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所示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末期()区域户数(户)人口(人)平均每户人数辖县数(个)京兆尹(辖长安)1957026824683.512交趾郡(岭南最大的郡)924407462378.110关中诸郡(含长安)151985766826024.4132岭南诸郡(含今越南一带)21544813722906.455A.关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岭南 B.关中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C.关中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 D.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可知,相较于岭南地区,以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不仅户数多,县域划分更为精细,而且户均人口数符合以成年男丁为基础的小农户经营特点,这说明当时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地区,C项正确;材料只是某一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无法体现人口增减情况,排除A项;材料仅列举了长安一个城市,且还包含长安近郊农村人口,无法反映关中地区及岭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排除B项;汉武帝以后,西汉政府对岭南地区长期实行郡县制,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因俗而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下图所示为清朝金奔巴瓶。该图可用于说明清代()A.西藏开始归属于中央王朝 B.开创了以宗教为主的统治策略C.西藏与中原经济联系密切 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奔巴瓶即金瓶,清朝设立金瓶掣签制,是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元朝时期,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王朝,排除A项;“开创了”表述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创了”,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强化对西藏的管理,并不是促进经济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认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胡适此番言论意在强调()A.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B.对新文化运动应持理性态度C.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D.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结合材料中“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可知,胡适意在强调对新文化运动要采取评判的态度,也就是理性的态度,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料中并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医生为自由民开刀或治愈了他的眼睛,可获得10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人),医生可获得5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奴隶,那么医生获得的报酬仅为2舍克勒银子。这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A.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 B.人道主义得到弘扬C.自由民深受阶级压迫 D.君权神授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两河流域地区。材料表明医生给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看同样的病但得到的报酬不一样,等级高的获得的报酬也多,可知这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医生给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看同样的病但得到的报酬不一样不能体现人道主义,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但不能得出自由民深受阶级压迫,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君权更不涉及君权神授,排除D项。故选A项。5.约公元前160年,罗马执政官编著《农业志》中不但记述了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对葡萄、橄榄的压榨、碾磨的设备及操作也有详尽的记载;作者提倡少买而多卖,并提出农庄中的大部分物产包括一些加工后的农畜产品都可用于出售。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A.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 D.粮食作物品种较为丰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60年左右罗马。据材料可知,罗马执政官编著的《农业志》提倡少买而多卖,并提出农庄中的大部分物产包括一些加工后的农畜产品都可用于出售,可见《农业志》的作者鼓励商品交易,推断出当时罗马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A项正确;B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不符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奴隶劳动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材料涉及各种作物以及农畜产品,不仅仅是粮食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6.考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掌握了冶铁技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冶铁技术通过已经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材料可用于说明古代非洲()A.冶铁技术领先世界B.是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源地C.铁矿资源十分丰富D.实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非洲)。依据材料“非洲许多地区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掌握了冶铁技术”可知,非洲冶铁技术起源较早,是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源地,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非洲的冶铁技术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非洲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没有涉及非洲其他矿产资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非洲的经济形态,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1637年,在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有超过14000名工人从事丝织业,他们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赖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欧洲价格革命的开展 B.中国丝织业的发展C.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 D.太平洋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637年(中国和美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赖性,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班牙主导下的太平洋贸易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美洲和中国之间的往来,与欧洲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主要背景是新航路开辟,并不是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排除B项;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不是原因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联系紧密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8.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其论文《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指出:“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如果禁欲活动没有起到禁止欲望的作用,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禁欲活动就该被取消。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这一主张()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可知,马丁·路德主张教会的禁欲规定不能违背人性的基本需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项正确;《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马丁·路德并未否定宗教的绝对权威,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所示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该宪法()条款内容“天皇”条款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宪法条规行使之“臣民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国民是天皇统治下的“臣民”“帝国议会”条款两议院各得上奏于天皇“司法”条款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A.肯定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C.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摒弃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889年(日本)。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天皇神圣不可侵犯”,“臣民”,“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都体现出《大日本帝国宪法》肯定了天皇的神圣地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皇的地位,并不是该宪法的原则,排除B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亚洲第一部”,排除C项;“摒弃了”,表述错误,并没有摒弃,反而有很大程度的继承,排除D项。故选A项。10.巴黎公社彻底转变了政治组织和政治形式的理念,将一种新发现的政治形式变为现实,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巴黎公社()A.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B.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C.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法国)。根据材料“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D项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一次将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排除A项;巴黎公社没有揭示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B项;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没有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1.巴黎和会建立的以国联和平处理国际争端的机制,虽确定了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没有撼动旧有的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而是“因地制宜”地在旧国际关系结构上建立一个供各国交往的平台,希望以此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据此可知,国际联盟()A.