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示范课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认识空气”。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空气的组成、探究空气的性质、学习气体的循环过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空气性质的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性质的探究。难点:空气成分的验证实验,气体循环过程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空气成分图,气压计,气球等。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气球,一张纸,一把尺子。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观察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2.探究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的体积分数。3.学习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性质,如气体的溶解性、气压的变化等。4.气体循环过程:讲解气体循环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大气循环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气体循环过程。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2)空气的性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3)气体循环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描述。2.答案:(1)空气的成分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约0.94%,二氧化碳约0.03%。(2)空气的性质有:气体可压缩性、气体扩散性、气体溶解性等。例如,当我们打开气瓶时,气体迅速扩散到空气中,说明气体具有扩散性。(3)气体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气体循环主要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和气压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加热地球表面,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这种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交替变化,形成了大气循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了气体循环的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气体溶解性的讲解和实验操作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拓展延伸: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现象与空气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空气现象;开展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空气的性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气体循环的过程。难点主要在于空气成分的验证实验和气体循环过程的理解。一、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成分。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气体和水蒸气。1.准备一个气球,将其充满空气,然后用针筒抽取一部分空气,观察气球的膨胀程度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组成和气体的体积变化。2.使用气压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压值,如在高处和低处,让学生了解气压与空气密度之间的关系。二、空气的性质空气具有多种性质,包括可压缩性、扩散性和溶解性等。1.可压缩性:空气是一种可压缩的气体,当受到压力时,其体积会减小。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气体在受压时的体积变化,从而理解气体的可压缩性。2.扩散性:气体具有扩散性,即气体可以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播。可以进行实验,将一种气体(如烟雾)释放到空气中,观察其迅速扩散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气体的扩散性。3.溶解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有限,但某些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可以进行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水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气体的溶解性。三、气体循环过程气体循环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和气压的变化。地球上的气体循环主要受太阳辐射能的影响。太阳辐射能加热地球表面,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这种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交替变化,形成了大气循环。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气层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层次的大气组成和气压变化。2.通过示例说明气体循环的过程,如热空气上升形成云层,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等。本节课的重点是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气体循环的过程。难点主要在于空气成分的验证实验和气体循环过程的理解。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内容。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时,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变化的语调,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气体的溶解性时,可以形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的过程就像是在水中加入柠檬汁一样,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的参与。例如,在实验环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也要留出时间进行讨论和解答疑问。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空气的组成时,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4.情景导入:通过引入与空气相关的实际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可以讲述一次户外活动时,由于空气污染导致大家感到不适的经历,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进而引入对空气成分和性质的学习。教案反思:1.对于气体溶解性的讲解和实验操作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可以使用更多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2.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应该更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3.在时间分配上,我需要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学生的参与,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理厂和供货商合同范本
- 公寓开荒保洁合同范本
- 加装电梯加盟合同范本
- canying劳动合同范本
- 剥离工程合同范本
- 保理 保证合同范本
- 养鹅订单合同范本
- 中介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催收咨询服务合同范例
- 加工制作维修合同范例
- 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施工队用)
- 《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课程设计
- 35kV绝缘导线门型直线杆
- 水库应急抢险与典型案例分析
- 49式武当太极剑动作方位
- 工程成本分析报告(新)
- 国际学术会议海报模板16-academic conference poster model
- 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 高值耗材参考目录
- 步兵战斗动作
-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敲起我的小木鼓》|苏少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