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国名)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反映出孔子()A.肯定历史传统的重要作用 B.强调礼是维护等级的工具C.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D.认为礼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大意是: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这说明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未强调礼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材料并未体现礼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2.如图为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A.士族阶层影响仍在 B.地方势力有所膨胀C.官员选拔方式改变 D.中枢权力机构异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可知,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最高的是郡姓,即一郡的大姓望族,而非地方郡姓的占比只有11.48%,这说明唐朝士族阶层影响仍在,A项正确;吏部尚书是中央官,其出身阶层占比情况无法说明地方势力有所膨胀,排除B项;唐朝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官员选拔方式没有改变,排除C项;唐朝的中枢机构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出现异化,排除D项。故选A项。3.北宋时期,具有较强商业功能的城市数十个,主要分布在中原、东南地区,而荆湖路、广南路等地区(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广西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数量很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人口流动的加剧 C.区域开发的程度 D.政治局势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北宋时期,具有商业功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原和东南地区,而中部和西南地区较少,因为这些地区开发较晚,较落后,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A项;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无关,排除B项;北宋时期境内整体都比较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所示为明朝某学者笔记摘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A.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B.吏治腐败现象严重C.印刷技术领先世界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可知,该学者所处时期,书籍版本增多,内容十分广泛,相比于之前大大增多,且已被大量印刷并成为官员之间互赠的礼品,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吏治腐败的现象,排除B项;没有与其他国家对比的信息,所以无法得出印刷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5.19世纪中期起,英国等西方经济学著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大量刊印发行,如《富国策》《富国养民策》《富国须知》《富强新书》《富国真理》《富民策》等。这主要是因为()A.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B.学习西方成为国民共识C.先进人士探索救亡道路 D.洋务运动目标基本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富国策》《富国养民策》《富国须知》《富强新书》《富国真理》《富民策》”可知这些著作都与“富国”有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意图探索出一条救亡之路,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主要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并不是中外文化交流,排除A项;“成为国民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最终并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为1913—1920年英、美、德、日四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的占比(单位:%)情况。其中甲是()年份甲乙丙丁191342.531.52.111.8191646.340.62.30191835.352.05.30192038.240.713.10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材料中是英、美、德、日四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的占比,根据所学英国在一战期间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英国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趋势,并且英国侵略中国较早,占比较高,所以甲是英国,D项正确;丙在一战期间占比上升,并且整体占比较少,符合日本的情况,排除A项;丁一战期间没有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占比,这符合德国,因为德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是一战的挑起者,无暇东顾,排除B项;乙占比相对较高,并且在一战期间占比是上升趋势,这符合美国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7.1943年,朱德在接见即将去陇东开荒的学生时发出指示:“中央要你们去陇东抗大第七分校,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贝:第一是镢头,第二是枪杆子,第三是笔杆子。你们要拿起镢头开荒种地,建设校舍;拿起枪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这一指示旨在()A.贯彻全面抗战路线 B.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C.解除日军的经济封锁 D.塑造新的边区精神风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指示学生用“镢头、枪杆子、笔杆子”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其目的在于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这一指示旨在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贯彻全面抗战路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这一指示旨在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CD项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CD项。故选B项。8.1955年,中国派出221个代表团5833人访问了33个国家;1956年,5400名党员访问了49个国家,来自75个国家超过5200名的外宾访问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协会。这反映出()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B.世界反殖民斗争的开展C.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壮大 D.中国外交意识形态的弱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5至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至1956年,我国派出了一批代表团访问了多个国家,也有许多国家的外宾来华访问,并且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协会,体现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反殖民斗争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变化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意识形态外交的相关信息,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为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占比(%)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国有企业72.564.061.458.649.950.348.447.945.4外资企业26.434.337.039.147.247.048.748449.9其他企业1.01.71.62.32.9272.93.74.7A.国企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占比情况:国有企业占比呈下降趋势,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占比呈上升趋势,这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坚持是分不开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D项正确;国企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无法解释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变化,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且它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0.