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测试---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也有缺点,一是塑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用去了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二是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降解后会污染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科学家经过不懈的研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制取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来替代塑料,被称为玉米塑料,如图1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组成部分。玉米粒中营养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淀粉。玉米淀粉普遍采用的是湿法提取,浸泡是玉米淀粉提取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在50℃时,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亚硫酸钠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测定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如图2.现在和将来,玉米塑料还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产品、工程、日用、农业、医疗等领域,它将变成盒子、瓶子和手机等产品,科技是多神奇啊!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从玉米中制取的乳酸属于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2)玉米塑料制品相比塑料的优点是。玉米塑料制品最终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的物质是。(3)玉米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循环,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玉米进行光合作用 B.玉米淀粉制取乳酸C.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烧 D.从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4)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5)除了用石油为原料制塑料,石油也是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主要含有碳、氢元素,石油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等污染物。使燃料充分燃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并减少空气污染。生篝火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将木材架空是为了,用扇子扇也会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海洋酸化是指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2)“甲烷化装置”利用催化剂将混合气体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电解水装置中,能量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为能。(4)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世界上最轻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迄今世界上最轻的固态材料——“全碳气凝胶”,又称“碳海绵”,密度仅,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全碳气凝胶是将含有石墨烯(图甲)和碳纳米管(图乙)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后的产物,呈固态,内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将一个马克杯大小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个麦穗上,麦穗的麦芒几乎没变形(如图丙)。虽然看上去“脆弱不堪”,其柔韧性却十分出色,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之后迅速复原;气凝胶热传导性差,最高能承受的高温。此外,“全碳气凝胶”具有超强吸油能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它在海上漏油、净水甚至净化空气等环境治理以及储能保温、催化载体和吸音等方面是很理想的材料。(1)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全碳气凝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2)全碳气凝胶之所以密度极小、超强的吸油和吸音能力,是因为它有的结构特点。(3)图丁是全碳气凝胶和细菌纤维素循环吸油能力的对比,由此可知可以多次重复使用。(4)下面关于“全碳气凝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单纯的全碳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B.全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全碳气凝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D.全碳气凝胶被压缩后能迅速复原,说明其具有高弹性5.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逐渐溶解,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溶洞。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溶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慢慢和它发生反应,把它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解在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分解,把“吃掉”的石灰岩重新“吐”出来,形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了钟乳石。(1)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pH7,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样中加入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2)写出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的化学方程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钟乳石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B.钟乳石能够和稀盐酸反应C.可用水鉴别碳酸钙和碳酸氢钙(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刚通入时,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6.科普阅读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所在国际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出与自然淀粉在结构上没有区别的合成淀粉。消息一经传出迅速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它到底是科技还是科幻呢?其实,我国在2015年就正式立项“人工淀粉合成”项目。经过6年的辛苦研究,科学家们成功地利用电能先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再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合成出人工淀粉,整个生产周期仅仅2-3天。科学家们预测这一科研成果一旦实现工业化,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极大地减少人们对植物合成淀粉的依赖,这对维护人类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人工淀粉由种元素组成。(2)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为。(3)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写一条即可)。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化学式为,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因此,常把热导率高的纳米材料作为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以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研究人员在环氧树脂(热导率为0.16W/m·K)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的六方氮化硼、改性氮化硼、立方氮化硼得到三种不同填料含量的材料。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其结果如图2,图中热导率越大,表明材料导热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氧树脂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环氧树脂由(填数字)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是。(2)由图1可知,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3)氮化硼(BN)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图2中加入氮化硼的环氧树脂热导率均高于0.16W/m·K,表明在实验研究的填料含量范围内,添加氮化硼可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B.环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C.环氧树脂电绝缘性能优良、导热性好。(5)对比图2中的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8.计时器中的化学时间对人类极为重要,它渗透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各个领域。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用石片刻制成的“日晷”作为计时器。到了铜器时代,又发明了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日晷”。15世纪末出现了铁制发条,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动力,为钟的小型化及怀表、腕表的发明创造了条件。201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实现了2000万年不差一秒,成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国际标准时间修正。这意味着NIM5可独立“守住”中国原子时。铯原子喷泉钟的任务是提供“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准确计量,是GPS的基础支撑技术。