔子“诛杀无道,亲近有道”是否可行,孔子先是反对诛杀,接着指出施政者为善会感染百姓,并以风和草为喻具体阐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2)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14.材料一使用东野稷御车马之事,材料二引用孔子关于御马的言论,这两则素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0.DGJ11.D12.A13.(1)用忠诚和守信引导百姓,致力为民除害,想着为百姓带来福祉(思考着为民造福)。(2)大弦拉得太紧,小弦就会绷断。所以说:拉紧缰绳和衔勒的人,不是驱驰千里的驭手。14.①东野稷御车马之事:国君应该善待百姓(国君应该爱惜民力;国君对待百姓不可严苛);②孔子的言论:治民者应该用正道引导百姓(治民者应该用仁政教化百姓)。〖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百姓日夜祈求被任用却不能够被任用,如果能够被君主任用,百姓为君主奔走,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溪流决口中冲出来。“民”作主语,“祈”作谓语,“用而不可得”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应在宾语后D处断开;“苟”意为如果,是关联词,连接后边的句子,E处不断开;“上用”为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其后G处断开;“民”作主语,“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走之”为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句末语气词“也”后J处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多”,使动用法,使……增多;/“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句意:这只能使仇人增多啊。/孔子以郯子为师。B.正确。“乡”通“向”,先前。句意:先前我遇到他;/(陈涉)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C.正确。D.错误。意思不同。“偃武修文”中的“偃”意为“停止”。句意:风从草上吹过,草就跟着倒伏了。/停止武事,振兴文教。【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而当今的国君则不然,欲望繁多”错误。原文“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意为“现在世上的君主,大都想使自己百姓众多”。【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导”,引导;“务”,致力,专力从事;“致”,带来。(2)“急”,拉得紧;“御”,驭手、驾车人;“非……也”,否定判断句。【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可知,东野稷对他的马要求过于严苛,最终累坏了马,以此事例,来论证“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即国君对待百姓不可严苛。子贡问孔子怎样治理百姓,孔子说:“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意思是“内心危惧如同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奔马一样”,由此道出“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可见原文引用孔子关于御马的言论,目的是论证治民者应该用正道引导百姓的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古代圣王役使自己的百姓,就像驾驭好马一样,让马拉着轻载,手里拿着马鞭,马无法乱跑,所以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善于役使自己百姓的人也是这样。百姓日夜祈求被任用却不能够被任用,如果能够被君主任用,百姓为君主奔走,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溪流决口中冲出来,谁又能阻挡得住呢?《周书》上说:“百姓,善待他们,他们就喜爱君主,不善待他们,他们就成为君主的仇人。”有很多仇人,还不如没有好。现在世上的君主,大都想使自己百姓众多,却不知道善待百姓,这只能使仇人增多啊。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道和正义治理百姓,用惠爱和利益使百姓安定,用忠诚和守信引导百姓,致力为民除害,思考着为民造福。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它却偏偏因此灭亡,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说:“屡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屡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东野稷在卫庄公面前表演自己驾驭车马的技术,前进后退都合乎墨线画出的直线,左转右转都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卫庄公说:“好。”认为造父也不能超过他,让他的马绕一百个圈再回来。颜阖来谒见卫庄公,卫庄公说:“你遇到东野稷了吗?”颜阖回答说:“是的,我遇到了他。他的马一定要累坏。”卫庄公说:“怎么会累坏呢?”过了一会儿,东野稷的马累坏回来了。卫庄公召来颜阖问他说:“你怎么知道他的马要累坏呢?”颜阖回答说:“前进后退都合乎墨线画出的直线,左转右转都合乎圆规画出的圆,造父驾车的技术都无法超过他了。先前我遇到他,他还在不停苛求自己的马,我因此知道他的马要累坏。”(节选自《吕氏春秋·适威》)材料二:行仁政的君主的政治用仁德教化百姓,图霸业的君主的政治用武力威慑百姓,走强横之路的国家的政治用刑罚胁迫百姓。