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 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 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可知区域文化传播具有变异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没有涉及到文明的传承,排除A项;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具有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表为欧洲不同地区史学界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这反映出()地区当地史学界认识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法兰克(原罗马帝国中心区)更多坚持西欧封建制度“罗马起源论”欧洲北部的德意志、尼德兰和英格兰等地区(原罗马文明的边缘区或外缘区)更多强调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综合论”,甚至是“日耳曼起源论”。A.历史解释取决于研究角度 B.生活环境影响历史认知C.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 D.观察对象不同导致结论差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对于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对象不同作出了不同的评价,这反映出观察对象不同导致结论差异,D项正确。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时代背景、立场不同(阶级、民族、政治)、掌握史料多寡的差异、研究的方法、角度和史观的不同和研究的深入程度、认识水平等,“历史解释取决于研究角度”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是对当地史料的研究,并非受史学研究者的生活环境影响其历史认知,排除B项;“无法形成统一结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2.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更多的是在)绘画、诗歌、戏剧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经常和社会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占有优势地位的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的精神”。据此判断,该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根据材料“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更多的是在)绘画、诗歌、戏剧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经常和社会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占有优势地位的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的精神”及所学可知,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并在艺术中寻找现实主义和人类情感,A项正确;宗教改革指的是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通常指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如表为1870~1910年某国产业结构及对外政策简况表。判断该国是()货物贸易结构进口原材料、农产品、初级制成品;出口再加工产品贸易优势工业品、贸易服务财政状况低关税依赖产业变迁金融、服务业提升对外政策偏好自由贸易、殖民地竞争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该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优势可知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根据“1870—1910”年可知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该国主张自由贸易和殖民地竞争,所以应该是英国,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美国还没有向金融、服务业进行产业变迁,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德国和日本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时期,属于后起国家,因此他们并没有向金融、服务业进行产业变迁,更没有提出自由贸易和殖民地竞争,排除CD项。故选B项。14.1925年,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 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墨西哥)。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强调了种族的交融,符合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的变化,C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排除A项;这一观点未涉及政治革命运动,排除B项;“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是不可能的,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表为1938~1947年英国女性收入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收入(先令)周工作时长(小时)每小时收入(先令)1938年32543.20.751943年62.1745.91.351945年63.1743.31.461947年69.5841.51.68A.社会地位的提高 B.工作时间的延长 C.经济结构的调整 D.政治局势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194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根据材料“1938~1947年英国女性收入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女性就业机会增多,导致女性收入增加,C项正确;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工作时间的延长,排除B项;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政治局势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7分,共55分。16.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名称时代名称时代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商浙川出土铜禁(94.2千克)春秋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子龙鼎(230千克)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四羊方尊(34.5千克)铸客大铜鼎(400千克)战国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大禾方鼎(12.85千克)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铜立人像(180千克)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西周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大盂鼎(153.5千克)商鞅方升(0.69千克)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晋侯苏钟(一套14件)铜车马秦代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西汉太保鼎(26千克)长信宫灯(15.85千克)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铜屏风构件5件淳化大鼎(226千克)诅盟场面贮贝器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伯矩鬲(7.6千克)摇钱树(通高198厘米)东汉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铜奔马(7.3千克)害夫(hú)簋(60千克)西周逨盘(18.5千克)——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材料二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答案〗变化:服务对象由贵族扩展到民众;数量上逐渐减少;种类上礼乐器逐渐减少,实用性的生活用器(如铜镜等)增多;形制上逐渐小型化;制作工艺(如嵌错工艺等)进一步提高。(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原因: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青铜所需材质铜、锡主要出自南方,青铜器制造成本高于铁器。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如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铁器、漆器对青铜器的替代作用增强等。(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中青铜器的功能用于祭祀到酒器和食盒等内容,可得出服务对象由贵族扩展到民众;根据材料商周时期的出土量到东汉时期的数量,可得出数量上逐渐减少;根据商周时期到东汉时期青铜器的功能上,可得出种类上礼乐器逐渐减少,实用性的生活用器(如铜镜等)增多;根据材料商代的司母戊鼎到东汉时期的铜奔马,可得出形制上逐渐小型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作工艺(如嵌错工艺等)进一步提高。原因:从政治变革的角度作答,可得出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从青铜器取材的角度作答,可得出青铜所需材质铜、锡主要出自南方,青铜器制造成本高于铁器。