致力搭建各国交往的平台 B.希望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C.无法真正发挥其政治职能 D.拥有相当完整的运作程序〖答案〗C〖解析〗据本题的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虽确定了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没有撼动旧有的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仍然是由大国主导的,仍然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上去解决问题,所以其无法真正发挥其政治职能,C项正确;题干说明的是国际联盟无法发挥其政治职能的原因,而不是其目的为致力搭建各国交往的平台,排除A项;国际联盟本省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上的,不可能去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B项;题干说明国际联盟具有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未说明其运作程序的完整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2.1917年4月17日,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重申了将革命推向第二阶段的立场。并指出:既然临时政府不能给人民带来和平,那么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把政权转到代表工农的苏维埃手中就是理所当然之举。由此可知,《四月提纲》的发表()A.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 B.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C.解决了紧迫的饥饿问题 D.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先进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根据材料“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重申了将革命推向第二阶段的立场。并指出:既然临时政府不能给人民带来和平,那么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把政权转到代表工农的苏维埃手中就是理所当然之举。”可知,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代表工农的利益,因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B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要用革命的方式实现目标,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暂时缓解了紧迫的饥饿问题,排除C项;此时苏维埃政权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13.1973―1981年,英国各级政府财政赤字从39亿英镑上升到120亿英镑。庞大的财政赤字使政府不得不大规模向国内外举债,英国国债总额从1973年年底的375亿英镑增加到1981年年底的1108亿英镑。对这一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二战导致英国经济一蹶不振 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弊端凸显C.官僚机构膨胀引发经济衰退 D.中东石油危机严重影响英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81年,英国。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强化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作为经济指导思想,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进入70年代后,英国国企效率低下,大面积亏损,工会势力空前强大,扭曲市场机制,社会福利支出过于庞大,公共债务不断攀升,国际收支逆差大幅扩大,在70年代陷入长达10年的滞胀,材料信息反映的就是这种经济发展状况,可见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弊端凸显,B项正确;二战后英国推行国有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推动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A项;官僚机构膨胀不是引发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英国经济发展受到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但其是外因,不是英国严重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改革摆脱这种境地,但措施不当,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的没有进行改革,经济困难日益严重。这一状况()A.适应了体制改革浪潮 B.减轻了国家的经济困难C.与苏联社会完全相同 D.加剧了政治剧变的风险〖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根据材料“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经济出现困难,改革有没有实质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治剧变的风险,D项正确;东欧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没有适应体制改革浪潮,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东欧有的国家“经济困难日益严重”,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5.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宗旨主要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由此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A.国家间经济差距缩小 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C.发达国家丧失了话语权 D.国际金融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世界)。根据材料“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更好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成立了二十国集团,B项正确;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未缩小,排除A项;丧失一词错误,发达国家仍然占有话语权,排除C项;二十国集团成立是为了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成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指出: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其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多个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能源项目。埃塞俄比亚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哈瓦萨工业园和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等项目。据此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为全球政治治理注入新活力 B.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同C.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D.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其主题,或者说其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引领“一带一路”的建设,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没有体现全球政治治理,排除A项;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同,“广泛认同”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非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也涉及发达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由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机构,组织人力进行翻译。史书记载:“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所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轶之浩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约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能及的。”材料二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及希腊罗马、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翻译运动的高涨和新文化的创造。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规模大,具有群众性;由个人行为发展为国家行为;成果丰富。(2)意义:保存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阿拉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为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明成果。〖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分析题,主要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西亚)。关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由材料“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可知,持续时间长;由材料“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可知,涉及领域广;由材料“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可知,由个人行为发展为国家行为;由材料“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可知,成果丰富;由材料“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并结合所学可知,规模大,具有群众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西亚)。关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由材料“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保存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由材料“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推动了阿拉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由材料“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在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扮演者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由材料“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具有借鉴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殖民主义制度的出现到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其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就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摘编自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新殖民主义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采取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的手段。”