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_第1页
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_第2页
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_第3页
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_第4页
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新课标月考卷(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是?()3.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壮举?()4.“王安石变法”主要针对的问题是?()6.“三家分晋”中的三家分别是?()7.“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唐朝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9.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0.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了农民起义,建立了大顺政权。()11.清朝的“摊丁入亩”政策使农民负担加重。()12.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3.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4.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有______、______、______等。16.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由______所著。17.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段。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8.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重要举措及其影响。19.请列举出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的三项重要改革措施。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20.(1)分析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7分)21.(2)概述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及其特点。(7分)22.(3)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8分)23.(4)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8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8.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10分)19.请概述唐朝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及影响。(10分)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20.(1)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7分)21.(2)论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7分)22.(3)评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8分)23.(4)结合历史背景,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成就。(8分)六、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材料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材料二:“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观点?(5分)(2)根据材料一,简述该思想家的经济主张。(5分)(3)根据材料二,简述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5分)七、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25.论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0分)八、比较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26.请比较分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异同。(10分)九、历史地图题(每题15分,共15分)(1)图中标注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5分)(2)简述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政治、经济、军事特点。(5分)(3)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5分)十、历史文献题(每题15分,共15分)“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1)根据史料,简述我国古代各地物产的特点。(5分)(2)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5分)(3)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古代经济交流具有哪些特点?(5分)一、选择题1.隋朝2.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郑和4.解决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问题5.统一度量衡6.韩、赵、魏7.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二、判断题8.√9.√10.√11.√12.√13.√14.√三、填空题15.儒家、道家、法家16.《史记》、司马迁17.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四、简答题18.举措: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影响: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巩固统一局面,但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19.改革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五、综合题20.原因:保护自然经济,防止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造成统治危机。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21.条件:政治前提、资本、市场、技术、劳动力。成就: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影响: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建立。22.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北洋军阀统治。原因:成功——革命党人努力、人民群众支持;失败——资产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3.探索: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成就: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取得显著成就。六、材料分析题24.(1)材料一:管仲;材料二:荀子。(2)经济主张: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政治主张:强调君民关系,提出“君舟民水”论。七、论述题25.略八、比较分析题26.异:秦始皇侧重中央集权制,汉武帝侧重郡国并行制。同: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九、历史地图题27.(1)魏、蜀、吴。(2)魏: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经济上重视农业;蜀:政治上实行法治,军事上北伐;吴:政治上实行世袭领兵制,经济上开发江南。(3)原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十、历史文献题28.(1)特点:各地物产丰富,区域差异明显。(2)关系: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人类可利用和改造自然。(3)特点:经济交流范围广泛,地区间联系密切。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等。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等。3.中国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4.世界历史进程: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等。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了解。如选择题第1题,考察学生对科举制实行朝代的掌握。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如判断题第9题,考察学生对“交子”这一历史现象的了解。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如填空题第16题,考察学生对《史记》及其作者的记忆。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和阐述能力。如简答题第18题,考察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举措及其影响的掌握。综合题: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综合题第20题,考察学生分析明清海禁政策原因及影响的能力。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材料分析题第24题,考察学生分析管仲、荀子经济、政治主张的能力。论述题: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论述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