下一代NIM6将达到6000万年不差一秒,目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日晷”计时:要检验制作“日晷”所用石片中含有碳酸盐,写出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2)在铜器时代,使用青铜制作漏壶,与使用纯铜制作漏壶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铜与青铜的性质不同,主要原因是。(3)铁器时代发明了铁制发条。①铁的冶炼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铁矿石中,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等,黄铁矿不适宜直接炼铁,主要是因为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石,根据其组成,黄铁矿可用于生产(写出一种酸的化学式)。以磁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②下表是常见的铁合金及其性能,“发条”中使用的铁合金是。铁合金含碳量性能生铁2%-4.3%硬而脆,可以铸造但是不能锻轧钢0.03%-2%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易加工③在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远高于铜,但是铁器的大规模应用晚于铜器,主要原因是。(4)铯原子喷泉钟-下图为铯原子和部分其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①根据上述信息,铯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填写符号)原子相似,判断的依据是。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铯在水溶液中比所选金属(填“不活泼”或“活泼”)。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填序号)。A.氯化铯与铁B.铯与氯化银C.铯与盐酸D.铯与氧气②钠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能跟水发生剧烈反应。镁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膜,能与沸水反应。根据以上信息推断,铯原子钟中铯的“工作环境”应当是。9.阅读科普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化学发光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绝大多数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强度都很弱。目前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化学发光体系主要是一些强发光体系,这有助于提高分析灵敏度。鲁米诺(氨基苯二甲酰肼)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在碱性水溶液中,鲁米诺被过氧化氢、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为激发态的氨基邻苯二甲酸盐,并发出蓝色可见光。刑侦中的血迹鉴定就是基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可显著地增强鲁米诺一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当在疑似血迹处喷上这种化学发光试剂时,在暗处用肉眼即可观察到蓝色的化学发光。目前,化学发光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分析、药物分析、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1)化学发光中有能量转换,主要由化学能转换为(填“热能”或“光能”);(2)不是所有化学发光体系都已应用于分析化学,理由是;(3)在碱性条件下,鲁米诺能被铁氰化钾氧化而发出蓝色可见光,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10.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氮气(N2)是空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组分,与人类生活有何关联呢?N2与食品行业:N2作为保护气,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大型粮仓内充入,既能使仓内噬食粮食的小动物窒息死亡,又能抑制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发生火灾的作用。N2与农业生产: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民间俗语“雷雨发庄稼”,是指在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N2能转变为含氮的化学肥料,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图:N2与光伏新材料: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氮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氮化碳薄膜中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如下图:N2与环境治理:化石燃料中通常含有氮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而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利用N2合成氯可有效吸收氮氧化合物,从而实现无污染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N2的用途将更加广泛。(1)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化学性质是。(2)雷电环境下N2转变为化学肥料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氮元素的种化合价。步骤③反应中会生成HNO3和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作保护气c.氮氧化合物转变为光化学烟雾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4倍,被视为理想清洁燃料。我国氢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中国各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反应。虽然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研究发现使用氮化铟镓或氮化镓作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可以提高制氢效率。不同温度下使用该催化剂分解水的速率如图2所示。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海上制氢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分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实现零碳能源。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2022年我国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高的是。(2)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3)由图2可知,温度(填“升高”或“降低”)会加快使用氮化铟镓或氮化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的反应速率。(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煤的热值没有氢气高B.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对电极造成腐蚀12.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可燃冰外观类似冰,富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热值大,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乙炔、氰化氢等。由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1)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3)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4)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与干冰成分相同B在1atm和15℃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C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13.塑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普通塑料不易降解且废弃后会带来环境问题。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淀粉并制取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聚乳酸颗粒,被称为玉米塑料。玉米塑料使用后在自然界中会被微生物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玉米中提取淀粉采用湿法,其核心环节是浸泡,50℃时,相同浸泡液中(水、亚硫酸钠溶液、乳酸溶液按8:1:1配比)玉米的浸泡时间对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1)石油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废弃的普通塑料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叫做“污染”。(2)玉米塑料相比普通塑料的优点是。(3)湿法提取淀粉的浸泡环节中所用的浸泡液的溶质是(填一种),由图可知,50℃时,相同浸泡液中,玉米的最佳浸泡时间是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a.玉米塑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做气体肥料b.可用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c.玉米淀粉的提取率只与玉米浸泡时间有关d.玉米淀粉制取乳酸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14.【科普阅读】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3月25日,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可以得到“绿氢”。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镁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镁(MgH2)。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可实现能量的转化,为我们提供“绿电”。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随着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巨大力量!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光伏发电得到的“绿氢”,主要通过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2)镁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镁在储氢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的依据是过程中生成了(填名称和化学式)。