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202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本试卷共10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Mn-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所给俗名与其括号内物质不对应的是A.石炭酸(苯酚) B.芒硝(十水合硝酸钠)C.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苛性钾(氢氧化钾)【答案】B【解析】【详解】A.苯酚的俗名叫石炭酸,A不符合题意;B.芒硝是十水合硫酸钠Na2SO4•10H2O的俗称,B符合题意;C.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C不符合题意;D.NaOH的俗称是苛性钠,则苛性钾是氢氧化钾的俗称,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中常用二氧化硅等作摩擦剂,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B.“杯酚”能分离和,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性C.可利用大理石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浆状物对燃煤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D.“神舟十七号”使用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砷化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A正确;B.“杯酚”能分离C60和C70,体现了超分子“分子识别"特性,B正确;C.可利用大理石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浆状物对燃煤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C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D。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1mol富勒烯中含有个碳原子②标准状况下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③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④所含的键数为A.0项 B.1项 C.2项 D.3项【答案】B【解析】【详解】①每个富勒烯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则1mol富勒烯中含有个碳原子,故①正确;②标准状况下,即0.1mol甲烷,与0.1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根据甲烷的取代反应规律,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但反应会生成液态的CH2Cl2、CHCl3、CCl4,则气体分子数小于,故②错误;③晶体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为Na+和,但题目没给出晶体物质的量,故③错误;④物质的量为1mol,若表示丙烯,则分子中含有8个键,1mol所含的键数为,若表示环丙烷,则分子中含有9个键,1mol所含的键数为,故④错误;故选B。4.已知: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下,它们的原子半径、原子序数、pH[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浓度均为)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6B.分子的中心原子为杂化C.第一电离能:D.分子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平面结构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浓度均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其中X的溶液pH等于12为一元强碱,结合原子半径最大,X为Na,W对应溶液pH等于2为一元强酸,原子序数小于X则W为N,Z对应溶液pH等于2也为一元强酸,原子序数大于X则Z为Cl,Y对应溶液pH小于2为二元强酸,原子序数大于X则Y为S,则依次为。【详解】A.X是Na,Z是Cl,(NaCl)晶体的晶胞中X(Na)周围距离最近的Z(Cl)有6个即X配位数为6,A正确;B.为,分子中中心原子为杂化,B项错误;C.Y、Z分别为S、Cl第一电离能:,C项错误;D.为,分子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立体结构分子,D项错误;答案选A。5.复旦大学一课题组首次实现了以(杂)芳基磺酰氯()为引发剂的有机催化光调控活性聚合(如图)。图中R、R'为烷基,Ar为芳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聚反应B.Y遇水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M分子中C、N均只采用杂化D.Z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答案】C【解析】【详解】A.X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故A正确;B.Y中S-Cl遇水能发生取代反应得到S-OH,可生成ArSO3H,故B正确;C.M分子中R'为烷基,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都sp3杂化,故C错误;D.Z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重复加热融化,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故D正确;故选C。6.光刻是半导体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芯片光刻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光刻胶由成膜树脂(含片段)、光致产酸剂[]、溶剂等组成。曝光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促使光刻胶中成膜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在显影液显影过程中,曝光的光刻胶中成膜树脂会逐渐溶解,而显影液对未曝光区域不产生影响,使得光刻胶能较好地保持与模板相同的图形和图形尺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成膜树脂的片段的单体B.含有三个手性碳C.不溶于显影液D.光照时,生成的酸会催化成膜树脂中的酯基发生水解【答案】C【解析】【详解】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故是成膜树脂的片段的单体,故A正确;B.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C为手性碳,故含有3个手性碳,故B正确;C.由结构可知,含有多个羧基为酸性物质,曝光的光刻胶中成膜树脂会逐渐溶解,显影液对未曝光区域不产生影响,说明会溶于显影液,故C错误;D.