这三种政治各有施行的场合,但以仁德教化百姓最为可贵。季孙向孔子问道:“如果诛杀不守道义的人以亲近有道义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处理政事,怎么能用诛杀的手段呢?你想要行善,百姓也会跟着变好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从草上吹过,草就跟着倒伏了。”水混浊则鱼无法生存,政令苛刻百姓就会动乱,城墙太陡峭就会崩塌,河岸太直耸就会塌陷。因此治理国家,就好比给琴安上琴弦,大弦拉得太紧,小弦就会绷断。所以说:拉紧缰绳和衔勒的人,不是驱驰千里的驭手。子贡向孔子询问治理百姓的事,孔子说:“内心危惧如同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奔马一样。”子贡问:“为什么要那样害怕呢?”孔子说:“那四通八达的国都到处都是人,按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他们就顺从我(一译为‘他们就好像自己驯养的马一样温顺’);不按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他们就是我的仇敌。怎能不害怕呢?”(节选自《说苑·政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①李白昔在九江上②,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备注〗①九华,即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韦仲堪,李白好友,时任青阳县令。②九江,这里指长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回忆自己曾经放舟长江,遥望九华,交代了本诗的写作目的。B.诗的五、六两句写诗人欲寻同伴共游九华,故想要振臂一挥发出召唤。C.李白在诗中运用了“云松”这一意象来隐喻友人超尘脱俗的不凡气质。D.本诗以古风形式呈现,格律相对自由,语言洗练自然,风格清新飘逸。16.本诗“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两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5.A16.①想象雄奇,比喻不凡:在诗人眼里瀑布犹如天河倾泻的绿水,山峰宛如秀丽摇曳的九朵芙蓉。②炼字精工,别出心裁:“挂”字化动为静,“出”字化静为动,既写出了远景山水的特征,又充满灵动之美。③画面感强,情景交融:此二句尽显九华山水的灵秀之美,诗人的喜悦之情融于景中。④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此二句既承接上文昔时江上遥望之忆,又开启下文欲邀伴同游之兴。〖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诗作开篇并未交代写作的目的。从诗歌的题目来看,诗人创作此诗是为了赠予好友。【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想象雄奇,比喻不凡:“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人荡舟江上,遥望九华,瀑布好像一条巨幅长练高挂山巅,与苍翠的山色相映,晶莹可爱;九座高峰犹如九朵盛开的莲花从莽莽山峦中婉然脱出,奇秀美好。②炼字精工,别出心裁:“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描写出瀑布在遥望中的形象;九华素以山色葱蒨著称,“绿”字从总体上体现了它的美感特征。“出”字化静为动,“秀出”写出九峰秀丽挺拔之容。③画面感强,情景交融:“绿水”“芙蓉”表现山水的奇秀美好,尽显九华山水的灵秀之美,也表现诗人如惊如喜、心悦神摇之情。④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诗人对九华山这样出神入化的描写,以及对九华山如痴如醉的喜爱,承接上文诗人遥望九华,至今萦怀不忘,为之神往,又为下文的欲邀伴同游作了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当仁不让,勇于担当楚国政治引路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赞美汉将李广来进行古今对比,表达诗人对士卒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3)时值初春,教室外却下起了雪,看着窗外的雪景,老师让学生吟咏有关“雪”的诗句,你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了力量、勇气和吉祥等几乎所有积极的文化品格。在它身上,中国人发现了民族自身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力量,如形容一个人“____①____”意味着他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充满活力;“_____②____”则表示奋发向前,积极进取,展现出强大的能量和斗志。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的文化意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龙的形象也并非____③____,而是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富,从质朴到华贵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反映出人们对龙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审美追求的演进。席勒说:“真正美丽的东西应当同时与自然和理想相一致。”用席勒对美的认知理念,观照中国龙文化从自然崇拜到文化象征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龙的形象的审美意义——有与自然一致的一面,又有与理想一致的一面。