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成语中,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春暖花开 B.夏阳酷暑 C.秋高气爽 D.十冬腊月【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春暖花开是指春天,温度升高,植物开花,开花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属于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BCD.夏阳酷暑、秋高气爽、十冬腊月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我国科学家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了鹿角状的骨骼。组成骨骼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是的()结果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详解】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增多,A错误。B.细胞生长是细胞的体积增大,B错误。C.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所以组成骨骼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正确。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某一位点上发生的改变,D错误。故选C。3.图甲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乙为显微镜的物镜,图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②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碘液和清水B.观察时由物镜a转换到b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增多C.图丙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D.在高倍物镜下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①滴、②染和吸、a低倍物镜、b高倍物镜。【详解】A.图甲中①滴加的是清水,以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②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是为了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A错误。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观察时由物镜a转换到b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B错误。C.图丙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正确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C正确。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透明无色,无叶绿体,因此,在高倍物镜下可观察不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叶绿体,D错误。故选C。4.我国科学家在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该植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比较阴湿的地方,有根、茎、叶且枝端孢子囊排列紧密呈穗状。由此可初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进行孢子繁殖,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进行孢子繁殖,B不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进行孢子繁殖,因此,该植物生活在较阴湿的地方,有根、茎、叶且枝端孢子囊排列紧密呈穗状,可初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蕨类植物,C符合题意。D.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属于种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与事实不符的是()A.向阳花木易为春 B.春蚕到死丝方尽C.群燕辞归鹄南翔 D.无心插柳柳成荫【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2)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详解】A.“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符合客观事实,A不符合题意。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春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幼虫大量取食桑叶,经过几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开始吐丝,将自己包裹起来,将丝吐完后化成蛹。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并没有死,不符合客观事实,B符合题意。C.“群燕辞归鹄南翔”,意思是天气寒冷燕子和大雁又飞回到南方去了,符合客观事实,C不符合题意。D.“无心插柳柳成荫”,字面上的意思是没在意这株柳树,这株柳树反而长得旺盛,描述的是柳树能够用扦插快速繁殖,符合客观事实,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是()A.常吃外卖,用零食、水果代替正餐B.不以饮料代水,不等感到口渴时才喝水C.甲流患者为尽快痊愈,自行加倍服用抗病毒药物D.受挫时跟朋友通宵打网络游戏,发泄心中的烦闷【答案】B【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详解】A.外卖一般高盐、高油脂,甚至卫生不达标,零食和水果营养不全面,不能代替正餐,故A不符合题意。B.饮料中添加了其他物质,不能代替水,我们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感到口渴时才喝水,故B符合题意。C.“是药三分毒”,药物要遵照医嘱或根据说明书要求的剂量使用,不能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故C不符合题意。D.遇到挫折可以合理宣泄,但通宵打网络游戏对身体健康不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关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脱色时将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直接加热C.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叶片的见光部分不变蓝D.此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答案】A【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详解】A.实验前需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B.脱色时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B不正确。C.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C不正确。D.此实验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不正确。故选A。8.眼保健操中的“脚趾抓地”动作能刺激足部穴位,使眼睛周围的气血通畅,有助于预防近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囊使脚趾运动更灵活B.关节在抓地过程中起支点作用C.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使脚趾抓地D.抓地动作的完成受神经系统的支配【答案】A【解析】【分析】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详解】A.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脚趾运动更灵活,A错误。B.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连结)和肌肉(骨骼肌),其中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所以关节在抓地过程中起支点作用,B正确。C.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连结)和肌肉(骨骼肌),其中肌肉(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所以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使脚趾抓地,C正确。D.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所以抓地动作的完成受神经系统的支配,D正确。故选A。9.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哪种情况下成活率最高()A.枝叶不做处理阴天无风 B.去掉部分枝叶阴天无风C.枝叶不做处理晴天有风 D.去掉部分枝叶晴天有风【答案】B【解析】【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2)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保护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移栽植物时,要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②去掉部分枝条和叶片。由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③在傍晚或阴天移栽。因为傍晚或阴天的光照不强,植物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的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也是同样的道理。【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移栽树苗时选择阴天、无风时移栽并去掉部分枝叶,都可以降低树苗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树苗的成活,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身体的一些疾病。下表是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请推测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检查项目结果单位参考范围尿葡萄糖阴性

阴性尿蛋白质-

阴性红细胞347.5/Ul0.0~20.0尿隐血――