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三个经济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答案〗(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与勾结;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形成为殖民扩张服务的国际法。(2)表现: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维持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使落后国家遭到干涉与掠夺;造成南北矛盾突出。〖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背景:根据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材料“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与勾结;根据材料“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可概括出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形成为殖民扩张服务的国际法。【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表现: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可概括出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影响:根据材料“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可概括出客观上有利于维持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根据材料“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可概括出使落后国家遭到干涉与掠夺;根据材料“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可概括出造成南北矛盾突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6年,沙皇俄国在持续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惨败之后,希望把普鲁士作为盟友以联合打击奥地利。作为普鲁士在德意志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奥地利在1859年与意大利的战争中实力被削弱。英国始终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希望各国相互制约,不希望欧洲列强中的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因此英国想利用普鲁士牢牢牵制住法国。法国则希望德意志境内两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内部相争,自己不费力气获取渔翁之利。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最后通过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无力继续进行激烈对抗,冷战局势明显缓和。苏、美、英、法由长期以来反对两德重新统一,转变为默许和支持,德国统一被重新提上日程。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1986年12月31日的新年文告中特别强调德国要重新统一,他反复强调,联邦德国在统一问题上坚定不移,并制定和实施了强有力的统一政策。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磋商后,1990年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德国最终完成统一。1990年再度统一的德国不仅在政治上是欧洲的大国,而且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统一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德国合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格局,宣告欧洲新时代、世界新格局的到来。——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斯文《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的政治经济原因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和1990年实现统一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0年德国统一的影响。〖答案〗(1)异:1871年统一采取战争方式,1990年的统一采取和平方式;1871年的统一是多个邦国的统一,1990年的统一是两个主权国家的统一。同:都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国际局势;都在强有力的政治家的领导下完成;都由实力强大的一方主导。(2)影响: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推动了冷战的结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71年和1990年的德国。异:根据材料“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可知,1871年的统一采取战争方式,根据材料“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磋商后,1990年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德国最终完成统一”可知,1990年的统一采取和平方式;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的统一是多个邦国(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众多邦国)的统一,1990年的统一是两个主权国家(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统一。同:根据材料“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无力继续进行激烈对抗,冷战局势明显缓和”可以得出,都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国际局势;根据材料“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坚定不移,并制定和实施了强有力的统一政策”可以得出都在强有力的政治家的领导下完成;1871年的普鲁士和1990年的联邦德国都是实力强大的一方,可知都由实力强大的一方主导。【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90年德国。根据材料“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可知,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统一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可以得出,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德国实现了统一,使它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欧洲国家乐意在一体化的欧洲中利用德国坚挺的货币、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德国统一后,政治地位也明显提商,其标志是最终摆脱成败国地位,获得全部主权。这样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测和国际事务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根据材料“两个德国合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格局,宣告欧洲新时代、世界新格局的到来”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推动了冷战的结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文库网数据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间段,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答案〗示例论题: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阐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对外逐步扩大对开放,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的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财政、税收外贸、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总之,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50年至2007年(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1950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题干要求任选时段,不妨选择1978年以来时段,据图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有起伏,但是整体上处在快速增长的趋势,可以拟定论题: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其次,结合具体史实阐述,阐述时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起,可以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阐述,具体阐述如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对外逐步扩大对开放,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的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财政、税收外贸、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最后,再次强调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所示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末期()区域户数(户)人口(人)平均每户人数辖县数(个)京兆尹(辖长安)1957026824683.512交趾郡(岭南最大的郡)924407462378.110关中诸郡(含长安)151985766826024.4132岭南诸郡(含今越南一带)21544813722906.455A.关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岭南 B.关中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C.关中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 D.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可知,相较于岭南地区,以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不仅户数多,县域划分更为精细,而且户均人口数符合以成年男丁为基础的小农户经营特点,这说明当时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地区,C项正确;材料只是某一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无法体现人口增减情况,排除A项;材料仅列举了长安一个城市,且还包含长安近郊农村人口,无法反映关中地区及岭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排除B项;汉武帝以后,西汉政府对岭南地区长期实行郡县制,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因俗而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下图所示为清朝金奔巴瓶。该图可用于说明清代()A.西藏开始归属于中央王朝 B.开创了以宗教为主的统治策略C.西藏与中原经济联系密切 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奔巴瓶即金瓶,清朝设立金瓶掣签制,是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元朝时期,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王朝,排除A项;“开创了”表述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创了”,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强化对西藏的管理,并不是促进经济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认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胡适此番言论意在强调()A.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B.对新文化运动应持理性态度C.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D.