所以,我们可以骄傲地得到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在文中标号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填入括号后与前后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A.不同历史时期的龙形图案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B.龙形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风格C.不同历史时期的龙形图案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D.龙形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20.请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个包含递进关系的总结句。〖答案〗18.①生龙活虎②龙腾虎跃③一成不变19.C20.龙(或龙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用带“龙”的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可用“生龙活虎”。“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②本处用来表示奋发向前,积极进取,展现出强大的能量和斗志,可用“龙腾虎跃”。“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③根据后文“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富,从质朴到华贵的漫长的演变过程”,说明龙的形象也是不断变化的,可用“一成不变”。“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独特”与“特色”语意重复。B.“不同历史时期”作为状语的一部分出现并与“其”搭配,使得主语“龙形图案”被默认为一种不变的图案,与整体文意不符,无法与上下文衔接。D.“独特”与“特色”语意重复。【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第一、二两段是说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力量、勇气和吉祥等几乎所有积极的文化品格,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的文化意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第三段是在说龙的审美意义。所以,整个文段就是在说龙或龙的形象这两方面。题干中要求所写的句子是一个包含递进关系的总结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为“不仅……而且……”。可概括为:龙(或龙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西红柿不如过去好吃了?不少人认为,小时候吃的西红柿软软沙沙的,酸甜多汁,糖拌可以解暑,炒菜也很有滋味。①,虽然有些颜色鲜艳,果形饱满,但是果硬皮厚,缺少汁水,口味不佳,甚至用开水都烫不掉皮,做菜有时还得另加一些番茄酱增味。有人说:就连西红柿都“变了心”。西红柿没西红柿味,并非错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货架上常见的西红柿品种中,13种风味化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此外,与传统品种相比,现代粉果西红柿、红果西红柿的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都有所降低。风味物质的丧失、酸度甜度的变化,②。西红柿为什么没那么有味儿了?有人认为是因为反季节种植,有人认为是被催熟,有人则认为农药过多……似是而非的归因背后,很多事实有待澄清。从种植上看,过去西红柿多为露天种植,施用猪粪、鸡粪等农家肥;现在不少西红柿改为大棚种植,在光照、温差上存在不足,影响了糖分积累;而采用化肥影响了西红柿的有机质成分。从运输来看,过去的西红柿多为本地销售,熟了再采摘售卖;③,不少西红柿未成熟就摘下,影响了有机质沉淀;运输途中的低温贮藏也削弱了西红柿的香气。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西红柿的味道发生了改变。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变了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一些宣传片过于“高大上”,缺乏亲近感。B.“出门靠右走!”妈妈再三叮嘱去上学的儿子。C.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背景下拍出的照片,“漂亮”得很!D.经过苦难的“锤炼”,他显得更加稳重与成熟。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D22.①而现在买的西红柿;②影响了西红柿的口感;③而现在为适应长距离运输。〖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B.表示引用。C.表示反语讽刺。D.表示特殊含义。【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前文“西红柿不如过去好吃了”“小时候吃的西红柿软软沙沙的,酸甜多汁,糖拌可以解暑”可知,语境是将现在和过去的西红柿进行对比,前后句是转折关系,再根据“小时候吃的西红柿”可以推断出应填写“而现在吃的西红柿”或者“而现在买的西红柿”一类的句子。第二处,由“西红柿没西红柿味,并非错觉”“西红柿为什么没那么有味儿”可知,本段说明的是西红柿的口味,再结合“风味物质的丧失、酸度甜度的变化”可知,是在这一条件下,西红柿的口感发生了变化,因此填写“影响了西红柿的口感”一类的句子。第三处,由前文可知,语境是将过去和现在做对比,根据“从运输来看,过去的西红柿多为本地销售,熟了再采摘售卖”可知,过去西红柿在本地销售;根据“不少西红柿未成熟就摘下,影响了有机质沉淀”可以推断出,如今是长距离运输,因此没熟就采摘。