膜树脂中含有酯基,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故D正确。答案选C。7.一定条件下,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催化剂表面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在该催化剂表面分解反应先快后慢C.的半衰期(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用的时间)与起始浓度成正比D.ab段的平均生成速率为【答案】C【解析】【详解】A.大部分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2O(g)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两直线的斜率相同,H2O(g)的分解速率在各时间段内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H2O(g)起始浓度为0.1mol·L-1时,半衰期为50min,起始浓度为0.05mol·L-1时,半衰期为25min,则的半衰期(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用的时间)与起始浓度成正比,故C正确;
D.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ab段的平均生成速率为,故D错误;
故选:C。8.研究证明“惰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也会腐蚀金属管道。模拟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和在Fe界面及非界面处sCO2反应过程的相对能量对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CO2腐蚀铁的总反应为Fe+*CO2+*H2O=FeCO3+H2B.由与生成的反应速率小于生成的反应速率C.非界面处,CO2+H2O=H2CO3为自发反应D.Fe能促进“惰性”sCO2的活性,起催化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从铁表面在自身腐蚀的作用机理图像看:反应的结果生成FeCO3和H2,所以判断发生反应Fe+*CO2+*H2O=FeCO3+H2,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的活化能大于生成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发生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反应就越难发生,相应的反应速率就越慢,故由与生成的反应速率小于生成的反应速率,B正确;C.非界面处H2CO3的相对能量高于CO2和H2O,所以此状态下该反应为非自发反应,sCO2保持“惰性”,C错误;D.从sCO2反应过程的相对能量对比图,在Fe界面反应所需能垒为0.67,而非界面处能垒为2.17,且Fe界面生成为自发反应,所以Fe能促进“惰性”sCO2的活性,起催化作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9.铝硅酸盐型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如图),其骨架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化学组成可表示为(M代表金属离子)。已知铝硅酸盐中键长的平均值为162pm,键长的平均值为176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则M为二价阳离子B.某些铝硅酸盐型分子筛同时可用作沸石C.的值越大,分子筛骨架的热稳定性就越强D.分子筛中的笼状空穴和通道,可用于筛分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设M的化合价为m,则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m×+x×(-1)=0,解得m=+2,A正确;B.某些铝硅酸盐型分子筛具有孔状结构,同时可用作沸石,B正确;C.键长的平均值为162pm,键长的平均值为176pm,则硅氧键更稳定,那么的值越大,分子筛骨架的热稳定性就越弱,C错误;D.调节硅铝比可以调节分子筛的孔径,根据分子筛孔径的大小可以筛分不同大小的分子,用于筛分分子,D正确;故选C。10.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单元组成。若通过嵌入或脱嵌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将该晶体设计为某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脱嵌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单元中,体心位置的位于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B.充电时,该锂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若该正极材料中,则脱嵌率为50%D.中M原子分数坐标为(0,0,0),则中Q原子分数坐标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A单元中,体心位置的位于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故A正确;B.充电时,该锂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锂离子脱嵌,正极反应为,故B正确;C.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Fe2+数为、Fe3+数为4×4=16,嵌入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则嵌入的最大值为,嵌入1个Li+有1个Fe3+被还原为Fe2+,此时Fe2+、Fe3+数分别为12、12,当脱嵌一个Li+时,Fe2+被氧化为Fe3+,设脱嵌的锂离子数为x,若该正极材料中,,则脱嵌率为50%,故C正确;D.中M原子分数坐标为(0,0,0),则中Q原子分数坐标为(),故D错误;选D。11.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用K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H2分离乙醇和丙酸灼烧海带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用K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硝酸,K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且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故A错误;B.浓硫酸与锌反应产生SO2杂质气体,故B错误;C.分离乙醇和丙酸,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D.用坩埚灼烧海带,故D正确;故答案选D。1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与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不考虑副反应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曲线趋势相同B.NO的分压在a点达到最大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在恒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则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平衡逆向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故开始阶段在反应物浓度减小时,正反应速率增大。