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约问题”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答案〗(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2)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要求:能够结合清政府的立场、举措等进行评价,史论结合)〖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根据材料“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得出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根据材料“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得出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得出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展览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促进了公众对过去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如表为1952~1956年其中部分展览会概况。时间展览内容举办单位1952~1955年模型类:原始社会生产者塑像、中国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商代白陶罍、战国车、秦代的权和量、新疆出土汉简(兵器册)、河北易县出土的10种唐代铁器等。照片类:中国原始社会陈列、殷墟发掘展览、夏商周陈列、秦汉陈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陈列、伟大祖国建筑展览、中国四大发明及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等。北京历史博物馆1954年出土的文物600余件。在时代上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殷、周、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等。文化部1954年各地出土文物发掘情况的照片等130余张、墓葬的发掘图、平面图、剖面图等。广西省文管会1955年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和旅大区两年来的勘察、保护工作的情况以及部分捐献品。旅大市文化局1956年“从猿到人”的原始社会内容的相关模型与图片。青海省文物工作组——据《文物参考资料》提取材料信息,说明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答案〗展示的不同时期中华文明发展成就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构建国家认同与增强民族自信的需要。展示的文物发掘照片、平面图、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一五计划大规模基建条件下,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需要。展示的文明发展历程、原始社会陈列、从猿到人的图片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需要。(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52~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展示的不同时期中华文明发展成就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构建国家认同与增强民族自信的需要。其次展示的文物发掘照片、平面图、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一五计划大规模基建条件下,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需要。最后展示的文明发展历程、原始社会陈列、从猿到人的图片等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需要。19.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英】吉尔伯特《俄国历史地图》双方公布的会谈记录(部分)(英国)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先生谈道,英国要求在保加利亚得到的比罗马尼亚更多。斯大林元帅宣称:保加利亚是黑海国家。英国什么都不惧怕吗?他不害怕苏联对土耳其采取什么行动?艾登先生说:英国不惧怕任何事情。斯大林元帅问道:首相是否认为保加利亚得到的惩罚比它应得的要轻。保加利亚应为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一边受到惩罚。艾登先生提醒斯大林元帅:英国与保加利亚打了三年仗,理应在德国被击败后获得控制保加利亚的一小部分份额。(俄罗斯)丘吉尔表示他准备了一个颇有些不道德和草率的文件,文件中标出了苏联和英国在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划分的势力范围。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丘吉尔表示,保加利亚人使英国人流了很多血,在过去的战争中他们攻陷了罗马尼亚后对英国人很不友好。在战争中,保加利亚人对南斯拉夫人和希腊人非常残酷,他(丘吉尔)不能允许此后保加利亚人和盟国同坐在一张桌子上。斯大林说,保加利亚人当然应该受到惩罚。艾登说,在罗马尼亚,英国人是观众,但在保加利亚,他们想比观众人多。——据李玉慧《冷战国际史研究》等(1)英苏两国为何都关注保加利亚的处置问题?(2)你如何看待英苏两国对保加利亚的处置?〖答案〗(1)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加入法西斯集团;保加利亚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苏联已取得控制东南欧地区的军事优势;地缘政治的需要。(2)对保加利亚的处置体现了双方通过谈判方式惩办法西斯国家与解决国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反法西斯成果,并为其他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会谈记录对保加利亚处置百分比的划分上体现了苏联的优势地位,为战后苏联控制保加利亚乃至整个东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双方以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进行战后秩序安排,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能够结合对保加利亚的处置进行评价,史论结合)(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944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保加利亚应为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一边受到惩罚”,可得出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加入法西斯集团;根据材料“英国与保加利亚打了三年仗,理应在德国被击败后获得控制保加利亚的一小部分份额”,可得出保加利亚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材料“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苏联已取得控制东南欧地区的军事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缘政治的需要。【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944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可得出对保加利亚的处置体现了双方通过谈判方式惩办法西斯国家与解决国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反法西斯成果,并为其他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根据材料“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可得出会谈记录对保加利亚处置百分比的划分上体现了苏联的优势地位,为战后苏联控制保加利亚乃至整个东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可得出双方以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进行战后秩序安排,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国名)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反映出孔子()A.肯定历史传统的重要作用 B.强调礼是维护等级的工具C.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D.认为礼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大意是: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这说明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未强调礼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材料并未体现礼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2.如图为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A.士族阶层影响仍在 B.地方势力有所膨胀C.官员选拔方式改变 D.中枢权力机构异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可知,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最高的是郡姓,即一郡的大姓望族,而非地方郡姓的占比只有11.48%,这说明唐朝士族阶层影响仍在,A项正确;吏部尚书是中央官,其出身阶层占比情况无法说明地方势力有所膨胀,排除B项;唐朝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官员选拔方式没有改变,排除C项;唐朝的中枢机构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出现异化,排除D项。故选A项。3.北宋时期,具有较强商业功能的城市数十个,主要分布在中原、东南地区,而荆湖路、广南路等地区(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广西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数量很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人口流动的加剧 C.区域开发的程度 D.