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结合材料中“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可知,胡适意在强调对新文化运动要采取评判的态度,也就是理性的态度,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料中并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医生为自由民开刀或治愈了他的眼睛,可获得10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人),医生可获得5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奴隶,那么医生获得的报酬仅为2舍克勒银子。这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A.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 B.人道主义得到弘扬C.自由民深受阶级压迫 D.君权神授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两河流域地区。材料表明医生给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看同样的病但得到的报酬不一样,等级高的获得的报酬也多,可知这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医生给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看同样的病但得到的报酬不一样不能体现人道主义,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社会等级差异较明显,但不能得出自由民深受阶级压迫,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君权更不涉及君权神授,排除D项。故选A项。5.约公元前160年,罗马执政官编著《农业志》中不但记述了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对葡萄、橄榄的压榨、碾磨的设备及操作也有详尽的记载;作者提倡少买而多卖,并提出农庄中的大部分物产包括一些加工后的农畜产品都可用于出售。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A.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 D.粮食作物品种较为丰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60年左右罗马。据材料可知,罗马执政官编著的《农业志》提倡少买而多卖,并提出农庄中的大部分物产包括一些加工后的农畜产品都可用于出售,可见《农业志》的作者鼓励商品交易,推断出当时罗马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A项正确;B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不符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奴隶劳动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材料涉及各种作物以及农畜产品,不仅仅是粮食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6.考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掌握了冶铁技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冶铁技术通过已经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材料可用于说明古代非洲()A.冶铁技术领先世界B.是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源地C.铁矿资源十分丰富D.实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非洲)。依据材料“非洲许多地区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掌握了冶铁技术”可知,非洲冶铁技术起源较早,是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源地,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非洲的冶铁技术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非洲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没有涉及非洲其他矿产资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非洲的经济形态,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1637年,在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有超过14000名工人从事丝织业,他们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赖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欧洲价格革命的开展 B.中国丝织业的发展C.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 D.太平洋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637年(中国和美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赖性,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班牙主导下的太平洋贸易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美洲和中国之间的往来,与欧洲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主要背景是新航路开辟,并不是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排除B项;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不是原因中国和美洲市场之间联系紧密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8.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其论文《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指出:“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如果禁欲活动没有起到禁止欲望的作用,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禁欲活动就该被取消。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这一主张()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可知,马丁·路德主张教会的禁欲规定不能违背人性的基本需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项正确;《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马丁·路德并未否定宗教的绝对权威,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所示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该宪法()条款内容“天皇”条款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宪法条规行使之“臣民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国民是天皇统治下的“臣民”“帝国议会”条款两议院各得上奏于天皇“司法”条款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A.肯定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C.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摒弃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889年(日本)。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天皇神圣不可侵犯”,“臣民”,“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都体现出《大日本帝国宪法》肯定了天皇的神圣地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皇的地位,并不是该宪法的原则,排除B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亚洲第一部”,排除C项;“摒弃了”,表述错误,并没有摒弃,反而有很大程度的继承,排除D项。故选A项。10.巴黎公社彻底转变了政治组织和政治形式的理念,将一种新发现的政治形式变为现实,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巴黎公社()A.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B.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C.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法国)。根据材料“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D项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一次将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排除A项;巴黎公社没有揭示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B项;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没有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1.巴黎和会建立的以国联和平处理国际争端的机制,虽确定了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没有撼动旧有的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而是“因地制宜”地在旧国际关系结构上建立一个供各国交往的平台,希望以此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据此可知,国际联盟()A.致力搭建各国交往的平台 B.希望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C.无法真正发挥其政治职能 D.拥有相当完整的运作程序〖答案〗C〖解析〗据本题的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虽确定了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没有撼动旧有的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仍然是由大国主导的,仍然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上去解决问题,所以其无法真正发挥其政治职能,C项正确;题干说明的是国际联盟无法发挥其政治职能的原因,而不是其目的为致力搭建各国交往的平台,排除A项;国际联盟本省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上的,不可能去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B项;题干说明国际联盟具有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未说明其运作程序的完整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2.1917年4月17日,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重申了将革命推向第二阶段的立场。并指出:既然临时政府不能给人民带来和平,那么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把政权转到代表工农的苏维埃手中就是理所当然之举。由此可知,《四月提纲》的发表()A.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 B.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C.解决了紧迫的饥饿问题 D.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先进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根据材料“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重申了将革命推向第二阶段的立场。并指出:既然临时政府不能给人民带来和平,那么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把政权转到代表工农的苏维埃手中就是理所当然之举。”可知,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代表工农的利益,因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B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要用革命的方式实现目标,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暂时缓解了紧迫的饥饿问题,排除C项;此时苏维埃政权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13.1973―1981年,英国各级政府财政赤字从39亿英镑上升到120亿英镑。