【详解】A.生成物浓度增大、容器内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持续增大,逆反应速率图像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不相同,故A错误;B.a点反应速率发生改变,a点没有到达平衡,则NO的物质的量未达到最大值,故NO的分压在a点未达到最大,故B错误;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在恒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相对于绝热容器,该容器为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D.压缩该绝热容器,温度升高,该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平衡逆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B向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乙醇的极性比水的弱C向苯、甲苯中分别滴加酸性KMnO4溶液前者不褪色,后者褪色甲基活化了苯环D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固体试样中不存在Fe3+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生成乙烯,同时可能还含有二氧化硫,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二氧化硫也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不能验证一定是乙烯使溴水褪色,即不能说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A项错误;B.硫酸四氨合铜是离子晶体,在水中电离出离子,具有最强的极性,乙醇的极性弱于水的极性,所以硫酸四氨合铜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所以会析出晶体,B项正确;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C项错误;D.加入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不存在Fe3+,但无法确定该固体试样中不存在Fe3+,若固体试样为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并且铁单质多,则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中,Fe将Fe3+完全还原成Fe2+,加入KSCN溶液也不会出现血红色,D项错误;答案选B。14.常温下,用0.12mol/L的Na2SO4溶液滴定50.00mL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溶液中电导率k和—lgc(Ba2+)随滴入Na2SO4溶液体积V(Na2SO4)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B.当k=1.2×10-4μS•cm-1时,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C.该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6.0×10-4mol/LD.该温度下BaSO4的溶度积常数数量级约为10-10【答案】C【解析】【分析】溶液中电导率k随着硫酸钠溶液的加入先增大后减小,硫酸钠溶液为2.5mL时,电导率k最小,说明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电导率k为1.2×10-4μS•cm-1、钡离子浓度为1.0×10-5mol/L,则氯化钡溶液的浓度为=6.0×10-3mol/L,硫酸钡的溶度积Ksp=1.0×10-5×1.0×10-5=1.0×10-10。【详解】A.溶液中电导率k随着硫酸钠溶液的加入先增大后减小,电导率k最小时,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说明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溶液中电导率k为1.2×10-4μS•cm-1时,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氯化钠,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氯化钡溶液浓度为=6.0×10-3mol/L,故C错误;D.硫酸钡的溶度积Ksp=1.0×10-5×1.0×10-5=1.0×10-10,溶度积常数数量级为10-10,故D正确;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的氧化物)为原料,某研究所设计由软锰矿制备的生产流程如下:已知: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均为墨绿色。回答下列问题:(1)“熔融、煅烧”时,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向“浸取”液中通入调节其,经“过滤”得滤渣Ⅰ,滤渣Ⅰ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3)锰元素的氧化态-吉布斯自由能图如图所示,该图具有多方面的应用。①可判断不同氧化态的锰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相对稳定性。由图可知,在酸性溶液中是锰的最稳定态,则在碱性溶液中___________(填化学式)是锰的最稳定态。②可预测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若某氧化态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上方,则该氧化态不稳定,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其相邻两氧化态。反之,若某氧化态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下方,则该氧化态是相对稳定的。由图可知,在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更易发生歧化反应,由此可知,“歧化”时加入冰醋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歧化”时,下列酸可以用来代替冰醋酸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硫酸b.亚硫酸c.氢溴酸d.乙二酸(4)“结晶”时,当___________(填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过滤即可获得紫黑色晶体。(5)实验室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产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进行了如下操作:步骤ⅰ.配制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步骤ⅱ.