据此填写“而现在为适应长距离运输”一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鑱(刻画,描写),故遣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摘编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材料二:“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摘编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提出的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广泛认同。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D.对于“穷”的内涵,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B.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大量佳作。C.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D.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B.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的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C.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D.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4.材料一作者怀疑,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看法是针对宋祁而发的。作者这样怀疑的理由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为什么江淹晚年再未有佳篇传世?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探究。〖答案〗1.B2.D3.C4.①宋祁认为诗歌让诗人处于困厄之中,而欧阳修认为是困厄的处境让诗人写出好诗,这与宋祁的看法针锋相对,可视为对宋祁观点的反拨;②欧阳修先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然后指出应该是“穷而后工”,这种表述方式可视为针对宋祁“诗能穷人”观点的反驳。5.①江淹晚年官运亨通,仕途圆满,不再有早年的压抑和痛苦,不需要以文学创作来纾解痛苦,不必在写作上精益求精;②江淹晚年高居庙堂,生活面狭小,导致他对人生世相、天地事物无法有更透彻的认识,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③江淹晚年沉湎于富贵尊荣,满足性体验过于丰裕,缺失性体验严重不足,缺少文学创作的驱动力。〖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诗穷而后工”只是“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而且从“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也没有“诗穷而后工”是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的信息,更可能是中和诗论之外的理论。C.“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可知,“感情深厚、精神敏锐”是诗人的特质,而非“一个人”受益于缺失性体验而获得的情感特质。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可知,材料二认为“穷”包括“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和“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两方面,其中,第一方面与材料一的阐释是一致的。【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D.“论述更为深刻”错误,无中生有,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穷而后工”的论述无法看出哪一个更为深刻。深刻是指论述更透彻、深入,“心理学”是分析角度,不意味着“论述更为深刻”。【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手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C.“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的中心论点应是“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作者的观点在材料一倒数第二段:“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分析“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作者进一步介绍宋祁的观点“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穷是困境,“诗能穷人”是指诗人处于困境中能“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不难看出,欧阳修的“非诗之能穷人”与宋祁“诗能穷人”,观点截然相反,欧阳修的“穷者而后工”是对自己观点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完全是针锋相对地指出“穷人”的实质,来否定宋祁的观点。作答时,归纳概括以上信息,可先分析欧阳修和宋祁的观点,再分析两个观点针锋相对之处、观点和论证之间的关系。【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从选文看,“江淹晚年再未有佳篇传世”是在“晚年仕梁后”,此时他的生活状态是“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才思减退”。