庞大的财政赤字使政府不得不大规模向国内外举债,英国国债总额从1973年年底的375亿英镑增加到1981年年底的1108亿英镑。对这一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二战导致英国经济一蹶不振 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弊端凸显C.官僚机构膨胀引发经济衰退 D.中东石油危机严重影响英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1981年,英国。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强化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作为经济指导思想,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进入70年代后,英国国企效率低下,大面积亏损,工会势力空前强大,扭曲市场机制,社会福利支出过于庞大,公共债务不断攀升,国际收支逆差大幅扩大,在70年代陷入长达10年的滞胀,材料信息反映的就是这种经济发展状况,可见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弊端凸显,B项正确;二战后英国推行国有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推动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A项;官僚机构膨胀不是引发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英国经济发展受到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但其是外因,不是英国严重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改革摆脱这种境地,但措施不当,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的没有进行改革,经济困难日益严重。这一状况()A.适应了体制改革浪潮 B.减轻了国家的经济困难C.与苏联社会完全相同 D.加剧了政治剧变的风险〖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根据材料“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经济出现困难,改革有没有实质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治剧变的风险,D项正确;东欧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没有适应体制改革浪潮,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东欧有的国家“经济困难日益严重”,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5.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宗旨主要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由此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A.国家间经济差距缩小 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C.发达国家丧失了话语权 D.国际金融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世界)。根据材料“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更好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成立了二十国集团,B项正确;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未缩小,排除A项;丧失一词错误,发达国家仍然占有话语权,排除C项;二十国集团成立是为了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成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指出: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其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多个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能源项目。埃塞俄比亚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哈瓦萨工业园和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等项目。据此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为全球政治治理注入新活力 B.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同C.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D.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其主题,或者说其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引领“一带一路”的建设,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没有体现全球政治治理,排除A项;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同,“广泛认同”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非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也涉及发达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由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机构,组织人力进行翻译。史书记载:“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所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轶之浩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约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能及的。”材料二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及希腊罗马、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翻译运动的高涨和新文化的创造。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规模大,具有群众性;由个人行为发展为国家行为;成果丰富。(2)意义:保存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阿拉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为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明成果。〖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分析题,主要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西亚)。关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由材料“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可知,持续时间长;由材料“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可知,涉及领域广;由材料“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可知,由个人行为发展为国家行为;由材料“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可知,成果丰富;由材料“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并结合所学可知,规模大,具有群众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西亚)。关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由材料“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保存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由材料“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推动了阿拉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由材料“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在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扮演者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由材料“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具有借鉴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殖民主义制度的出现到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其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就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摘编自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新殖民主义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采取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的手段。”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三个经济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答案〗(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与勾结;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形成为殖民扩张服务的国际法。(2)表现: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维持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使落后国家遭到干涉与掠夺;造成南北矛盾突出。〖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背景:根据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材料“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与勾结;根据材料“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可概括出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形成为殖民扩张服务的国际法。【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表现: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可概括出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影响:根据材料“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可概括出客观上有利于维持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根据材料“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可概括出使落后国家遭到干涉与掠夺;根据材料“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可概括出造成南北矛盾突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6年,沙皇俄国在持续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惨败之后,希望把普鲁士作为盟友以联合打击奥地利。作为普鲁士在德意志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奥地利在1859年与意大利的战争中实力被削弱。英国始终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希望各国相互制约,不希望欧洲列强中的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因此英国想利用普鲁士牢牢牵制住法国。法国则希望德意志境内两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内部相争,自己不费力气获取渔翁之利。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最后通过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无力继续进行激烈对抗,冷战局势明显缓和。苏、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