取草酸溶液,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用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标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步骤ⅲ.取样品溶于水,滴入几滴稀硫酸酸化,用已标定的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消耗草酸溶液。①样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为___________。②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接近滴定终点时速率较慢,需用水浴加热。若不加热,测定出的高锰酸钾的纯度会偏____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1)2MnO2+4KOH+O22K2MnO4+2H2O(2)Al(OH)3和H2SiO3(3)①.MnO2②.酸性③.溶液中存在平衡3+2H2O2+MnO2+4OH-,加入冰醋酸,可中和OH-,降低c(OH-),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促进KMnO4生成,提高KMnO4产率④.a(4)溶液表面出现晶膜(5)①.63.2%②.偏大【解析】【分析】软锰矿,其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等的氧化物等杂质,与KOH在空气中熔融煅烧,主要的反应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Al2O3、SiO2得到KAlO2和K2SiO3,冷却浸取,向浸取液中通入CO2调节其pH,KAlO2和K2SiO3转化为Al(OH)3和H2SiO3,过滤,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墨绿色溶液主要含有K2MnO4,加入冰醋酸歧化,促进平衡3+2H2O2+MnO2+4OH-右移,过滤,滤渣II为MnO2,滤液为高锰酸钾溶液,结晶得到产品,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熔融煅烧”时,MnO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浸取液中含有KAlO2和K2SiO3,通入CO2调节其pH,KAlO2和K2SiO3转化为Al(OH)3和H2SiO3,过滤,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小问3详解】①在酸性溶液中Mn2+是锰的最稳定态,可知吉布斯自由能越小越稳定,则在碱性溶液中MnO2是锰的最稳定态,答案为:MnO2;②由图可知,在酸性环境中明显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上方,更易发生歧化反应,故答案为酸性;溶液中存在平衡3+2H2O2+MnO2+4OH-,加入冰醋酸,可中和OH-,降低c(OH-),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促进KMnO4生成,提高KMnO4产率;加入冰醋酸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KMnO4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还原性酸,乙二酸、亚硫酸、氢溴酸均具有还原性,可以用稀硫酸替代醋酸,故答案选a;【小问4详解】此操作为降温结晶,故当表面出现晶膜时,就应停止加热;【小问5详解】①用酚酞做指示剂,草酸与NaOH发生反应:结合题中数据得草酸溶液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为②若不用水浴加热,反应太慢会使溶液颜色变化滞后,草酸溶液加入过多,体积偏大,则测得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偏大,故纯度偏大。16.不同空腔尺寸的瓜环可以通过形成超分子从气体或溶液中识别不同分子并选择性吸附。瓜环[7]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1)A名称是___________。(2)1,1,2,2-四溴乙烷与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此反应过程需要加入远远过量的,目的有:①减少副反应,提高生成物纯度。②___________。(3)推测“成环”反应中生成M和___________。(4)瓜环[7]的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①下列关于瓜环[7]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含有的官能团是酰胺基b.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d.空腔尺寸以及具有负电性的氧原子端口使其具有对特定分子的识别能力②M与HCHO生成瓜环[7]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5)提出一种测定瓜环[n]中n值的方案:___________。【答案】(1)乙炔
(2)①.+8NH3→+4NH4Br②.与HBr反应,提高的产率(3)CH3OH(4)①.abd②.7(5)通过质谱仪测定瓜环[n]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推算【解析】【分析】A是乙炔,通过加成反应生成,再与NH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再与反应,生成,再通过HCHO和催化剂作用,生成和水。【小问1详解】A是C2H2,即乙炔。【小问2详解】1,1,2,2-四溴乙烷与NH3反应生成B和溴化铵,其方程式为:+8NH3→+4NH4Brr【小问3详解】NH3过量,除了可以减少副反应,提高生成物纯度之外,还可以与HBr反应,提高B的产率。【小问4详解】①a.含有的官能团是酰胺基,a正确;b.根据对称性可以分析,其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正确;c.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没有氢键,c错误;d.空腔尺寸以及具有负电性的氧原子端口使其具有对特定分子的识别能力通过分析断键机理,d正确;故选abd。②在与反应生成和甲醇CH3OH。【小问5详解】质谱仪可以测定瓜环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而推算出n的值。17.甲醇在化学工业、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1)“氢”风阵阵,甲醇产生氢气的反应为:,已知相关物质的标准燃烧热和标准熵数值如下表:化学式标准燃烧热(25℃)-726.5-285.8-283.0标准熵:126.8130.7197.7①___________0(填“>”或“<”)。②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_K(保留小数点后1位)。(2)常温下,将一定量甲醇放入真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①甲醇达到液气平衡状态时的压强,称为甲醇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p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的原因___________。