从材料一的文艺理论看,“‘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江淹晚年“官运亨通”;“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江淹晚年“深居庙堂”。江淹晚年自然难有佳作。从材料一的文艺理论看,“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而江淹晚年“深居庙堂”,很难接触更为广阔的人生天地,就很难再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从材料二的文艺理论看,“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而江淹晚年“安享尊荣”,这“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过多的“丰富性体验”使江淹“才思减退”,缺少文学创作的驱动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山月记(日本)中岛敦李征,陇西人士,博学俊才,天宝末年以弱冠之年名登虎榜,补任江南尉。然自视清高,不肩厕身于贱吏之流,不久便辞官归乡,闭门作诗,自认为与其屈膝于恶俗不堪的大官面前,不如留诗名于百年之后。不等扬名于世,生活日渐窘迫。李征焦躁不安起来,昔日俊朗风姿荡然无存。数年后,为妻儿衣食计,他只得又做了一地方小官,听令于已遥居高位的昔日同侪。他终日郁郁寡欢,原本就狂放不羁的秉性愈发难以自抑。一年后,他因公出差,夜宿汝水之畔,某日深夜,忽从床上跳起,狂呼着夺门而出,消失于漆黑的夜色。人们遍寻山野,一无所获。第二年,监察御史袁傪奉救命出使岭南,途中宿在商於。次日凌晨,天色未明,正待启程,驿卒说前有食人猛虎出没,不如等到天亮。袁傪自恃随从众多,依旧上路了。借着残月微光穿行林间之时,果然有猛虎从草丛中跳出,眼看要扑向袁傪,却又猛一转身,隐入草丛。随即,传出人声:“好险,好险。”袁傪听着耳熟,尽管惊魂未定,仍不觉叫道:“听此声音,莫不是吾友李征?”当年两人同年进士及第,李征几无朋友,却视袁傪为唯一挚友。草丛中没有回应,良久才低声答道:“正是陇西李征。如今身为异类,不忍现身令君畏惧厌恶。但君如不弃,可否作一席谈?”袁傪命部下暂停行进,自己则立在道旁,与这看不见的声音对话。谈罢京城传闻,旧友消息,告以今日身份地位,袁傪问李征为何变成今日模样。草丛中的声音说道——一年前,我夜宿汝水之滨。半夜醒来,忽闻屋外有人召唤,我循声追寻,跑入山林,渐觉浑身是劲,山岩巨石,一跃而过。天色已明,临溪自照,惊见自身已变猛虎。待明白这绝非梦境,我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怎么会有这等事?我不明白。事实上我们原本就一无所知,不知情由地逆来顺受,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此刻一兔跑过,我一看到它,体内人性瞬间消失;等到人性恢复,发现嘴上已沾满兔血。自此至今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启齿。好在一天之中,尚有数小时人性恢复,仍能说话思考,甚至背诵章句。以这样的人心来看自己兽行,回顾一生命运,惟有无尽的可悲,恐惧与愤怒。可是,就连这人性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过去我还为变成老虎而惊诧,最近竟为曾经是人类而纳闷,真叫人不寒而栗。唉,待人性消失殆尽,或许反倒让我心安理得吧。每念及终将忘却此身为人,多么惶恐、悲痛。这般心情,非有此遭遇者不能明了。哦,对了,在彻底丧失人性之前,我有一事相求。袁傪一行人全都凝神屏息。那声音继续说道——我本欲以诗成名,曾为之执着终生,乃至丧尽家产,心智迷乱。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草丛中朗诵声响起,长短共三十篇,格调高雅,意趣卓逸。叹赏之余,袁傪蓦然感到:诗人虽然资质一流,却在某处犹有欠缺……诵完旧作,李征自嘲——惭愧。已成这副模样,我竟然还梦想自己的诗集摆上长安风流人士的案头。既已见笑,索性再赋诗一首,以述心怀。最后两句“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吟罢,正当残月辉冷,白露满地,天将破晓。一行人尽皆忘记其事之离奇,而慨叹其人之不幸。李征的声音再次响起——方才我说,不知为何会遭此厄运,但细想起来,倒也并非茫然无绪。人人以为我高自做,实不知我。我欲以诗成名却不愿与师友切磋,更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渐渐脱离尘俗,疏远世人,一任愤懑与羞恨助长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人人皆为驯兽师,性情即是猛兽。我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心中猛虎,既折损自身,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最后又将我外形也变成与内心一致的模祥。每天我的心都越来越接近一只老虎,我如何是好?唯有立于山,厉声咆哮,野兽闻之惊恐跪地,却绝无一人识我内心,正如我尚为人时,无人懂我一样。淋湿我这身皮毛的,并非只有浓重的夜露啊。黑暗已渐渐退去,远处哀婉的晓角之声隐隐传来。非告别不可了。李征的声音说道——还有一事相托。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李征的声音最后说道——倘若我是人,本该先托付妻儿,可是比起冻馁的妻儿,我竟然更念念不忘于自己的诗作。正因如此,我才像这样沦为兽身吧。就此分别,你到百步外的小丘再回望此处,我将现出兽形,以打消你重来见我之念,惟恐我已认不得你,将你吃掉。袁傪洒泪上马,待登上小丘,依言回望。只见一猛虎自草丛跃出,遥遥相望。随后,猛虎对着银光散尽的残月,咆哮几声,复又跃入草丛,消失了踪影。(徐建雄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征为了妻儿的衣食违背心志出来做一小官,后来又放下了自尊,求朋友帮忙照料,可见他对妻儿确实是真爱。B.