阴性注:“阴性”表示检测不到A.输尿管 B.膀胱 C.肾小管 D.肾小球【答案】D【解析】【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就说明肾小球出现病变通透性增强,使原本无法进入原尿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经滤过作用进入了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血细胞和蛋白质无法被重吸收,就随尿液排出,形成了血尿和蛋白尿。通过分析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出现了血尿和蛋白尿,所以他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肾小球。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关于下图三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原核生物 B.乙可以依靠芽孢繁殖后代C.丙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D.三种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是酵母菌、乙是细菌、丙是病毒。【详解】A.甲酵母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乙细菌依靠分裂方式繁殖后代,芽孢不是生殖细胞,B错误。C.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正确。D.病毒无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故选C。12.潜入水下游泳时,游泳者的口鼻处冒出一串长长的气泡,此时呼吸肌所处的状态是()A.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肌、膈肌都收缩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肋间肌、膈肌都舒张【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详解】潜入水下游泳时,游泳者的口鼻处冒出一串长长的气泡是进行呼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③误入气管B.⑤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C.⑥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的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详解】A.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②咽误入气管,A不正确。B.⑤支气管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B正确。C.⑥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正确。D.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D正确。故选A。14.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的血管和汗腺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B.皮肤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功能,这属于特异性免疫C.表皮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冷、热、触、压等刺激D.真皮内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答案】A【解析】【分析】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详解】A.人体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当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热量高于向环境的散热量时,人体开始排汗,通过排汗达到热平衡,故皮肤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A正确。B.皮肤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功能,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真皮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组成,能感受冷、热、触、痛、压等刺激,C错误。D.皮肤的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位于皮肤表皮的最外面,该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黑色素能够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损伤内部组织,D错误。故选A。15.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耳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眼中的视觉感受器、耳中的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A.晶状体鼓膜 B.视网膜听小骨C.晶状体耳蜗 D.视网膜耳蜗【答案】D【解析】【分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详解】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白色坚韧,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即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声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6.人类的遗传信息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正常情况下,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A.22条常染色体+X B.22对常染色体+XXC.22条常染色体+Y D.22对常染色体+XY【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Y,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表示为:22对+XX,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男性产生的精子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22条+X。【详解】A.母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X,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A符合题意。B.22对常染色体+XX表示的是母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B不符合题意。C.22条常染色体+Y表示的是男性产生的精子内染色体组成,C不符合题意。D.22对常染色体+XY表示的是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如图所示,入冬时,人们会给一些树木刷一层涂白剂。涂白剂可以杀死树干上的病菌、害虫及虫卵,还能防止树皮被冻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结构层次分析,树干属于组织B.生活在树干上的病菌都营腐生生活C.树皮开裂后易脱落,会影响有机物的向上运输D.木本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一器官→植物体。(2)木本植物的茎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四部分。【详解】A.树干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因此属于器官,故A错误。B.真菌、细菌的营养方式大部分是异养,有的营腐生生活,也有的真菌营寄生生活,生活在树干上的病菌都营寄生生活,靠吸收树干的营养物质生活,故B错误。C.树干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运输的方向是自上而下,因此树皮开裂后易脱落,会影响有机物的向下运输,故C错误。D.形成层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植物的茎不断加粗,因为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所有能不断加粗,故D正确。故选D。18.俗话说“十月怀胎娘辛苦”。母亲体内孕育胎儿的场所是()A.胎盘 B.卵巢 C.输卵管 D.子宫【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因此,母亲体内孕育胎儿的场所是子宫,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9.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实现无废物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和核心价值。下列不能体现废物循环利用的是()A.稻田养鱼 B.秸秆还田 C.以鸟治虫 D.木屑养菇【答案】C【解析】【分析】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指的是将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和加工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负担,而且有助于节约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详解】A.稻田养鱼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结合起来,在这种模式下,鱼类的存在帮助稻田除去杂草和害虫,同时它们的排泄物可以作为天然的肥料,提供给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这样不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田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能够体现废物循环利用,A不符合题意。B.秸秆还田是将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秸秆直接返回田间,用作下一季作物的天然肥料和土壤改良剂。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因焚烧秸秆而产生的空气污染,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能够体现废物循环利用,B不符合题意。C.以鸟治虫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鸟类捕食害虫的天性,通过保护和吸引益鸟来到农田或其他生态系统中,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C符合题意。D.木屑因其疏松多孔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基质来栽培食用菌,如香菇、平菇等。木屑可以为食用菌提供必要的营养和生长空间,同时它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也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木屑养菇能够体现废物循环利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经过专业训练导盲犬被誉为视障人士的“新眼睛”。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与导盲犬的导盲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雄鸡报晓 B.老马识途 C.鲫鱼觅食 D.蜘蛛织网【答案】B【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导盲犬指路是通过学习、引导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的雄鸡报晓、鲫鱼觅食、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而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与导盲犬指路属于同一类型,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1.如图是染色体、基因、细胞核和DNA四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③代表的是()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细胞核【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图示中各序号的逻辑关系是:①包含②、②包含③、③包含④。