政治局势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北宋时期,具有商业功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原和东南地区,而中部和西南地区较少,因为这些地区开发较晚,较落后,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A项;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无关,排除B项;北宋时期境内整体都比较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所示为明朝某学者笔记摘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A.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B.吏治腐败现象严重C.印刷技术领先世界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可知,该学者所处时期,书籍版本增多,内容十分广泛,相比于之前大大增多,且已被大量印刷并成为官员之间互赠的礼品,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吏治腐败的现象,排除B项;没有与其他国家对比的信息,所以无法得出印刷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5.19世纪中期起,英国等西方经济学著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大量刊印发行,如《富国策》《富国养民策》《富国须知》《富强新书》《富国真理》《富民策》等。这主要是因为()A.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B.学习西方成为国民共识C.先进人士探索救亡道路 D.洋务运动目标基本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富国策》《富国养民策》《富国须知》《富强新书》《富国真理》《富民策》”可知这些著作都与“富国”有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意图探索出一条救亡之路,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主要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并不是中外文化交流,排除A项;“成为国民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最终并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为1913—1920年英、美、德、日四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的占比(单位:%)情况。其中甲是()年份甲乙丙丁191342.531.52.111.8191646.340.62.30191835.352.05.30192038.240.713.10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材料中是英、美、德、日四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的占比,根据所学英国在一战期间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英国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趋势,并且英国侵略中国较早,占比较高,所以甲是英国,D项正确;丙在一战期间占比上升,并且整体占比较少,符合日本的情况,排除A项;丁一战期间没有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中占比,这符合德国,因为德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是一战的挑起者,无暇东顾,排除B项;乙占比相对较高,并且在一战期间占比是上升趋势,这符合美国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7.1943年,朱德在接见即将去陇东开荒的学生时发出指示:“中央要你们去陇东抗大第七分校,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贝:第一是镢头,第二是枪杆子,第三是笔杆子。你们要拿起镢头开荒种地,建设校舍;拿起枪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这一指示旨在()A.贯彻全面抗战路线 B.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C.解除日军的经济封锁 D.塑造新的边区精神风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指示学生用“镢头、枪杆子、笔杆子”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其目的在于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这一指示旨在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贯彻全面抗战路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这一指示旨在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CD项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CD项。故选B项。8.1955年,中国派出221个代表团5833人访问了33个国家;1956年,5400名党员访问了49个国家,来自75个国家超过5200名的外宾访问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协会。这反映出()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B.世界反殖民斗争的开展C.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壮大 D.中国外交意识形态的弱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5至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至1956年,我国派出了一批代表团访问了多个国家,也有许多国家的外宾来华访问,并且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协会,体现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反殖民斗争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变化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意识形态外交的相关信息,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为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占比(%)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国有企业72.564.061.458.649.950.348.447.945.4外资企业26.434.337.039.147.247.048.748449.9其他企业1.01.71.62.32.9272.93.74.7A.国企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占比情况:国有企业占比呈下降趋势,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占比呈上升趋势,这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坚持是分不开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D项正确;国企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无法解释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变化,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且它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0.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 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 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可知区域文化传播具有变异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没有涉及到文明的传承,排除A项;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具有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表为欧洲不同地区史学界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这反映出()地区当地史学界认识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法兰克(原罗马帝国中心区)更多坚持西欧封建制度“罗马起源论”欧洲北部的德意志、尼德兰和英格兰等地区(原罗马文明的边缘区或外缘区)更多强调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综合论”,甚至是“日耳曼起源论”。A.历史解释取决于研究角度 B.生活环境影响历史认知C.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 D.观察对象不同导致结论差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对于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对象不同作出了不同的评价,这反映出观察对象不同导致结论差异,D项正确。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时代背景、立场不同(阶级、民族、政治)、掌握史料多寡的差异、研究的方法、角度和史观的不同和研究的深入程度、认识水平等,“历史解释取决于研究角度”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是对当地史料的研究,并非受史学研究者的生活环境影响其历史认知,排除B项;“无法形成统一结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2.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更多的是在)绘画、诗歌、戏剧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经常和社会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占有优势地位的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的精神”。