小说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态历程,对自己身变猛虎,李征先是惊恐、不解,接着逐渐接受、认同,最后心安理得。C.结尾处猛虎对残月咆哮,既包含着威吓友人打消重见之念的善意,又宣泄着内心愤怒、无奈、孤独等复杂的情感。D.本文与卡夫卡的《变形记》都讲述“变形”的故事,前者侧重探讨人心的幽微,后者将批判指向社会对人的异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少年得志转到抑郁发狂,由途中遇虎转到故友重逢,小说情节在开头短短几段中一再跌宕起伏,呈现一波三折之妙。B.小说既用李征自述的视角,又用全知视角,既能“入乎其内”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又能“出乎其外”灵活把控全局。C.小说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在李征的讲述中不时插入对听者的描写,目的是一再蓄势,逐步加剧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D.无论是李征化虎还是袁傪遇虎均以黑夜为背景,夜色的昏昧可以烘托神秘的氛围,而夜色的变化又能配合情节的推进,8.在对话过程中,身为李征唯一挚友的袁傪表现出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小说梳理概括。9.“诗”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在小说中起到关键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多年不见,他听到声音便能辨出友人,始终把友人放在心上。②常人遇虎退避,他却立在道旁与虎对话,对友人充分信任。③他赞赏李征的诗歌同时看出其中不足,既懂诗也了解友人。④他听友人讲述后为之热泪盈眶,与友人共情,富有同情心。⑤他承诺会帮助友人传其诗作并照料其家人,是重情重义的人。⑥他身居监察御史的高位仍愿为友人效劳,能够平等待人。9.①小说以中国唐朝为故事背景,“诗”是当时常见的事物,加入这一元素可以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②李征因作诗而辞官,又因作诗而心智迷乱,最后仍不忘拜托友人传扬其诗作,“诗”贯穿于情节始终。③李征在诗时有着“妄自尊大的羞耻心”,既想留下诗名又忏悔因此疏忽妻儿,“诗”是人物内心各种矛盾的凝聚点。④诗句“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以“不成长啸”写其远离文人生活,以“但成嗥”写其异化为虎,可以深刻反映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也为小说增加典雅之感。⑤“诗”本是高雅之物,却因主人过分偏执、太想以此换取后世声名而带来巨大的灾难,作者以诗寄寓警世意义。〖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最后心安理得”错,原文是“待人性消失殆尽,或许反倒让我心安理得吧”,可见,最后李征或是心安理得。【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小说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在李征的讲述中不时插入对听者的描写”错,在李征的讲述中插入的有关听者的描写,并不是故事套故事的写法,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1)由“袁傪听着耳熟,尽管惊魂未定,仍不觉叫道:‘听此声音,莫不是吾友李征?’当年两人同年进士及第,李征几无朋友,却视袁傪为唯一挚友”可见,袁傪和李征多年不见,但是他听到李征的声音,仍旧能能辨出是友人的声音,可见他始终把友人放在心上。(2)由“袁傪命部下暂停行进,自己则立在道旁,与这看不见的声音对话。谈罢京城传闻,旧友消息,告以今日身份地位,袁傪问李征为何变成今日模样”可见,常人遇虎退避,袁傪却立在道旁与虎对话,可见他相信这就是友人的声音,足见他对友人充分信任。(3)由“袁傪命人执笔记录……叹赏之余,袁傪蓦然感到:诗人虽然资质一流,却在某处犹有欠缺……”可见,袁傪赞赏李征的诗歌同时看出其中不足,说明他既懂诗,也了解友人。(4)文中说“一行人尽皆忘记其事之离奇,而慨叹其人之不幸”“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袁傪听到李征的遭遇后,为之热泪盈眶,与友人共情,为友人洒泪,表明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5)文中说李征说“还有一事相托。我妻儿尚在家乡,对我所道厄运一无所知。君南归后,请告之我已身死,切勿提起今日之事。还望你怜其孤苦无依,施以援手,使之免于饥冻,于我便是莫大的恩德。言罢,恸哭声起。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袁傪承诺会帮助友人传其诗作并照料其家人,可见他是重情重义之人。(6)“监察御史袁傪”“袁傪命人执笔记录”“袁傪也热泪盈眶,应允必定如他所愿”分析,他身居监察御史的高位仍愿为友人效劳,能够平等待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开头交代“李征,陇西人士,博学俊才,天宝末年以弱冠之年名登虎榜,补任江南尉。”可见,这篇小说是以中国唐朝为故事背景的,唐朝文学最大成就正是“诗”,“诗”是当时常见的事物,文人都能写诗,小说加入“诗”这一元素,更能彰显故事的真实性;文中说“然自视清高,不肩厕身于贱吏之流,不久便辞官归乡,闭门作诗,自认为与其屈膝于恶俗不堪的大官面前,不如留诗名于百年之后”“我本欲以诗成名,曾为之执着终生,乃至丧尽家产,心智迷乱。昔日所作,有数十篇仍能记诵,望君为我笔录,使之流传后世,哪怕仅仅一部分也好”“我竟然还梦想自己的诗集摆上长安风流人士的案头”,李征因作诗而辞官,又因作诗而心智迷乱,最后仍不忘拜托友人传扬其诗作。所以,“诗”贯穿于小说情节的始终。文中说“我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心中猛虎,既折损自身,施苦妻儿,伤害朋友”“倘若我是人,本该先托付妻儿,可是比起冻馁的妻儿,我竟然更念念不忘于自己的诗作”,可见,李征在诗时有着“妄自尊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