【详解】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特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图示中,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①细胞核包含②染色体、②染色体包含③DNA、③DNA包含④基因,所以其中③代表的是DNA,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2.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A.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蝗虫体表的外骨骼有保护内部结构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有利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D.人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表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并且彼此之间是相互适应的。这种适应确保了生物体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详解】A.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与肺连通,在家鸽飞行过程中,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家鸽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B.蝗虫体表的外骨骼有保护内部柔软结构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应陆地生活,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D.人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吸收,食物的消化与小肠的面积以及多种消化液有关,D符合题意。故选D。23.2023年5月,科考人员在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发现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的鱼龙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如图是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C.据图分析,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D.新鱼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B错误。C.据图分析,鱼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C错误。D.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新鱼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的过程,D正确。故选D。24.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抗凝剂的新鲜鸡血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B.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C.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静脉D.若在显微镜下看到水蚤向视野右上方运动,实际它在向左下方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A.加入抗凝剂的新鲜鸡血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是血浆,下面是血细胞,A正确。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正确。C.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C错误。D.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若在显微镜下看到水蚤向视野右上方运动,实际它在向左下方运动,D正确。故选C。25.如图是德州市减河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浮游动物和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非生物成分D.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浮游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浮游植物→鱼→白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白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白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河虾→白鹭,故A错误。B.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同时鱼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植物为食物,它们之间又为竞争关系,因此浮游动物和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故B正确。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的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鱼、河虾、白鹭等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错误。D.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白鹭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白鹭,故D错误。故选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扩大了蚊子的活动范围,从而扩大了疟疾的传播范围。材料二: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造成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主要通过疟蚊(又叫按蚊)传播。本病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脏肿大。材料三:2015年10月,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青蒿素发现以来,青蒿素类药物成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抗疟药物,为世界抗疟事业带来曙光。(1)全球气候变暖扩大了蚊子的活动范围,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2)据图分析,蚊子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发育。(3)据上述材料分析,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_。(4)疟疾的多次发作会使病人的红细胞减少,导致血液运输_______的能力减弱。(5)为预防疟疾的传播要及时灭蚁,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6)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和线粒体等结构,最终导致疟原虫死亡。线粒体是_______的主要场所。(7)下图是利用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开发生产的抗疟药物该药物属于_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2)完全变态(3)疟原虫(4)氧气(5)切断传播途径(6)呼吸作用(7)处方药【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2.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小问1详解】全球气候变暖扩大了蚊子的活动范围,这是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生物的生活,属于环境影响生物。【小问2详解】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由图可知,蚊子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小问3详解】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疟疾是由疟原虫入侵人的红细胞所致,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小问4详解】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能力。疟疾的多次发作会使病人的红细胞减少,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小问5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疟疾主要通过疟蚊(又叫按蚊)传播,及时灭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小问6详解】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小问7详解】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由图可知,此药属于处方药。27.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方,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图一是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二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首先进入[]_______暂存,对________(填物质)具有消化作用。(2)饭后1小时,由于小肠的_________功能,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此时______分泌增多,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使血糖浓度降低。(3)肝脏细胞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最后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4)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这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___________。【答案】(1)①.②胆囊②.脂肪(2)①.吸收②.胰岛素(3)①.a右心房②.