(3)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其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Mg(OH)2(氢氧化镁)和H2,请写出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镁系合金储氢装置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之一是。15.阅读文本,回答问题。气候变化中的海洋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千米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举1例)。(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文中涉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写1条即可)(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孙剑、葛庆杰研究团队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实现了通过二氧化碳直接加氢获得高辛烷值汽油的技术。(a、b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新型多功能复合物催化剂是二氧化碳转化的关键。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高效稳定的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将这种催化剂应用在二氧化碳和氢转化成汽油上面,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生产。2022年3月,全球首套年产量1000吨的二氧化碳加直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开机运行。近日,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由钌元素组成的新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效率提高千倍。相信,随著技术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合成汽油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中国“碳中和”的时代即将到来。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现阶段使用的汽油主要是通过加工得到的。(2)第一步反应:CO2和H2在Fe3O4的催化作用下反应,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物质为(写化学式)。(3)观察图中a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它的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a、b两种分子碳元素含量更高的是(“a或b”)。(4)催化剂在使用时本身不会在反应中耗尽,是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钌的元素符号为RuB.钌原子质子数为44C.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D.钌元素为非金属元素(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现实意义是,。(答出两条)17.阅读以下短文,回答相关问题。在人体中,钠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等。我国居民每日通过食品或调料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如图1所示。2021年我国某省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与国家推荐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的对比如图2所示。事实证明,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钠元素过多,钾元素过少,这样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为此,以碘盐为基础,加入有咸味的氯化钾,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减钠增钾),使钠、钾比例合理,形成低钠盐。低钠盐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通常属于推荐用盐,但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人员(汗液流失会带走大量钠离子)、肾脏病或高钾血症患者不建议选用。超市中常见的深并岩盐和低钠岩盐成分配料表如下:种类NaCl(g/100g)KCl(g/100g)KIO3(以I计)(mg/kg)K4Fe(CN)6{以[Fe(CN)6]4-计}(mg/kg)深井岩盐≥98.5018~33≤10低钠岩盐65~8020~3518~33≤10(1)由图1可知,我国居民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是。(2)超市中常见的深井岩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一袋500g的低钠岩盐中最多含有g氯化钾。(3)低钠盐既保证了调味需求,又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原因是。(4)你建议外卖小哥在炎热的夏天食用(填“深井岩盐”或“低钠岩盐”)。(5)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受热易分解成碘化钾(KI)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A.该省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了国家推荐标准B.我国推荐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标准高于WHO推荐的国际标准C.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是年龄越大,人均每日摄入食盐越少D.在图示的每个年龄段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均高于城市居民1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植物秸秆大量提取;此外,还有氢内燃车、太阳能汽车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1)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2)由图可知,锂电池优于铝空电池的性能指标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据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B.农业大国盛产薯类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4)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在发现C60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碳元素只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单质。1985年英国科学家用大功率激光照射石墨等科技手段得到了C60;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碳纳米管,它是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列而成的管状结构,其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磨损性能及热稳定性,可用于纳米机器人、计算机芯片等前沿领域;2004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制得石墨烯,它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工作人员的防寒服用石墨烯发热材料制作,通过供电能迅速产生热量。(1)石墨转化为C60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材料中碳纳米管所提高金属的性能中涉及到的化学性质是。(3)冬奥会工作人员的防寒服用石墨烯发热材料制作,通过供电能迅速产生热量,说明石墨烯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下同)。A.导电性 B.导热性 C.吸附性(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石墨烯结构的是____。A. B.C. D.2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为了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国际上倡导低碳行动,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局面。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主要采用的做法有:①海洋封存,即利用二氧化碳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二氧化碳。②地质封存,即直接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的地质构造当中。③矿石碳化,指的是二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盐,从而将二氧化碳永久性地固化起来,如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④工业利用,即将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来生产含碳的化工用品而达到封存的目的,如生成尿素、甲醇等。也可以用于冷藏冷冻、食品包装、饮料和灭火材料等。(1)写出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2)用海洋封存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所得的物质中存在的微粒有。(3)地质封存时,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会。(4)矿石碳化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5)以下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电池。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其中用量最大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图2所示。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称为“蓄电池”。汽车用铅酸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3),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3)请补全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C.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D.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2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CH3OH(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该反应最终的生成物是,请写出其中反应II化学方程式。(2)图二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CH3OH、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