②Raoult定律表明,一定温度下,在稀溶液中,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图中甲烧杯盛有甲醇,乙烧杯盛有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常温下,将甲、乙两烧杯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从下图中选择出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③实验测定64.5℃时相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数值如下表所示:物质甲醇水甲醇水溶液(甲醇物质的量分数为0.4)饱和蒸气压/kPa101.323.90甲醇水40.5214.34已知溶液上方蒸气的总压,,为甲醇蒸气分压,为甲醇和水的蒸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64.5℃时,甲醇水溶液上方饱和蒸气中,甲醇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_0.4(填“>”、“<”或“=”),解释采用蒸馏可获得较高浓度甲醇的原因___________。(3)工业用甲醇空气氧化法制甲醛,催化剂为铁钼氧化物。该反应分两步完成:反应Ⅰ:反应Ⅱ:k、、为速率方程常数,分压p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乘以总压,为氧化态催化剂的物质的量分数;为还原态催化剂的物质的量分数;反应Ⅰ为决速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B.用铁钼氧化物来提高反应Ⅰ的平衡转化率C.D.若和的分压增大相同倍数,比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大【答案】(1)①.>②.385.5(2)①.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②.B③.>④.升高温度,压强增大;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浓度越高(3)BD【解析】【小问1详解】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根据,解得;【小问2详解】①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的原因: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②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比纯溶液的蒸气压低,则开始时甲中蒸气压更高,乙中更低,最终两个烧杯中蒸气压相同,即甲中蒸气压会减小,转化为液体至乙中;③已知溶液上方蒸气的总压,,为甲醇蒸气分压,为甲醇和水的蒸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64.5℃时,甲醇水溶液上方饱和蒸气中,甲醇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4;采用蒸馏可获得较高浓度甲醇的原因:升高温度,压强增大;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浓度越高;【小问3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得反应,则,A正确;B.铁钼氧化物为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B错误;C.反应Ⅰ为决速步,总反应速率方程:,C正确;D.由题意可知,反应Ⅰ为决速步,总反应速率方程:,若和的分压增大相同倍数,比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小,D错误;答案选BD。18.智能手机因其集成的高清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而常被应用于化学实验。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中的废铁屑(久置但未生锈)制备硝酸铁,并利用配制的硝酸铁标准溶液对“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过程如下:实验Ⅰ:的制备(1)请结合方程式解释在净化过程中加入溶液并小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2)逐氮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操作A包含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实验Ⅱ:标准硝酸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8080g的按如图步骤配成100mL溶液。(4)智能手机连接热成像配件FLIROnePro可即时测定过程①中溶液温度。若将如图溶解所得溶液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则上述操作会导致配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实验Ⅲ:绘制标准溶液与灰度值的标准曲线①分别向7个100mL容量瓶中加入0、0.5、1.0、2.0、3.0、4.0、5.0mL实验Ⅱ中标定的浓度为的标准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mL某浓度溶液,用蒸馏水定容。②将配好的溶液加入到10mL比色皿中,如图进行放置,在相同条件下用智能手机进行拍照,后用软件确定照片中各溶液相同位置的灰度数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比色管编号S0S1S2S3S4S5S6溶液(mL)00.51.02.03.04.05.000.00010.00020.00040.00060.00080.001灰度值127.3119.4107.187.365.347.229.2(5)上述实验数据处理中___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实验Ⅳ:“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①取补铁剂样品2.0g,加入10mL蒸馏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配成100mL溶液。②取1.0mL①中所配溶液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社团的实践与探索
- 河南烟草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重庆市渝北区教育事业单位公费师范生招聘真题
- 老年人体位转换护理
- 脉络膜新生血管护理查房
- 施工质量控制试验室检测计划
- 诊断学临床免疫学检测
- 学校操场保洁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 超声检查在产科中的应用
- 村集体资金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专业答案和解析)
- 2025南京市劳动合同模板
- DB46-T 707-2025 榴莲栽培技术规程
- 五升六数学暑假作业每日一练打印练习
- 2025年入党考试题及答案
- 收纳培训课件模板下载
- 2025SYB创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修井机培训课件
- 新乡市县以下事业单位联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