据此判断,该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根据材料“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更多的是在)绘画、诗歌、戏剧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经常和社会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占有优势地位的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的精神”及所学可知,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并在艺术中寻找现实主义和人类情感,A项正确;宗教改革指的是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通常指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如表为1870~1910年某国产业结构及对外政策简况表。判断该国是()货物贸易结构进口原材料、农产品、初级制成品;出口再加工产品贸易优势工业品、贸易服务财政状况低关税依赖产业变迁金融、服务业提升对外政策偏好自由贸易、殖民地竞争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该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优势可知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根据“1870—1910”年可知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该国主张自由贸易和殖民地竞争,所以应该是英国,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美国还没有向金融、服务业进行产业变迁,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德国和日本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时期,属于后起国家,因此他们并没有向金融、服务业进行产业变迁,更没有提出自由贸易和殖民地竞争,排除CD项。故选B项。14.1925年,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 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墨西哥)。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强调了种族的交融,符合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的变化,C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排除A项;这一观点未涉及政治革命运动,排除B项;“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是不可能的,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表为1938~1947年英国女性收入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收入(先令)周工作时长(小时)每小时收入(先令)1938年32543.20.751943年62.1745.91.351945年63.1743.31.461947年69.5841.51.68A.社会地位的提高 B.工作时间的延长 C.经济结构的调整 D.政治局势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194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根据材料“1938~1947年英国女性收入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女性就业机会增多,导致女性收入增加,C项正确;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工作时间的延长,排除B项;材料中英国女性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政治局势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7分,共55分。16.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名称时代名称时代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商浙川出土铜禁(94.2千克)春秋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子龙鼎(230千克)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四羊方尊(34.5千克)铸客大铜鼎(400千克)战国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大禾方鼎(12.85千克)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铜立人像(180千克)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西周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大盂鼎(153.5千克)商鞅方升(0.69千克)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晋侯苏钟(一套14件)铜车马秦代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西汉太保鼎(26千克)长信宫灯(15.85千克)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铜屏风构件5件淳化大鼎(226千克)诅盟场面贮贝器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伯矩鬲(7.6千克)摇钱树(通高198厘米)东汉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铜奔马(7.3千克)害夫(hú)簋(60千克)西周逨盘(18.5千克)——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材料二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答案〗变化:服务对象由贵族扩展到民众;数量上逐渐减少;种类上礼乐器逐渐减少,实用性的生活用器(如铜镜等)增多;形制上逐渐小型化;制作工艺(如嵌错工艺等)进一步提高。(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原因: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青铜所需材质铜、锡主要出自南方,青铜器制造成本高于铁器。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如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铁器、漆器对青铜器的替代作用增强等。(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中青铜器的功能用于祭祀到酒器和食盒等内容,可得出服务对象由贵族扩展到民众;根据材料商周时期的出土量到东汉时期的数量,可得出数量上逐渐减少;根据商周时期到东汉时期青铜器的功能上,可得出种类上礼乐器逐渐减少,实用性的生活用器(如铜镜等)增多;根据材料商代的司母戊鼎到东汉时期的铜奔马,可得出形制上逐渐小型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作工艺(如嵌错工艺等)进一步提高。原因:从政治变革的角度作答,可得出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从青铜器取材的角度作答,可得出青铜所需材质铜、锡主要出自南方,青铜器制造成本高于铁器。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约问题”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答案〗(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2)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要求:能够结合清政府的立场、举措等进行评价,史论结合)〖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根据材料“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得出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根据材料“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得出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得出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展览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促进了公众对过去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如表为1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 水利工程项目类保险方案与费率、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指南
- 参加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研修培训班心得体会
- 青岛2024年09版小学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期末试卷
- 第四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 2023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资金需求报告
- 【北师】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
-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5篇)
- 母亲节致员工慰问信(5篇)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泵站机组预调试运行方案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例析
- 2024年软装公司合同模板
- 2024-2030年智慧环保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记一次游戏》精美课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作文审题强化训练(6)(客观题+主观题)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海油秋季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