尿液##汗液(4)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解析】【分析】图一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十二指肠;图二中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小问1详解】图一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暂时储存,胆汁经导管流入③十二指肠,胆汁能够乳化脂肪,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小问2详解】小肠是人体主要的吸收器官,饭后吸收葡萄糖,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调节糖代谢,将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小问3详解】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循环的血液首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因此肝脏细胞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尿素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少量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小问4详解】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体现了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即生命系统的整体性的生物学观点。28.2022年11月25日,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问天”实验舱里的水稻种子完成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子的全过程。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航天员要定时向培养盒中注入营养液。营养液的配制除了要考虑酸碱度、含氧量外,还要考虑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的_______。(3)生长盒上贴有透气膜,用来保障植物与培养温室之间的气体交换,既能满足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对_______的需求,又能确保液态水不能从透气膜中逸出。(4)水稻成熟后,收获的水稻粒实际上是果实,由图中的[]_______发育而来。(5)成熟的水稻种子被航天员保存于4℃低温存储柜,并随神舟十四号返回地面用于科学研究。低温保存种子的原理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6)空间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抗性,为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支撑,但也会发生结实率降低、成熟期延长等变异。这说明__________。【答案】(1)②胚乳(2)种类和浓度(3)二氧化碳(4)⑤子房(5)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或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6)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解析】【分析】图中①胚、②胚乳、③花药、④花丝、⑤子房。【小问1详解】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贮存营养物质的是胚乳,因此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②胚乳。【小问2详解】植物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的无机盐不同,因此定时注入的营养液的配制除了要考虑酸碱度、含氧量外,还要考虑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小问3详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长盒上贴有透气膜,用来保障植物与培养温室之间的气体交换,既能满足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又能确保液态水不能从透气膜中逸出。【小问4详解】植物雌蕊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因此收获的水稻粒实际上是果实,由图中的⑤子房发育而来。【小问5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有种子胚必需是完整的、胚必需是活的、且过了休眠期。因此低温保存种子的原理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或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小问6详解】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空间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抗性,但也会发生结实率降低、成熟期延长等变异说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29.馒头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食品。德州乐陵市黄夹镇因其制作的馒头表面光滑、口感香甜,被誉为“中国面点师之乡”。请回答下列问题:(1)馒头制作过程中,和好的面团在适宜温度下会醒发变大,原因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醒发时间过长会有酒味,是因为酵母菌会在适宜的温度和______条件下产生酒精。(2)把蒸熟的馒头放到口腔中咀嚼一会儿会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3)当你不小心触碰到刚出锅的馒头时手会立刻缩回,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请写出该反射的传导途径: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4)除了缩手你还会感觉到烫,这一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______中。【答案】(1)①.二氧化碳②.无氧(2)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①.非条件(简单)②.②→⑤→①→③→④(4)a大脑【解析】【分析】(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2)图中:①神经中枢、②感受器、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传入神经a大脑,b小脑,c脑干。小问1详解】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制作过程中,和好的面团在适宜温度下会醒发变大,原因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醒发时间过长会有酒味,是因为酵母菌会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小问2详解】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内开始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长了会有甜味。【小问3详解】当你不小心触碰到刚出锅的馒头时手会立刻缩回,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②感受器→⑤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小问4详解】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都是在大脑皮层,除了缩手你还会感觉到烫,这一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a大脑中。30.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与2022版相比,名录中新增10027个物种。图一为该名录的封面,封面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为绯红金栗兰、中华小熊猫和球基鹅膏。图二表示中华小熊猫与几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物分类单位中,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根据绯红金栗兰花的颜色和雄蕊的特点,并借助基因测序技术,科研人员确定了它的生物学分类位置。由此可知,绯红金栗兰的种子外________(填“有”或“无”)果皮包被。(3)图二是科学家通过对这四种动物的DNA及其他一些证据的分析绘制而成的,DNA分析为研究亲缘关系提供了________证据。(4)由图二可知,中华小熊猫与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鸟类相比,它们特有的生殖发育特征是_________。(5)球基鹅膏是一种大型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主要通过分解枯枝落叶中的________获得能量。(6)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丰富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答案】(1)种(2)有(3)分子生物学(4)①.浣熊②.胎生哺乳(5)①.分解者②.有机物(6)间接使用【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小问1详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各不同等级,其中种是最基本的、最小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小问2详解】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根据绯红金栗兰花的颜色和雄蕊的特点,并借助基因测序技术,科研人员确定了它的生物学分类位置。由此可知,绯红金栗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小问3详解】图二是科学家通过对这四种动物的DNA及其他一些证据的分析绘制而成的,DNA分析为研究亲缘关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小问4详解】由图二可知,中华小熊猫与浣熊的亲缘关系最近。中华小熊猫和浣熊属于哺乳动物,所以与鸟类相比,它们特有的生殖发育特征是胎生哺乳。【小问5详解】分解者能够将动物的遗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所以球基鹅膏是一种大型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通过分解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获得能量。【小问6详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其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丰富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31.大豆,古称“菽”,在我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在栽培的大豆是人类对野生大豆长期_______选择的结果。(2)灰斑病是大豆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的方法。科研人员发现甲、乙两株抗灰斑病的野生大豆,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亲代性状子代性状及数量抗病植株甲×抗病植株乙感病抗病91株29株①在遗传学上,把大豆灰斑病的抗病与感病称为___________。②取上述子代中的抗病植株(丙)与感病的栽培大豆杂交,若子代都是抗病植株,则植株丙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字母A、a表示)。(3)因为在大豆根内有根瘤菌,所以在种植大豆过程中可以少施加含_________的无机盐。(4)大豆田中的一条食物链为大豆→蚜虫→七星瓢虫→蜘蛛。在该食物链中,蜘蛛遗体残骸中的能量)___(填“能”或“不能”)被大豆利用,因为能量流动是_________的。(5)生态系统中,输入到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会通过_______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不能全部流到下一个营养级。【答案】(1)人工(2)①.相对性状②.AA(3)氮(4)①.不能②.单向(5)呼吸【解析】【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